课例1:这是一节政治课,课题是《不同类型政府的优势与劣势》。这节课,以概念学习为主,学生学习的重点是4种政体的特征。
中国式的课堂:教师可能先让学生了解4种政体的概念,然后再进行举例以便学生了解不同政体的优势及劣势,最后用一些题目进行巩固性练习。这就是典型的“以教为中心”的原生态的课堂,在我们的学科教学中,“讲——听”还是老师们默认的最重要的课堂学习方式,课后的重复操练成为弥补“讲——听”的最常用的手段。很明显,这样的教学对付标准化考试是有优势的,但只是完成了“知识基础”部分,难以触及“科学精神”、“学会学习”、“实践创新”等更深层、更丰富的核心素养的学习。
美国式的课堂:开始上课,老师不讲知识,把学生分成四个小组并布置任务:用纸牌搭房子,规定时间内哪组搭得越高越牢固就算赢。但与此同时,规则很特别,每组各不相同:
一组是怎么搭只能听命于小组中一个人;一组中有两个人拥有同等指挥权;
一组需投票决定搭建方案,过半数才可实施;
最后一组也是投票表决,但需全票通过方可实行。
相信各位和听课老师一样,都看出来这位老师设计的游戏规则正是模拟专制、民主、二元政治和无政府主义四种政治形式。15分钟很快就过去了,学生们停止了搭建。老师让每一组同学在班上进行交流,解释本小组的决策过程,有哪些优点,有哪些缺点。老师在黑板上用板书记录了每组学生所说的一些关键词语,最后教师总结提炼:这就是四种类型政府的优势与劣势。整堂课一气呵成,学生全程全情投入。
“搭纸牌屋”这样的课堂,学生更像在知识丛林中散步,在其中慢慢探究、深入思考、全身心感悟。这是一种“浸入式”学习,学生用自己全部的身心在学习。可以说,看似“低效”的“散步式”课堂教学,却让学生离核心素养更近了一些。体现出带有综合性学习性质的项目学习、问题学习。
整节课教师关注的是学生的学习兴趣、情感及生活体验;关注了“知识是如何产生的”这一基础性问题,也关注了学生团队合作能力的培养等;充分体现了课堂教学的活动性、体验性,体现了“以学为中心”的课堂教学:那就是以学生为主,以学生的学习为主。
我们把这样的课堂概括提炼—— 以“任务驱动”促进学习的真正发生。何为“任务驱动式”学习:教师在社政课堂教学中,抓住核心知识进行再设计,通过合作、体验等方式引导学生共同完成某项任务或解决某个问题,将片段、零散的知识整合化。教师尽可能让教学内容贴近当下学生的生活体验,营造出学生可以理解的生活世界,让学习方式更适合学生的学习特点。
“任务驱动式”学习通常有以下几个环节组成,以八上历史与社会综合探究三《探寻丝绸之路》一课为例。
1.预习反馈,提出问题。
在课前预习的基础上让学生围绕“丝绸之路”提出一个你最想知道的问题,然后以小组为单位,整合出一个最具探究价值的问题,在课堂上交流。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然后教师把零碎的问题进行归类总结:丝绸之路的开辟、发展与影响。
设计意图:教师在社政课堂教学中,抓住核心知识进行再设计,通过合作、体验等方式引导学生共同完成某项任务或解决某个问题,将片段、零散的知识整合化。
2.设置情境,明确任务。
如果直接以丝绸之路的开辟、发展与影响作为整堂课的线索,可能无法激发学生探究的兴趣,教师设计了一个非常富有诗意的任务:丝绸之路的寻根与追梦。然后设计了两个板块。
板块一:开启尘封得我记忆。教师设计了2个小任务,任务1:根据学习资料包,推荐“丝绸之路”英雄榜的候选人并陈述理由。任务2:运用史实论证汉代张骞是否是丝绸之路“凿空”的第一人。
板块二:品味醇香的文化。教师设计了1个小任务,任务3:列举日常生活中有哪些物种、物品或者文化现象通过丝绸之路传入我国?运用“二重证据法”论证丝绸之路是东西方贸易往来的重要通道和文化交流的桥梁。
设计意图:教师尽可能让教学内容贴近当下学生的生活体验,营造出学生可以理解的生活世界,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3.小组合作,解决任务。
各小组自主选择任务进行探究,然后分组汇报。教师不断巡视指导。
设计意图:本环节让学生带着任务去读图、看图,删选文献资料,去获取新知,寻找观点,提高了学生学习的针对性及主动性。同时也有助于将片段、零散的知识整合化,引导学生运用的历史的思维去思考、分析问题,提高历史意识。
4.实践探究,拓展延伸。
板块三:无问西东追新梦。出示2则材料。
材料一:今天提出“一带一路”是没有商业价值的。——唐大换《一个只会回头找出路的国家是没有未来的》
材料二:中国在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的过程中应发挥核心作用。中国式世界上的第二大经济体,又是最大的制造国、出口国、进口国……。
——复旦大学国际问题研究院副院长沈订丁立
设问:结合材料,谈谈你对“一带一路”的理解。
设计意图:通过实战考验,在学中玩、玩中学,巩固所学知识,提高学生的综合思维及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历史意识。同时也让学生意识到学习就是为了更好地分析解决生活中遇见的问题,将学习与生活有机地整合在一起。
纵观整节课:学生所有的学习活动都紧紧围绕解决问题,完成任务,学生的学习贯穿课堂的始终。教师在课堂上的最重要的任务不是“上课”,而是“组织学习”。如何更有效的组织学习——是教师在课堂中的应该作用。教师的关注点从“关注教”——“关注学”迁移。这样的课堂真正做到了从书本情境、教师经验——真实情境、学生经验的完美转变。
现实生活及社会中的具体问题都有一定的综合性,单纯的学科问题很少存在。通过这种任务驱动式学习,将大大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及综合能力,对于学生未来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论文作者:王萍儿
论文发表刊物:《教育学文摘》2019年第9月17期
论文发表时间:2020/4/2
标签:学生论文; 教师论文; 丝绸之路论文; 课堂论文; 知识论文; 课堂教学论文; 核心论文; 《教育学文摘》2019年第9月17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