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传统文化在马来西亚,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马来西亚论文,中国传统文化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8月27日上午,清华大学游泳馆会议室,钟积成先生的开场语:“我们海外华人是与祖国的命运一脉相承的。祖国的兴衰直接关系到我们的命运,国衰我们受凌辱,国盛我们昂首做人。在马来西亚,我们华人正在亲身经历着这样一种命运的转变。而我们也真诚地希望中华民族能够更加强大。”眼里饱含泪水、慷慨演讲的钟老先生是现任马来西亚教育协会会长、马六甲文教基金会理事长,在他所作的“中国传统文化教育在马来西亚”的讲座中,让在场的人们受到了一次民族精神、文化精神的洗礼。而随后的一片掌声则是因为坐着的钟老先生站了起来,说:“真对不起,我一直习惯于站着说,这样我觉得对大家更尊重一些。”
不顾政府限制民间积极办学
马来西亚的华人流落到东南亚一开始主要是被“卖”过去的,后来也有因为天灾人祸而出国谋生的。这样,经过一百多年的不断迁徙,在当地形成一个个华人村落。在马来西亚,由于华人对中国文化有着一份特殊的感情,所以,即便是在社会最底层的劳苦大众,他们对中国传统文化教育都十分的重视。所以,海外华人不论在马来西亚怎样,哪怕是在小小的村庄,他们都会办一所学校,在马来西亚现在这样的小学就有二百八十多所。这些学校都是民间各界团体、社团或者富商以及有识之士筹款而办的,华人也就是这样辛苦地在马来西亚办学。他们当时也办了二三百所中学。尽管一百八十多年来,马来西亚遭受英国殖民统治,华人在办学方面受到重重的阻碍与刁难,付出了无数的血汗,但他们从没懈怠对于中国传统文化的教育。
马来西亚建国以后,华人在推动华文教育方面仍备受迫害,经过华人无数年的斗争终于取得了政府给予华文小学的半津贴补助,但是学校的大部分费用仍是靠民间赞助。而现在,华人中学在马来西亚已没有足够的时间用华文来教学了,主要是以马来文和英文来教学,很多学校是在政府的软硬兼施的情况下接受改制的。但值得庆幸的是有六十多所独立学校可以以华文的方式来教学。对于这种状况,马来西亚政府并不满足,而是希望通过各种手段来同化华人,想要把华人的传统文化从华人身上剥离出去。但是近几年来,当地政府也不得不被华人坚持办学,坚持儒家文化的积极传播的精神与实际行动所折服,不得不承认中华民族是一个难以被马来文化同化的民族。
积极推广儿童经典启蒙教育
为了让孩子从小就接触中国的传统文化,在马来西亚的华人们采取了让孩子们背诵《四书五经》、《千字文》、《朱子治家格言》等启蒙书籍。他们认为,这样即便孩子对于书中的很多东西不能够理解,但至少能够在大脑留下很深的印象。那么,在逐渐成长的过程中,对于学习中国的传统文化就不会感到生疏和苦涩。这一点比较类似于伊斯兰教的家长将蜂蜜涂在《圣经》的书皮上,让还处于婴儿阶段的孩子去舔,以此来培养孩子对于《圣经》的原始感情。
这种在封建社会采用的启蒙方式对于孩子们来说是比较有效果的。除此以外,当地华人还举行各种活动来推动经典传统文化的传播。比如当地的“全国华人文化节”上就再现了中国古代赴京考状元的应试古风。据日前当地的《南洋商报》报道,1041名当地的华人小学生参加背诵《四书五经》等经典古籍。考生必须背诵《大学》、《中庸》、《论语》、唐诗、《老子》、《三字经》,看着他们朗朗上口,成人都自叹不如。最后考获状元的学生佩戴状元的纱帽在父母的喝彩鼓励下走过状元桥。其中年仅两岁的小状元陈怡璇,在母亲温馨的怀抱中,接领由马来西亚华总会长丹斯里张征雄颁发的玩具小熊,场面有趣而洋溢温情。大会颁发奖状给3名成绩最优异的小状元,而其中一位年仅4岁的幼儿园学生考获4科特优A的成绩,令人更是刮目相看。
相关链接:
文凭希望得到中国承认
据《南洋商报》报道,马来西亚教育部副部长拿督韩春锦日前说:我国准备承认更多中国大专学府的文凭,特别是医科和牙科,有助于解决医生短缺问题。与此同时,我们也希望中国承认我国大专的文凭,如此,可以吸引更多中国学生来到我国就读。
他希望教育部长丹斯里慕沙莫哈末即将跟随副首相拿督斯里阿都拉巴达威到中国官访时,可以进一步探讨有关两国互相承认文凭的事项,及取得一定的成果。而马来西亚教育部长丹斯里慕沙莫哈末日前透露,马来西亚政府准备承认更多中国的医科和牙医学位,以为马来西亚培养更多的医生。
但是,韩春锦说,目前中国尚未承认马来西亚大专的文凭,不过这不影响来马求学的中国学生人数,而且,尽管文凭不受中国政府承认,学生回到中国还是可以找到很好的工作。
他补充,中方还未正式派官员来鉴定马来西亚的课程。对于与中国高等学府联办双联课程,韩春锦解释,这是马中两国教育领域的合作新概念,可以开拓更大的合作空间,及加强两国学术性交流。“在这个概念下,中国学生可以留在国内修读一至两年,最后一年来我国完成学业,而我国学生也可以留在本地进行一至两年的课程,最后一年到中国继续课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