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图书馆跨图书馆检索系统存在的问题及对策_数据库系统论文

高校图书馆跨图书馆检索系统存在的问题及对策_数据库系统论文

高校图书馆中跨库检索系统面临的问题及对策,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对策论文,馆中论文,检索系统论文,高校论文,图书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1 一站式(跨库)检索需求的发展及面临的问题

随着网络的发展,通过互联网提供服务的数据库种类日渐丰富。各高校图书馆购买的数据库资源也越来越多,且其增长速度较快。因数据库中的电子资源以其便于传递、共享等特性,成为了图书馆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很好地满足了读者的信息需求。但美中不足的是,几乎所有的数据库都有自己独特的检索系统,读者若要查询某一信息往往需要依次进入各个电子资源的搜索界面进行搜索,并且要对各个数据库的搜索规则有足够的认识,方可获得所需的信息。使读者的学习成本、使用成本大大增加,而图书馆也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培训读者使用检索方法各异的各种数据库。因此,就有不少的图情界人士提出能不能开发一个兼容各种数据库的无所不包的检索和阅读平台,这样既方便了图书馆,又方便了读者,一举两得。

但现行高校图书馆建设过程中面临的问题是:

(1)有价值的“孤岛式”资源利用率极低,自身资源与外部资源需有机整合。各高校图书馆自身拥有非常丰富和独特的资源,但没有得到有效的开发,其资源利用率很低;同时,互联网上有价值的大量专业信息资源没有通过先进的技术手段与本高校所购买的数据库资源有机整合,向最终用户提供有效的增值服务,也就没有最大限度地提高知识资源的有效共享。

(2)信息“跨越式”发展并呼唤“一站式”服务。 爆炸性增长的信息资源给图书馆和用户带来巨大压力,大量具有分布、异构特征的数字资源都以孤岛的形式存在,用户必须分别进入各系统中查找资源。每种资源的用户界面和检索规则各异,用户需要逐一熟悉,既费时又费力。

(3)最终用户渴望提高信息获取能力,需深层次知识服务。 高校是一个知识高度密集型的地方,要求图书馆的工作者们必须不断地学习、提高自身的专业知识能力,而呈“跨越式”发展态势的大量信息令他们无所适从。

因此,如何通过多层次的资源整合、强大的知识内容链接,对异构数据库实现高效跨库检索,满足最终用户快速、便捷地获取所需知识,则是各高校图书馆所面临并必需亟待解决的严峻问题。此问题也成为了高校数字化图书馆建设中主要瓶颈问题之一。

2 目前全国各图书馆数据库检索界面的类型

(1)罗列型。这种类型的检索界面只是简单地将所有的电子资源罗列出来,让读者自己选择一种资源后进行登录、输入检索词检索,检索完了就换一种资源重新进行登录、检索。在电子资源种类比较少的情况下,还不觉得太繁琐。

(2)导航型。这种类型是先对电子资源进行一次简单加工,按照读者的需求、习惯,将电子资源按字母顺序、主题范围、学科类型等进行分类,建立一个导航系统,读者可根据检索内容所属类别、主题等进入对应的电子资源进行检索。导航型具有很强的学科性,它指明了电子资源的类别,但读者依旧要登录到每个电子资源进行检索,而且对不了解学科分类的读者来说用处不大。采用导航系统的大都是电子资源品种较多的一些重点高校。

(3)一站式(跨库)检索型。这种类型是基于异构系统的跨库检索服务类型。读者只需在检索框中输入检索词,便可在多个电子资源中检索到相关信息,并可链接到全文。读者根本不需要了解各种电子资源的名称、类别、内容,不用反复登录进出不同的电子资源。通过最简单的操作,一步到位地检索到所需要的全部信息。一站式检索是电子资源检索系统的发展方向,已有清华大学、西安交大、南京大学、成都理工大学等高校图书馆在使用,但从它们的检索界面来看,还不够完善:界面不清晰、选择项太多、检索字段不全、有些只能同时检索部分电子资源,等等。

3 完善高校图书馆进行数据库跨库检索的方案

3.1 进行资源整合

(1)采用局部资源整合技术。 跨库检索系统主要是解决数据库异构平台的信息检索,向用户提供方便检索的统一界面。跨库检索系统一般由包装器记录数据源的数据访问方法,用户检索时,包装器将检索表达式转化成每一数据库系统识别的表达式,由各系统自主检索,再由抽取器对各种结果解析、提取、转化为统一格式,整合排序,再将结果通过统一检索界面返回用户。跨库检索系统是一种局部资源整合方案,在数字图书馆试验系统及各大中型图书情报系统得到广泛应用。如今较成熟的跨库检索系统有CALIS统一检索平台、清华同方USP等。

(2)文献资源层次的整合。建立特色数据库,利用自身资源的优势, 通过自建库系统,建立一批大容量的、特色的、规范的标准化的数据库,如外文期刊、图书书目、科研成果、特色数据库、电子期刊等,通过数字化建库、全文索引,实现规范管理、合理利用,有效提高资源的利用率。

(3)数据库资源层次的整合。在异构跨库统一检索平台技术的支持下, 进行数据库的统一管理并实现跨库检索,从而大大提高检索效率。

(4)异构数据库的同构化整合。通过导航系统标引和编辑, 对不同导航结构的异构数据库的同构化整合,即在统一的导航系统下,实现异构数据库的检索。

(5)基于文献内容层次的整合。通过强大的知识网络,如引文链接、 被引文链接、知识元链接、相似文献链接、作者链接、机构链接、关键词链接、概念关系词典、相关研究机构链接、相关文献链接等,对文献内容进行深层次整合,以实现知识发掘和知识服务。

3.2 加强平台管理建立标准化跨库检索系统

采用图书馆资源统一检索平台。高校图书馆建设过程中,面临的最迫切的问题就是如何统一管理多种数据库资源,并实现资源共享的最大化。而图书馆资源统一检索平台其自身具有如下独特的结构和功能:

(1)结构。分布异构网络资源跨库检索平台; 由图书馆各种资源整合而成的总目录;各种功能库:知识元库、引文库、机构库、作者库、人物库、期刊库、报纸库、概念词典、会议库、出版社库等等。

(2)功能。将高校图书馆数据库接入平台,实现选库及跨库检索, 支持单库检索;把高校图书馆中文资源的标题摘要、全文索引统一建库,规范管理,实现统一检索;利用各种功能库和平台的知识网络链接功能,将所有资源进行增值性整合;期刊全文数据库中相互引用文献的链接,优秀博硕士学位论文与期刊、图书库的全文链接,期刊全文库引文与图书馆资源的链接;通过机构、作者、概念等方式构建库间接链接;利用网络,优化统一资源存储与检索运行模式。

至今为止。业界尚未认可的技术标准,所以,各家产品的技术各式各样,跨库检索仍未走上标准化发展的道路。“标准不一”必然制约跨库检索系统的发展。如果没有统一的标准,那么将不断重复建立索引库或开发数据库接口之类以实现跨库检索的工作,数据库“孤岛”连接在一起,不能实现最大限度、最大范围的数据共知共享。数据库平台的多样化直接导致了用户利用数据库的成本增加,如果用户可以自由地利用文献信息资源,而不关心信息来自什么地方或哪一家的网络数据库,即实现所谓的“一站式”检索服务,无疑将大大提高数据库的利用效率。要实现这个目的,则有赖于跨库检索技术的发展和普及,而如何实现跨库检索“标准化”是重要的发展道路之一。

4 标准化跨库检索系统的优点及其重要意义

基于标准化的跨库检索系统除了具备通用性的强大优势以外,还具备如下优点:

(1)有更强的信息处理能力,对输入输出则均是采用标准XML格式的数据,这就为异构数据库检索结果的处理提供了方便,可对返回的数据进行排序,提供统一格式的检索结果等。

(2)具备强大的二次开发能力。可以根据自己需求自行设计跨库检索系统,包括增加身份认证、访问控制等功能。

(3)完善的信息源标识功能,可实现更高级的检索功能, 如更有效地选择数据源、组合检索并支持不同数据结构、内容、格式的系统之间的数据传输异构平台、异构系统之间的互联与查询等既方便用户使用,又节约用户检索时间。

综上所述,基于标准化的检索系统除了可为使用者提供统一检索功能外,还可以为电子资源的进一步开发利用建立基础,它大大提高了电子资源检索效率,相当于建立了数据库电子资源的“二次文献”体系,可为学科导航或虚拟咨询建设等提供完善的数据保障。在信息量巨大的互联网中,数据库信息是高质量的信息,难以通过Google这类通用搜索引擎检索获取。目前,Google等也在筹划实现对数据库资源信息的检索,标准化检索方案代表了异构数据库统一检索的一个重要实现方向。但要最终解决数据库跨库检索问题仍然需要数据库的使用者和提供者们的共同努力、不断探索。

收稿日期:2006—03—09

标签:;  ;  ;  

高校图书馆跨图书馆检索系统存在的问题及对策_数据库系统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