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株洲市中医伤科医院 湖南株洲 412000)
摘要:目的 探讨艾灸配合中药熏蒸法中医护理适宜技术对肩周炎患者疼痛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科2016年9月~2017年6月收治的68例肩周炎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和康复组各34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康复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艾灸配合中药熏蒸法中医护理,观察两组临床中医护理效果。结果 康复组治愈率为88.2%,总有效率为100.0%;对照组治愈率为58.8 %,总有效率为85.3%;两组治愈率、总有效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康复组治愈率、总有效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结论 肩周炎患者疼痛的症状运用中医护理技术艾灸配合中药熏蒸法能有效缓解疼痛症状,改善肩关节功能,促进肩关节康复,减少并发症,大大提高了肩周炎患者临床疗效。
关键词:肩周炎;疼痛;艾灸;中药熏蒸;中医护理
肩周炎即肩关节周围炎,发病率为2%~5%,女性多于男性,多发于50岁左右,俗称“五十肩”;因患肩局部常畏寒怕冷,尤其后期常出现肩关节炎症粘连和肌肉萎缩,肩部呈现冻结状,活动明显受限,故又称“肩凝症”、“冻结肩”等。中医学认为本病与体虚、劳损,风寒侵袭肩部等有关。肩部感受风寒,阻痹气血;或劳作过度、外伤,损及筋脉,气滞血瘀;或年老气血不足,筋骨失养,皆可使肩部脉络气血不利,不通则痛。肩部主要归手三阳所主,内外因素导致肩部经络阻滞不通或失养,是本病的主要病机。[1]。中药熏蒸法又称蒸汽治疗法、中药雾化透皮疗法,是以中医理论及中药作用为依据,通过中药煎煮所产生的蒸汽达到治疗的中医外治法。艾灸法简称灸法,是用艾绒或其它中药贴在体表腧穴上进行熏熨,借助灸火的热力以及中药作用,通过经络传导,达到温通气血防治疾病的一种中医外治法。艾灸和中药熏蒸法两者都有温经散寒、舒经通络,滑利关节等作用。本组研究运用艾灸配合中药熏蒸法对肩周炎疼痛的临床效果,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科2016年9月~2017年6月收治的68例肩周炎患者,随机分成康复组和对照组各34例,康复组男14例,女20例,年龄29~61岁,平均(48.3±3.4)岁。病程2周~4年,平均病程(2.4±0.3)年;对照组男13例,女21例,年龄28-59岁,平均(48.1±3.3),病程2周~3年,平均病程(2.3±0.3)年;两组年龄、性别、病程经统计学分析无显著性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临床表现均以肩周疼痛为主要症状,同时伴随不同程度的肌肉无力、肩关节外旋小于30°、肩关节活动障碍等。本病治疗首先应排除肩关节结核和肿瘤等疾患。所有患者经CT或核磁共振检查,均按中医药管理局诊断标准确诊,符合国家诊断标准。
1.2 方法
1.2.1 治疗方法
两组患者治疗方法均采取中医综合保守治疗及常规护理如循经推拿按摩、针刺、拔罐、神灯照射、低频微波治疗和(或)肩关节松动术以及我院特色中草药外敷、内服本院中药协议方等。康复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再实施中医护理技术如艾灸和中药熏蒸法,同时指导生活起居、情志,饮食、给药及功能锻炼康复护理。艾灸常有回旋灸和雀啄灸,或隔姜灸、附子饼灸。我科使用隔姜灸:鲜姜切成3~ 4mm薄片,制多个微细小孔,置姜片于患肩肩井穴、肩贞穴、外关穴、曲池穴、合谷穴及阿是穴等腧穴以艾绒施灸,以患者局部皮肤感觉温热为宜,若感局部皮肤较烫,则及时更换艾柱,续灸,1次/d,20 min/次。15-20 d为1个疗程。中药熏蒸处方:川牛膝30g、川芎15 g、红花30 g、桃仁30g、乳香15 g、没药15g、羌活15 g、赤芍15 g、威灵仙15 g、艾叶30g。中药熏蒸方法 装好上述各中药放置中药熏蒸机中药盒内浸泡待用。开机,定时,中药熏蒸喷头对准患肩5-6cm为宜,患肩外盖薄棉布,防止蒸气烫伤,中药液借助热气更好地渗透到皮肤组织,每次熏蒸20~30 min,1次/d,15 -20d为1个疗程。
1.2.2 中医护理
1.2.2.1生活起居护理
生活起居有常,劳逸适度,纠正不良姿势,避风寒,尤其是避免肩部受凉,随气候变化随时增减衣服,避久居潮湿之地,以免受风寒湿外邪入侵机体加剧疼痛。
1.2.2.2 情志护理
调摄情志,畅五志,以升发体内阳气,促气机运行,以达气机调畅。肩周炎患者多表现为肩关节周围局部疼痛及关节活动受限为主,尤其是疼痛使患者彻夜难眠,严重影响了患者正常工作生活及睡眠,患者的生活质量大大降低。从而导致患者产生紧张、悲观、焦虑、抑郁情绪。运用“移情胜情护理法”疏导情志,减轻心理负担。
1.2.2.3艾灸法护理
艾炙时患者取舒适体位,不可随意改变体位,需要改变体位时告知护士,以免灼伤皮肤。
1.2.2.4中药熏蒸法护理:中药熏蒸温度以50~60℃为宜,防止蒸汽温度过高烫伤病人。熏蒸后会出现大量汗出,协助患者擦干全身汗水,及时更换衣服,注意保暖,在熏蒸室休息15~30 min,并适度活动。薰蒸前后均适当喝温热开水,以补充体内水分,防止汗液过出而引起虚脱。
1.2.2.5 饮食调摄
宜食用滋补肝肾、调理气血,营养丰富易消化之食物如鸡蛋、羊肉、黑木耳、紫菜,黑芝麻,枸杞、红枣,当归、黄芪等食物,忌生冷及油腻厚味之品。
1.2.2.6 给药护理
肩周炎患者多因风寒湿外邪侵袭肩部而致病,故多属寒湿痹阻症,所以中药汤剂一般宜温热服,饭后半小时服用为宜,以减轻对脾胃的刺激。
1.2.3康复护理
康复护理以主动功能锻炼为主,可锻炼肩部肌肉群和上肢肌肉,以松解粘连关节。肩部运动包括手指爬墙、悬吊运动疗法[2]、后伸摸背、体后拉手、弯腰晃肩、站立画圈等。通过康复训练,增强关节适应能力,使肩关节活动范围逐步增加,但要防止肌肉拉伤和加重损伤现象。锻炼方式和强度也需根据患者的个体状况正确指导。
1.3 疗效判断标准
痊愈:肩痛完全消失,肩功能恢复正常;显效:肩痛明显减轻,肩功能基本恢复;好转:肩痛减轻,肩功能好转;无效:肩痛症状无改善。[3]
1.4统计学方法
所有计量资料以均值加减标准差(`X±s)表示,两组间均值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t'检验,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自身对照均值比较采用配对t检验;所有计数资料以频数(f)和率值或构成比(p)表示,无序分类资料采用×2检验,四格表资料改用Fisher确切概率法,均由采用spss19.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分析。α=0.05。
2 结果
两组患者治疗4周后均完成了临床观察,进行疗效评价。康复组治愈30例,显效3例,有效1例,无效0例,治愈率为88.2%,总有效率为100.0%;对照组治愈20例,显5例,有效4例,无效5例,治愈率为58.8%,总有效率为85.3%;两组治愈率、总有效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注:与对照组比较,①P<0.05
3 讨论
肩周炎属中医“痹证”范畴,发病机制为风寒湿邪聚于脉络,至经脉关节失于濡养,气血运行不畅,导致肌肉枯萎,筋骨不利,肢节疼痛。中医治则:祛风除湿、温经散寒、舒筋止痛。
肩周炎疼痛患者中医护理主要是应用艾灸和中药熏蒸法中医护理技术,其原理都是利用了物理疗法的温热效应改善了肩关节血循环,疏通筋络,祛瘀止痛,从而有效地减轻了患者疼痛症状,恢复了肩关节活动功能。艾灸法主要是利用艾灸的温和热力,渗透至病灶部位,扩张了病灶处局部毛细血管,同时改善微循环及患肩腧穴附近血循环,从而达到了舒筋活血,疏通经络,驱湿散寒,温筋止痛作用。中药熏蒸法主要是以各中药性味功能和脏腑经络学说的理论相融合从而促进其作用发挥为依据,选定一定方药,经过汽化治疗仪汽化,借助中草药的热力或蒸汽作用于皮肤腠理,达到开泄腠理,温经通络,祛风除湿等作用[4],是中药与熏蒸法融为一体的中医护理技术体现。通过艾灸法与中药薰蒸法的配合应用,大大发挥其协同作用,共奏祛风除湿、温筋散寒、通经活络,活血祛瘀止痛的作用。同时鼓励患者作肩部主动功能锻炼,松解肩关节粘连,也有预防关节再次粘连和肩部软组织拘紧挛缩作用;正确指导肩关节功能锻炼,循序渐进,避免强行牵拉;暴力悬吊拉杠,过度劳累等骤强骤弱式不正确锻炼法,同时注意肩部局部保暖和防止肩部外伤或新的损伤。并且指导患者生活起居护理、情志护理及饮食调摄,能明显缓解肩周炎患者疼痛症状,改善肩关节功能,促进肩关节康复,减少并发症,大大提高了肩周炎患者疼痛的疗效,取得了较好的临床护理效果。
本研究结果显示,康复组治愈率为88.2%,总有效率为100.0%;对照组治愈率为58.8%,总有效率为85.3%;充分证明了艾灸配合中药熏蒸法的运用对肩周炎患者疼痛康复护理的有效性。在肩周炎患者的疼痛康复中疗效满意,且两项中医护理技术操作简便,值得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杜元灏 .董勤.针灸治疗学[M].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2:48.
[2]卫小梅,郭铁成.悬吊运动疗法——一种主动训练及治疗肌肉骨骼疾患的方法.中华物理医学与康复杂志,2006,28(4):281-283.
[3]国家中医药管理局. 中医病症诊断疗效标准[M]. 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1994:1.
[4]丁建中,丁安伟,于天源,等.中医护理学(中级)[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11:295-297.
论文作者:尹梅君
论文发表刊物:《航空军医》2018年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4/10
标签:艾灸论文; 肩关节论文; 患者论文; 肩周炎论文; 中药论文; 肩部论文; 中医论文; 《航空军医》2018年2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