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美元、特别提款权与欧元在国际储备中的地位,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提款权论文,欧元论文,地位论文,美元论文,国际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目前全球的国际储备资产构成,主要有两种:传统的储备资产,黄金和外汇;新创设的储备资产特别提款权(SDR[,s])。 由于黄金产量的限制,它在国际储备中的数量有限;外汇储备在二战后逐渐成为最主要的储备资产;始创于1970年的SDR[,s]作为新兴储备资产, 曾经在国际清偿力不足时补充了黄金和美元以缓解国际支付手段的短缺矛盾,但是它非但没有象基金组织设计的那样成为主要储备资产,其储备地位反而呈衰落趋势。本文将讨论美元、SDR[,s]、 欧元在储备资产中的地位及今后的趋势。
货币,是一国主权的象征,是一国经济实力的反映。美元作为国家货币,在1944年形成的布雷顿森林体系中是一种中心货币。通过美元与黄金挂钩、其他国家货币与美元挂钩的双挂钩制,美元成为世界货币,行使着国际储备货币、国际清算货币的职能。1973年固定汇率制崩溃,布雷顿森林体系解体后,美元的霸主地位逐渐削弱,其独占世界储备货币的局面逐渐改变,出现了多种储备货币并存的局面;而且随着欧元的诞生,美元的主导储备地位将发生动摇。
特别提款权是人类历史上第一次集体创设的超国家的国际储备资产,由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发行,是为维护布雷顿森林体系、解决国际清偿力不足的问题而创立的,是国际储备资产的一个组成部分。但就其在国际储备中的地位而言,它始终未能实现创设之初以及IMF 第二次条款修订中指出的那样,成为替代黄金和储备货币成为最主要储备资产的目标。
从1952年的煤钢联盟到1958年的欧共体,再到之后的欧洲经货联盟,欧洲经济一体化不断发展,从最初的关税同盟为主的区域性经济集团逐步发展完善,成为商品、资本、劳务等生产要素在区域内自由流动的统一大市场。各国国家货币的存在以及各国的货币主权妨碍了单一市场的进一步发展,因此,欧洲货币统一的构想早已产生。1992年《马斯特里赫特条约》的签署标志着欧洲货币统一进入了一个实质性阶段,在经历货币一体化的三个阶段之后,1999年1月1日起正式实施欧洲货币统一计划,出现单一货币——欧元。欧元的诞生无疑将对以美元为主的全球外汇储备格局产生冲击,使国际货币体系发生重大变化并促使SDR[,s]的进一步衰落。欧元的成功实施、运行,将成为全球建立世界单一货币的示范与基础。
一、美元,作为目前最主要的世界储备货币,确实为满足各国国际清偿力的需求以及为促进世界经济贸易的发展做出了贡献,但美元的强势及其绝对优势的削弱是符合经济发展规律的。
一国的经济实力与财富是一国货币的基础,美元在二战后的布雷顿森林体系中成为中心的国际货币;布雷顿森林体系瓦解后,以美元为单极的外汇储备格局逐渐转变为多种储备货币并存的格局,是西方各国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指各国经济发展速度不同)的结果,反映了各国经济实力的相对变化。
第二次世界大战使西方国家间的实力对比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老牌资本主义国家英国受到重创,经济严重受损。1945年,其工业生产缩减,民用消费品生产仅为1939年水平的一半,出口额不及战前水平的1 /3,外债高达US$120亿,黄金储备缩减为US$100万; 而美国的工业制成品则为世界制成品的50%,其对外贸易占了世界贸易总额的1/3强,黄金储备从1938年的US$145.1亿增至1945年的US$200.8亿,占整个世界黄金储备的59%。美国作为当时世界最大的债权国和经济实力最雄厚的国家,为美元霸权地位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又由于黄金总量无法满足世界经济发展的需要,而且分布极为不均,同时欧洲、日本的货币尚不可自由兑换,出现了国际清偿能力极为不足的情况,而当时只有美元才有能力向全球提供国际清偿力,因而美元在其经济状况一枝独秀时无可争议地成了布雷顿森林体系中的中心货币。
在战后世界经济恢复和发展中,美国通过国际收支逆差源源不断地输出美元,补充黄金,一定程度上弥补了当时普遍存在的清偿能力和支付手段的不足,为世界经济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在对世界经济作出贡献的同时,美国也利用美元的国际储备货币地位从全世界获得了极大的好处。因为在纸币本位下,发行货币的成本很低,美国通过向外输出美元获得大量的“铸币锐”,并以此得到大量其他国家的实际经济资源,并通过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固定汇率制,将通货膨胀输出到其他国家,形成世界性通货膨胀。从世界经济和国际贸易的需求看,国际储备货币不能太少;而从物价和货币稳定的要求看,储备货币不能过多,否则会引起世界性通货膨胀和货币紊乱。美元的过多输出,输出了通货膨胀,造成美元泛滥,使人们对可美元的可兑换性丧失信心,预期美元将贬值,在趋利避害动机的推动下,竞相用美元兑换黄金,威胁了布雷顿森林体系,动摇了美元的霸主地位。
与此同时,西欧、日本的经济恢复与重建取得了重大成就,经济实力增强。1962年,日本和前西德的出口贸易占美国出口贸易的29.4%和63.1%。1968年,两国出口之和超过美国。货币问题综合反映了一国的经济情况。西欧、日本经济实力的相对增强,尽管美国仍存在一定的绝对优势,但相对优势逐渐减小;又由于50年代末、60年代初这些国家货币先后实现自由化,对美国及美元独占鳌头的地位提出了挑战。70年代开始,由于内因(布雷顿森林体系内在的不稳定性)和外因(经济实力对比的变化)的共同作用,建立在经济实力格局基础上的储备货币构成也发生了变化:美元优势相对减弱,其作为唯一储备货币的地位动摇;而日本、西欧的主要货币在外汇储备中获得了一席之地,并且有与美元一争高下之势。布雷顿森林体系开创了“黄金—外汇”储备体系,1973年布雷顿森林体系崩溃后,“黄金—外汇”体系的本质并未发生变化,而只是其中的外汇储备部分由单一的美元转向以美元为主的多种储备货币共存。
储备货币,作为各国国际储备资产的组成部分,价值稳定是对它的一个基本要求,以便于储备管理,以利于发挥其“缓冲库存”的作用。而美元的泛滥,势必造成其实际价值下跌,影响其强币地位。美元凭借其主要国际储备货币的地位维持了长时期的巨额逆差和财政赤字,但与此同时,也削弱了美元作为主要国际储备货币的地位。
二、以稳定美元在国际货币体系中的地位为初衷而创设的特别提款权(SDR[,s]),难以成为主要储备资产。
50年代末、60年代初,西欧14国与日本的货币实现了自由兑换,提出增加外汇储备的要求;而世界贸易的总额以平均每年8 %的增速发展,当时有限的国际流通手段无法适应这一发展,因此也要求增加国际储备资产。而当时作为唯一外汇储备的美元泛滥,出现可兑换危机;由于布雷顿森林体系和金汇兑制的僵化和限制,使国际储备短缺现象日益突出。为解决这一问题,1969年10月IMF第24届年会通过了创立SDR[,s]的决议,并在1970年—1972年进行了第一次分配。这是人类历史上第一次集体创设的虚拟资产。此后SDR[,s]便成为国际储备资产的一部分。 在1976年4月30日通过的《IMF第二次修正案》的第22条规定的目标是:使SDR[,s]成为国际货币体系中的主要储备资产。旨在以SDR[,s]取代黄金和储备货币的地位。1979年—1981年,IMF进行了SDR[,s]的第二次分配。但SDR[,s]的储备地位并未如基金组织所期望的那样得到加强, 其发行和使用范围也未获得重大进展。
表1.1970年—1996年SDR[,s]与非黄金储备的数量比较
单位:百万特别提款权
年份 非黄金储备SDR[,s]累积分配净额
197056,1543,414
197187,0566,363
1972
110,9049,315
1978
245,4879,315
1979
272,872
13,348
1980
321,284
17,386
1981
329,676
21,433
1990
637,593
21,433
1993
756,796
21.433
1996 1,091,186
21,433
年份
SDR[,s]占非黄金储备的比重(%)
1970
6.1
1971
7.3
1972
8.4
1978
3.8
1979
4.9
1980
5.4
1981
6.5
1990
3.4
1993
2.8
1996
2.0
资料来源:IMF各期《国际金融统计》
根据表1,我们可以看出,在1970年到1972年第一次分配SDR[,s]时,SDR[,s]的增速相对快于非黄金储备的增速,因而其比重上升。 而在此后的8年间,SDR[,s]没有分配,而外汇储备不断增加,所以SDR[,s] 的比重逐年下降。1979年到1981年,SDR[,s] 进行第二次分配期间, SDR[,s]的增长快于外汇储备的增长,因此其比重又有所增加。此后, SDR[,s]尚未再次分配,而外汇储备则以惊人的速度增加,使SDR[,s]的比重愈来愈低。回顾SDR[,s]创立至今的近30年历史, 其储备地位呈明显衰落趋势。其实,SDR[,s]的衰落有其必然性,因为它有着重大缺陷:
1.SDR[,s]的量少,使用范围狭窄。
前面已提到,SDR[,s]的储备地位不断下降;而且它只能在IMF协定中规定或批准的业务与交易中使用。在IMF范围内,它有以下用途:
※以划帐形式获取其它可兑换货币
※清偿与基金组织间的债务
※缴纳份额
※向基金组织捐款或贷款
※作为本国货币汇率的基础(到1995年9月30日止,有3个成员国的货币本位钉住SDR[,s])
※成员国间的各种协议交易与融资
※基金组织的记帐单位
※充当储备资产
目前,SDR[,s]的用途有所扩大:出现了以SDR[,s]标价的私人金融工具,包括发行以SDR[,s]为面值的存单,发行SDR[,s] 债券等等。 但SDR[,s]的私人市场十分有限,官方持有的SDR[,s]与私人交易的SDR[,s]间相互割裂,所以从总体上看,SDR[,s] 的使用最主要还是政府或政府间机构。
SDR[,s]是依靠国际法律而创造的储备资产,其分配是无偿的, 它有支付手段、价值尺度、贮藏手段的职能,但未进入流通领域,不能直接用于对外支付,只可在官方范围和有限的私人市场中使用。
2.SDR[,s]的分配基础不合理。
基金组织对SDR[,s] 的分配是按照各成员国占基金组织的份额进行的,份额多的国家分配得到的SDR[,s]愈多。
从理论上讲,创设SDR[,s] 是为了满足世界经济对国际清偿力不断增加的客观需求。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相比,国际清偿力短缺的状况更为严重。那么,SDR[,s] 的分配理应从公正性角度考虑在各国间的分配比例。而事实上,基金组织是根据份额进行SDR[,s]的分配。 基金组织成立之初,份额的计算公式为:
份额=(0.02Y+0.05R+0.10M+0.10V)/(1+X/Y)
其中,Y为1940年国民收入;R为1943年黄金和美元储备;M 为1934—1938年的年均进口额;V为同时期中出口的最大变动额;X为同期年均出口额。该公式反映了一国份额由该国经济规模、国际贸易规模和国际收支状况决定。60年代、70年代对该公式进行了修改,把进出口额改为经常项目的支出和收入,扩大了经常项目收支波动的作用,缩小了国民收入和国际储备的作用。
表2.截至1992年12月31日基金组织份额的主要国别分布
单位:亿特别提款权
国家名称 份额金融占总份额的比重(%)
发达国家 884.217 62.26
发展中国家535.986 34.74
美国 265.268 18.68
德国
82.415
5.80
日本
82.415
5.80
法国
74.146
5.21
英国
74.146
5.21
意大利 45.908
3.23
加拿大 43.203
3.04
俄罗斯 43.131
3.04
荷兰
34.442
2.43
中国
33.842
2.38
从表2可以看出,发达国家的份额占了大多数, 按照这一标准进行SDR[,s] 的分配势必会进一步拉大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间的国际清偿力差距。
3.SDR[,s]是帐面资产,是一种虚拟资产,无物质基础。
SDR[,s]是各成员国在基金中的一种帐面资产、虚拟资产。 之所以称其为虚拟资产,是因为它不同于黄金储备和外汇储备:外汇储备是以储备货币发行国的实际资源和财富为后盾,黄金储备则本身就是一种有价值和使用价值的商品;而SDR[,s]则只是一种价值形式, 缺乏与其价值形式相对应的价值实体,缺乏物质基础。SDR[,s]创设之初, 1 单位SDR[,s]等值于1美元,等于0.888671克纯金;1974年7月1日,基金组织宣布SDR[,s]与黄金脱钩,改用16 个最大贸易国(指在世界出口总额中比例大于1%的国家)的货币组成的货币篮子为SDR[,s]定值;1981 年1月1日又改用美元、日元、法国法郎、 英镑和德国马克组成的货币篮子为SDR[,s]定值。这种定值方法可以加强SDR[,s]的稳定性,但是它没有任何一个国家的实际资源和财富作为基础和后盾。一旦世界经济发生重大波动甚至变故,缺乏物质基础的SDR[,s]的可接受性将受到冲击。
作为国际储备资产,应该具备普遍可接受性、流动性和可得性。普遍可接受性是指在外汇市场或政府间清算国际收支差额时被普遍接受;流动性是指变为现金的能力;可得性是指能够随时、 方便地得到。 从SDR[,s]来看,数量少削弱了它的可得性,限制了它的使用范围; 缺乏物质基础、纯粹帐面资产的性质也限制SDR[,s]使用范围的扩大, 从而使普遍可接受性大打折扣;当一国发生国际收支逆差而需要动用SDR[,s]时,基金组织按照有关章程通过协商指定另一国接受SDR[,s], 从而使发生逆差国得到可兑换货币,由此可见,SDR[,s] 的流动性也是有缺陷的。SDR[,s]具有价值尺度、支付手段、贮藏手段的职能, 但还不是交换媒价、未进入流通领域、没有流通手段的职能,尚不是一种完全的世界货币,因此不具备成为主要国际储备的条件。
三、欧元的出现,对美元作为最主要的国际储备地位将是重大挑战;并且会对SDR[,s]产生消极作用。
1999年1月1日诞生的欧元是政治经济一体化的产物,是欧洲货币统一的内容之一。作为一种超国家主权的新型货币比美元和SDR[,s] 有若干优势,在当今汇率风险严重、储备资产管理困难的情况下,其产生有重要意义。
1.是一种综合储备货币,价值较为稳定
建立在欧洲货币单位(ECU )基础上的欧元是由欧盟成员国货币构成的跨主权综合货币,与一国国家货币相比,价值较为稳定,汇率风险小,是较为理想的储备货币。由成员国货币构成对欧元定值时将美元排除在外,而SDR[,s]的定值中最重要的货币是美元,(1996年1月1 日最后一次修订的SDR[,s]组成货币权重为:美元39%,马克21%,日元18%,英镑和法国法郎为11%),因而欧元受美元价值波动影响小。
2.有良好的经济环境;拥有完整的货币职能
与SDR[,s]不同, 欧元是以各成员国的经济资源和财富作为后盾的综合货币,有物质基础。它不仅是政府清算的手段,也是私人市场的流通手段,是直接的支付手段。1999年1月1日,欧元进入货币市场操作,用于资金交易、银行同业往来、清算和发行新债券等业务。2002年1 月起,欧元现钞开始进入流通领域;2002年7月起, 成员国货币将终止流通,由欧元完全取代。从此,新的欧元将成为欧元国唯一的清偿货币。由此可见,欧元将是兼具交换媒介、价值尺度、储藏手段、流通手段职能的完全货币。因其使用范围显然远远大于SDR[,s], 也使欧元具备了成为重要储备资产的条件。欧元不仅有各成员国的物质保证,而且经济基础良好。首批欧元11个成员国1997年的国内生产总值占世界总生产值的19.4%,贸易额占世界贸易额的18.6%。同年美国上述两项数字分别为25.1%和19.6%。因而欧元很自然就可能成为除美元之外国际贸易和国际储备所使用的第二大货币。
目前,美国的经济增长率要高于欧元国家。但欧元国家的经济已开始复苏。1996年和1997年的增长率为6.1%和2.5%。同时美国持续稳定高潮的经济展态势已出现下滑趋势。因此从支撑币值稳定和强势、地位的经济增长角度看,欧元是一种极具挑战力的货币,很有可能成为除美元以外的第二种强力货币。在储备资产构成中,欧元将对美元的绝对地位产生冲击。
3.欧元国实行统一的货币政策,各国经济指标趋同
欧洲货币一体化分三个阶段:A.1990年7月1日至1993年底,实现成员国加入欧洲货币体系的汇率机制;实现资本的自由流动;协调成员国经济政策,建立监督机制;B.1994年1月1日至1997年,进一步实现各国宏观经济政策的协调,建立独立的欧洲货币管理体系;各国货币汇率波动进一步缩小并趋于稳定;C.1997至1999年1月1日开始,建立统一的欧洲货币——欧元和独立的欧洲中央银行。其中的第三阶段是货币一体化的决定性阶段。为确保欧元流通后保持稳定和可靠,欧盟在《马约》中对参加第三阶段的成员国规定了严格的“趋同指标”条件:
● 年通货膨胀率不高于欧盟三个最低通货膨胀率国家平均水平的1.5%
● 国家财政赤字不得超过同年国内生产总值的3%
● 国家债务的累计额必须不高于当年国内生产总值的60%
● 长期利率不能高于欧盟三个利率最低国平均数的2%
● 在进入第三阶段的前两年,该国货币必须维持在欧洲货币体系规定的幅度内,不应对其它成员国的货币贬值
这五项趋同指标确保了欧元诞生后的稳定状况。通过趋同指标限制成员国的财政赤字,从而影响该国的财政政策。此外,由趋同指标决定的使各成员国在加入第三阶段的经济状况相符,再加上欧盟国家地理环境、人文环境等的相似性,使各国的政策协调易于进行。在1997年6 月的阿姆斯特丹会议上,欧盟各国首脑正式批准了《欧元的法律地位》、《第二货币汇率机制》、《稳定与增长公约》三个公约,为欧元的合法性与可按期实施提供了法律保障,确定了欧洲单一货币机制框架。在《稳定与增长公约》中规定欧元成员国的财政行为,以实现公共财政平衡的中期目标,确保欧元持久的硬通货地位。同时欧元实施后,各成员国将自己的货币主权移交给欧洲中央银行体系(ESCB)。由欧洲中央银行统一发行欧元,制定统一的货币政策,充当最后贷款人的身份,成员国实施统一的货币政策,从而有利于成员国的统一协调发展。
4.低财政赤字和顺差使欧元显示出优势
趋同指标限制了欧元成员国的财政赤字水平,1997年首批欧元国的赤字规模都较小。爱尔兰、卢森堡出现了财政盈余,同年,11个成员国的经常项目顺差达800亿美元,美国则长期以来保持双赤字状况。
综上所述,欧元发行后无疑将引起国际储备格局尤其是外汇储备的调整。特别提款权的内在缺陷使其不可能成为主要的储备资产。美元则因其综合经济实力的相对衰弱,其强势有所减弱。在目前的多种货币储备体系中,由于储备货币国经济实力的对比经常发生变化,以及其它不稳定因素的作用,使储备货币的币值发生波动时,各国的外汇储备量发生波动,加大了外汇风险和储备管理的难度。在欧元成员国内实行统一的货币,使得这一定区域内各国之间不存在外汇风险。对其它国家而言,持有德国马克、法国法郎等欧元成员国原有货币,由于这些货币间的比价会经常波动,形成外汇风险,造成损失,而持有欧元则避免了这部分风险与损失。原先欧盟各国央行持有的外汇储备中,美元是很重要的一部分,另有1/3左右是欧元国的各种货币。欧元实施后,后一部分自动兑换成欧元储备。国际储备的作用是偿债和平抑外汇汇率波动,欧元国则因成员国国家货币的消失而无须为维持相互间的货币币值稳定而持有大量储备对外汇市场进行干预,因此,欧盟国对美元储备的需求将减少。因而从长期来看, 欧元的稳定将使国际储备构成发生重大变化。 SDR[,s]作为一种不完整的货币形式,难以有发展; 美元则因世界经济格局变化、欧元的出现和稳固而丧失独占鳌头的地位,可能会出现以美元储备和欧元储备为两极的外汇储备结构。此外,欧元是一种跨主权的货币,它的成功实施不仅是欧洲货币统一的目标,也将与SDR[,s] 的不成功形成对比,从而为IMF探索一种全球货币一体化道路提供范例, 为全球货币一体化打下基础。
标签:国际储备论文; 储备货币论文; 外汇论文; 外汇储备论文; 布雷顿森林体系论文; 货币职能论文; 国外宏观论文; 美国黄金论文; sdr债券论文; 特别提款权论文; 宏观经济论文; 美元欧元论文; 国家经济论文; 欧元论文; 货币论文; sdr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