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变电站继电保护及自动化系统分析论文_宗艳,候磊

智能变电站继电保护及自动化系统分析论文_宗艳,候磊

(国网沧州供电公司 河北沧州 061000)

摘要:在我国社会不断发展,经济迅速攀升的今天,诸多行业进入全新的发展时期,我国的电力行业也是如此。传统的智能变电站继电保护系统很难满足当前时代的发展需求,进行相关系统的建设和完善很有必要。

关键词:智能变电站;继电保护;自动化系统

1 智能变电站概述

我们所阐述的智能变电站主要指的是集电子技术、光电信息和环保为一身的智能设备,它可以自动完成信息的采集、测量、控制、保护,最终实现信息数字化、通信平台网络化、信息共享标准化的一种变电站。智能变电站又包括智能高压设备和变电站统一信息平台。智能变电站主要有两个优越之处:首先就是一次智能化;其次就是二次智能化。对智能变电站进行利用和建设,有利于降低电力行业的运营成本,对电力行业的长远发展有很大的帮助,除此之外,智能变电站与传统的变电站相比,在光缆的设置上也有很多不同,传统的变电站容易出现电磁的兼容问题,但是在智能变电站中一般不会出现,对稳定用电环境有着很大的帮助,智能变电站主要可以划分成三层:变电间隔层、变电过程层和变电站控层。在这三者之间可以说实现数据和信息的互通,自然也就为信息的处理和分析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2 实现智能变电站继电保护及自动化系统的对策

2.1采用变压器实施配电保护

通常情况下,电力的输入和输出都必须在限定的标准范围内进行,超出或小于标准数值都会影响正常配电。但在实际使用过程中,要想对电压进行有效控制,就必须采用配电保护措施,最常用的方式是使用变压器对配电进行保护,合理控制电流,对自动化系统的配电功能进行保护。

2.2 提高继电保护系统的可靠性

结合智能变电站的实际工作内容来看,包含很多具体的电子装置,数字化装置是其中的重点,电力行业在工作过程中容易受到很多不稳定因素的影响,也会对继电保护系统的可靠性产生负面影响。这时可以利用冗余技术完成系统的自检工作,对工作过程的不稳定因素进行把握,在必要时能在很大程度上降低损失,定量分析也是工作中的重点。

2.3提高继电保护系统的可靠性

结合智能变电站的实际工作内容来看,包含很多具体的电子装置,数字化装置是其中的重点,电力行业在工作过程中容易受到很多不稳定因素的影响,也会对继电保护系统的可靠性产生负面影响。这时可以利用冗余技术完成系统的自检工作,对工作过程的不稳定因素进行把握,在必要时能在很大程度上降低损失,定量分析也是工作中的重点。

2.4对智能变电站校验重点进行关注

与传统变电站相比,智能变电站也出现了较强改变。所以,在校验过程中,智能变电站的校验重点也将发生显著变化。首先,对保护装置进行校验。在校验保护装置中,校验工作的重点不仅集中在虚端子开映射中,还要讲虚端子开正确性进行明确,并且在校验工作开展中,为了充分提升检验效果,还应该加强对检验机制的完善,充分加强对软压板可靠性的提升。其次,对智能终端进行校验。在这一环节中,相关工作人员也应该将工作重点放在继电器自身安全性和完整性上。此外,工作人员还应该采取各种手段对出口硬压板的正确性进行检验。最后,对合并单元进行有效检验。在对单元进行合并校验过程中,工作人员还需要加强对相关技术的研究。在此过程中,只有确保校验工作的顺利开展,才能为智能变电站校验工作的开展提供有效帮助。通过对智能变电站实际情况的研究,应该更需要加强对智能管理体系的提升,保证虚拟情况下的二次回路信息得到有效提取。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一般情况下,需要对文件工作的管控效果 进行提升,只有保证其正确性和稳定性,才能用可视化方式对其进行有效监视。在对控层通信配置进行修改和调整过程中,工作人员也应该加强对信息安全性要求的关注。为了进一步推进系统运转工作正常性,在实际工作中也要对各项信息的追踪,只有这样才能确保工作质量中检验工作的有效开展。

2.5合理利用环形网络结构

环形网络机构是通过间隔智能终端机实现信息和数据的提供,通过网络进行传递,当然对采样值组网进行利用也能达到类似的效果,在信息传递中,母差保护装置的容纳量会受到网络报文流量的影响,不利于提高继电保护系统的可靠性,这时就要对交换机的配置进行合理调整,光纤口是其中的重点,要实现对环形网络结构的合理利用,需要行业工作人员完善对这种结构的认识和了解,增强对备用芯的使用力度,提高环形网络结构的应用效率。

2.6防误操作库

防误操作库是整个电力运输系统防误操作信息化的关键。在整个防误操作中,该信息库的构建尤为重要,其信息库中数据的采集、分析、调用,可帮助相关运维人员在操作时判定其是否合理,当运维人员在操作错误时,相应的防误信息库便立即判定,停止失误的操作,可有效地确保整体防误操作的安全性。在防误操作信息库中,大致可分成两种,一种是错误操作信息库,其信息库主要内容为运维人员的错误操作、指令的汇总,在该信息库应用下,可最大程度实现其信息的调取、处理,并将其作为智能判定错误操作的云平台的后台信息库,相关操作人员在进行相关操作时,可依据已知信息对未知的操作进行有迹可循的合理判断,有效地确保了整个防误操作的安全性、有效性。此外,在该信息库中还可详细分析其一次、二次设备的状态情况,尤其是二次设备跟随着一次设备的变化规律等,一定程度上可将变电操作的效力提升。另一种为错误操作补救规则库,主要内容为某些设备可能没有主动停止错误操作,而该数据库存储的相应解决方式、错误类型将进行相关的补救措施。

2.7不断优化继电保护系统

在进行优化继电保护系统时,要以实际情况和电力指标为参考依据,需注意的是对电压进行有效控制要在不影响其他条件的前提下进行,以便降低系统错动的可能性,最大程度维持系统的稳定性。

2.8安全措施隔离技术

除常规站已有的拆除接线、退出出口硬压板等安全措施隔离技术外,智能站特有的继电保护安全措施隔离技术主要包括:①检修硬压板:保护装置、智能终端均配有检修硬压板。装置将接收到 GOOSE 报文 TEST 位与装置自身检修压板状态进行比较,两者一致时,对接收 GOOSE 报文进行处理或动作,两者不一致时则报文视为无效,不参与逻辑运算。②保护装置软压板:主要包括 GOOSE 发送软压板、GOOSE 接收软压板、间隔接收软压板等。用于处理信号的输出、输入。装置输出信号由保护输出信号和发送压板数据对象共同决定,装置输入信号由保护接收信号和接收压板数据对象共同决定,通过改变软压板数据对象的状态便可以实现某一路信号的逻辑通断。③智能终端出口硬压板:安装于智能终端与断路器之间的电气回路中,可作为明显断开点,实现相应二次回路的通断。出口硬压板退出时,保护装置无法通过智能终端实现对断路器的跳、合闸。④过程层光纤:保护装置、智能终端之间的虚拟二次回路连接均通过光纤实现。断开装置间的过程层光纤能够保证检修装置(或新投运装置)与运行装置的可靠隔离。

结语

总而言之,随着电力建设技术的不断发展,智能变电站的发展和实现其运行自动化已经成为电力系统发展中的重要内容。电力行业要想获得长远发展,不仅要实现智能变电站继电保护及自动化系统,还要确保其安全、稳定的运行。通过采用变压器实施配电保护、不断优化继电保护系统及加强继电保护系统的二次巡检,使其逐渐满足人们的生活需求,促进经济的发展。

参考文献:

[1]王家永,魏锥,许凯.220kV 智能变电站的继电保护及自动化系统设计探讨[J].南方农机,2017,48(24):97.

[2]朱海兵,宋亮亮,高磊,崔玉,刘玙.智能变电站继电保护及自动化系统综合标准化研究与建设[J].智能电网,2017,5(09):860-866.

论文作者:宗艳,候磊

论文发表刊物:《云南电业》2019年7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12/13

标签:;  ;  ;  ;  ;  ;  ;  ;  

智能变电站继电保护及自动化系统分析论文_宗艳,候磊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