饲养环境及工程设施与猪行为关系的实验研究

饲养环境及工程设施与猪行为关系的实验研究

张晓颖[1]2002年在《饲养环境及工程设施与猪行为关系的实验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在过去的20年间,随着我国城郊工厂化养猪生产的变革与发展,我国规模化猪场数量在稳定增长,生产体系已经发生了巨大变化,其目标是简化管理、降低成本和提高生产效率,在养猪业日趋集约化的情况下,全舍饲、高密度、机械化、专业化生产的同时,规模化养猪体系已经形成,已有较为完善的工艺设施,但却忽略了猪的行为需要,因此在不同程度上妨碍了猪的正常行为表达,容易发生应激反应,导致猪的生产性能不能得以充分发挥,猪肉品质下降。 针对目前我国的养猪生产中忽略了猪行为需要的问题,作者进行了一些实验研究,主要从猪舍内的工程工艺设施着手进行,研究猪的行为与工程工艺设施的相互关系,以及工程工艺设施是如何影响猪的正常行为而导致异常行为的原因,并根据实验得到的结果,结合国内外的研究成果,提出能够满足猪行为需要的适合我国规模化猪场的工艺及工程配套设施的方案设计。 通过实验发现,在集约化的饲养条件下,我国的规模化猪场虽然采取了先进的环境工程措施,但猪的异常行为依然存在。如出现不舒适的躺卧行为,咬耳、咬尾、互相嘶咬的行为,排泄行为紊乱等现象。在开放式猪舍中采用躺卧区地板降温后,育肥猪和妊娠母猪的休息躺卧行为不会受到由于外界环境温度很高的影响,当室外温度达到34℃时,育肥猪和妊娠母猪依然在降温后的躺卧区地板上躺卧休息。 最后根据我国的具体情况,并结合国内外最新进展,提出了我国规模化猪场的工程配套方案:丰富舍内饲养环境,对生长猪中的公母、强弱进行分群饲养,在圈舍内建立猪的躺卧区、运动区、排泄区等分区,根据猪的躺卧休息行为需要采用“猪床”设施等。该方案已经被河北邯郸种猪场全部采用,河北石家庄清凉山种猪场部分采用,目前正在建设实施中。

尹国安[2]2010年在《不同畜舍环境对猪的生产性能、行为表达及生理状况的影响》文中认为我国现代养猪生产是以集约化养殖为主。集约化养殖在带来高产出率、低人工的同时,却违反了猪的生物学特性,必然带来猪的不良生理反应,引发诸多疾病。现代养猪生产的诸多问题正是动物无法适应其生存环境而导致综合不适症的结果,因此福利养殖才是未来养猪业健康发展的途径。户外有机生产模式和舍内丰富环境饲养模式是福利型养猪生产的两个主要模式。其中舍内丰富环境饲养模式是将现代集约型饲养模式和传统的粗放型饲养模式相结合,在充分利用现代饲养设施和技术的同时提供宽松丰富的饲养环境,满足猪的行为、生理要求,并取消一些有伤害的处理手段。舍内丰富环境生产模式的生产性能与集约化生产模式相比,表现毫不逊色,其中垫草丰富型畜舍是最常见的一种形式。本研究主要针对现在养猪生产中的问题,结合猪的生物学特性和养猪生产特点,设计适合我国国情的舍内垫草丰富型猪舍及配套的饲养工艺。本研究的首要问题是畜舍的圈栏设计,因为不同阶段的猪有不同的需求,而集约化生产体系的参数又无参考价值,国外的技术参数也不完全适合我国的实际情况。研究工作重点围绕该设计的合理性,通过和常规集约化畜舍的对比,对垫草型丰富猪舍进行福利评价,以行为指标为主,兼顾神经生理、免疫水平、生产性能和健康状况。为适合我国国情的安全、高效、“福利型”的养猪生产,寻求一个新的科学合理的养殖模式。材料与方法试验一、二、叁是连续的试验,选用预产期接近的16头母猪及其仔猪分别在本研究设计的垫草丰富型分娩保育栏和对照产床-保育床饲养。试验一观察母猪的产前筑巢行为、产后叁日内姿势及产后2-5周的行为表达。并测定预产期前2天、分娩后及断乳时的催乳素、皮质醇和IgG浓度。试验二测定仔猪适应特性,记录试验组和对照组仔猪的疾病损伤和死亡情况,记录初生重和一周龄、叁周龄和断乳体重,分析环境处理对不同适应特性仔猪健康状况和生产性能的影响。观察仔猪出生后2-5周不同时段的行为表达。断乳当日每窝随机选择体重接近的仔猪4头(公母各2头)采血,测定皮质醇、生长激素和IgG水平。试验叁所用断乳仔猪来自试验二,淘汰病弱仔猪后原圈饲养,处理间初始体重无显着差异。记录各窝每日采食量,六周龄、十周龄体重。第7-10周龄,观察保育猪不同时段的行为表达。保育结束当日每窝随机选择体重接近的仔猪4头(公母各2头)采血,测定皮质醇、生长激素和IgG水平。试验四选用保育床饲养的74-78日龄仔猪156头(均为母猪),称重后随机进入本研究设计的垫草丰富型生长育肥栏和对照贫瘠水泥地面圈,预试验一周后开始为期8周的正试验,记录各窝采食量。试验结束后称重。正试验期观察生长猪不同时段的行为表达。正式观察试验前一日和结束后当日每圈随机挑选3头猪采血,测定皮质醇和生长激素水平。试验结果试验一:垫草圈能激发母猪筑巢行为,减少异常行为的发生,其口吻部行为以针对稻草行为为主,而产床母猪俯卧和犬坐更多,侧卧更少,无食咀嚼、针对圈舍行为和总的活动频率都较高;垫草圈母猪在产后第5周俯卧、站立、走动和总的活动都显着增多,产床母猪针对圈舍行为在产后第3、4周显着少于第2、5周;较低的皮质醇浓度也说明垫草圈能减少母猪应激。试验二:垫草圈能显着减少产后一周内仔猪的肢蹄损伤和腹泻,但3周龄重和断乳重较小,3周龄平均日增重也少;断乳时生长激素浓度较高而皮质醇浓度较低。垫草圈能显着减少仔猪针对同伴和针对圈舍的行为,产床仔猪尽管走动更少、趴卧更多,但总的探求行为发生频率都比垫草圈仔猪多,其中针对圈舍的探求占的比重比较大;周龄对产床仔猪没有显着影响,但3周龄是垫草圈仔猪的活动高峰期,这时仅吮乳行为减少;两饲养环境的哺乳仔猪有完全不同的行为节律:产床仔猪在下午观察时段趴卧、走动都比上午少,除吮乳行为外的各种活动均增多,而垫草圈仔猪只是吮乳行为在下午发生较多。不同适应特性的垫草圈仔猪之间的行为表达均没有显着差异,只是在产床组,高反抗(HR)仔猪的社会互作、针对同伴行为和非吮乳活动均较低反抗(LR)仔猪多。试验叁:垫草圈仔猪断乳15日后的采食量显着比保育床仔猪少,增重也差,但生长激素浓度反而较高。垫草圈能显着减少保育猪针对圈舍的探求行为,增加走动、总的探求行为和总的活动,但是未减少针对同伴的探求行为。8-10周龄时垫草圈保育猪的趴卧更少、争斗更多;保育床仔猪争斗发生频率在7周龄时最高,而垫草圈仔猪在9、10周龄时高。保育床仔猪随周龄增加针对圈舍的探求行为、总的探求行为、总的活动都逐渐减少,而垫草圈仔猪针对稻草的探求行为随周龄逐渐减少,至10周龄时针对稻草的探求行为又显着升高。另外,饲养环境影响保育猪采食行为以外的各种行为活动节律,早晨更换的新稻草使其整个上午都处于一个比较活跃的状态,中午的活动低谷时间也缩短了,下午的活跃水平也比保育床仔猪要高。试验四:垫草圈对生长猪的生产性能没有显着影响,但能降低皮质醇浓度,减少针对同伴和圈舍的探求行为,并增加生长猪活跃水平,虽然其犬坐行为较多,但多数是犬坐时在啃咬稻草。贫瘠圈生长猪的俯卧和走动时间、站立、针对同伴的探求和总的探求行为均随试验周增加而逐渐减少,而侧卧时间先减少后逐渐增加,转折点在正试验第5周左右。同时贫瘠圈猪上午的侧卧和总的趴卧更多,俯卧、站立、犬坐、走动更少,总的活动也更少;而垫草圈猪恰恰相反。不过两饲养环境的猪针对圈舍和针对同伴的探求发生频率都是下午较高。结论1.本垫草丰富型分娩栏能减少母猪应激,满足母猪的行为表达需求,激发筑巢行为,有效地减少犬坐、针对圈舍和无食咀嚼行为的发生。2.本垫草丰富型分娩栏能减少产后一周内仔猪的肢蹄损伤和腹泻,减少仔猪针对同伴和圈舍的探求行为、避免应激。3.本垫草丰富型保育栏能减少保育猪应激,并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保育猪对丰富环境的要求,增加活跃时间和总的探求行为并减少针对圈舍的探求行为。4.本垫草丰富型生长育肥栏仅添加的少量稻草就能减少生长猪针对同伴和圈舍的行为并增加生长猪活跃水平,减少应激,且不会对生产性能产生负面影响。

崔立[3]2005年在《实验用小型猪种群净化技术及其不同模型的建立和应用》文中研究指明我国缺乏标准化的实验用猪和系统的生物安全控制体系成为制约实验猪用于病原致病性研究、人类疾病模型的培育,作为生物反应器参与人类重要蛋白的生产、以及作为人类异种器官/组织/细胞移植供体等的研究开发、应用工作。因此,开展我国特有实验用小型猪生物安全控制技术研究,培育小型猪净化种群,提出我国实验用小型猪微生物学质量标准,对于完善我国实验用小型猪的理论与技术体系,满足生物医学研究对标准化实验用小型猪的需求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对巴马小型猪进行系统的微生物学质量控制技术研究,用获得的SPF小型猪进行了猪的疾病人工感染模型和人肠道菌群相关性仔猪模型的建立和应用研究。1、实验用小型猪微生物学质量控制技术研究实验用小型猪安全控制方法的研究试验群体为20头母猪规模,年存栏350头左右,规定控制的疾病为慢性传染性、疫苗不易控制的疾病,主要包括:猪喘气病(猪肺炎支原体)、猪传染性萎缩性鼻炎(支气管败血波氏杆菌)、猪伪狂犬病(猪伪狂犬病病毒)、猪传染性胃肠炎(猪传染性胃肠炎病毒)、猪痢疾(猪痢疾密螺旋体)、猪流行性腹泻(猪流行性腹泻病毒)、猪蓝耳病(猪繁殖与呼吸综合症病毒)、猪细小病毒病(猪细小病毒)、猪瘟(猪瘟病毒)、体外寄生虫等,控制的主要方法是种源控制(剖腹产引种)、环境控制、人员、车辆、物品控制、鼠鸟蚊蝇的控制、饲料饮水控制以及化验监测等,形成了一个人工屏障,实现适宜实验用小型猪繁殖生长的生物安全环境。试验期3年,实验猪1016头,成活965头,总成活率95.0%,接近世界先进水平,除未发生规定控制的七种特定病原外,也杜绝了其它二十几种急慢性传染病的发生。试验表明,只要认真坚持小型猪的安全防疫措施,实验用小型猪的安全保护是完全可以做到的。2、实验用小型猪病原微生物、寄生虫等级及监测标准的制定2001年8月29日国家技监局批准的2个国家标准《实验动物微生物学等级及监测》(GB14922.2 2001)和《实验动物寄生虫学等级及监测》(GB14922.1-2001)主要适用于小鼠、大鼠、兔、豚鼠、地鼠等。不适用于小型猪的微生物学等级划分和监测。鉴于目前国内多家小型猪生产和研究单位需要申报实验动物许可证,同时需要向生农医药各研究领域提供标准的实验用小型猪,而苦于没有国家标准可以参照。甚至找不到一个地方标准。已不适应目前实验用小型猪研究和应用的蓬勃发展,亟需制定小型猪微生物、寄生虫等级及监测国家或行业标准,以适应目前小型猪研究和应用的飞速发展。本人在查阅相关国家标准库和调研各地小型猪研发情况后,向国家技监局递交了相关提案,并完成标准草案。在本标准中,规定了实验用小型猪的定义、等级划分以及各级实验用小型猪的病原微生物、寄生虫监测规程等。3、SPF级小型猪全人工哺育技术研究实验1:小型猪剖腹取胎手术的研究:猪的剖腹取胎手术是获得无菌仔猪的途径。无菌仔猪的获得可采用子宫摘除手术或剖腹产手术两种方法。猪剖腹产手术效果与麻醉方法密切相关。实验2:SPF级小型猪的全人工哺育试验:为检验所研制的人工乳的的饲养效果,在隔离器饲养环境中探索小型猪的全人工哺育技术,并与自然哺乳的仔猪的生长性能、存活率、采食量、饲料转化率、腹泻率和血清生化指标进行比较;结果表明:用自行研制的人工乳配合科学管理,完全可以生产出合格的SPF级实验用小型猪。4、SPF仔猪肠道菌群结构分析目的:对SPF(Specific Pathogen Free)仔猪断奶前后的肠道菌群组成进行动态监测,并以普通饲养仔猪(自然分娩)为对照作相关分子微生物生态学分析。方法:利用剖腹取胎的方式将仔猪从母体子宫中取出放于屏障系统中饲养,于7日龄时进行补饲,14日龄断奶,分别于10日龄、16日龄和22日龄以及32日龄采集仔猪新鲜粪便样品。提取粪便样品中细菌总DNA,获得其ERIC-PCR指纹图谱,再将其中一个样品的ERIC-PCR产物以地高辛标记为混合探针通过杂交对指纹图谱上DNA条带序列的异同进一步比较。结果:SPF仔猪和普通仔猪在断奶后肠道菌群的组成发生较大变化,而且SPF仔猪的肠道菌群和普通仔猪有显着差异。5、SPF小型猪生长发育规律和血液生理生化指标变化选用50头10~150日龄的SPF巴马小型猪,从前腔静脉采血,测定血液常规指标、血浆激素水平和生化指标。结果表明,随着SPF巴马小型猪的生长和发育,血液中的激素水平及各项生理生化指标也发生相应的变化。具体如下:Ⅰ生长:SPF巴马小型猪早期的生长速度较快,后期较慢。Ⅱ激素水平:血浆中GH以10日龄最低,120日龄最高;T3前期较高,后期较低,20日龄最高;T4以60日龄最低,90日龄最高。TSH以80日龄、150日龄最高;Ins以30日龄、100日龄最高,40日龄最低;Glu在前期较高,之后逐渐下降,70日龄波动之后继续下降,100日龄达最低;Cor浓度上下波动。Ⅲ生化指标:血糖前期较高,后期较低,70日龄极显着高于10日龄、80~150日龄;BUN在30日龄时最高;GPT活性在70日龄、80日龄达到峰值。Ⅳ血液常规指标:RBC、Hb、HCT均在90日龄达最高值;40日龄的WBC极显着高于其它日龄;EOF最大抗力10~80日龄较为稳定,140日龄、150日龄高于其它日龄(P<0.01),10日龄、20日龄、140日龄和150日龄的最小抗力较大,均高于其它日龄(P<0.01);ESR速度后期比前期快。6、TGEV不同途径感染SPF仔猪后病毒消长规律的研究为确立TGEV的传染途径,定植部位以及猪感染后,病毒在猪各个脏器内的消长规律,将TGEV分别通过滴眼、气管注射和口服的方式对25日龄的SPF仔猪进行攻毒,至攻毒后24h起每天颈静脉放血致死仔猪一头,采取血液及胃、十二指肠、空肠、回肠、肺脏、肺淋巴结、肠道淋巴结、心脏、气管、扁桃体、肝脏和脾脏等组织,将组织制成冰冻切片进行免疫荧光抗体染色,在荧光显微镜下观测结果。同时取所有被检组织提取RNA,用RT-PCR方法检测病毒。另外,还用ELISA方法检测仔猪血液内抗体效价的变化。主要结果如下:Ⅰ经眼粘膜攻毒:攻毒后仔猪表现正常,剖检除肺脏表现苍白外,其他组织器官均无肉眼可见的病理变化,免疫荧光试验结果均为阴性;RT-PCR只在第30天的肺和空肠检测到病毒,其它组织则均为阴性;ELISA检测攻毒后前20天仔猪血液抗体效价一直为可疑,OD值最低为0.21,最高为0.30,但到第22天抗体效价开始升高,第30天升至0.82。Ⅱ经呼吸道攻毒:攻毒后24h实验猪出现呼吸道症状,叁天后耐过,但均未出现消化道症状。剖检可见不同程度的肺部病理变化。攻毒后24h气管(持续8天)和肺脏样品(持续30天)的IFA呈阳性,肺淋巴结(5-30天)和脾脏(2-5天))样品也为阳性。RT-PCR结果与IFA结果基本一致。抗体效价至第4天(0.40)开始随着时间的延长而增高,最高升至1.41。IFA和RT-PCR在消化道系统中始终未检出TGEV。Ⅲ经消化道攻毒:攻毒3天后四头仔猪即开始发生水样腹泻,粪便呈黄色并夹有未消化的凝乳块;分别于第6、9、17天死亡叁头。剖检可见明显的肠道病变,其中3头有不同程度的肺脏病变。攻毒后48小时十二指肠、空肠、回肠以及肠系膜淋巴结样品的IFA即呈阳性,随着时间的延长,阳性反应程度增加,并持续存在。在扁桃体(2-15天)、脾脏(3-5天)、直肠(4-30天)、腹股沟淋巴结和颌下淋巴结(6-30天)、气管(15-18天)和肺脏(25-30天)中都可检测到阳性。RT-PCR检测结果与IFA结果一致。抗体效价至第4天(0.33)开始随着时间的延长而增高。最高升至1.54。结果显示口服TGEV后,病毒可在肠道、呼吸道、扁桃体中增殖。7、HFA仔猪模型建立研究建立人肠道菌群相关(HFA)动物模型,对研究肠道微生物和消化道健康及疾病关系、食品和药物安全评价等均有很重要意义。本研究以5窝SPF巴马小型猪为研究对象,初步探索了人肠道微生态相关仔猪模型(Human Flora-Associated miniature piglet model)的建立技术。对5头临产母猪进行无菌剖腹产手术,将新生仔猪放入屏障系统全人工哺育,手术成功率100%;新生仔猪前叁天每日每头口服接种1ml供体菌悬液,第四天到第十天每隔一天接一次,于仔猪5日龄、9日龄、12日龄时收集仔猪粪便,-70℃冻存待检测。通过ERIC-PCR指纹图谱技术和微生物群落分子杂交实验表明,在屏障系统内,人肠道菌群能够部分定植于小型猪仔猪肠道内,并且在两周内保持相对稳定,个体间差异极小。

韩石磊[4]2013年在《地道通风对育肥猪舍冬季环境及猪只生长的影响》文中研究指明针对当前我国规模化养猪生产中,存在的设施设备简陋、环境控制能力差、受外界不良环境因素影响较大,尤其是通风系统不科学、不合理,导致猪只生长环境变差,福利受到影响,发病率增高以及生产力水平下降等问题,本文设计了新型猪舍用地道通风系统,并通过与自然通风模式猪舍和机械通风模式猪舍冬季育肥猪舍环境和育肥猪生长的情况来检测其使用效果。从50头92~94日龄的备选猪只中选取体重、健康程度、体型等满足实验要求的36头育肥猪,随机分为3个处理,每个处理内又随机平均分为3个小组,每个小组4头,圈养在不同的圈栏内。3个处理分别圈养在3种不同的通风模式下饲养,试验期限为28天(4周)。通过实验得出如下结果:1)叁种通风模式下冬季猪舍内环境温度差异明显,地道通风模式猪舍内环境温度较其他两种传统通风模式下温度都高,分别较自然通风和机械通风模式下最低高1.37℃(P=0.024<0.05)和1.11℃(P=0.065)(16:00时),最高高2.81℃(P=0.000<0.01)和2.05℃(P=0.000<0.01)(10:00时),这对于冬季猪只防寒保暖是有利的;试验期间测得自然、机械、地道叁种通风模式下温度变化范围分别为11.2~21.9℃、11.4~22.2℃、14.4~25.2℃;叁种通风模式下相对湿度差异随时间不同而差异也不同,0:00~4:00之间差异不明显,8:00~14:00之间,地道通风模式下相对湿度比两种传统通风模式下相对湿度略高,差异明显(P<0.05),其它时间内地道通风模式下相对湿度只与机械通风模式下相对湿度差异明显,与自然通风模式下相对湿度差异不明显,但仍略高于两种传统通风模式下的相对湿度;试验期间,叁种通风模式下相对湿度都在50~65%之间范围内小幅波动。叁种通风模式下舍内NH3浓度和风速差异明显(P=0.014<0.05;P=0.000<0.01),地道通风模式下的NH3浓度显着低于其它两种通风模式下NH3浓度,分别较自然通风和机械通风模式下低5.39mg/m3和4.72mg/m3;风速则较其它两种传统模式下分别高0.12m/s和0.13m/s。另外,叁种通风模式下猪只皮温差异不明显,这可能是猪只通过自身代谢调节来适应环境的结果;2)叁种通风模式中,地道通风模式下猪只生长速度明显快于传统通风模式下的生长速度,地道通风模式下育肥猪的日增重(ADG)较自然通风和机械通风模式下分别提高了93.91g(P=0.047<0.05)和56.5g(P=0.078),料重比(F/G)分别下降了11.07%和7.66%,饲料转化率(FCR)较之分别提高了4.59(P=0.039<0.05)和3.23个百分点(P=0.058),试验期间累计增重较之分别多增2.25kg(14.85%)和1.36kg(8.48%),以100公斤为出栏目标的话,这样就可以使育肥周期缩短5~9d,加快了企业的资金周转速率,提高经济效益。这与地道通风所创造的良好环境有直接关系;3)不舒适的环境会给以猪只不良刺激,使得适应环境的速度降低。地道通风模式下猪只可以减少因温度不适、有毒有害气体聚集等造成的应激,快速适应环境,使得尿液中Na+、K+、Ca2+、CL—等无机盐离子快速恢复到正常水平,而传统通风模式下猪只则恢复的较慢;4)地道通风模式能够给猪只提供更舒适的生长环境,使得猪只大部分时间处于躺卧休息的状态,因此表现出来的咬蹄、咬耳、咬尾、拱腹、咬栅栏等异常行为减少,但仍然存在以上异常行为,说明即使是地道通风模式猪舍还有待改善的地方。结论:通过设计针对河南省冬季气候的地道通风模式并与传统的通风模式比较可以看出,地道通风模式是优于自然和机械通风等传统通风模式的新型通风模式。能在冬季同时满足保温和通风的要求,有利于动物福利的保障和育肥猪的快速生长,是大型养殖场可以值得推广的新型通风养殖模式。

刘冰[5]2007年在《猪附红细胞体动物感染模型的建立》文中研究说明猪附红细胞体病(Eperythrozoonosis suis)是由猪附红细胞体(Eperythrozoon suis)寄生于猪红细胞表面、游离于血浆及骨髓中而引起的以仔猪发热、贫血和黄疸,母猪流产等症状为特征的疾病。该病常与其它猪病混合发生,临床上防治困难,给养猪业造成了巨大经济损失。但迄今为止,国内外对该病病原学、流行病学、免疫学等方面的研究还不够深入,以至于不能够制定有效的预防措施,因此非常需要建立一个合适而稳定的猪附红细胞体动物感染模型,以期为进一步了解猪附红细胞体奠定基础。本研究以昆明小白鼠为实验动物,通过摘除脾脏和注射地塞米松等方法降低其免疫力,然后以腹腔注射方式接种猪附红细胞体。经血液涂片镜检、PCR、ELISA、临床观察及病理剖检进行检测和鉴定。结果表明,各接种组小白鼠在人工感染猪附红细胞体后的第1—2d,血液样本PCR检测均为阳性;摘除脾脏处理组、注射地塞米松处理组以及摘除脾脏/注射地塞米松处理组小白鼠红细胞感染率在人工感染后第4—5d相继达到高峰,未处理组小白鼠在感染后第7d红细胞感染率达到高峰;序列分析表明,感染小白鼠体内的猪附红细胞体与接种的猪附红细胞体吉林株之间同源性为100%,表明猪附红细胞体在小白鼠体内建立了感染;接种后各处理组小白鼠血清中猪附红细胞体抗体效价出现短暂升高,随后逐渐降低;而未处理组小白鼠接种后血清中猪附红细胞体抗体效价逐渐升高,至21d时达到最高值。在试验期间,未接种组(健康对照组)小白鼠一直未出现异常临床表现,而摘除脾脏和注射地塞米松处理组的小白鼠在接种后19—21d后,相继出现猪附红细胞体感染的典型临床症状,说明本研究成功地建立了猪附红细胞体小白鼠动物感染模型。

周林[6]2004年在《山东畜牧业发展战略研究》文中指出山东在新的世纪提出了提前全面实现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山东农业也提出了实现农业大省向农业强省跨跃的目标,山东畜牧业经过改革开放20年的蓬勃发展,已有相当的生产能力和产值水平,但面对加入WTO的机遇和挑战,面对山东农业发展的任务要求,还需要有新的更大的发展。除导论外,本文共分上、下两篇,由9章组成。上篇是对山东畜牧业发展战略问题的“总论”,下篇是对山东的几个代表性畜牧产业发展战略问题的“分论”。在“总论”部分中,作为战略研究的前提,论文首先对山东畜牧业的发展情况进行了概括(第二章),主要是回顾了山东畜牧业改革开放20年以来的发展状况,分析了畜牧业生产的总体水平、畜牧业在山东农业中的地位以及整个畜牧业的内部结构和省内畜牧业区域布局的特点,同时对山东畜牧业的基本状况进行了评价。 在第叁章,论文分析了山东畜牧业发展的外部环境,借此来寻找山东畜牧业的定位。一是对世界畜牧业的发展状况和发展趋势进行了分析;二是对全国畜牧业发展状况及周边地区畜牧业发展状况进行了分析,以便明确山东畜牧业所面对的国际、国内的环境,通过比较,更清楚地看到了山东畜牧业的地位。 在第四章,论文对山东畜牧业的发展条件进行了具体的分析。主要从自然条件、畜牧资源条件、人才和科技条件、管理体制条件、市场条件和产业组织条件等方面分析了山东畜牧业的比较优势和不利因素,以便为制定山东畜牧业的发展战略提供研究基础。 在明确了以上因素后,本文的重点是:按照竞争优势理论,提出了山东畜牧业发展战略构想和建议(第五章)。一是畜牧业生产要素升级战略。主要是按照初级生产要素、高级生产要素和专业生产要素的区别,就如何促使生产要素升级提出了结构调整战略、科技推动战略和可持续发展战略。二是畜产品市场竞争战略。根据需求条件对产业发展的推动作用,提出了畜牧经济国际化战略,强调畜牧生产要面对国际和国内两个市场。同时认为满足国内外市场需求最根本是保证畜产品质量安全,提出了畜牧生产标准化战略和无规定动物疫病区建设战略。叁是畜牧产业组织优化战略。认为畜牧业发展在体制上根本是提高畜牧业组织化程度,扩大经营规模,通过专业合作组织和行业协会等把畜牧企业和农户与市场有机联系起来,提高整个畜牧产业的竞争力。四是畜牧相关产业发展战略。认为畜牧业的发展也需要相关产业发展对它的提升作用,只有发达的相关产业,才可能带动畜牧业更好地发展,因此必须大力发展畜产品加工业,饲料、兽药工业和畜<WP=8>牧装备业。 要发展畜牧业,政府角色也十分重要,在发展战略的研究中是不可缺少的。政府在发展畜牧业中的责任是调控、扶持、引导和保护。在宏观调控上,主要以经济和法律手段进行调节,同时辅之行政手段的调节;在扶持上,主要加强对畜牧业的投入;在引导上,引导农民进入市场;在保护上,主要通过推行畜牧业保护政策实现。 在“分论”部分中,本文根据畜牧业内部不同畜种的特点,更有针对性地研究了山东养猪业、养禽业、奶牛业、养羊业和养兔业这五个主要畜牧产业的发展战略。通过分论,对五个养殖业的特点、优势及发展战略做了具体阐述。分论部分的主要研究结论如下:山东养猪业发展(第六章)重点要调整宏观区域性布局,实现农牧结合,合理进行猪场建设,加强地方猪种资源的保护与开发利用,健全种猪繁育体系与规模化相配套的生产管理技术的开发,实施优质猪肉的标准化生产。山东养禽业发展(第七章)重点要加强疫病综合防制体系和产品标准化生产体系,积极推进养禽业科技创新和体制创新,开拓多元化市场,创造新的出口空间。山东奶牛业发展(第八章)重点是发挥山东奶牛生产的资源科技优势,在政策和资金上予以支持,积极推进规范化饲养,发展标准化奶牛养殖小区,建立有效的奶牛联合育种体系,不断提高牛群的品质,并向精准化生产的方向发展。山东养羊业发展(第九章)重点是要优化生产结构、形成区域特色,健全良种繁育体系,重视养羊科学研究,提高产品加工技术水平,加强卫生检疫,健全市场和服务体系。山东养兔业的发展(第十章)重点是加快家兔良种产业化进程,大力发展规模化家兔饲养,推进家兔标准化生产,搞好家兔内部结构的调整,加强兔产品加工企业的自身建设,提高养兔业的发展水平。

罗季委[7]2016年在《猪多杀性巴氏杆菌外膜蛋白和分泌蛋白保护性抗原筛选》文中研究表明猪多杀性巴氏杆菌病是一种常见病,现阶段猪场仍然没有解决该疾病,每年给猪场造成一定的经济损失,现在需要一种稳定可靠的疫苗来防治该种疾病。本实验对D型猪多杀性巴氏杆菌HN06株的2000多个开放性阅读框基因进行亚细胞定位,通过叁个亚细胞定位的网站,筛选了46个蛋白基因,其中有39个蛋白为外膜蛋白,7个蛋白为分泌蛋白。经过PCR扩增和基因的转入质粒和大肠杆菌表达菌之后,有36个蛋白进行表达,其中可溶性表达的蛋白为5个,包涵体表达的蛋白为31个。将这36个蛋白配制成小鼠疫苗,发现有几个蛋白具有一定的保护性。Omp87蛋白,作为巴氏杆菌的一种外膜蛋白,被国外学者证实有一定的保护性,本实验进行了该蛋白基因的构建并成功表达。将Omp87蛋白与有保护性的几个蛋白一起进行小鼠免疫实验。发现Omp87蛋白,hypothetical protein(1号)、Omp87-1(42号)、HasR蛋白(46号)具有40%的保护率,而hypothetical protein(40号)、Omp87-2(43号)、TonB-dependent receptor (47号)蛋白具有20%的保护率。通过对一次免疫后13d和二次免疫后13d所采血清用全菌包被96孔ELISA板进行检测,发现一免后13d除了灭活苗组外其它组产生的抗体值都比较低。二免后13d之后检测抗体上升,其中阳性灭活苗组抗体值最高,商品苗组和Omp-87-1组以及TonB-dependent receptor(47号)上升值比较高,而hypothetical protein(40号)、Omp87-2(43号)、HasR蛋白(46号)抗体值相对较低,与阴性对照相比差距不明显。通过对这几个蛋白进行免疫印迹实验发现,这几个蛋白都能够与猪多杀巴氏杆菌阳性血清反应。综合此次发现有7个蛋白具有一定的保护性。可以将这些蛋白作为多杀性巴氏杆菌的候选保护性抗原。

肖学流[8]2010年在《HACCP质量管理体系在“光华百特”无公害生猪的应用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无公害生猪生产技术是近几年无公害农产品生产技术研究的热点。分析国内外养猪形势,影响我国养猪效益的最根本因素是质量问题,由于我国的饲养方法、饲养环境、疫病防治、药物控制、猪肉卫生指标达不到先进国家标准的要求而难以进入国际市场。导致这一问题的原因是环境污染、饲料安全性差及药物残留超标等。因此,走标准化生产之路,实现无公害生猪生产,创立名牌产品,提高我国农产品国际市场竞争力成为当务之急。ISO22000标准采用“基于风险”的方法来建立安全管理体系,融合前提方案和HACCP的预防性体系来防控农产品风险,可以说,ISO22000标准为建立统一食品链安全管理体系提供了平台,这将给全球食品的生产、质量保障、危害防控和安全监管产生广泛而又深远的影响。本论文以福建光华农牧科技开发有限公司的“光华百特”牌无公害猪肉生产加工体系为研究对象,将适用于食品链中所有类型的ISO22000食品安全管理体系导入无公害猪肉生产系统,从猪肉生产的源头(即生猪的饲养),到运输接收等整个系统建立HACCP管理体系。通过全面系统地分析生产过程中各个环节潜在的危害,确定了生猪饲养、饮用水、饲料、疫病、药物使用、公共卫生和生物安全因素、生猪运输接收、进厂检疫检验等控制点,建立关键限值,分别制订了HACCP计划。通过对关键控制点的监控,及时地进行纠偏,从而使猪肉安全的潜在危害得到有效的预防、消除或减低到可接受水平,建立一套科学高效、简便合理、实用性、专业性强的食品安全管理体系来有效控制整个猪肉生产过程,使猪肉生产达到无公害质量标准要求,实现真正意义上的无公害猪肉生产。

参考文献:

[1]. 饲养环境及工程设施与猪行为关系的实验研究[D]. 张晓颖. 中国农业大学. 2002

[2]. 不同畜舍环境对猪的生产性能、行为表达及生理状况的影响[D]. 尹国安. 东北农业大学. 2010

[3]. 实验用小型猪种群净化技术及其不同模型的建立和应用[D]. 崔立. 南京农业大学. 2005

[4]. 地道通风对育肥猪舍冬季环境及猪只生长的影响[D]. 韩石磊. 河南农业大学. 2013

[5]. 猪附红细胞体动物感染模型的建立[D]. 刘冰. 延边大学. 2007

[6]. 山东畜牧业发展战略研究[D]. 周林. 山东农业大学. 2004

[7]. 猪多杀性巴氏杆菌外膜蛋白和分泌蛋白保护性抗原筛选[D]. 罗季委. 湖南农业大学. 2016

[8]. HACCP质量管理体系在“光华百特”无公害生猪的应用研究[D]. 肖学流. 中国农业科学院. 2010

标签:;  ;  ;  ;  ;  ;  

饲养环境及工程设施与猪行为关系的实验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