居民居住区园林景观设计及施工与相应工程管理注意事项分析论文_索慧斌

居民居住区园林景观设计及施工与相应工程管理注意事项分析论文_索慧斌

河南世纪博通工程咨询有限公司 河南郑州 450000

摘要:近些年来,我国居民的人均收入稳定提高,生活水平不断提升。在这种背景下,人们对生活的追求不只停留在温饱这一基本层面,而是追求更高的生活质量。园林景观设计作为改善周围环境的一种有效方法,其对于改善城市居民的生活环境十分重要。而要想更好地进行居民居住区的园林景观设计,就必然要明确园林景观从设计、施工到工程管理过程中各个环节的注意事项,只有这样才能保证整个园林景观设计的合理性。本文分析了居民居住区园林景观设计及施工与相应工程管理注意事项。

关键词:居民居住区;园林景观设计;工程管理

1 概述

一般来说,居民居住区的园林工程包含前期的设计、施工以及后期的养护几个阶段,其具有工序复杂以及工期较长等特点。其中,居民区园林景观的设计十分重要,因为它是整个园林工程顺利完成的基础和保证。而且只有在进行合理设计的前提下,园林工程施工才能顺利进行,整个园林工程的质量才能得到保证,园林景观才能达到其预期的效果,才能起到美化城市居民居住区的作用。而后期的养护可以维护园林景观,起到很好的保养作用。实践表明,只有将这三个环节紧密地结合在一起,才能高质量、高效率的完成整个园林工程,才能最大程度地体现出园林工程的社会价值、人文价值。

2 居民居住区园林景观设计

2.1 保留原有植被。尽可能保留场地的原有植被,这是小绿地建设中常常易被忽略的一个问题,保留原有植物并非不加选择地将所有原有植物加以保留,而是要依据植物的生长状况、景观效果加以评价,当留则留,通常在城市中,经历了若干年的开发经营,几乎很难有原生的植物尤其是群落保留下来,比较常见的是次生群落及人工植被,由于这些植物材料与环境间长期的共存,已建立相对稳定的关系,故而一般情况下应尽可能保留。

2.2 植物营养空间的定位。园林植物的配植以美观为目的,植物与植物个体间的相互关系,是设计师应该首要考虑的问题之一。自然界植物的分布受到气候、土壤、光照、海拔等影响而有水平及垂直分布现象,深入到某群落内部,乔灌木的分布也是有规律的,不同生长型的植物,分布在不同的营养空间的层次上,通常所说的摹拟自然植物群落就是要求人工栽植计划合乎自然群落构成规律。小型绿地一般以2个配植层次为宜,即乔木与小灌木的搭配和乔木层加上地被层,这两种配植方法的优点是,充实顶层及地面,留出中层之虚空,从而可以保证视线的通透,避免郁闭感和植物对营养空间的需求。

2.3 景观设计应体现艺术与文化性。目前来看,崇尚历史与文化是当前城市居住区园林景观设计的突出特点,实际设计过程中不再单纯地将居住建筑与园林景观相割裂,而是在当前的文化与时代景下对居住区进行生态化的规划,注重体现历史文化,使居住区成为文化的承载点。营造城市居住区园林文化氛围和规划设计过程中,应当重视居住区自然环境与景观特征的协调,并在此基础上充分挖掘和提炼地域文化特色。同时还应当重视居住区环境文化的延续性、丰富性以及多元化,从而提高居住区园林景观环境的文化品位。早在上世纪九十年代前,欧陆风格设计模式对城市居住区园林景观设计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尤其是“欧陆风情”,比如大面积观赏性的草坪设计、模纹花坛设计以及罗马柱廊和欧式线脚、雕像、喷泉等。随后,城市居住区的园林环境景观审计更多关注的是人们的审美要求,因此呈现出一种多元化发展态势。

2.4 居住区空间环境的人性化设计。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居住区环境规划在进行绿化设计时要注意选择合适的植物种类,满足植物的生态要求。居住区绿化应该点、线、面结合,保持绿化空间的连续性。使人进入居住区后,随处见绿,心旷神怡,亲切怡人,给人以充分的享受。居住区环境规划,应当有益于人,同是也应当为其它生物提供栖息环境。居住区环境应适当保留原址上的生态系统或系统之间的廊道,保护原有物种;充分利用雨水资源,并将雨水的运动作为一种美来展示,使居住区环境更接近真实自然。在居住区中有许多方便人们使用的公共设施,如路灯、指示牌、体育报箱、垃圾箱、公告栏、单元牌、电话亭、自行车棚等等。经过精心的设计也能成为居住环境中的闪光点,体现出于细微处见精神的意境。居住区环境不应脱离自然的主题,一个被其它自然生物物种共同认可的居住区环境才是真正的以人为本的生态环境。

2.5 以生态环境理念为基础,营造和谐家园。现代城市居住区园林景观设计过程中,应当以绿色生态设计理念为指导,即在对工业化建设中的各种生态破坏问题反思基础上,提高生态保护与人文环境建设的意识,通过生态平衡的维护来创造美好家园。绿色生态设计,意味着在实际设计过程中通过原材料的节约与回收利用,减少污染环境气体的排放和各种垃圾的随意丢弃。实践中我们可以看到,评价一个居住区园林景观设计的质量,不仅要看其是否美观、雅致,更重要是要看其是否符合环保、节能的要求。当前城市居住区园林景观设计过程中更多地体现的是因地制宜性,营造的是一个原生态的园林景观设计群。现代城市居住区园林景观设计,应当体现科学性、文化性以及艺术和外观性,并在此基础上实现社会、经济以及环境效益的有机结合,建造更多、更稳定的现代生态群落,从而可以让每一个市民都能够充分感受到绿色的关爱,创造一个和谐家园。

3 注意事项

3.1 景观施舍设计施工前。独立开闭所、箱式变压器、燃气调压站、各种箱体等的位置是否合理及隐蔽;景观处理(例如水系等)是否影响管线设计;管线的走向、标高与景观工程是否矛盾;各种管道井的位置是否尽可能避开道路、主要景观点、大门、车库、住户等的主要出入口;地形处理是否会给管线的放坡、埋深、及各种井的维护清理带来影响;管线的走向是否对绿化种植、小品布置、水系造成影响;各种管线、管井是否因为环境地形的影响造成埋深过大,导致今后的维护不便;设备的摆放位置是否会对环境效果及住户产生不良影响;格栅井等可能对周围环境造成污染的部位是否进行了合理的布置。

3.2 景观设计的注意事项。从实际情况来看,在进行水系等景观处理时,要对居民区的管线、标高等有足够了解,以免对其产生影响,要避免在车库的出入口、景观点灯地方设置管道井,还应当观察燃气调压站、独立开闭所、箱式变压器等箱体的位置,看其是否具备足够的隐蔽性、位置设计是否合理等。在处理居民居住区的地形时,应当结合管线的埋深、放坡等因素进行考虑,以免对日后的管道井维护产生不良影响。与此同时,在进行管线的走向设计时,也要综合考量水系、绿化区等因素,以免破坏小区的景观设计。总之,应当将园林景观设计与综合管线设计有机结合起来,保证设计的合理性,从而保证整个园林工程的顺利完成。

居住区园林绿化是城市园林绿地规划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改善城市生态环境的重要环节。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居民对于居住环境的要求也在不断提高,而居住区中社区的园林绿化水平则是居住环境优劣的重要判断标准。城市居住区景观园林的设计亦是整个城市综合面貌的体现。

参考文献:

[1]王瑞芳.住宅小区环境景观设计初探[J].中国园艺文摘,2015,26(2):79-80.

[2]宗清波,王向军,罗东红,等.现代居住区园林绿化规划设计[J].现代农业科技,2015(18):218-219,222.

[3]周俭. 城市居住区的规划原理[M]. 上海:同济大学出版社,2015.

论文作者:索慧斌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7年第2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11/20

标签:;  ;  ;  ;  ;  ;  ;  ;  

居民居住区园林景观设计及施工与相应工程管理注意事项分析论文_索慧斌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