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水利工程基础处理论文_李吉鸿

浅析水利工程基础处理论文_李吉鸿

张掖市水利水电工程局 甘肃 734000

摘要:随着社会经济的迅速发展,水利工程建设发展的脚步也在逐渐加快。在水利工程施工中,地基基础的施工是非常重要的,其施工的质量影响着整个工程的质量。对地基基础处理的主要目的是要对构建物的地基物理性和力学性进行一定的改善,同时对地基基础进行处理的方法也很多,所以在进行处理方法的选择时要依照实际的情况来进行,会这样不但可以确保施工的效果,还能促进水利工程的发展,对工程整体的质量安全和运行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水利工程;地基处理;基础处理

一 水利工程地基概况

水利工程就是指控制,利用以及调节自然界的地下水和地表水,以清除危害,建立优势的目的而设立的各种水上工程。水利工程安装它所服务的对象可以分为农田水利工程,水利发电工程,排水工程以及防洪工程等。水利工程地基的基础在水利工程中起到了非常关键的作用。地基基础的处理的主要功能是改善水利构筑物地基的力学和物理性能,其增强了水利工程的整体性,且提升了构筑物的防渗能力,从而保障水利工程主体构筑物的安全施工及运行。

很多的水利工程施工是要在土层承载能力不足的情况下进行一定的施工,在这种情况下,地基的基础强度会有分布不均匀的情况。同时,还可能是构筑物在受到外力的作用后会出现沉降的情况,还很有可能出现不均匀的沉降的情况。大多数的施工工程是要在空隙相对较大的松散的砂石上进行施工的,所以在施工时就很容易出现水库水体严重流失的情况,同时,在使用时还很容易出现基础被破坏严重的情况。

二 水利工程地基和基础处理技术的发展历程

水利工程地基的处理技术最早追溯到欧洲,之后伴随着理论技术的飞速发展,又出现了砂石桩振冲法、强夯法以及高压喷射技术等,再之后又出现了加筋法,复合地基以及真空预压法等地基处理方法。我国的水利工程地基和基础处理方法技术的发展相对缓慢,起步比较晚,但是经过这些年来的诸多的岩土工程人员的辛勤努力,取得了比较大的发展,但是任然存在一些问题。

三 水利工程地基和基础处理技术的发展历程及存在问题

3.1 地基和基础处理方案选择不合理

在水利工程中,对地基和基础的处理的技术方法是比较多的,且每一种处理方法都有其自身的适用范围。当前,我国有很多的水利工程都在施工过程中,常常会出现填土、淤泥、或者是高压缩性土等软弱或不均匀的地基,但是由于施工前期的工程地质的勘察不到位,或者是设计方案不够科学合理,使得很多的水利工程的地基和基础的处理效果很不理想,使整个水利工程的施工质量受到严重的影响,还使施工工期严重拖延,且资金被严重的浪费掉。

3.2 地基和基础处理的施工不规范

现今,我国有很多的水利工程,在进行地基和基础处理时,都出现了很多的不标准,不符合规范的现象。例如:施工单位的资质不符合相关的要求规定,施工的设备老旧落后。在施工过工程中,一些施工单位为了获取更大的经济利益和工期进度,常常不会依照相关的规范标准进行施工,不能针对软土地基的实际情况进行正确施工处理,这就使得一些水利工程的软土地基处理的效果非常差,最终导致整个水利工程的质量受到严重威胁,甚至会引发一些不安全的事故。

3.3地基和基础处理的设和施工监管不到位

目前我国许多管理、监督部门,缺乏责任心,对于水利工程地基和基础的设计、施工过程没有进行有效的监督和管理,对于设计单位的设计方案没有进行严格审查,对施工单位的操作施工过程没有做好监督管理,使得工程中的一些施工质量和安全隐患没有被及时发现。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四 水利工程基础处理技术

4.1 CFG桩 处理技术

水泥粉煤灰碎石桩也简称CFG ,其主要是有粉煤灰,水泥、碎石以及砂加水搅拌形成的高粘结强度桩。CFG桩的桩周土和褥垫层一起构成了GFC复合型地基。在GFC桩复合地基中,其上部所传来的载荷是由GFC桩体,褥垫层以及桩周土共同承担的。其中褥垫层将上面传来的基底压力或者是水平通过适当的变形,以相对的比例进行分配,分配给桩和桩周土,使得这两者能共同受力,同时,由于桩的挤密作用,提高了其承载力,而且桩又因为周围的土体的侧应力的增强而可以改善其受力的性能。

4.2预应力管桩处理技术

在施工的工地中,预应力的管桩大多是为先张法预应力的管桩。先张法预应力的管桩是运用先张法预应力的工艺制作的混凝土预制构件,其主要的施工方法是沉入法。预应力沉入桩施工的方法主要有锤击沉桩,振动沉桩以及静压沉桩,施工的方法不同,所适应的地质也不一样。锤击沉桩适用于砂类土或者是黏性土地质,桩锤的选用也需要根据地质条件,桩型以及桩的密集程度,单桩承载力等因素的确定。振动沉桩比较适应于锤击效果相对比较差的密实性黏土,风化岩地质。静压沉桩主要适应于淤泥质土,软黏土地质。

4.3软土地基化学固结的处理技术

化学固结处理技术就是对软土地基通过化学的方法进行地基处理固结,以此来加强其自身的稳定性。比较常见的方法有高压喷射注浆法,深层搅拌法和灌浆法。这几种化学固结方法对于软土的处理机制是相同的,但是作用却不同。高压喷射注浆是利用钻机成孔,把带有喷嘴的注浆管插至土层的预定位置后,以高压设备使浆液成为20Mpa以上的高压射流,从喷嘴中喷射出来浆液冲击切割土体,土粒在喷射流的冲击力,离心力和重力等作用下,与浆液搅拌混合,浆液凝固后,便在土中形成一个固结体复合地基,从而提高地基承载力,减少地基的变形,达到地基加固的目的。深层搅拌法在进行软土处理的过程中,是利用水泥或者石灰等材料作为固化剂的主剂,通过深层搅拌,将地基中的软土和固化剂充分均匀结合,从而使固化剂和软土之间所产生的一系列物理化学反应,使软土地基固化,变成具有良好整体性、水稳定性和一定强度的优质地基。灌浆法是将水泥砂浆、水泥浆、粘土浆以及粘土水泥浆掺入各种化学浆料予以液化,通过气压或液压将其注入地基介质中或建筑物与地基的缝隙部位,从而达到加固地基的作用。化学固结处理技术的主要功能就是加固和加强地基,且会使软土固化,从而改善地质的条件,并能提高地基基础的承载力。

五 水利工程地基处理技术的发展

伴随着我国基础设施建设工程的飞速发展,各种处理技术也处在逐步的发展,地基基础的处理水平同样也得到了非常迅速的提高。从施工的工艺,设备以及材料等方面都得到了非常全面的改善和创新。但是随着水利施工要求的提高,且施工难度的不断的增大,我们是需要进行不断的创新地基基础施工技术。特别是同国外相比,我国的施工技术任有很大的发展空间。尤其是对于地质相对复杂的水利工程施工更需要重视,不光要引进国外先进的施工技术,还应不断的完善和发展国内的传统技术,且要非常重视基础设施的材料以及新设备和新工艺的发展。此外,还要根据实际的情况充分的利用成熟的混凝土灌注桩技术,科学合理,因地制宜的采用地基基础施工工艺,保障施工的质量,从而使地基基础以上的建筑物的安全运行得到更可靠的保障。

六 结束语

总之,在水利工程建设中,对地基和基础的处理是非常重要的,必须要通过科学有效的技术方法将地基基础处理好。在进行地基基础处理时,必须要保障水利工程的上部构筑物的施工能够水利的进行,且要确保好整个工程在施工过程中运行的安全和稳定。

参考文献:

[1]成亮.小型水利工程基础处理中水泥土的应用[J].科技风,2011,(04) .

[2]李春光.水利水电工程中不良地基的基础处理方法探讨[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1,(18).

[3]陶忠平.水利水电工程建设中不良地基基础处理方法研究[J].水利水电技术,2007,(12).

[4]张蕾.关于水利工程基础处理技术的分析[J].中华民居,2013,10:289-290.

论文作者:李吉鸿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7年第3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20

标签:;  ;  ;  ;  ;  ;  ;  ;  

浅析水利工程基础处理论文_李吉鸿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