析探讨高层建筑主体结构施工技术要点及质量控制论文_张平平

析探讨高层建筑主体结构施工技术要点及质量控制论文_张平平

摘要: 高层建筑体形庞大、基础深度大、地上建筑物高度大,建筑结构复杂,新材料、新设备、新工艺、新技术应用广泛,工种立体交叉作业多,施工难度大,如何在建立质量控制体系、质量责任制的基础上设置质量监控点,并进行重点控制,把工程产品的质量从事后把关转向事前控制,这是一个值得探讨的课题。现在就主体结构施工中应重点作好的工序作一些介绍。

关键词:高层建筑;主体结构;施工技术;质量控制

前言

基本上所有高层建筑工程主体结构均为钢筋混凝土结构,具有更高的稳定性与经济,但是因为建筑工程主体结构复杂性高,施工时涉及到的专业众多,并且存在大量的交叉施工,不但会增大施工难度,同时也会影响施工管理行为的落实效果,经常会因为管理不到位而出现质量问题。在对高层建筑工程主体结构进行施工时,需要从每个专业施工特点出发,选择合适的施工技术与工艺,并采取切实可行的管理措施,降低各因素对工程施工质量造成的影响。

一、高层建筑主体结构分析

1.主体结构组成

高层建筑工程主体结构以表现形式为依据进行划分,主要包括剪力墙、框架与筒体结构三部分,按照专业工程种类进行划分,主要包括楼板、梁、柱、墙体以及屋面等结构。另外,如果以工程实际用途为依据进行划分,则可以将其划分为民用建筑主体、公共建筑主体以及商用建筑主体三种。对于建筑工程主体结构来说,施工时各专业之间相互联系,结构主要起到传递、承担以及接受上部荷载的作用,与基础结构共同来提高工程结构的稳定性、安全性与整体性。因此,在进行施工技术与施工质量管理时,需要从实际情况出发,对施工常见问题进行分析,选择合适的措施对施工过程进行优化,提高结构施工效果。

2.主体结构施工顺序

为保证高层建筑主体结构施工效果,在正式施工前必须要对各工程专业实际情况进行分析,制定合理的施工方案,规划确定施工工序,确保整个施工行为能够顺利进行,在保证施工质量的同时,实现资源利用的最大化。一般施工工序应该为测量定位、绑扎柱钢筋、安装柱模板、浇筑柱混凝土、拆柱模板、安装梁板模板、绑扎梁板钢筋并安装预应力钢筋、浇筑梁板混凝土、张拉预应力钢筋、拆除模板。在整个施工过程中,尤其要注意对钢筋、模板以及混凝土三个环节施工行为的控制,提高施工技术的落实的规范性,减少施工质量问题的发生。

二、高层建筑主体结构施工常见问题分析

1.钢筋工程施工问题

钢筋工程施工效果影响着工程结构稳定性与强度,如果施工行为控制不当很容易出现质量问题,一般问题会出现在制作、绑扎与焊接三个环节,焊接质量主要是因为焊接参数设置不合理,或者是所选焊接工艺与需求不符,热处理效果低,或者是端部清洁不到位出现脆断问题。如在进行电力焊接处理时,电流参数设置过大,或者是通电时间过长,出现咬边情况,再加上钢筋本身具有严重的锈蚀情况,焊接后还会出现气孔问题。在对钢筋材料进行绑扎处理时,工艺管理不当经常会出现骨架外形、成型尺寸以及保护层与设计不符情况,如接头过多、箍筋不规范以及钢筋网主副位置颠倒等,如果在正式施工环节为采取措施对所存问题进行优化,就会对结构施工效果产生影响。

2.模板工程施工问题

模板施工主要目的是提高钢筋混凝结构件浇筑表面平整性、形状与尺寸准确性,在确保其施工质量的同时,保证结构件性能满足建设要求,同时为结构前期养护提供保障。但是从实际施工现状来看,很多高层建筑模板工程施工存有标高偏差、轴线偏移、涨模、爆模、预埋件位置偏差以及拆模后结构变形等问题,影响结构施工效果。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其中,对于拆模困难与拆模后结构变形等问题的出现,主要是因为模板吸水膨胀、拆模时间过早或者拆模顺序不当等因素造成,而对于出现的涨模与爆模类问题,主要是因为在施工时对墙体与拉螺杆间距控制不当,所选施工模板刚度与工程施工需求不符。

3.混凝土工程施工问题

混凝土作为高层建筑工程施工主要材料,其质量与性能如何会直接影响着结构施工稳定性与强度,因此需要做好原材料的控制,从配置、搅拌、运输、浇筑以及养护整个施工过程着手,做好每个环节行为的控制,确保材料质量满足施工要求。但是从实际情况来看,材料配置时各原料质量控制不当,在加上搅拌与运输工艺不规范,对混合料坍度造成影响,施工后进而会影响结构质量。另外,混凝土施工工程复杂性高,质量控制难度大,常存在技术交底不清、振捣不足或者超振、漏筋以及麻面等质量问题。浇筑施工工序混乱,并且浇筑振捣完成后为及时采取养护措施,导致结构表面失水过快,在水化热作用下出现温度裂缝。

三、高层建筑主体结构施工技术与质量优化措施分析

1.施工准备阶段

在正式施工前,需要从工程建设实际需求出发,结合以往施工经验,做好对每个施工环节的分析,编制合理的施工方案,对各项专业工程与施工工序进行综合分析与合理规划,提高施工方案的可行性。在选择方案时应进行全面会审,组织项目管理人员、技术人员、施工人员以及监理人员等对施工方案不合理的地方进行商议,争取不断提高方案可行性与合理性。同时还应做好技术交底工作,保证所有施工人员均掌握各专业工程施工要求,选择相应的施工技术与工艺对整个过程进行施工。

2.正式施工阶段

2.1钢筋工程

对于梁柱交界位置钢筋密集对浇筑效果的影响,为确保混凝土顺利下落,施工时应从实际情况出发,对钢筋位置进行适当的调整。为保证钢筋保护层满足建设要求,针对绑扎在钢筋上砂浆快因提落动作破碎的问题,可以适当增加垫块数量,来减少施工动作造成的损坏。

2.2模板工程

应合理选择模板类型,确保其构件尺寸、质量与刚度等均满足工程建设要求,并且控制好安装松紧程度,提高施工技术实施的规范性。在模板安装后要由专业人员检查断面平整度、垂直度以及咬合度,对于达不到施工要求的要及时返工。为保证施工质量,要控制好模板拆模时间,避免拆模过早造成的结构变形,同时也要避免因拆模时间过晚对工期造成的影响。

2.3混凝土工程

要控制好原材料质量,水泥强度、集料含泥量与粒径以及外加剂种类等均需要满足工程施工要求。在浇筑施工时要避免出墙、柱等结构出现蜂窝病害,浇筑完成后要进行充分振捣,采取快插慢拔的方式振捣,振捣棒插入的位置要合理,避免与钢筋发生触碰造成钢筋位移。另外,保证混凝土结构振捣密实,在完成施工后要及时采取洒水养护,减少结构表面水分的散失,避免结构出现裂缝。

3.工程竣工阶段

严格按照专业规范对各专业结构施工效果进行质量检测,将施工误差控制在允许范围内,对于不符合要求的环节要及时返工处理,再次检测无误后才可进入验收阶段。

结束语:

为提高高层建筑主体结构施工效果,就需要严格按照相关规范,对各专业工程的施工行为进行控制,对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确定其发生的原因,并选择切实可行的措施进行优化,降低各因素对施工效果造成的影响,争取不断提高工程施工综合效益。

参考文献:

[1] 王启帆.高层钢框架结构制作安装关键技术研究[D].郑州大学,2013.

[2] 陈军.超高层建筑钢结构加工与安装技术研究[D].浙江工业大学,2013.

[3] 郭丽.建筑工程主体结构的质量控制措施分析[J].江西建材,2013,06:66-67.

[4] 崔志强. 建筑主体结构的施工技术[J]. 科技与企业,2013,07:216.

论文作者:张平平

论文发表刊物:《防护工程》2017年第36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4/27

标签:;  ;  ;  ;  ;  ;  ;  ;  

析探讨高层建筑主体结构施工技术要点及质量控制论文_张平平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