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分子肝素预防普外科术后肺栓塞的临床分析论文_任晓明

任晓明( 甘肃省定西市岷县中医院普外科 748400)

【摘要】目的:对普外科术后患者采用低分子肝素抗凝治疗,观察对肺栓塞的预防作用。方法:对我院普外科420例手术患者进行分组,210例患者术后给予抗凝治疗(A组)、210例患者行双下肢加压治疗(B组),比较两组肺栓塞(PE)发生率及死亡情况。结果:A组术后并发PE的患者共10例(4.76%),5例患者引发急性循环衰竭,均于2-20h内死亡;B组PE出现13例(6.19%),死亡8例(2.38%);PE发生率、死亡率及不良反应率上,两组差异性显著(P<0.05)。结论:普外科患者术后采用低分子肝素抗凝治疗,可有效降低术后PE出现率,改善患者的生存质量。

【关键词】低分子肝素;肺栓塞;预防【中图分类号】 R2 【文献标号】 A 【文章编号】 2095-7165(2015)12-0035-02

肺栓塞(PE),指肺动脉系统被栓子阻塞后形成的系列病症。肺血栓栓塞症(PTE),在该类疾病中极为常见,主要是由静脉系统、血栓阻塞肺动脉产生的疾病,临床多见肺循环、呼吸困难等症状,PTE的血栓多源自深静脉血栓(DVT)。PE,为普外科手术后常见并发症,具有表现隐匿、易误诊,高病死率等特征。有报道称,PE死亡率位居死因第三;若延误治疗,其病死率高达25%-30%[1]。我院通过对80例患者进行分组治疗,结果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资料抽选我院2000-2014年间普外科420例手术患者,将其平均分成A、B组。A组:胃肠道、胆道及肝脏胰腺手术患者分别为72、87、51例;男性患者117例,女性患者93例;年龄18-90岁,中位年龄55岁。B组:男性患者103例,女性患者107例;年龄41-85岁,中位66岁。手术类型:胃癌、结直肠癌及肝囊胆道手术分别为97、80、33例。年龄、手术类型等方面,两组具有可比性(P>0.05)。

1.2 诊断标准1)PE临床表现、体征:a.突发性呼吸障碍、咳嗽、憋气、发热或胸痛。b.右心功能急性衰退、休克,且原因不明。c.呼吸音微弱及P2亢进。

2)胸部X线摄片:可见盘状肺不张、胸腔积液或膈肌上抬。3)其它辅助检查:D2聚体检测、肺螺旋CT、肺血管造影以及放射性核素肺扫描。

此外,PE潜在患者,需行下肢深静脉B超检查。

1.3 治疗方法1.3.1 B组通过对患者采用双下肢加压治疗,抑制下肢静脉血栓形成。

1.3.2 A组首先对患者潜在的PE风险进行评估,风险中等或较高者:采用低分子肝素(Low Molecular weight Heparin,LMWH)抗凝治疗;LMWH(法安明,购自辉瑞比利时公司,74340A63),药品规格:5000IU。术后第2d,对患者进行低分子肝素皮下注射,每次0.3mL,每12h一次,持续3d,直到病人能下床活动或出院。

1.4 观察指标观察两组患者术后并发PE及死亡情况,并统计两组不良反应。

1.5 统计学分析本研究中两组出现的各类数据,均采用SPSS19.0软件予以处理,检验方式分别x2、样本t检验,P<0.05,表明两组相比差异性显著。

2 结果2.1 PE及死亡率比较A组210例患者接受预防性抗凝治疗,并发PE患者10例(4.76%),5例患者急性循环衰竭(1.43%),均于2-20h内死亡。1例患者未见血液动力学紊乱,通过抗凝治疗、呼吸支持等,已出院。B组PE出现13例(6.19%),死亡8例(2.38%);PE出现率及死亡率上,两组差异性显著(P<0.05)。具体如表1.

2.2 不良反应A组210例患者采用低分子肝素抗凝治疗,出血患者为7例,出血部位为切口、胆道。经缝针止血后,胆道出血5例患者静注iVtK(剂量120mg),出血停止。B组210例:出血患者为11例,5例患者血管内皮损伤,2例呼吸功能衰竭。

3 讨论肺栓塞(PE),即内源性,或者外源性栓子阻塞肺动脉,形成肺循环障碍。PE具有发病临、误诊及死亡率高等特征。根据流行病学调查,外科手术、创伤均可引发肺栓塞。术后肺栓塞的出现,多与感染、脱水、制动及手术时长存在关联。例如,原发性支气管肺癌,尤其腺癌,自身能扰乱血管系统纤维蛋白的正常沉积和降解。肺癌和食管癌患者,则常见凝血机制异常,如血小板增加、凝血酶原时间长等等,表明存在慢性血管内凝血。普外科手术操作过程中,患者失血、损伤组织等,均可激活凝血系统,增加血栓栓塞症的可能性。与此同时,普外科大型手术后的患者需长期卧床,服用止血药物,加上手术应激等影响,极可能诱发急性肺栓塞(APE)。有调查显示,美国平均每年的PE患者约为125000-400000例,约150000例患者因PE致死。正因为此,PE也被美国称为直接致死的第三大病因。在围术期死亡病例中,PE占比约5%;0.8-1.7%的患者,在接受普外科大型手术后,易引发PE。而在我国,有关普外科术后PE发病及死亡率,尚未对大宗病例进行报道[2,3]。因此,国内普外科手术后引发PE的风险性尚未明确,目前仅以国外资料为参考。我院近两10年210例普外科大型手术病例中,12例出现肺栓塞,推测与患者高龄、病情严重及手术时长等相关。

普外科手术中,PE是死亡的高危因素,但却能够预防。充分抗凝治疗,有助于抑制血栓形成,促进血栓溶解,从而降低APE出现率。

低分子肝素,属于小分子量片段,是普通肝素在酶、化学解聚生成的产物,对Xa因子具有较强的抵抗作用;不过,其抗凝血酶作用有待增强。低分子肝素不易融合血浆蛋白,半衰期长,利用度较高,是理想的抗凝制剂。低分子肝素无法对成型血栓进行溶解,但却能抑制血栓再次滋长、复发,使血栓能够自溶[4]。临床医生由于担心出血,通常不愿采用预防性抗凝治疗。殊不知,静脉血栓栓塞的危险性要比出血风险高得多。出血,往往能够控制,且不易留下远期并发症。国内外研究表明,针对静脉血栓治疗,低分子肝素和肝素的疗效基本相同,但前者出血、PE发生率明显更低。本研究中, A组术后并发PE的患者共10例(4.76%),5例患者出现急性循环衰竭,均于2-20h内死亡;B组PE出现13例(6.19%),死亡8例(2.38%);PE出现率、死亡率及不良反应率上,两组差异性显著(P<0.05)。表明低分子肝素预防性治疗,能降低患者并发PE、死亡率。通过本次研究,我们发现:低分子肝素具有较高的安全性,且操作相对便捷。临床实践中,我们可事先对普外科术后患者进行PE风险评估;针对那些存在中、高风险的患者,术后h6可采用低分子肝素抗凝治疗,以降低PE出现率。

参考文献[1] 邸军,王安朋.普外科术后肺栓塞11例诊治分析[J].中国误诊学杂志.2010(04):747-749.[2] 张霓,付向宁.不同剂量低分子肝素对胸外科手术患者术后凝血功能的影响[J].中国胸心血管外科临床杂志.2011(01):235-236.[4] Luca M,Patrick R,Marc R,et al.Pulmnoary embolism in the elderly:areview on clinical,instrumental and laboratory presentation.Vascular Health and Risk Management.2008[3] 徐澄澄,付向宁.低分子肝素干预对普胸外科患者术后凝血功能的影响[J].华中科技大学学报(医学版).2010(04):77.

论文作者:任晓明

论文发表刊物:《医师在线》2015年6月第12期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5/9/6

标签:;  ;  ;  ;  ;  ;  ;  ;  

低分子肝素预防普外科术后肺栓塞的临床分析论文_任晓明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