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高校图书馆战略规划的实践与思考,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战略规划论文,图书馆论文,高校论文,我国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我国高校图书馆的战略规划实践起步于20世纪80年代,在经历近20年的初步发展之后,最近几年随着图书馆战略规划理论研究的深入,高校图书馆战略制定工作日益受到关注。尤其在“十一五”结束“十二五”开始之年,越来越多的高校图书馆着手制定本馆战略规划,掀起了高校图书馆制定发展规划的热潮。本文对当前高校图书馆战略规划实践进行分析探讨,总结经验与不足,以期为我国高校图书馆战略规划实践进行指导。
1 我国高校图书馆战略规划实践的概况
20世纪80年代,我国高校图书馆界开始探索图书馆发展规划和实践。在实践中主要配合国民经济五年发展规划开始涉及个体或某一地区高校图书馆的五年发展规划或具体工作计划的制定,如《山西省高等学校图书馆事业1985—1990年发展规划》[1]。实践中有些图书馆还会强调根据上级主管部门的相关法规、条例,制定具体的实施规划,如甘肃省高校图书馆为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学校图书馆工作条例》制定的发展规划[2]。20世纪90年代至“十五”期间,我国高校图书馆战略规划实践进入初步发展阶段。实践中主要表现为越来越多的高校图书馆着手制定指导未来发展的五年发展规划,但是该时期的图书馆战略规划很大程度上体现发展规划或工作计划的性质,同时更多地关注个体图书馆发展规划的制定,对全国、地区或某系统的高校图书馆发展规划尚未给予关注。
进入国家“十一五”发展规划时期以来,我国高校图书馆战略规划实践进入全面发展阶段。随着近几年图书馆战略规划研究课题和理论研究的深入开展,高校图书馆战略规划实践逐步受到重视,尤其在“十一五”结束“十二五”开始之年,高校图书馆界掀起制定“十二五”发展规划的高潮,主要表现为从个体图书馆到跨地区或系统组成的高校图书馆联盟再到全省或全区域的高校图书馆全面推进战略规划的制定。首先,各级别、各类型高校图书馆,在《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指导下,依据隶属高校的发展规划,并结合本馆读者需求和发展定位,纷纷制定五年发展规划,如《东南大学图书馆2010—2015年发展规划》,《云南民族大学图书馆2007—2015年发展规划》以及厦门大学、东南大学、沈阳化工大学、河北大学等高校图书馆的“十二五”发展规划。还有个别馆重视十年中长期发展规划的制定,如北京大学图书馆的《北京大学文献信息资源体系中长期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吉首大学图书馆2011—2020年十年发展规划》等图书馆的中长期发展规划。其次,高校图书馆联盟着手制定五年或十年中长期发展规划,如中国高等教育文献保障中心(CALIS)经过多次讨论,筹备制定“十二五”战略规划,中国高校人文社会科学文献中心(CASHL)通过广泛调研,综合考虑我国高等教育和人文社会科学研究的现状及未来发展走向,制定了《中国高校人文社会科学文献中心中长期发展计划(2010—2020):实现“国家人文社会科学信息资源平台”的战略目标》[3]。此外,中国高等教育数字化图书馆(CADLIS),经过“十五”、“十一五”的建设,已发展成为全国高校图书馆数字化联盟。CADLIS项目在建设的同时还撰写了《国家重大信息化工程建设规(2011—2015)高等教育数字图书馆项目建设规划概要》,明确了“十二五”期间CADLIS项目在标准规范体系、资源数据库建设、基础设施建设、数字图书馆应用系统建设、安全保障体系建设、运行服务体系建设、人力资源与培训体系建设七个方面的建设目标。除了全国的高校图书馆联盟外,各地方级的联盟也着手制定“十二五”发展规划,如天津高等教育文献信息中心(TALIS)根据天津地区高校图书馆发展现状和用户需求调研,以联盟与院校专家合作的方式有针对性地制定了“十二五”发展规划,明确了构建面向教学与科研的资源共建共享服务平台、开展面向学科发展和高端决策的知识服务以及培养卓越知识服务人才三个战略重点。文本大纲包括“前言、现状与需求分析、指导思想与总体目标、具体目标与重点任务、实施策略”五大部分,该规划文本编制规范、具有操作性[4]。2011年11月,湖北省高等学校数字图书馆“十二五”发展规划专家论证会在武汉大学图书馆举行,该规划根据湖北省高等教育发展的现状和需求,有针对性地提出了湖北省高校数字图书馆“十二五”的发展目标[5]。最后,区域高校图书馆整体规划的制定受到重视,这也是我国高校图书馆战略规划实践中取得的突破性进展。2011年初,在海南省教育厅的直接领导下,海南省高校图工委组织专家制定了《海南省高等学校图书馆“十二五”发展规划》,提出全面改善办馆条件、提高文献资源保障能力、推进数字图书馆建设、全面开展服务创新、优化读者信息素养教育、加强专业队伍建设、加强科研和学术交流活动、加强图书馆文化建设八项建设目标[6],为未来五年海南省高校图书馆事业的整体建设与发展提供更加科学的发展思路和目标。
2 我国高校图书馆战略规划实践的现状分析
2.1 拥有规划文本的高校图书馆数量较少
尽管在“十二五”开启之年,我国高校图书馆掀起制定战略规划的高潮,但是从图书馆拥有规划文本的整体数量而言,拥有规划文本的高校图书馆数量还较少。课题组对223家高校图书馆网站的调查结果显示,除了7.17%的图书馆网站无法访问以外,仅有8.97%的高校图书馆在其网站中发布了相关规划文本。课题组通过邮件、网络访问等方式获取了49份高校图书馆发展规划文本,其中“十二五”发展规划文本有20份,就国内高校图书馆整体数量而言,所占比例非常小,这也表明国内高校图书馆对本馆战略规划的制定较为忽视,整体战略意识较为薄弱。
2.2 图书馆战略规划体例结构分析
图书馆战略规划文本由多项内容要素组成,并且各要素之间要按照一定逻辑与规范排列,形成特定模式,这种模式就是文本的体例结构。本文对所获取的49份高校图书馆战略规划文本的构成要素进行了统计,结果如表1所示。
首先,就战略规划文本的构成体例要素整体而言,由表1可知发展目标是国内高校图书馆战略规划的核心体例要素,达100%;策略措施和主要任务作为图书馆发展目标的细化和有效实施的基础要素,分别有81.63%和71.43的文本包含这两种要素;指导思想和现状与回顾作为高校图书馆制定战略的重要依据也占据相当比例,为59.18%;作为国外高校图书馆战略规划文本体例核心要素的使命与愿景,在国内高校图书馆中很少存在,仅占6.12%。
其次,从规划文本的时间顺序来看,高校图书馆的“十五”、“十一五”、“十二五”的规划文本的体例结构呈现一定差异。“十五”规划文本的体例结构主要以指导思想—总体目标—主要任务—保障措施的简单模式呈现,如天津大学图书馆“十五”发展规划、同济医学院图书馆“十五”发展规划等。“十一五”规划文本的体系结构在继承传统模式的基础上增添了个别构成要素,较多的以前言—现状与回顾—指导思想—总体目标—主要任务—保障措施的模式呈现。“前言”多用于阐述图书馆发展历史、规划编制的动因、参考文件等,“现状与回顾”主要对前一规划取得成就、存在问题等进行总结,如山西大学图书馆“十一五”发展规划、云南民族大学图书馆“十一五”发展规划都采用了此种模式。“十一五”结束“十二五”开始之年,国内图书馆界开始重视图书馆战略规划研究,在理论研究的指导下,高校图书馆战略规划文本体例结构开始呈现多样化和创新模式。通过调研发现,“十二五”发展规划主要有三种模式:(1)“十五”规划的传统模式,主要包括指导思想、总体目标、主要任务、保障措施四个部分,如沈阳化工大学图书馆“十二五”规划。(2)是“十一五”规划的改良模式,主要由前言、现状与回顾、指导思想、总体目标、主要任务、保障措施等多个部分组成。20份规划文本中,有7家图书馆发展规划采用了此种模式,如河南城建学院图书馆、江汉大学图书馆、黑龙江工商职业学院图书馆、盐城工学院图书馆等。(3)借鉴国外图书馆战略规划经验,增加使命、愿景、环境分析等要素的创新模式。如石家庄学院图书馆“十二五”战略规划主要包括前言、发展态势、发展思路、发展保障、附录六大部分,其中“发展态势”主要对图书馆发展现状、发展历史、发展趋势、发展环境、读者需求等进行了具体分析,“发展思路”主要对指导思想、使命、愿景、定位、目标、任务、行动计划等进行了阐述,“发展保障”部分主要介绍了保障措施、财务预算[7]。此外,云南师范大学图书馆“十二五”发展规划和东南大学图书馆2010—2020年中长期发展规划也都采用了创新模式。
2.3 图书馆战略规划内容构成分析
战略规划的内容直接反映了高校图书馆在特定发展环境下的战略重点。课题组对收集的107份国外高校图书馆战略规划文本的战略目标进行内容分析,发现国外高校图书馆战略规划普遍重视图书馆支持教学、科研功能的发挥以及信息资源建设、人力资源、资金、信息技术、服务空间的建设等,同时交流与合作、宣传及社会形象、读者信息素质的培训与终身学习能力的培养等战略内容也越来越受到高校图书馆的重视。为进一步了解国内高校图书馆战略规划的内容,本研究采用同样的方法,对49份规划文本的目标体系进行分析统计,具体结果如图1所示。
由图1可知,信息资源建设和人才队伍建设都是国内高校普遍设置的发展目标,组织管理、技术应用与服务发展目标的制定也受到多数图书馆的重视。同时,大约1/3的图书馆设置了交流合作与经费发展目标。此外,受国家政治方式影响,国内高校图书馆比较重视党建工作专门发展目标的制定。与国外相比,国内高校图书馆几乎没有“图书馆支持教学、科研”、“信息素质培训与终身学习能力培养”、“图书馆宣传与社会形象”等相关的专门发展目标的设置。
2.4 图书馆战略规划目标体系
国外高校图书馆战略目标体系多以多层级的方式层层展开,以多种模式呈现,主要涉及“总—分馆”、“总—分目标”、“关键领域”、“目标战略—资源需求”、“短期—中期—长期战略目标”五种模式[8]。而国内高校图书馆的目标体系很少以体系框架的形式层级展开,主要以独立部分分别展示图书馆总体目标、主要任务、保障措施等,同时呈现模式也较为单一,表现主要以“总—分目标”的模式呈现。“总—分目标”模式是指图书馆现状分析,发展思路与指导思想的指导下总目标、分目标及具体实施策略形式,主要包括以下几种具体表达方式:
一是“总体目标—主要任务—保障措施(策略)”,这是国内高校图书馆应用的最为普遍的一种模式,如《东南大学图书馆2010—2020年中长期发展规划》、《河源职业技术学院图书馆“十一五”发展建设规划》、《重庆大学图书馆“十二五”发展规划》等。
二是“总体目标—主要任务—具体措施—年度计划”,这种方式进一步将分目标分解为具体的年度计划,使得规划更具有可操作性,易于将图书馆战略规划实施与日常工作相结合,利于战略规划的有效实施,如江苏大学图书馆“十一五”发展规划、娄底职业技术学院图书馆“十二五”发展规划都采用了该方式。
三是“发展思路—总体目标—主要任务—保障措施”,这种方式从宏观上明确图书馆发展方向,利于对图书馆发展目标的制定提供宏观指导,如《河北大学图书馆“十二五”发展规划》和《大连职业技术学院图书馆“十二五”建设发展规划》都采用了此种方式。
四是“总体目标—主要指标—主要任务”,这种方式设置相应指标或衡量标准为未来图书馆战略规划评估提供参考,同时设定的指标还有利于战略规划实施过程中根据指标实现程度对战略目标进行及时调整,以促进图书馆战略规划科学、合理、高效地实施,如东南大学图书馆“十一五”与“十二五”发展规划都采用了此种模式。东南大学图书馆的“十二五”发展规划中列举了办馆条件、文献资源、信息服务、数字图书馆建设、人才队伍、学术研究、交流推广7个一级指标和44个二级指标,并列出2010年现实数据和到2015年的目标数据。
五是“总体目标—专项目标—任务”,这种方式主要是在总体目标的指导下,根据图书馆业务活动,主要从基础设施建设、文献资源建设、人力资源建设、管理体制等方面设置具体的任务和发展内容,如《河南工业大学图书馆“十二五”发展规划》、《江汉大学图书馆“十二五”发展规划》等。
除了广泛采用的“总—分目标”模式外,我国个别图书馆的中长期发展规划采用了按时间段设置发展目标的模式,如《阿坝师专图书馆十年发展规划》,将发展目标分为2001—2003年发展计划和2004—2010年发展计划两部分。同时,《辽东学院图书馆2005—2010年建设发展规划》的目标体系分为2005—2007年发展目标和2008—2010年发展目标两个部分。
3 我国高校图书馆战略规划实践的关键问题
3.1 增强图书馆战略规划意识
通过现状分析,尽管目前高校图书馆战略规划在实践中已经取得一定成就,但是从整体上看,国内高校图书馆对战略规划的制定、宣传推广与实施意识还不强。因此在日常管理活动中,首先要增强图书馆制定规划的意识。将制定战略规划纳入日常管理规范,实现图书馆战略规划的常规化,并形成图书馆战略规划制定固定周期,以保证不同时期战略规划文本的连续性和战略核心理念的持续演进。其次,强化图书馆工作人员的战略意识。通过开展各类战略规划宣传活动,让图书馆工作人员尤其是普通馆员学习和掌握战略规划相关知识,充分认识战略规划的重要意义,提高他们参与战略规划的积极性,为图书馆战略规划的制定与实施提供重要的人员保障。再次,加强高校图书馆战略规划的推广宣传意识。通过多种途径、多种形式对图书馆战略规划进行宣传,以增强战略规划的影响力,提高内部工作人员积极性。最后,增强高校图书馆战略规划实施意识,以促进规划的有效、科学实施。实施过程中强化图书馆战略规划和图书馆工作年度计划、部门计划以及与业务工作紧密结合的意识。
3.2 持续推进图书馆战略规划文本体例与内容的创新
通过对国内高校图书馆战略规划现状的分析可知,目前我国部分高校图书馆无论是在规划文本的体例结构选择,还是规划内容的设定,或是战略目标体系呈现模式上,都已进行了创新性尝试,但是绝大部分图书馆仍保留传统的方式,使得规划的科学性、规范性有所欠缺。因此,高校图书馆需要以国内外图书馆战略规划典范为参考,结合本馆实际情况,促进图书馆战略规划实践的创新。首先,关于战略规划文本体例方面,高校图书馆可考虑将使命、愿景等体例要素引入图书馆,并考虑本馆实际增加特色要素,形成图书馆战略规划文本体例的创新模式。其次,就图书馆战略规划的内容而言,需要综合考虑国际大学图书馆发展趋势、隶属高校发展定位、图书馆读者需求等,选择创新性的战略内容。同时,借鉴国外图书馆经验,重视支持教学与科研、信息素养培训、宣传推广等专门发展目标的制定。最后,高校图书馆在制定战略目标体系时,应该从战略实施的角度出发,综合考虑本馆特色、服务对象与范围及所处环境的实际情况,借鉴国外模式制定科学、合理及易于操作的目标体系。
3.3 加强研究是制定高校图书馆发展规划的重要环节
通过综合研究,分析预测图书馆未来发展趋势和定位,是高校图书馆战略制定的重要环节。我国高校图书馆战略规划实践中,多家图书馆已经体现这一特征。如云南师范大学图书馆基于赵益民博士开展的图书馆战略规划流程相关研究,制订了“十二五”规划,不仅总结了“十一五”规划的执行评估情况,分析了机遇与挑战,而且提出了使命陈述、建设定位,以及“十二五”的基本任务、具体措施和保障描述,是一个具有科学性和指导性的规划方案。武汉商业服务学院图书馆为了做好“十二五”改革与发展规划工作对图书馆发展环境进行深入研究,在现状分析的基础上开展广泛的校内调查,并对广东交通职业技术学院、深圳职业技术学院、中山大学珠海校区等5所国家级、省级示范院校就相关重要问题开展调研活动,凝练先进的管理经验和服务举措,形成调研报告,发表相关研究文章,为图书馆战略规划制定提供指导[9]。我国高校图书馆战略规划制定过程中,应考虑开展重点领域研究,为战略规划的制定提供理论基础,具体可涉及图书馆战略规划理论基础、国内外图书馆战略规划研究现状、国内外高校图书馆发展趋势报告等。
3.4 在总体规划指导下重视专项规划的制定
从国内高校图书馆战略规划工作的实践来看,当前已有部分高校图书馆在未制定总体规划的前提下,直接制定特定领域的专项规划。如北京大学文献信息资源建设委员会在对学校发展要求和读者服务需求等分析的基础上,制定了《北京大学文献信息资源体系中长期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具体内容包括建设目标与原则、建设任务、实施方案和建设保障四部分内容[3]。华中科技大学图书馆通过回顾与总结“十五”成就,并与国内一流大学图书馆数字图书馆建设状况进行差距分析,制定了《数字图书馆研究与开发部“十一五”发展规划》为本馆“十一五”期间数字图书馆建设提供指导[10]。而在总体规划指导下制定专项发展规划的图书馆则较少,仅有两家图书馆。如海南大学图书馆“2006—2010年”五年发展规划在制定总体发展规划的基础上,分别由图书馆各业务部门负责制定了文献资源建设、基础服务、咨询服务、技术基础、数字图书馆、分馆管理、地方文献、人力资源、管理体系、科学研究、交流合作、党群组织等专项规划。石家庄学院图书馆为了有效配合总体规划的深入开展,在总体规划下制订了图书馆“十二五”期间的党建工作、文化建设、图情学科建设、内部管理体制改革、文献资源建设读者服务、数字图书馆建设等十项子规划。总体规划是在科学分析图书馆内外环境,参考隶属高校发展定位,结合图书馆自身的实际情况,对关系图书馆改革和发展的重大问题做出系统的规划。而专项规划是以图书馆内部分工的特定领域为对象编制的规划,它对图书馆总体规划起到支撑和补充的作用,并能从横向分工角度促进图书馆总体规划的落实。专项规划的指导思想、发展目标、重点任务应与总体规划保持一致。我国高校图书馆应重视在总体规划的指导下制定专项规划,使得专项规划延续总体规划的发展目标和战略重点,进一步补充总体规划,并逐步推进总体规划的落实。
3.5 有效整合图书馆与隶属高校的发展目标
作为高校的文献信息中心,图书馆直接服务于教学与科研。因此,高校图书馆战略目标的制定与调整过程中,必须要结合高校的实际状况,有效制定图书馆的具体发展目标。高校图书馆战略制定过程中,需要及时有效掌握高校发展机遇,根据大学宏观发展目标明确图书馆发展定位,并促进图书馆的转型。如海南大学图书馆“十一五”发展规划制定中明确指出海南大学正在从一所普通的教学型大学向教学研究型大学发展,图书馆的发展必须适应这种转型,在未来五年中,建成一座研究型图书馆基础框架[12];南开大学图书馆根据南开大学建设国内一流大学的办学目标,提出了为学校的教学、科研与学科建设提供强有力的支持,为建设高水平大学提供资源保障,努力建成国内一流的研究型图书馆的“十一五”发展目标;北京工商大学图书馆抓住学校由教学型大学向教学研究型大学转变这一重大机遇,制定“十二五”规划,明确提出与大学发展方向一致的图书馆建设目标与任务[13]。同时,高校图书馆战略规划的制定会直接受到同时期的高校发展规划的影响,如东南大学图书馆“十一五”和“十二五”发展规划分别是《东南大学2006—2010五年发展规划纲要》和《东南大学“十二五”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的组成部分。“十二五”发展规划将其发展目标明确为将图书馆建设成与东南大学地位相适应的、富集人文、促进学习、支撑科研和学科发展的大学图书馆进程中的重要规划[14]。此外,高校图书馆的战略目标需要随着高校战略目标的变化做相应的调整,以更好地配合大学战略目标的实现。如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图书馆为了配合学校建设国际化特色鲜明的高水平教学研究型大学,着力推进外语专业融合的目标,图书馆不断跟进发展审时度势地对原有文献资源建设的策略做了大调整[15]。
3.6 关注图书馆战略规划的有效实施
战略规划实施可以看作是战略规划制定工作的继续,它将图书馆战略目标转化为战略实际活动。课题组开展的一项“图书馆战略规划实施与成效”的调查,结果显示将近30%的高校图书馆被调查者反映其所在图书馆已制定战略规划,但由于种种原因尚未实行,15%以上的被调查者反映其所在图书馆已严格实施规划,但无明显效果,这足以表明当前国内高校图书馆对战略规划的实施工作还存在诸多问题有待改善。如海南大学图书馆“十一五”发展规划,在制定阶段流程规范、科学,制定主体体现了多元化的特征,战略环境分析全面,规划内容系统详尽,各部门的职能战略清晰明确,但在战略实施阶段受缺少年度规划、战略目标缺少量化指标、没有明确的责任分工、资金限制等影响,最终不了了之,尚未充分发挥战略规划指导和促进图书馆发展的作用。因此,高校图书馆在制定出战略规划后,要及时有效地促进战略规划的实施。高校图书馆战略规划实施过程中,需要重点关注“建立战略规划实施专门组织”、“通过多维度对战略规划目标进行分解、排序和制订行动计划”、“基于战略目标适时调整或变革图书馆组织结构”、“对战略规划的实施进行动态监控”、“健全战略规划实施评估机制”等问题。
3.7 有效衔接图书馆的长期、中期、短期发展目标
本文对获取的49份规划文本的时长进行统计,发现37份文本(75.51%)的时长为5年,6~9年的文本有5份(10.20%),10年及以上的文本有6份(12.24%)。这一调查结果显示,当前国内高校图书馆主要根据国民经济的五年发展规划周期制定图书馆的五年战略规划,而对利于逐步推进图书馆中长期规划实施的年度或1~3年短期规划则较为忽视。个别图书馆开始意识到在五年规划的基础上制定未来6~10年或10~20年的中长期战略规划,如东南大学图书馆在其2010—2020年中长期发展规划的框架体系下,又制定了“十二五”发展规划。云南师范大学图书馆在明确2020年远景目标的基础上,进一步细化了图书馆“十二五”期间的主要任务。而云南民族大学图书馆则在具体制定“十一五”发展规划的基础上,明确了本馆的2020年远景规划目标。因此,我国高校图书馆需要结合战略目标,图书馆内外环境的分析、预测来科学地选择战略规划周期,并将图书馆年度计划、短期规划、中期规划、长期规划有效衔接。可考虑以5年规划为轴心,考虑设置年度或1~2年短期计划推进五年规划的稳定执行,并根据图书馆环境的变化对规划进行及时调整,同时要关注10~20年的长期战略规划的制定,为图书馆长远发展指定方向。
4 结语
我国高校图书馆战略规划在历经20年的初步发展时期之后,近几年,随着图书馆战略相关研究课题的持续推进,我国高校图书馆事业掀起战略规划实践热潮,并取得了显著成就。高校图书馆战略规划作为一项复杂的实践活动,涉及图书馆的管理风格、领导方式、业务运行、组织结构等多个层面。除了上述提出的七个关键问题外,高校图书馆战略规划实践中尚有许多问题值得关注。首先,教育部需要从全国高校图书馆事业发展层面,通过国际高校图书馆战略规划调研,结合中国高校与图书馆发展特色与趋势,牵头编制全国高校图书馆事业中长期战略发展纲要,从宏观上指导全国、地区以及个体图书馆“十三五”乃至2030年发展规划的制定。这方面公共图书馆领域由文化部社文司牵头,公共图书馆研究院已经编制了《全国公共图书馆事业发展“十二五”规划》,并积累一定经验,可供高校图书馆学习借鉴。其次,高校图书馆界除了进一步深入图书馆战略规划理论研究外,还应重点强调通过学术研讨方式进一步加强对图书馆战略规划实践的指导。目前,国内个别高校图书馆已经开始将图书馆战略规划问题提升至国际学术研讨会的层面。如北京大学图书馆召开的“变革与走向:重新定义大学图书馆的未来”国际学术研讨会将战略规划作为第一个主题,邀请国内外图书馆理论与实践界的专家学者,共谋大学图书馆未来的战略规划问题。今后,全国高校图书馆界还应举办更多的战略规划主题研讨会,或更多地参与国际学术研讨会与国际同行学习战略规划实践经验。最后,无论是个体高校图书馆,还是地区乃至全国的高校图书馆在今后的战略规划实践中,在强调战略规划制定与实施的科学性、有效性的基础上,还要持续关注战略规划成效评价、战略执行力等实践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