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我中华,将文言文教学发扬光大论文_吴兴艳

爱我中华,将文言文教学发扬光大论文_吴兴艳

新疆乌鲁木齐市第15中学 830016

摘 要:教师引导学生科学有效地学习文言文,是濡染学生精神、提升其文化品位的重要途径。正视文言文教学的特殊性和重要性,在文言教学中扎实立足文言文之“言”,深度大胆地追求文言文之“文”,唤醒文言文的生命力,文言文的课堂教学就会焕发青春和活力。

关键词:文言文 课堂效率 文本深度

古文言文作为古汉语的一种书面语,有许多基本的词汇及基本的语法特点,至今仍支撑着现代汉语的大厦。它有许多有生命的东西,仍活跃在现代汉语之中,它并不是不合时代的“僵死的语言”,只不过是以另一种形态隐藏于现代汉语之中。要想把握好汉语这门语言,兼顾学一些文言文将会更好地理解中国的文字,了解中国的文化,因为文言文真正由白话文取代也只是自“五四”开始,在二十世纪三十年代后才开始被普遍取代;而且,学术界今天有大部分人赞同,关于文言文,有许多优秀的地方是白话文取代不了的,也认为完全由白话文取代文言文并不意味着是一种进步。所以,基于以上种种原因,作为中国人,是应该学习文言文的,作为中华民族的子孙,也是有理由喜欢学习文言文的。

2016年秋季推广并使用的教育部部编中学语文新教材加大了文言文的阅读量,在教学实践中,随着学生阅读量的增加和知识面的不断拓展, 文言文教学的重难点已经不能停留在理解基本内容上。语文教师要把文言文课堂打造得高效生动,需要不断探索研究,使文言文这块文化瑰宝重新焕发生命力。基于上述考虑,本人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提高文言文课堂教学的效率:

一、分层多样地布置预习作业,激发学生文言文学习兴趣

文言文距离学生生活遥远,理解有难度,教师应从有效预习习惯入手,培养学生学习兴趣。通过分层多样地布置预习作业,可以消除学生对文言文的陌生感。对于不擅长文言文阅读的孩子,老师可以要求他们借助工具书对文章字音、字形进行自主学习,达到读准字音的要求;针对学习能力强的学生,课前预习在流利朗读的基础上,结合课下注解对课文大致内容有所了解,思考课后第一题,带着问题走进课堂。老师要及时鼓励认真完成预习的学生。

针对每篇文言文自身的魅力和特点,预习作业不是一成不变的。例如:《马说》一文学习前,指导学生查阅伯乐相马的故事,查阅韩愈的生平经历,为课堂把握作者的思想感情做铺垫;《五柳先生传》一文学习之前,背诵学习过的《桃花源记》和《饮酒》,这项预习作业能让学生更深刻地理解本文五柳先生“不慕荣利”的性格特征。

二、巧用方法,扎实立足文言文基础知识

鉴于文本特点和教学大纲要求,对文言文中词、句的字面意思理解正确,是文言文教学的基础和重要目标。文言文字词的落实要务实,因此,既要使文言文课堂充满活力,又要落实文言文字词。可以试用以下几种方法:

1.结合生活常识,理解字义。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例如在《满井游记》学习中,学生总会把“驰”写成“弛”。为了让学生加深印象,我 采用结合生活常识理解字义,于是有了下面的学习情境。师:第一段中“每冒风驰行,未百步辄返”中,粗心的同学会把“驰”写成“弛”,请大家结合生活常识帮助这些同学,怎样理解这“驰”字?生:老师,“驰”是“疾”的意思,在生活中,我们常见的奔驰车就是这个“驰”字,意思也应该是这款车的速度很快。如果写成“弛”字,恐怕没有人愿意买这款车啦。在大家的笑声中,孩子们给自己纠错了。

2.妙用成语,勾连知识。我们可以采用熟悉的成语来解释古代文言中的实词。例如在学习《狼》的时候,我们可以这样学习实词。师:文中说“以刀劈狼首”,“首”的意思是头吧?和“首”有关的成语很多吧?法庭上我们经常说判决某人——生:斩首示众。师:文中的“断其股”,难道不是屁股吗?生:不是屁股,是大腿。我们常说的“头悬梁,锥刺股”,锥是刺在大腿上。文言实词的教学立足于学生的感知认知,让学生手眼心口并用,长期坚持下去让学生和教师共同打通古汉语和现实生活的通道,让学生在文言文中感受到一点小小的成就感,文言文就不显得陌生和古老了。

3.反复咂摸语气词,理解文言文中蕴含的丰富情感。初中生对语气词的掌握是有难度的,老师们对虚词的教学不仅要强调用法,而且可以把虚词的教学内化在文言文的朗读中。这样,学生对虚词的掌握也会印象深刻。例如在《马说》一文的学习中,学生对最后一句“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这一句读得不够有味。我们就采取对比读的方式加以理解。师:这句读得不够有味,我们把句尾的两个语气词“邪、也”去掉,比较一下有这些词语和没有这些词语句子在表达感情上有哪些不同。(生对比读:“其真无马?其真不知马。”“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生:加上“邪、也”,对食马者的嘲讽之情更强烈。生:“其真无马邪”这句中同时出现了两个语气词,句首反问语气词“其”和句尾疑问语气词“邪”,也强烈表现出韩愈内心壮志难酬、怀才不遇的愤懑之情。师:品味得很独特,能巧用语气词感受人物内心细腻真实的情感。想想我们曾经学习过的文言文中,还有哪些语句巧用语气词表现了人物内心细微的情感变化?

在品析语气词的基础上,再勾连学习过的知识,举一反三,让虚词的学习有效而清晰。再指导学生朗读,更能激起学生与作者情感的共鸣,文言文与学生的距离更近了。

三、深度探究文本,让文言文重新焕发生命力

1.在质疑和发问中深度探究文本。本人在执教《湖心亭看雪》时,一直对“余强饮三大白而别”中的“强”字有疑问。教参上翻译为“我痛快地喝了三大杯”,可是依据读音,“强”有“勉强”之意。两种翻译哪一种是正确的呢?学生在预习文本后也提出了同样的质疑。是遵从教师用书说就是“痛快”之意,还是身为老师得有大胆质疑的精神?师:张岱,明末清初文学家,出身仕宦世家,在《自为墓志铭》中有这样一段话:蜀人张岱,陶庵其号也。少为纨绔子弟,极爱繁华,好精舍,好美婢,好娈童,好鲜衣,好美食,好骏马,好华灯,好烟火,好梨园,好鼓吹,好古董,好花鸟……如此热爱生活的人,兴趣如此广泛的张岱,唯独对酒不感兴趣,在他的家族史中也没有嗜酒一说,可见张岱只是勉强地喝了三大杯。生:我也认为这里的“强”有“勉强”之意,因为在前文中“拉余同饮”的“拉“字中看出张岱并不是非常愿意饮酒。否则,他就会自己主动进入酒局了。师:所以说张岱巧遇金陵客,他并不是和金陵客一样满心欢喜。俗话说“酒逢知己千杯少”,可见金陵客并不是张岱的知己,张岱内心是孤独的,与前文交代的“独往湖心亭看雪”是相照应的。用丰实的原始资料,完美地解开了学生心中的疑惑。可见,语文教师在解读文本时,不能满足于教材,应该回归到第一手资料追本溯源。

2.在形式多样的美读中探究文本。李鸿领老师在给大家讲授朗读课时说:一个爱朗读的班级,从教室走出来的孩子个个都是阳光的。“美读”是文言文教学高效、便捷的方法。《陈涉世家》是一篇课内讲读课文,司马迁对陈胜的人物形象刻画得很鲜明,文字以对白为主,在精彩的语言描写中能感受到司马迁简明客观的文风。我的教学构思是:在学生的演读中揣摩人物心理,在反复朗读中推进教学环节,以读促悟,以读带品。重点指导学生读:“苟富贵,勿相忘!王侯将相宁有种乎!”感受司马迁笔下鲜明的人物形象。在结束时,让学生阅读课后第三题《陈涉世家》的结尾部分,学生感受到司马迁“不以成败论英雄”的客观独到的视角。以同样的方式,《唐雎不辱使命》在演读的基础上,让学生进行课本剧表演, 唐雎和秦王的形象在学生的朗读和表演中变得立体丰满。

四、结语

经典的文言文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文学、美学、历史、哲学的资源库,沉入其中,反复咂摸,然后思接千载、虑通万里,文言文的学习就会天高地迥。身为一名语文教师,面对文言文应心存敬畏,勤于阅读和思考,努力通过生动具体的教学形式引导学生去体验,激发学生在课堂上碰撞出思维的火花,使文言文课堂既有深度和厚度,更具有时代感。

参考文献

[1]《语文课程标准》。

[2]《语文教学通讯》,2017,10。

[3]《中学语文参考》,2014,5。

论文作者:吴兴艳

论文发表刊物:《素质教育》2018年5月总第270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5/3

标签:;  ;  ;  ;  ;  ;  ;  ;  

爱我中华,将文言文教学发扬光大论文_吴兴艳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