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以“美食、美女、美景”为城市名片的重庆市经媒体火热传播,一跃成为全国 “网红”旅游城市,各地游客纷至沓来,领略重庆“8D魔幻都市”的风采,由于旅游人数激增,局部城市公共微空间直接受到严峻挑战,为了解决该问题,对其进行合理的及时更新是当务之急,笔者从重庆市渝中区针对著名网红景点的升级改造中,尝试梳理其手法,总结思路,以期对城市公共维空间更新提供策略。
关键词:网红城市;公共空间;更新策略
1重庆城市公共空间与“网红”
城市公共空间是 “指城市或城市群中,在建筑实体之间存在着的开放空间体,是城市居民进行公共交往,举行各种活动的开放性场所,其目的是为广大公众服务” 1。重庆是我国最新的直辖市,国家中心城市,地处西南,长江与嘉陵江交汇于此(朝天门),人称“江城”“雾都”、“火炉”“桥都”,以“山城”扬名四海。“网红”,顾名思义是指在现实生活或者网络生活中因为某个事件或者某个行为而被网民关注从而走红,“网红城市”因为自身的某种城市特质在网络作用下被放大,与网民的审美、品味、心理等相契合,有意无意间收到网络世界的追捧,成为“网红城市”。2018年五一节,重庆在流行网络媒体“抖音”上一夜间成为“网红城市”,相对于火锅、小面,重庆城市公共空间更具网红特质,洪崖洞、磁器口、长江索道、李子坝轻轨站、黄桷湾立交、皇冠大扶梯、解放碑等一批网红景点涌现(图1),其中,渝中区的网红城市空间相对较多,李子坝的轻轨站以“轻轨入户”式的穿楼设计红遍全国,而洪崖洞因为貌似“千与千寻”中的梦幻夜景成为人气之王。凯文·林奇(Kevin Lynch)在《城市意象》(The Image of the City)一书中的对城市认知五要素理论2,再次被验证。
网红带来的是外来游客对城市的体验、了解和认同,但对城市相关的交通、餐饮、住宿等公共配套设施带来了巨大的挑战,面临诸多“网红后遗症”,对网红景点的城市空间提升改造势在必行。
2 更新策略
对于城市网红公共空间品质提升的更新,渝中区采取了“扩”、“疏”、“连”等三个主要策略,有些已经取得了明显效果,有些因为自身客观条件效果不佳,有些尚未完全落地实施。笔者对更新策略进行解读,企望寻求策略的有效性,以便更好地提升空间品质。
2.1“扩”策略
李子坝轻轨站始建于2004年,是重庆第一条轨道交通线,当时李子坝没有修建观景平台,游客只能在挤在人行道上进行观赏和拍摄。随着一段轻轨穿楼的视频在网络上的传播,各地游客对“轻轨入户”充满了好奇和向往,一睹其奇。人行道的拥挤一方面带来了通行的不便,另一方面影响了游客的观赏。渝中区针对李子坝轻轨站网红景点采用了“扩”的策略,将对面的人行道(李子坝公园)扩大新建为观景平台,如图2所示绿色部分为原人行道宽度,红色部分为扩建平台,平台面积1367平方米,配套功能用房约300平方米,还配套建设旅游大巴停靠区域、向下连接李子坝公园步道,2018年8月观景平台完工,完工后,游客可以自在地在平台上进行拍摄,李子坝轻轨站正式成为“名副其实”的景点。
2.2“疏”策略
“扩”策略的基本条件是要具有充足的场地面积,在无法提供相应的面积需求情况下,“疏”策略就应运而生,“疏”即是疏导、疏通,通过增加交通系统的数量和改变交通循环方式改善空间拥堵状况。洪崖洞在节假日期间人流瞬间暴增,2018年五一节3天突破14万人次,而最初设计客流量仅为数千人,已经远远超过接待量,“堵人”现象十分严重!就现有的客流模式,只能靠设置外围单向步行线路缓解疏导,但是洪崖洞自身的垂直交通除步行疏散楼梯外,供游客上下游览的垂直交通电梯常用的仅有两组,一组为3部观光电梯(仅到达空中商业街,无法到达底层),另一组为2部常规电梯(可从底层到达顶层),无法缓解洪崖洞内部交通状况,为此,相关运营单位拟增设2台疏散电梯,试图通过增加垂直交通能力加快游客的游览步伐。笔者认为,增加竖向交通运力,自动扶梯占地面积相对大,一般步行梯游客接受度低,垂直电梯从技术层面、经济层面、时效层面综合而言是最好的一种选择,可以“见缝插针”增加若干部垂直电梯,进行多维疏导。
2.3“连”策略
从城市格局的层面看,网红景点是以“点”的形式存在的,如果能以“点”连“线”,以“线”延“面”,那么,整个网红景点将成为一套成熟、完备的城市旅游线路系统。为此,渝中区分别规划了漫游线和网红景观线两条线路,“①立体山城奇幻漫游线,轨道交通2号线李子坝站(轻轨奇幻穿楼而过)三层马路老街区(立体山城的最佳代表)皇冠大扶梯(亚洲最长的一级提升坡地大扶梯)山城第三步道(崖壁上的江景栈道)凯旋路电梯(中国首部城市客运电梯)重庆环球金融中心观景台(西部第一高楼观景平台)长江索道(凌波微步的空中客车)两江游(全方位欣赏重庆夜景)。②网红景观线:朝天门广场(两江交汇奇观)洪崖洞(巴渝传统建筑“吊脚楼”)长江索道(凌波微步的空中客车)解放碑(第一打卡地十字金街)八一路好吃街(网红美食集中地)魁星楼城市休闲广场(1楼和27都是广场)——李子坝轻轨站(轻轨奇幻穿楼而过)三层马路老街区(立体山城的最佳代表)TESTBED2贰厂文创公园(电影中的天台广播)。” 3
通过这两条线的串联,渝中区主要网红景点清晰地呈现在游客和市民眼前,为游览带来了便利,促进了渝中区全域式旅游发展。
3 小结与展望
无论是洪崖洞、轻轨李子坝站还是山城网红景观线,笔者对渝中区网红景点更新策略进行解读,梳理更新的目标、方式、成效,其目的是从宏观上为城市公共空间更新寻求一种解决问题的“原型”或者是一系列“原型”,在对原型进行归类、总结后,对城市公共空间的解析才是真实的,提出的解决方案才是行之有效的,随着世界建筑规划界对城市公共空间理论和实践的不断前行,寻求“原型”之后必将超越“原型”,从而带来城市公共空间的迭代式更新。
参考文献:
[1]《重庆市公共空间整治规划设计导则》,2014.12
[2](美)凯文·林奇.城市意象[M].华夏出版社,2001.04
[3]汪丽君.建筑类型学[M].天津大学出版社,2005.11
[4]胡正凡,林玉莲.环境心理学[M].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8.08
[作者简介]
乔欣,1977年10月生,女,汉族,黑龙江省哈尔滨市人,博士研究生,高级工程师,国家注册规划师,从事山地生态规划研究,重庆大学规划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杨威,1977年6月生,男,汉族,海南省海口市人,博士研究生,讲师,从事山地建筑及高层建筑研究,重庆大学建筑城规学院,山地城镇建设与新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注释:
1引自《重庆市公共空间整治规划设计导则》
2道路(Path)、边界(Edge)、区域(District)、节点(Node)、地标(Landmark),
3引自重庆晚报对渝中区旅发委秦如梅主任的采访
论文作者:乔欣1,杨威 2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9年第1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7/29
标签:城市论文; 渝中区论文; 李子论文; 重庆论文; 景点论文; 空间论文; 策略论文; 《基层建设》2019年第14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