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中职《计算机应用基础》应用项目教育法,有利于提高学生的计算机综合应用能力,极大程度上可以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对改善教学环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与增强检测分析能力具有积极影响。本文重点分析项目教育法在中职《计算机应用基础》的实际应用,以期帮助中职计算机教师提高教学内容的针对性。
关键词:项目教育法;中职教育;计算机应用基础
前言:
中职院校着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计算机教育在中职整体教育体系中占据重要地位,将项目教育法应用于《计算机应用基础》教学中,不仅能够提高教学质量与效率,还能改善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存在的盲目性、消极性,极大程度上提高了学生的自主性、积极性,对提升其计算机应用能力与素质具有重要意义。
一、项目教育法概述
项目教育法,又被称为“跨专业课程教育法”,是指教师将一个独立性较强的项目交于学生自行处理的教育模式。从方案设计、信息收集到项目实施、项目评价,整个过程都必须由学生自己负责,通过上述过程,学生可以充分了解并全面掌握项目各个环节内容与要求,对提升学生综合能力具有重要意义[1]。
项目教育法的典型特征是:项目为主线、学生为主体、教师为指导;优点大致包括:目标指向具有多重性,教学过程具有极强的可控性,理论与实践可以充分结合。教师在向学生布置项目任务时,该“项目”通常会包含多门不同课程内容,学生完成项目的过程便是掌握多门知识过程,将该教育法应用于中职《计算机应用基础》,有利于促使学生增强计算机综合应用能力与职业素养。
二、传统教育法影响下的中职《计算机应用基础》教学现状
第一,在传统教育方法的影响下,教师开展《计算机应用基础》教学时,通常采用“灌输式”授课方式,学生在课堂上的自主性较差,只能被动接受教师传递的知识内容,师生、生生之间的交流互动较少,教师在此情况下表现出的作用形式是“百科全书”、“资料库。这种教学条件下,学生完全按照教师提出的方案开展后续工作,根本无法培养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第二,在传统教育法条件下,中职计算机教师开展教学考核的主要方式是“笔试”,考核形式相对单一且缺乏创新性,只能考察学生的应试能力,无法对学生的综合能力与素质进行全面评价,这种内容信息量大却又缺乏针对性的教育方式,严重阻碍了教学质量与效率的提高。长此以往,学生会逐渐对计算机学习失去兴趣,更与社会对专业人才的要求不相适应,因此中职计算机教师应明确项目教育法应用于《计算机应用基础》的重要性,培养专业性较强的技术型人才。
三、项目教育法在中职《计算机应用基础》的应用及优势
(一)项目选取
项目选取在项目教育法的应用中处于关键地位,主要原因是项目直接贯穿整个教学过程,故而教师在利用项目教育法开展《计算机应用基础》教学时,需要慎重选取项目。保证项目选取的科学性与正确性,中职计算机教师可以借鉴以下几点建议:第一,按照教学内容选择项目。教师所选择的教学项目首先要与计算机教学内容相符合,其次要具有足够的趣味性和实践性,如此才能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其参与项目的积极性,促使学生为完成项目而主动收集项目的相关信息。
第二,项目要具备较强的实用性与真实性。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中职院校培养学生的目标是技术型专业人才,为了保证学生所学能够适应社会需求,教师必须选择能够被真正应用于现实生活中并可取得良好效果的项目,只有如此才能保证学生在完成项目的同时切实掌握所学知识。在《计算机应用基础》中应用项目教育法,不仅可以促使学生主动学习、开拓思维,还能深入挖掘学生其他潜能,对增强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具有积极影响。
(二)引入项目
在选取完项目之后,教师应该考虑如何将项目恰当地引入教学实际中,良好的引入方法有利于充分调动学生的参与积极性,可以有效提高教学质量与效率。对此,教师要重视学生的主体作用,在每次下课之后都提前为下一堂课布置小项目,要求学生发挥主观能动性,利用课下时间查阅相关资料,对项目问题进行分析、研究,提出自己的观点与意见,在课堂上与教师、同学进行交流探讨,以此发展并弥补自身存在的不足之处[2]。
例如,在教导学生学习“信息安全与知识产权”时,教师可以提出“若你朋友的电脑被病毒或木马入侵,向你求助,你该怎么办”的问题,要求学生回去思考,在下次上课时先引导学生提出自己的看法,然后让班级同学进行交流互动,经过项目前期准备工作,可能会回答“专业人士帮忙修理”、“先自己尝试修理,修不好再找别人”等。在学生发表完观点之后,由教师引出教学内容,询问学生“仅仅只是修理好便可放心了吗?下次再出现该问题又当如何?”学生便会陷入思考,;之后,教师再指出“信息安全防范”、“知识产权内涵”、“法律意识的重要性”等内容,利于进一步深入理解知识点,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三)讨论项目
讨论项目的主要目的是提高学生参与课堂教学的积极主动性,有利于帮助学生找到自身不足、全面掌握所学知识,一定程度上还能增强学生的创新能力与探索能力,但需要教师注意的是,讨论时间不能过长,否则会喧宾夺主,影响学生对教学内容的吸收效果。比如,在教导学生学习“常用网络工具软件的使用”、“常见网络服务与应用”时,教师可以通过申请和规范网络空间使用,令学生使用计算机工具软件进行文件上传、资源下载、信息共享等操作,并结合当下最热的计算机相关时事制作教学案例,要求学生围绕“网络使用安全”进行讨论,从而引出“系统维护与常用工具软件的使用”。由于案例与生活实际十分贴近,因此学生在谈论过程中能够充分感受到真实性,自然会提高自身的积极性与主动性,极大程度上可以提升教学质量。
(四)项目总结
项目总结是指在学生完成项目选取、资料收集、问题分析等一系列工作后,由教师针对学生的表现与项目成果给予指导性总结评价(或意见)。尽管项目教学法重视的是过程而不是结果,但是总结性较强的评价,能够给学生一剂“强心剂”,是对学生努力成果的最好肯定,因此教师应保证总结意见的科学合理性。
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中职《计算机应用基础》教学中应用项目教育法,既可以有效增强学生的计算机综合应用能力,又可以提高其发现问题、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有利于帮助学生将专业理论与实际操作充分融合,促使其更加符合社会对人才的要求。另外,发挥项目教育法的价值,能够深度挖掘学生的潜能,对其提升专业技能水平、增强团结协作能力具有积极影响。
参考文献
[1]刘莉.浅论基于TRIZ理论的高校创新创业项目教育法构建路径[J].黑河学院学报,2018,9(06):17-18.
[2]刘楠.项目教学法在中职计算机课程教学中的应用[J].职业,2017(01):108.
论文作者:李东雷
论文发表刊物:《知识-力量》2019年8月28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6/10
标签:项目论文; 教育法论文; 学生论文; 教师论文; 中职论文; 计算机应用基础论文; 计算机论文; 《知识-力量》2019年8月28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