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公益旅游的兴起及其对我国的启示,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公益论文,启示论文,我国论文,旅游论文,国际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公益旅游是公益事业与旅游活动相结合的一种新型旅游形式。二十多年前,源自保护地球环境和促进贫穷地区经济发展的思索,公益旅游在西方国家一些公益组织的倡导下应运而生。随着它的不断发展与成熟,全世界越来越多的人选择这种以平衡、平等、和谐为主题的旅游方式。华东师范大学商学院的查艳华总结了国际公益旅游发展的原因,在借鉴他国成功经验的基础上,结合我国发展公益旅游的可行性与迫切性,提出了我国发展公益旅游的对策建议。
作者指出,国际公益旅游的发展有以下四大原因:1.世界一体化进程的加快促进了国际公益旅游的发展;2.网络等通信技术的发展、航空等交通方式的进步为国际公益旅游的推进助了一臂之力;3.不同国家与地区的经济发展鸿沟、生态失衡是国际公益旅游产生的主要原因;4.国际旅游业的发展也是国际公益旅游发展的原因之一。作者认为,国际公益旅游已逐渐摆脱了边缘化的旅游形式。基于其公益性与休闲性的完美融合,越来越多的国家和地区必将予以其更积极地扶持与发展。
国际公益旅游的发展对我国公益旅游的发展有一定的启示作用,作者在结合我国具体国情的基础上,提出了我国发展公益旅游的可行性、迫切性和相应的对策建议。首先,作者分析了我国发展公益旅游的可行性:1.中国经济的迅速成长、旅游开发基础条件的日益完善为我国发展公益旅游业奠定了良好的基础;2.近年来我国悄然兴起的“边旅游、边行善”的旅游方式为公益旅游的兴起构造了良好的雏形。然后,作者提出了我国发展公益旅游的迫切性:1.改革开放后,中国的经济面貌发生了巨大的改变,但贫困问题仍是阻碍中国今后发展与进步的一个社会问题和经济问题;2.中国自然灾害种类多、发生频率高、强度大、造成的灾害严重;3.中国人口众多,人均资源相对不足,地区差异较大、生态环境脆弱、生态环境恶化的趋势至今未得到有效的遏制。最后,作者给出了我国发展公益旅游的对策建议:1.积极引导公益旅游组织的建立,鼓励公益旅游活动的发展;2.整合资源,构建专项公益旅游产品系列;3.结合我国发展公益旅游的计划,加强国际宣传,积极向世界推广中国公益旅游。
刘丽敏摘自《全国商情·经济理论研究》(京),2008.7.54~55
标签:公益组织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