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区域四大板块经济发展“十五”总结及“十一五”展望,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十一五论文,板块论文,经济发展论文,区域论文,我国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一、“十五”时期我国区域四大板块经济发展回顾总结
(一)西部大开发开局良好
1、经济总量快速扩大,自我发展能力不断增强
“十五”期间是国家实施西部大开发后的第一个五年计划,西部地区经济快速增长,总体经济实力不断增强。2000-2005年,西部地区GDP由16655亿元增加到33390亿元,年均增长14.9%(全国12.9%),占全国GDP的比重从17.1%下降到17%;地方财政收入由1127亿元增加到2465亿元,年均增长16.9%(全国18.4%),占全国地方财政收入的比重从17.6%下降到16.6%;人均GDP从4639元提高到9309元,年均增长14.9%(全国12.2%)。由此可见,“十五”期间西部地区经济总量保持快速增长,主要经济指标平均增速高于全国,但是在全国所占比重出现不同程度的下降。
2、产业结构不断优化,整体竞争力明显提升
西部大开发实施以来,产业规模不断扩大,产业结构逐步优化,产业的整体竞争力得到显著提升。2000-2005年,西部地区第一产业产值由3707亿元增长到5882亿元,年均增长9.7%(全国9.1%),占全国一产产值比重从25%提高到26%;第二产业产值由6913亿元增长到14287亿元,年均增长15.6%(全国13.6%),占全国二产产值比重从15.1%下降为14.8%;第三产业产值由6035亿元增加到13221亿元,年均增长17%(全国13.5%),占全国三产产值比重从16.5%上升到17%。三次产业产值占GDP比重从22.3:41.5:36.2转变为17.6:42.8:39.6。由此可见,“十五”期间西部地区三次产业增速均高于全国平均增速,第一、第三产业产值占全国比重略微上升,第二产业产值占全国的比重出现下降,表明西部地区工业化进程相比全国其他地区仍然较慢。
3、固定资产投资保持快速增长势头,有效拉动和支撑经济增长
西部大开发实施以来,西部地区经济的快速增长很大程度上依赖投资的拉动,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一直保持相对较高的增长速度,主要体现为基础设施、生态保护等重大工程建设。2000-2005年,西部地区固定资产投资由6111亿元增加到17544亿元,年均增长23.5%(全国21.9%),占全国固定资产投资的比重从19.2%提高到20.1%。可见,“十五”期间西部地区固定资产投资规模扩大较快,不仅增速超过全国平均水平,而且占全国固定资产投资总规模的比重也明显提高,表明投资对于保持西部地区经济快速增长具有重要作用。
4、全社会消费水平稳步提高,城乡居民生活质量不断改善
西部大开发实施以来,伴随国家重大基础设施、生态保护等一批重大项目的投资建设,当地的企业生产和经营效益不断改善,财政转移支付力度逐步加大,城乡居民收入和全社会消费水平稳步提高。2001-2005年,西部地区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由5997亿元增加到11581亿元,年均增长14.1%(全国11.4%);占全国的比重从16.8%提高到17%。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由5665元增长到8724元,年均增长9.0%(全国10.8%),相当于全国平均水平的比重从90.2%下降到83.1%;农民人均纯收入由1694元增加到2410元,年均增长7.3%(全国7.6%),相当于全国平均水平的比重从75.2%下降到74.0%。从以上分析可以看出,“十五”期间西部地区全社会消费增速超过全国平均水平,占全国的比重也呈现小幅上升的态势。但是,西部地区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和农民人均纯收入两项指标年均增速均低于全国平均增速,相当于全国平均水平的份额均出现下降的势头。
5、进出口与利用外资规模不断扩大,对外开放面临艰巨任务
随着西部大开发的逐步推进,西部地区对外开放的领域、方式和水平不断拓展和提高。2000-2005年,西部地区进出口总额由172亿美元增长到451亿美元,年均增长21.3%(全国24.6%),占全国的比重从3.6%下降到3.2%;其中,出口总额由99亿美元增长到258亿美元,年均增长21.1%(全国25.0%),占全国的比重从4%下降到3.4%。2000-2004年,实际利用外资由18.5亿美元下降到17.4亿美元,年均增长-1.5%(全国10.4%),占全国的比重从4.5%下降到2.9%。从以上分析可以看出,“十五”期间尽管西部地区进出口总量保持较快增长,但是增速低于全国平均增速,占全国的比重也出现下降。特别是实际利用外资居然出现负增长,占全国的份额也急剧下降,这表明西部地区在扩大开放和发展外向型经济方面还面临艰巨的任务。
(二)东北地区老工业基地振兴初见成效
1、人均地区生产总值较高,经济增长速度相对缓慢
东北地区由于国有企业数量多,产业结构偏重于重化工业,而且体制机制改革缓慢,经济增长仍呈现出“吃过去老本”的特征。从2000年到2005年,东北地区生产总值从9743亿元上升到17130亿元,增长了76%,比全国增速低8个百分点;地区生产总值占全国的比重从2000年的10%下降到2005年的8.7%。人均地区生产总值从9176元增长到15972元,高于同期全国平均水平,增长了74%,比全国低4个百分点。
2、产业结构趋于合理,但产业竞争力较弱
相对全国而言,从2000年到2005年,东北地区产业结构比较稳定,变动幅度较小,产业结构不断趋于合理化。第一产业的比重从12.9%下降到12.5%,第二产业的比重从51.5%下降到49.5%,第三产业比重从35.6%上升到38%。从总体上看,东北地区产业竞争力比较弱,尤其是第二产业的竞争力比较弱。根据份额—偏离分析方法计算,按照全国“十五”期间经济增长速度,东北地区生产总值应该增加8161亿元,但实际上仅增加7387亿元,偏离774亿元,其中产业结构出现正偏离68亿元,产业竞争力出现负偏离842亿元。
3、固定资产投资增速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对地区经济增长起着主导作用
从2000年到2005年,东北地区固定资产投资从32918亿元增长到88604亿元,增加了187%,比全国快18个百分点,固定资产投资占全国的比重从8.5%提高到8.9%,固定资产投资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从28%上升到45%,增长幅度高于全国平均水平。投资对东北地区经济增长起着主导的作用,消费和净出口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大幅度降低。投资对东北地区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从2000年的24.58%上升到2004年的72.96%,而货物和服务净出口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从21.57%下降到-6.22%,消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从53.85%下降到33.26%。
4、城乡居民收入较低,消费快速增长缺乏支撑
从2000年到2005年,东北地区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从3753亿元增长到6220亿元,增长了66%,比全国低6个百分点,占全国的比重从10.5%下降到9.2%。同期,东北地区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从5061元上升到8706元,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城镇居民家庭恩格尔系数从39.5%下降到35.7%,低于同期全国城镇居民家庭恩格尔系数(分别为39.4%和36.7%)。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从2000年的2198元上升到2005年的3416元,增长55%,高于全国11个百分点。农村居民家庭恩格尔系数从45.5%下降到40%,均低于同期全国农村居民家庭恩格尔系数。
5、进出口增长缓慢,占全国的比重不断降低
从2000年到2005年,东北地区进出口总额从246亿美元上升到571亿美元,增长了132%,比全国低68个百分点,占全国的比重从5.2%下降到4%。其中进口增长了135%,出口增长了128%,占全国的比重分别从5.4%、4.9%下降到4.2%和3.8%。从总体上看,东北地区进出口总额的增长速度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占全国的比重在不断降低,经济的外向化程度和产业的国际竞争力不断下降。
(三)促进中部地区崛起的条件基本具备
1、在全国GDP中的比重不断下降
根据全国GDP汇总数据计算,中部地区2000年的GDP总量为19791亿元,在全国的比重为20.4%,2005年的GDP总量为37046亿元,在全国的比重为18.8%,中部地区GDP在全国的比重呈现不断减少的趋势。其中中部地区2000年第一产业、第二产业、第三产业在全国所占比重分别为27%、19.3%、19%,2005年为27.2%、18%、17.4%,除了第一产业在全国的比重略有上升外,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在全国的比重均有不同程度的下降。由于中部地区在全国GDP中的比重不断减少,特别是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在全国比重中的下降,致使中部地区“十五”期间经济增长整体上落后于东部、东北、西部地区的发展。
2、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在全国的比重不断下降
从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来看,2000年中部地区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为7329亿元,占全国的比重为20.6%,2005年中部地区的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为13184亿元,占全国的比重为19.4%,呈现不断下降的趋势。长期以来,我国内需市场增长乏力,对于中部地区来说,依靠内需拉动区域增长的难度更大。首先,中部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普遍偏低,“十五”期间中部地区的经济总量及经济增长速度在全国都处于落后水平,居民收入水平低。其次,中部地区农业人口比重大,农业人口作为低收入人口,很难拉动有效内需。
3、固定资产投资在全国的比重不断上升
从固定资产投资来看,2000年中部地区固定资产投资为5597亿元,占全国的比重为17.5%,2005年中部地区固定资产投资为13535亿元,占全国的比重为18.7%,呈现不断上升的趋势。固定资产投资一直以来是拉动我国经济增长的一个重要力量,“十五”期间,中部地区的固定资产投资呈现不断增长势头,固定资产投资对于拉动中部地区经济的快速发展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随着中部地区固定资产投资的快速增长,中部地区的交通基础设施将会得到不断完善。但同时也应该看到,中部地区的固定资产投资很大一部分投向了能源原材料行业,不仅有可能造成将来的产能过剩,而且也不利于中部地区的产业结构调整和持续健康发展。
4、进出口总额在全国的比重略有下降
从进出口总额来看,2000年中部地区进出口总额为148亿美元,占全国的比重为3.1%,2005年中部地区进出口总额为415亿美元,占全国的比重为2.9%,整体上略有下降。中部地区既不临近海洋,也不沿边,处于我国“不东不西”的位置,这样的区位不利于中部地区发展外向型经济。当前,出口是拉动我国经济发展的一支非常重要的力量,中部地区在这方面正好处于劣势地位,今后大力发展外向型经济仍然面临相当艰巨的任务。
(四)东部地区继续保持领先地位
1、经济总量占全国的比重继续提高
东部地区凭借优越的区位、先进的体制机制以及业已形成的先发优势,继续保持经济快速增长的态势。特别是长三角、珠三角、京津等地区的部分行业和领域形成国内领先的优势地位,已经具备与国际市场竞争高低的实力和话语权。2005年,东部地区生产总值达到108999亿元,占全国比重为55.5%,比2000年提高3个百分点;人均地区生产总值达到23568元,相当于全国平均水平的1.68倍,比2000年提高0.12倍。
2、产业自主创新能力不断增强
东部地区产业结构层次不断提升,整体竞争力和自主创新能力逐步增强。特别是分布在沿海一些大中城市、国家级和省级开发园区内的机械制造、电子信息、生物医药等先进制造业和高技术产业的国际市场竞争力显著提高。2005年,东部地区三次产业比例为7.7:51.6:40.7,相比2000年,其中第一产业比重下降3.8个百分点,第二产业比重上升2.5个百分点,第三产业比重上升1.3个百分点。2005年与2000年相比,东部地区三次产业占全国的比重,第一产业为37.3%,下降3.8个百分点;第二产业比重为58.4%,上升3.7个百分点;第三产业比重为57.1%,上升2.1个百分点。
3、固定资产投资保持平稳增长态势
“十五”时期,由于国家实施西部大开发、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振兴等重大战略,政府的投资逐步向中西部倾斜,引导和带动各类民间和境外投资也向中西部地区集中,东部地区的固定资产投资保持平稳增长。2005年,东部地区固定资产投资达到45569亿元,占全国比重为52.3%,比2000年下降2.5个百分点。这体现了东部地区经济增长对于投资的依赖下降,更多地发挥消费和净出口对于经济增长的贡献作用。
4、城乡消费和居民生活水平快速提高
随着东部地区城乡居民收入水平的提高,全社会消费规模和水平不断扩大,在全国所占的比重继续提高。2005年,东部地区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到36974亿元,占全国比重为54.4%,比2000年上升2.3个百分点。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12788元,比全国平均水平高2295元,而2000年这一数字分别为7698元和1418元;农民人均纯收入4859元,比全国平均水平高1604元,而2000年这一数字分别为3364元和1111元。
5、进出口与利用外资方面继续占有主导地位
“十五”期间随着我国入世后对外开放进程的明显加快,东部地区继续保持对外开放的领先优势,进出口贸易和利用外资的规模和增速均占据全国的主导地位。2005年,东部地区进出口总额达到12782亿元,占全国比重为89.9%,比2000年上升1.8个百分点。其中,进口总额达到6798亿元,占全国比重为89.2%,比2000年上升2.5个百分点;出口总额达到5984亿元,占全国比重为90.7%,比2000年上升1.1个百分点。实际利用外资向东部沿海地区的集中度进一步提高。
二、“十一五”时期我国区域四大板块经济发展前景展望
(一)西部大开发进程走向深入
1、继续推进基础设施和生态保护重大工程项目建设
继续推进铁路、公路、水电、机场等已开工项目建设,适时开工上马一批新建设项目。重点包括青藏铁路、宜昌至万州铁路、郑州至西安铁路客运专线、洛阳至湛江铁路、新疆精伊霍铁路、溪洛渡水电站、石羊河流域综合治理等工程。加强城镇供水、供气、污水、垃圾处理等市政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增强西部城镇的服务和集聚功能。稳步推进退耕还林、退牧还草、天然林保护、水土流失治理、三江源自然保护区生态保护等重大工程建设,重点规划和分步实施西南地区石漠化地区、甘南黄河水源补给区、青海湖周边地区等重点区域的生态保护和治理工程。继续加强三峡库区、滇池等水环境污染治理和重点城市的废水、废气以及固体垃圾等污染综合防治工程,提高西部地区的资源环境承载能力。
2、加大教育、卫生等社会事业发展投入力度
加快推动西部地区农村寄宿制学校工程和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建设,确保西部地区“两基”攻坚目标如期实现。严格执行和落实农村地区全部免除义务教育学杂费,继续对贫困家庭学生免费提供教科书和补助寄宿生活费。加强对职业教育的投入和引导,扩大西部地区“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阳光工程”规模,不断增强农民有序转移和理性就业能力。强化农村医疗卫生体系和救治体系建设,加快新型合作医疗试点的推广到位,切实保证和加大中央及地方财政补贴的力度和范围。扩大西部“少生快富工程”的实施范围,健全县乡村三级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建设,加快构建以社区为基础的新型城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继续推进“西新工程”、广播电视“村村通”和农村电影“2131”工程,加大“兴边富民”行动计划的实施力度,重点支持西藏、新疆等少数民族地区、革命老区、边远地区的社会事业发展。
3、积极培育和壮大特色优势产业
依托西部当地资源优势和产业基础,加快油气、煤炭、水电等能源开发、重要矿产开发及加工、特色农牧业及加工、特色旅游及文化产业等特色优势产业的培育壮大。研究建立促进西部特色优势产业做大做强的利益合理分配机制,适当提高油气等重要能源的就地加工增值比重。加快推进陕西、内蒙古的煤制烯烃、新疆的独山子石化和罗布泊钾肥、包头和攀枝花的钢铁等重点项目开发建设,加大对西部节能、节水、综合利用和循环经济试点的政策和资金支持。加快建设一批棉花、糖料、烟草、蔬菜、果品、花卉、茶叶、中药等特色农产品生产加工基地,促进包装、存储、保鲜、运输、分拨、配送、标准、信息等配套服务体系建设,着力提高农业产业化水平和特色农副产品附加值。合理开发和保护西部地区特色旅游资源,积极打造海内外知名的旅游热线、重点旅游区和旅游景点,促进具有浓郁民族风情的旅游文化产业加快发展。
(二)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振兴渐入佳境
1、“十一五”时期是振兴东北地区老工业基地政策全面发挥作用的时期
我国实施振兴东北地区老工业基地政策主要从2004年开始的(部分政策从2002年、2003年开始实施),在“十五”时期实施的时间只有两年左右,作用还不十分明显。随着国家给予东北地区增值税转型、社会保障体系建设、国有企业“厂办大集体”改革等试点和优惠政策的实施,尤其是财税政策、金融政策和社会保障政策的实施,东北地区将享受到政策的先行优势,企业的原有负担大量减少,新的综合负担又将低于全国水平,企业的市场竞争力将会得到极大的提高。同时,生态环境治理和基础设施建设的加强,将优化企业发展的外部环境。“十一五”时期这些政策对东北地区的影响将会逐步增强,一些新的政策如资源开发补偿政策和衰退产业援助政策等也可能在东北地区试点,这一系列政策的实施将增强东北地区的政策优势地位,为东北地区经济持续快速增长创造条件。
2、东北地区工业基础雄厚的优势将会得到进一步发挥
东北地区是我国能源、原材料工业和装备制造业比较发达的地区,随着我国进入工业化中期以后,国民经济发展对能源、原材料工业和装备制造业的需求日益突出,其资源优势和产业优势将会得到进一步发挥。东北地区是我国重要的石油生产地区,2003年工业总产值占全国同行业的23.66%,利润占全国同行业的18.08%。东北地区是我国重要的钢铁生产地区,2003年钢铁产量占全国的10.64%,利润占全国的6.77%。东北地区装备制造业比较发达,2003年汽车、铁路客车、船舶等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工业产值约占东北地区工业总产值的8%左右,在全国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十一五”时期随着国家各类优惠政策的实施和支持,东北地区工业优势行业的竞争力将进一步提升,对于东北地区老工业基地振兴的支撑和带动作用更加显著。
3、东北地区农业优势将会得到进一步巩固
东北地区土地资源非常丰富,是世界三大黑土地之一,耕地面积为2153万公顷,土地肥沃,农村人口占6%,但耕地面积占全国的16.6%,约为全国的3倍,具有规模化生产的条件。东北地区也是我国重要的粮食产区,号称“北大仓”,粮食生产在全国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2003年,东北地区大米产量占全国的9%,出口占全国的37.21%;玉米产量占全国的29%,出口占全国的86%;豆类产量占全国的41%,出口占全国的85%。随着我国免除农业税以及新农村建设的逐步推进,农产品加工生产能力不断提高,农业产业化链条不断延伸;农产品综合利用的领域不断创新,农产品最低价格的保障制度不断完善,农业技术水平不断提高,东北地区的农业优势地位将会得到进一步巩固和发展。
4、东北地区人才密集的优势将会得到进一步发挥
东北地区高校和科研院所都比较多,科研实力雄厚,加上我国实施的高新技术产业专项资金支持,东北地区人才密集的优势将会得到进一步发挥,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将面临着新的机遇。因此,从总体上看,“十一五”时期东北地区经济增长质量将不断得到提高,产业结构将进一步优化,长期衰退的趋势将会得到有效遏制甚至扭转。当然,在这个结构转换过程中,东北地区的就业压力仍然较大,需要在振兴装备制造业的同时,大力支持中小企业发展,增加就业岗位,培育形成雄厚的人力资本和人力资源优势。
(三)促进中部地区崛起迈出步伐
1、加强粮食主产区建设
继续加强粮食主产区生产能力建设,以稳定粮食种植面积为基础,提高粮食单产水平为目标,不断增加粮食产量和改善粮食的品质。以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为契机,坚持“多予、少取、放活”的原则,重点在“多予”与“放活”两个方面进行有益的探索。探索包括农机具补贴和良种补贴在内的各种有利于提高农业生产效率、调动农民生产积极性和增加农民收入的支农措施,并不断加大支农力度,拓展支农范围。在利益共享的前提下,探索建立粮食主产区与粮食销区之间的良性互动机制,调动中部地区的种粮积极性。
2、提高能源原材料产业效益
大力提高资源综合开发利用水平,变资源优势为产业优势和经济优势,不断延伸产业链条,提高能源原材料产业的效益。首先,加快解决能源原材料产业的历史遗留问题,减轻企业社会负担,把其逐步纳入企业增值税转型、完善社会保障体制等改革试点的范畴。支持中部地区资源型省份和城市发展新型产业,支持资源枯竭型城市和矿山发展接续产业,尽快实现经济转型。其次,加快发展能源原材料工业的后续产业,加大支持中部地区老工业基地振兴的力度,在东北老工业基地实施的一些政策,应适当延伸到中部老工业基地。
3、积极培育新兴产业
中部地区具有较好的产业基础和人才支撑,具有发展新兴产业的基础。而且中部地区人口众多,市场潜力很大。加强中部地区大专院校、科研院所与企业的合作力度,建立科研机构与企业之间的良性互动机制,提高科研机构与企业在科技创新方面的积极性。以建设高新技术产业基地为重点,加快发展电子信息、生物工程、现代中药、新材料等新兴产业。大力发展旅游业和商贸流通业,促进中部地区区域合作和对外开放,促进中部地区生态环境保护和资源合理利用与和谐社会建设。通过培育新兴产业和高技术产业,繁荣发展中部地区的旅游业的商贸流通业,不断优化中部地区的产业结构。
4、打造重点城市群
相对于东部沿海地区来说,中部地区缺少特大城市的拉动,但是,目前中部地区已经形成了若干重点城市群,如中原城市群、武汉城市群、长珠潭城市群、大运城市带、皖江城市带、昌九城市带等。这些城市群的形成,对于集聚生产要素,实现集约式发展起到重要作用。今后,应依托这些资源环境承载能力较强、发展基础较好的城市群,不断做强做大,形成支撑中部地区经济发展和集聚人口的重点发展地区,并带动周边地区发展。
(四)东部地区率先发展的格局进一步优化
1、着力提升自主创新能力
东部地区人才、技术优势十分明显,“十一五”期间担负着进一步提高我国自主创新整体水平的重任。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企业在技术创新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应切实增强企业技术创新的动力和活力,使企业成为研究开发投入的主体,引导企业增加研究开发投入,推动企业特别是大企业建立研究开发机构,集成高等院校、科研院所等相关力量,组建更多的国家工程实验室和行业工程中心,促进企业之间、企业与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之间的知识流动和技术转移。
2、促进产业转移和升级
发挥产业配套好和技术水平高的优势,优先发展以电子信息、生物医药、新材料等为代表的高新技术产业和具有比较优势的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着力发展精深加工和高端服务和产品,主动引导劳动密集型和一般低附加值产业向中西部地区转移。抓住全球产业重组和企业并购活动的大好时机,全面提升外向型经济水平,把利用外资的重点转向引进国外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上,注重提高外资利用的质量和效益,提升在全球产业分工中的层次和地位,增强国际竞争力。
3、加快转变经济增长方式
针对土地资源相对紧缺和资源环境承载能力开始减弱的不利因素,率先落实科学发展观,更加注重节约利用土地、水、能源等资源和环境保护。发展都市型、城郊型等现代农业,走新型工业化道路,提高资源特别是土地、能源的利用效率。加大执法力度,降低主要污染和能耗指标,从而切实加强生态环境保护,遏制耕地过度消耗和环境污染加剧的趋势,改善人居环境,实现可持续发展。完善环境标准,提高环保和能耗门槛,以及规定单位面积土地产值标准政策,引导转移占地多、消耗高的加工业和劳动密集型产业,提升产业层次和经济增长质量效益。
4、推进体制改革和创新步伐
继续发挥改革开放先行区的优势,以上海浦东综合配套改革试点和推进天津滨海新区开发开放为契机,率先推进体制改革和机制创新。按照市场机制推进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消除行政区经济的恶性竞争,进一步加强区域在基础设施、市场开拓、产业发展和企业联合等方面的资源整合和优化配置,壮大整体区域经济实力,逐步形成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京津冀都市圈、辽中南、山东半岛等在国际和国内有较大影响的城市群,促进东部地区经济一体化进程。
标签:固定资产投资论文; 经济论文; 国内宏观论文; 中国东部论文; 地区经济发展论文; 产业结构优化论文; 经济建设论文; 十一五论文; 经济增长论文; 经济学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