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力开拓农村消费市场_农民论文

大力开拓农村消费市场,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消费市场论文,农村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受东南亚金融危机的影响,外需不足,需要强化内需拉动。党中央、国务院把扩大国内需求,开拓国内市场确定为我国经济发展的基本立足点和主要措施。因而必须大力开拓农村市场,搞清农民对工业品的需求情况如何,农村市场比较平淡的主要原因是什么,应当如何开拓农村市场?1998年6月20日至7月10日间,笔者分别到分属于青岛、烟台、济南、淄博、济宁、潍坊、泰安、枣庄、德州、临沂10个地级市的11个村走访,调查了100户农民,了解到了较为详细的情况。

一、基本情况

此次百户农民消费需求调查所接触的农民,多数是一家之主,年龄最大的76岁,最小的23岁,多数人在35—55岁之间(占81%),男性占大多数(78%)。为了便于掌握情况、分析资料,除了在潍坊的昌邑市选了一个经济条件较好的村子,在德州的宁津县选了一个经济条件较差的村子之外,其余村子均按“在当地处于中等水平”的标准选取,并且在农户选择中也有意照顾到收入水平的不同和收入来源的差别。此次围绕农民消费需求的调查主要设计了如下5个问题:

1.收入来源和已有的大型农机具、家用电器等。这100户农民中,收入来源单一靠种地的有4户,单一靠做生意的有9户,种地并做生意的(包括养殖专业户)有36户,种地并有人在乡镇、村办企业工作或长期在外干临时工的有27户,种地并有人在村子里工作(村干部、会计、教师、医生、电工等)有14户,种地兼农闲时外出打工的有10户。关于“已有的大型农机具”,由于不少村子采取了统一耕种、收割或若干个农户共有、共用大型农机具的方式,因此,农户家庭拥有的大型农机具较少,其中有拖拉机的4户,有与拖拉机配套的大型农具的2户,有农用四轮车的2户,有农用三轮车的6户,有手扶拖拉机的3户, 有饲料粉碎机、磨面机、潜水泵、小麦脱粒机的各2户,有牛拉梨、播种耧、 货运汽车、榨油机、电机的各1户。关于“已有的家用电器”,这100个农户中,55户有彩电,45户有黑白电视机,29户有电话,24户有洗衣机,19户有冰箱,10户有冰柜,4户有手机,4户有VCD,3户有空调,有录像机、单放机的各2户。

2.近期想购买的商品和对该商品的价格预期。百户农民中有76户对这个问题选择了“一般生产、生活用品”,其余24户中有5 户提出要买彩电(价位在2000-3000元),有4户提出要买空调(6000-7000 元),有3户提出要买摩托车(3000-5000元),2户要安装电话(2000多元),2户要买高档家具(10000元左右),2户要装修房子(2000-4000 )元,2户要买冰箱,1户要买货运汽车(50000-60000元),1 户要为儿子准备结婚用品(3万多元),1户要盖楼(30多万元),其余则有的准备添置农具或生活用品等。这24户中,即期消费定位于家用电器的占62.5%强。

3.存钱想购买的商品或大型开支项目、预期价格或预算。百户农民中有19户要存钱为儿子办理婚事(预算4000-50000元不等),有18 户要供子女读书,有17户要盖房子(5000-30000元不等),有13 户要买摩托车(3000-8000元),有12户要存钱为女儿陪嫁(预算6000-50000 元),有11户要买彩电(价位在1000-5000元),有9 户要储备资金做生意,有8户要买拖拉机(5000-8000元),有5户要盖楼(预算10-20万元),有5户要买楼(6-10万元),有5户要扩大经营,有4户要储备养老金,有4户要买冰箱,其余则有的要买VCD、农用车、洗衣机、高档家具、健身器、影碟机、高档音响设备等。百户农民的潜在型消费需求中,用于供子女读书和办婚事的占49%,用于改善居住条件的占32%,用于购买家用电器的占27%,用于发展生产经营的占26%,其中部分农户的消费品选择和大型开支项目呈综合状态。

4.对某些商品的意见、建议、评价和要求。百户农民中对农药提出意见的有26户,主要认为有假农药、药力不够和价格高等;有21户农民对化肥提出了意见,主要集中于价格不稳、价格太高、有假货;有6 户对种子有意见,认为有假种子,有的种子不适宜本地区;有4 户认为洗衣机不适用;认为冰箱不适用、农机配件质量不过关或有假、医药费太高或价格混乱、工业品都好但是买不起、摩托车不适用或者嫌挂牌查车等花费太多不合算的,分别是3户。 农民对某些工业品提出的建议和期望包括:用电的产品耗电越少越好,单放机要增加功能,轻骑摩托车应再降低耗油量和噪音,电风扇应当再加慢档,小麦脱粒机应当也能脱玉米,拖拉机斗上的轮胎可用小号的(以利于降低价格,供不搞运输的农户购买)。

5.种地、做生意(或打工)及日常生活中的难题和要求。百户农民中有35户反映最大的难题是被强制性赊欠和欠账不还所困扰,占82个有工副业项目、容易产生赊欠等问题户的42.68%, 反映农副产品价格偏低的有26户,反映电费高的有22户,反映经济紧张,生意不好做的有21户,反映税、费(包括查车等)太高或征收不规范的有16户,反映学费太高的有7户,发愁做生意没有本钱的有6户,希望有人出面组织起来外出打工和希望银行给提供贷款的各4户, 反映集市上或村子里有小偷小摸、敲诈勒索等现象和为子女找工作而发愁的各有3户。

二、主要问题

1.种地收入偏低。从百户农民反映的情况看,有24户农民反映农副产品价格偏低,已经较能说明存在种地收入偏低问题。另外,我们还可以从农民的显型消费需求方面对此进行分析,如下是根据这百户农民收入来源和显型消费需求制作的伴随情况图:

图中纵坐标表示农户数,横坐标表示收入来源及显型消费需求所属类型,其中A、B、C、D、E、F分别表示单一种地户,种地兼农闲时外出打工户,种地并有人在乡镇、村办企业工作或长期在外干临时工的农户,种地并有人在村子里工作户,种地并做生意户, 单一做生意户; 其中C'、D'、E'、F'为所属类型农户的即期消费伴随情况标识。由图中伴随情况标识可以看出,这24个有显型消费需求的农户中,77.78 %的属于单一做生意户,有30.56%的属于种地并做生意的农户,有21.43%的属于种地并有人在村子里工作的农户,有11.11 %的属于种地并有人在乡镇、村办企业工作或长期在外干临时工的农户;而单一种地的和种地兼农闲时外出打工的农户,没有显型消费需求。一般而言,显型消费需求代表着消费者的购买力,而购买力又是由经济实力决定的。可见,种地或者以种地为主的农户购买力较低,经济实力较差,即种地收入偏低。

2.市场调研不够。当前我国买方市场的出现已是不争的事实,但无论城市市场还是农村市场,都有着广阔的发展空间,尤其是农村市场,有不少未经开垦的处女地,我们的调查研究还很不够。这不仅可以通过百户农民消费需求调查所反映出的需求情况缺口和有关数据得到印证,而且本人在走村串户的调查中亲眼所见的农民对这件事情所表现的新鲜感和热忱配合态度,也足以说明我们关于农民消费需求的调查还有许多相当细致的工作需要做。由于市场调研不够,不少工业品明显地不适应农民的消费需求,不适应当前农民收入偏低的现状。多数产品的现行价格高于农民的预期价位,不少产品的实用性差(农民认为不耐用、不结实,或者力度不够),不少产品在研究开发和设计、生产中没有针对农村用电比较贵的情况重点解决节电问题。有些产品也许在城市还能被接受,但不适合农民的要求,如有农户提出洗衣机不适用,认为农民干活穿的衣服脏,用洗衣机洗不干净,并且浪费水、电、洗衣粉。这一方面反映我们还没有生产出真正适合农民需要的洗衣机,另一方面也反映农民对某些家用电器因主观判断而形成的误解还没有被强有力的事实来消除。因此,要使工业品顺利下乡,生产经营工业品的人员必须下乡,深入农村和农户,看一看农民的衣食住行用,听一听农民的反映,了解农民的需求,这是确保生产适销对路的工业品并顺利进入农村市场的基础和前提。

3.赊欠问题严重。通过对百户农民中76户农民无显型消费需求这一情况进行分类可以看出,单一靠种地或主要靠种地的农户中,多数无显型消费需求;而有显型消费需求的农户,多是不以种地为主要经济来源或者其家庭收入主要靠做生意的农户。可见,要开拓农村市场,促使农村市场改变目前出现的这种绝大多数用户无显型消费需求的状态,在农副产品价格不易大幅度调高的基本框架下,还需要标本兼治,大力发展个体私营经济,增加农民收入。

根据在这11个村子里了解到的情况,近年来农村发展个体私营经济,情景尚不容乐观。主要是环境还不够宽松,除用电紧张,税、费征收不够规范,以及某些农民有“红眼病”倾向,对别人发家致富看不惯、找麻烦之外,主要是受强制性赊欠和欠账不还所困扰,百户农民中有35户认为最大的难题是做生意卖出去东西要不回钱来,或者是打工干了活要不回工资。赊欠,在农村经济生活中成为一种“通例”,农民对此深恶痛绝,但又无可奈何,因为生意清淡、活少,总是处在“被选择”的位置上,难以恪守“等价交换”等经济法则。有不少农户提到在被赊欠的款项中,属于个人的赊欠不少,但一般数额较小,也容易要回来,最难办的是单位上的赊欠,“研究来研究去,就是不给钱。”

4.管理尚未到位。主要表现在这样几个方面:(1 )打假限劣力度不够。由于认为假货太多,不少农民对购买工业品心存疑虑,抑制了农民的消费需求。与我们座谈的百户农民中,有31户讲到市场上有假货和对工业品难辨真伪的问题,其中讲到有假农药、种子、化肥的就有22户。若扣除百户农民中9个单一做生意的农户和种地不到人均1亩的39个农户对化肥、农药等工业品的“不太关心”成分,这个22%在以种地谋生的农户中所占的比例已经相当高了。可见,打假限劣工作离农民的要求有相当大的差距,还需要加大力度。(2)农村用电的管理还不够规范。 百户农民中有22户反映电费太高,成为制约农民消费家用电器的一个因素。(3)“货畅其流”工作还不到家。农民种地收入偏低, 除农副产品价格偏低之外,还有一个重要因素是农副产品销路不畅,一些通过疏通流通渠道可以卖上好价钱的农副产品,由于渠道不通畅而卖不上好价钱,甚至卖不上保本的价钱,极大地挫伤了农民的积极性。

5.设施条件太差。由于农村生产经营设施条件太差,造成了生产经营成本增加,某些消费需求受到严重抑制。一是农村电网年久失修,线路老化,路损严重,再加上线路过细,造成线路供电能力不足,致使农村用电缺口很大;二是不少村庄农田水利设施条件差,不少地块难以保证正常的浇灌;三是有的村庄没有任何工副业项目,难以做到以副养农,农民要提高消费水平也难有实力支撑。

三、对策建议

1.强化对农村市场的调查研究,找准农民的消费需求热点,针对农民的消费需求调整、改进和开发适销对路的产品,大力开拓农村市场。

2.强化农村基层组织的经济功能建设,充分发挥农村党支部、村委会敢打硬仗、能够带领农民脱贫致富、“更上一层楼”的战斗堡垒作用。我们在调查中深深地感到,经济条件较好的农户,一般是农民素质较高,对社会、对生活充满信心;经济条件较差的农户,农民的思想观念陈旧落后,文化素质较低。从某种意义上讲,能够通过正当途径带领农民脱贫致富,是农村基层组织最大的政治,直接关系到社会的安定。

3.运用舆论工具对经济生活中的强制性赊欠和欠账不还等歪风进行严厉抨击。

4.规范税、费征收。

5.加快对农村电网的改造和建设。

标签:;  ;  ;  ;  ;  

大力开拓农村消费市场_农民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