略论社会思潮,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思潮论文,社会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在现代社会生活中,某种或某些思潮的流行是司空见惯的现象。但是对于它在理论上的总体把握却是非常不够的。我们平常看到、读到的,大多是对于具体的思潮,如哲学思潮、经济学思潮、文艺思潮等的研究著作。而把社会思潮作为社会意识的一种运动形态,独立地加以研究的著作却十分少见。本文拟就社会思潮的实质、特征、发生、传播、运行、社会作用以及社会思潮与青年思想教育的关系,作一概括性的论述,以推动对它的研究。一
社会思潮是经思想家倡导而在大众中持久流行、与时代和社会重大问题相关的较系统、较集中的那些思想观点的运动。
首先,社会思潮是社会意识的特殊运动形式。社会思潮是社会意识的运动,它的实质是个体意识与社会意识之间的双向转化,这一点与我们平常理解的社会意识的一般运动是一致的。每个人从出生起,就在接受社会教化。社会教化的基本形态是传授、陶冶和训练。个人在这种教化作用下,经历明理、知事、动情、养成诸环节的循环往复,不断成长,直至成为合格的社会成员。在这个过程中,个体不断地将社会意识“内化”,既包括接受社会意识的内容,也包括形成思维结构和养成行为模式;同时又不断地将个人意识“外化”,实践各种物质的、精神的、人际交往的活动,影响他的周围环境。其中的优秀人物,如思想家、教育家、政治家、文艺家,他们的思想、言论、品行、风范,影响尤其巨大,可以造就一代甚至几代人。他们的个体意识转化为社会意识,形成民族文化的核心、传统的精华,甚至全人类的精神财富。
但是,社会思潮与社会意识一般运动的一致只是在实质上的一致,而在表现形式上二者是有区别的。社会意识在个体与群体、个体与社会之间的双向转化,好比水分子在天地之间的循环。地表水渗透到地下,经过蒸发,上升到天空,凝成雨雪,再降到地面。这种运动是分散的、细小的,每时每日不间断的、无始无终的。而社会思潮则好比思想的江河。江河的运动是地表水循环的一个组成部分,但又有其独特的方式和规律。思潮有一个相对集中的主题,有鲜明的广为流传的思想观点,有持久的作用时间和广泛的群众基础,有较明显的兴起和衰落过程。
其次,我们来比较社会思潮与学术派别的异同。社会思潮与学术流派有很多相同的地方,二者的关系也比较密切。它们都有主题、有代表人物(由创始人而门徒、至集大成者,有时好几代人传承接续)、有基本立场和观点、有兴衰。社会思潮往往以某种学术派别的观点为核心,但学术派别的影响面不如社会思潮广。学术派别活动的参加者往往是参与该学科研究的圈内人,其成员比较“纯”,其思想理论较系统严密。而思潮的接受者、传播者从专业人员到社会各阶层都有,比较“杂”。他们相互之间的思想观点只是在主要方面相同,内部还包括各式各样互相补充又互相分歧的小流派。学派活动是学术的、理性的;思潮则是理性的、感性的、非理性的、心理的、情绪化的,什么情况都有。思潮的流行虽然与学派活动有联系,但似乎还有更为深刻的社会原因。所以有时候某学派衰落了,而以该学派的学说为核心的思潮并不随之衰落,而是继续流传。例如实用主义,作为一种学派它早已衰落了,但实用主义思潮至今还在盛行。
再次,我们来看看社会思潮与社会“热点”的关系。思潮与“热点”,都与社会大众关注的问题有关。如果把思潮比做河水,那么“热点”就是河水与河底礁石撞击所产生的漩涡,是围绕社会生活中的突出矛盾而产生的思想和舆论的反应。“热点”热得快,冷得也快,不断转移。而思潮却是潮涨潮落,持续不断线。“热点”围绕的大多数是具体问题,而思潮却有较深层次的思想理论。思潮可以因为与“热点”的结合而获得广泛传播的机会。社会生活中原来就存在的突出矛盾,可以因潜伏的思潮与偶然的突发事件相遇而形成“热点”,或使“热点”再次升温。
综上几个方面的比较分析,我们可以知道社会思潮的实质和特征:它是社会意识的特殊运动,它的源头是某些思想家所倡导的思想理论,它的内容是对时代和社会重大问题的反映,它的影响在空间上是广泛的,时间上是持久的。所以说,社会思潮是经思想家倡导而在大众中持久流行的、与时代和社会重大问题相关联的较系统较集中的思想观点的运动。
二
思潮作为社会意识,从本质上讲仍然是对社会存在的反映。但这种反映能够酿成思潮,必定有特殊的原因和条件。
一般而言,社会思潮的发生有三个历史前提。一个是社会意识的客观化,一个是精神生产的专门化,一个是传播媒介的大众化。社会意识的客观化,是指社会意识一经产生后,它就成为一种客观的存在。它可以通过语言、符号、文字、图象、书籍、雕塑、器物、电磁材料等等物质载体而保存、遗留、传播,成为与物质世界(世界1)、个人意识(世界2)相并列的客观精神世界(世界3)。精神生产的专门化是人类历史上第四次大分工的产物。第一次大分工是农业和畜牧业的分工,第二次是农业和手工业的分工,第三次是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的分工,第四次则是物质生产和精神生产的大分工。在脑力劳动者中,有一部分脱离了物质生产而专门从事精神生产,如教育、文学艺术、新闻、出版等,他们只生产精神产品,并且以此来服务于物质的生产和社会生活。传播媒介古已有之,但只是到了近现代它才大众化了。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在社会经济、政治、文化生活的需要推动下,书籍、报刊、广播、电视等传播手段产生并迅速发展,覆盖了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并能把各种信息最快速地传播出去。具备这三个历史前提,是社会思潮得以发生的三个可能性条件。
那么,社会思潮产生的现实条件有哪些呢?
从客观方面看,思潮产生的年代,必定是风云变幻、大动荡、大变革的历史时期,太平岁月中是不可能有流行的思潮的。只有当社会酝酿着或实际地经历着深刻的变动时期,人心动荡,思想界才会积极而活跃,各种思潮才会应运而生。思潮的产生,必定是为了回答和解决时代的重大问题,如社会的出路,国家民族的前途、兴邦救国的方略,等等。
从主观方面看,思潮的发生,离不开精神领袖的作用。每个时代总有那么一些思想家,他们基于对社会规律的深刻了解,凭着敏锐的洞察力和对人类命运的深切关怀,总能比普通人更早地觉察到时代的脉博,更加细微地体察到社会的变化。他们最早指出问题的所在,积极提供新的方案,并对一切阻碍社会进步的陈腐观念发起猛烈的批判。他们是群众心声的代言人,把群众中尚处于朦胧状态的要求用鲜明响亮的口号表达出来,起到振聋发聩的作用。由于能引起群众的共鸣,又因此而吸引更多的思想家参与,于是便能形成一支队伍、一场运动,在思想领域不断地鼓涌和掀动起一阵一阵的浪潮。这样的思想家,便是社会思潮的“统帅”、“旗手”。没有他们,便不可能有社会思潮。他们无论在世与否,都保持着持久的、强大的影响力。
群众的参与是形成社会思潮的另一主观条件。群众对某一学术派别观点的认同、接受、共鸣,除了在内容上有一拍即合的思想基础,还需要有适宜的社会精神氛围来加以心理、情绪方面的强化。而这又离不开大众传媒的渲染、渗透和激发。群众经过时代风暴的洗礼,从内心接受了某种思想后,还能积极地参与传播、丰富和发展该思想的活动,使之更加声势浩大,席卷社会生活的一切方面,成为名副其实的思潮。
三
涓涓细流如何汇成大江大河?某种学术观点究竟怎样走出书斋、走向社会?这就是我们将要讨论的社会思潮的传播路线和传播方式的问题。
由学术思想演变成社会思潮,离不开传播。传播的路线,是由传播者经传播媒介到达受传者。传播的方式,一般是逐级传播式,由一级受众传到次级受众。大致说来,社会思潮的传播有三级层面,或者说是分三级扩散的。
第一级是专业的学术界。这是思潮的源头,也是核心。通常说的社会“思想库”或“思想工厂”就是指的它。从这一层次“生产”出来的思想观点,是纯学术状态的、基础性的,因此也是深刻稳定的,是社会思潮的“思想”支柱。第二级是一般的知识界,即恩格斯所说的“有教养的阶层”。如各专业的知识分子、大学生等。经过他们的接受、消化、吸收,第一层次所生产的思想材料,经过他们的再创造和精心包装,会转化为各种载体的二级产品,提供给第三级层次即社会公众。这第二级产品,是最适合大众的消化能力和趣味习惯的,比如文艺作品、影视节目、可读性强的小册子、花花绿绿的通俗杂志以及报纸等。社会公众一般并不直接接触思潮领袖们的原始观点,而是大多数只接触第二级产品。有调查表明,甚至在大学生和研究生中,许多人对西方思想的了解,主要是通过阅读各种评介性文章、阐释性著作和各种通俗报刊,而不是直接阅读西方思想家的原著。假如没有第二级阶层的加工和改装,核心层的思想和理论一般大众都“吃不消”,因此就不可能流传。所以,核心层的思想观点能否为第二级层次接受和热情拥护,就是思潮能否形成的关键,更不用说它的传播了。假如过不了第二层次的选择和接受这一关,在这个层次都引不起反响和得不到响应,那么,第一层次所提出的思想观点,至多也就只成为一个学派,而形成不了思潮。
在社会思潮的形成和传播过程中,第二级阶层的贡献决不仅仅止于“传播”。在他们的学习、改造的过程中,也会对原始的思想观点加以补充、丰富和发展,使之更能反映时代、社会和民众的要求,更加贴近现实生活。尤其在这一阶层中,还有各级政权中大大小小的掌权人,甚至包括国家的执政者。他们运用权力来提倡、鼓吹,对于思潮的形成和传播更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正是由于第二级阶层的努力参与,社会思潮才会具有一定的规模和声势。
第三级是普通的群众。在社会思潮的传播中,他们有两重作用。其一是“纯粹”的接受者。他们好象是被汹涌而来的思潮所裹挟、所俘虏,是“盲目”的追随者。然而实际上他们对流行观点的接受是有选择的。他们只能接受与自己原有的价值观念相同或相近似的东西。传播学的研究表明,传媒信息如果是能肯定、巩固或强化受众原有的观念的,则受欢迎的程度就高,反之就会受冷遇。因此,传媒在传播新的观念时,是非常谨慎的。一般采取的是缓慢渗透的方式,从个人思想“范式”的外层(具体知识层和概念符号层)逐步地渗透到核心层(基本信念和基本假设层)。其二是对流行观念进行“过滤”和“筛选”的作用。本来,在社会思潮的传播中,从第一级到第三级,是沿着“通俗化、具体化、感性化”的方向传播的。在这个“降下来”的过程中,发源于“思想库”里的那些高深玄妙、抽象难懂的思想,逐渐转变为直观可感、贴近经验的东西。同时,那些繁琐屑细的旁枝蔓节,也被逐步地淘汰掉了,剩下的简单明了,要言不繁,于是主题更加鲜明地凸现出来,重点更加突出,语言更加平易、精炼而近似于口号。比如“有用就是真理”,“人是目的,不是手段”,“主观为自己,客观为别人”等等。借助这些句子而流行的思潮,曾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因此,这个“降下来”的过程,同时就是“升上去”的过程,是从抽象上升为具体。经过第三级大众的过滤和筛选,流行的观点反而得到了提炼、升华,剔除的是繁芜的成份,留下的是精华,最能反映思潮的本质。综观第三级普通大众在社会思潮传播中的作用,可知他们也是不可忽视的群体。
四
社会思潮的运行,是指社会思潮在不同思潮之间的相互作用下发展。
在同一个时代,社会上并不是只流行一种思潮,而是多种思潮同时并存。有的是在不同思想领域发生的,如哲学思潮、经济思潮、政治思潮、文艺思潮等。有的是在同一领域里并存着不同立场和倾向的思潮,如现代西方哲学领域里的科学主义和人文主义两大思潮。还有的是同一时代的不同民族之间,由于处在不同的社会发展阶段或水平上,也会产生相异的思潮。社会思潮纷繁复杂,使思想领域呈现出“诸子蜂起、百家争鸣”的盎然生气。
在社会思潮之间,存在着相互作用,有互相冲击、碰撞、交流、融合种种情况。不同思潮,虽然面对的是同一个现实,但是由于思维传统的影响不同、思维方式不同,概念范畴体系不同、兴趣中心不同,因而对所论问题提出的结论和解决方案就不同。不同思潮之间的冲击和碰撞,往往能揭示出对方的弱点,比如视觉角度、立论或论证中的偏颇失误等。这种相互“揭短”,往往能促使双方互相“取长”,在论战中吸收对方的营养来充实自己。还有的互相交汇、融合。例如西学东渐以来,西方思想中的不同成分,分别同中国传统文化的不同部分结合,形成三股思潮。一方面,是西方科学与民主的精神,冲击了中国封建文化,成为中国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思潮的重要来源。另方面,西方的奴化思想、强权政治的冲击,又与中国的复古思想结合,造成了封建复古思想、殖民地意识、民族虚无主义的反动逆流。第三股则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传播而形成的社会主义共产主义思潮。
在不同的社会思潮之间,特别是不同民族文化传统的思潮之间发生相互作用的时候,总会碰到本土文化与外来文化之间的关系问题。例如中国思想史上的儒、释、道三教合流的问题。这个问题的最终解决,是以儒学为本,消融、汇通释道两家,从而使以儒家文化为核心的汉族文化传统延续下来。近现代史上著名的中西文化争论,也是围绕“中体西用”和“全盘西化”两个口号,展开持续不断的讨论。这样的争论,在社会的方方面面都会产生一定的影响和震动。自十六世纪末以来,西方思潮的每一次冲击都会转化为对中国自身思想文化问题的大论争,这已经成为带规律性的现象。
社会思潮就是在这样的冲击、碰撞、交流、融合中运行,并不断吸引方方面面对它的注意。假如它不再有这样的中心地位,那么它就逐渐地衰落了。可以说,社会思潮运行的机制,在于思想领域的矛盾斗争。没有积极的思想斗争,社会思潮就会失掉运行的动力和活力。所以,正确的思想文化政策,应该是在社会思想领域保持矛盾和保护平衡的政策。
五
社会思潮对社会生活的一般影响,是通过决策、舆论和社会心理活动三条渠道实现的。
所有各个领域的各种思潮,都相互交织、渗透,共同创造出时代的精神氛围。当这种精神文化氛围浓厚到一定程度时,上至国家领导,下至黎民百姓,都浸润其中。他会在意识或潜意识中,接受思潮所宣扬的观点或思维方式,把它转化为决策、形成舆论或社会心理倾向。
社会思潮在其传播和运行的过程中,往往对人的心灵产生极大的冲击。它的影响,不仅在理智的层面,而且在感情的层面。它能引起极强烈甚至狂热的情绪,掀起一阵又一阵的热浪。由于社会变革打乱了原有的生活方式和节奏,给人们带来变动中特有的不稳定感。新旧观念的碰撞以及现实生活的改变,往往使人们产生心理不平衡。在普遍的迷惘、失落、焦虑、紧张的心理状态下,大众的情绪很容易失控。在一些偶然因素的触发下,很容易超越大众的心理承受力而酿成严重的“突发事件”。
六
一般而言,青年永远是各种社会思潮的最先反映者。社会思潮往往能刺激、诱发青年的群动行为,影响其走向和强度。反之,青年接受社会思潮的影响后产生的反应,又从方方面面扩大该思潮的影响范围和强化它的影响作用,二者之间有着循环刺激的关系。青年对社会思潮的敏锐反应,是与他们的身心特点及社会地位有关的,在此不赘。下面我们先来研究一下青年群体对社会思潮的接受过程。
在社会青年内部,可以从不同角度划分为许多群体,如青年工人、青年农民、青年军人、青年学生、青年干部,等等。其中,文化层次较高的青年知识分子群体,是青年思想意识活动的核心圈。而青年知识分子的社会影响,又是有组织依托的,如行业、单位。其中人员最密集、也就是最基本的组织,就是高等院校。
除了军队,高校就是年轻人最集中的地方了。无论是从平均个人素质还是总体水平来看,高校青年知识分子都是社会各青年群体中一个最高层次。高校青年知识分子因其知识和年龄两个方面的优势,又因其高度集中、与社会“上层”有广泛联系等便利条件,所以,在意识形态领域和思想战线上,它是一支能量极大的、主动性最强的不穿军装的“军队”。因此,对高校青年知识分子的思想动向,无论是在中国还是在外国,无论是统治阶级还是一般民众,历来都是非常重视的。在国外,例如在美国,自从60年代爆发学生造反运动之后,社会学的青年学科分支大都转向研究大学生,而对青年工人、青年农民的研究所占比重很小。所谓“争夺青年一代”,其实主要是争夺这一群体。
高校青年知识分子群体又可以大致地划分出两个层次。一个层次是在校本科生,另一个是研究生(硕士生和博士生)和青年教师。后者往往是青年思想界的“意见领袖”。他们对社会思潮的接受和传播,常常是结合专业研究进行的,有较深的知识功力和文化底蕴为依托,而不是人云亦云的泛泛之论,因具有理论色彩、科学色彩而更具号召力。其中有些人的影响甚至超出青年界,成为在全社会范围都具有重大影响的“社会精英”,如新文化运动中的陈独秀、李大钊以及胡适等人。
以高校青年知识分子群体为核心,再加上从政、从文的在职青年知识分子,他们往往是历次社会思潮中推波助澜的“弄潮儿”或“风云人物”。通过他们再传播到科技界、实业界的青年知识分子,再逐渐扩散到社会其他青年群体。在历史上,曾有多少才华横溢、风华正茂的青年知识分子,以其充沛的创造力和蓬勃的青春活力,指点江山,激扬文字,鼓吹和掀动起一阵又一阵新浪潮,有力地冲击着旧社会旧观念,推动着社会的革新与进步。
由于高校青年知识分子非常集中,对国内外社会思想动态的追踪及时、反应灵敏,所以,在校园内各种新思潮的传播速度是非常快的。进行这种传播的场所,有正式的讲坛(课堂),图书馆,也有学生社团活动、各种自办刊物、讲座、研讨会等。传播方式既有人际传播,也有大众传播,可称得上是“全方位的”,特别是在著名大学。这种情况带来的后果也是两重性的。它可以使国内外的联系和同步发展大大加强,也可以导致一些根底不深的青年(特别是低年级大学生)思想混乱。
由于社会思潮流行时带来的冲击力和裹挟作用,青年群体很容易产生大规模的群动行为。所谓“群动行为”,是指在集体冲动条件下产生的、行为方式一致的行动。群动行为的心理基础主要是从众心理和群体感。从组织上看有正式群体和非正式群体组织。依主观动机不同,可以把群动行为分为“亲社会”和“反社会”两种类型。“亲社会”群动行为主观上积极拥护现存社会制度,与社会和现政府进行合作。“反社会”群动行为正好相反,是破坏性、对抗性的。但无论是“亲”还是“反”,都是主观动机,并不等于客观效果。不是说“亲社会”就一定对历史进步有益,“反社会”就有害。我国历史上有名的“五·四”运动就具有明显的反社会性,但它起到了推动社会进步的作用。而“亲社会”群动行为中也有不少对社会发展不利,三十年代德国的纳粹运动即是一例。
青年群动行为的爆发,都有长期的酝酿过程。爆发的契因和时机,大多与 社会热点有关。由于青年心理、理智发育情况的限制,极容易走向极端,所以对社会思潮的流行应当加以正确的引导,以免对青年一代的成长与社会的发展产生不良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