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德育工作中的人格教育问题,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德育工作论文,人格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一、人格教育的特征
人格也称个性,一般是指一个人的整个精神面貌,即具有一定倾向性的心理特征的总和。它包含以下层次:完成某种活动的潜在可能性的特征,即能力;心理活动的动力特征,即气质;完成活动、任务的态度和行为方式的特征,即性格;活动倾向的特征,如动机、兴趣、情感、理想、信念等,这些特征组成一个相互联系的有机整体,对人的行为进行调节和控制。健全人格的内容更为丰富,它包括:(1)价值观。价值观就是对做人的基本品质和做人应具有的基本精神的价值判断。其中道德价值判断是做人的基本标准,不损人害人、伸张正义、主持公道、恪守诚信等就是这种道德共识。(2)人性。人性是由社会属性和先天属性组成。社会属性包括人的阶级性、世俗性、文化性等;天性是与生俱有的,善良天性包括同情、怜悯、良心、亲情、慈善、仁爱、救助等。健全人格认定的是善良人性。(3)基本人际态度。即要求尊重他人,不强求、不歧视、不侮辱他人;也尊重自己,不做违背自己原则的事情,不拿自己的尊严、信仰做交易。(4)民族文化意识。一个人一生中可能受到多个国家和多个民族文化的影响,但其所属民族的文化以潜移默化的方式对其产生支配性影响,民族文化是他的主导文化。可见,健全人格是人格的理想境界。拥有健全人格,不仅有助于实现个人的人生价值,而且有利于对国家和民族多做贡献。
重视青少年学生人格教育,是现代社会发展的需要。创造性与竞争性是现代社会的显著特征。这一社会特征要求学校培养的人才不仅有知识,有能力,而且更应具备较高的人格素养,这样才能适应激烈的社会竞争,能够经受困难与挫折的考验。人格健全的高素质人才,是未来社会发展的可靠保证。
重视青少年学生人格教育,也是青少年学生健康发展的客观需要。青少年时期是人生“起步”阶段,其人格素养正处于形成的过程中,他们思维敏捷,好奇好胜好探索,这些特点为他们人格的培养提供了良好契机。但由于年龄和阅历的限制,他们有情绪易波动、意志较脆弱、内心多冲突等人格弱点,特别是改革开放时代,中西文化的碰撞和新旧观念交锋使得我国青少年学生的思想和行为陷入困惑状态,如果缺乏具有针对性的人格教育,这些人格弱点就会逐步“放大”,甚至会导致错误的人生定向。
培养青少年学生健全人格是人格教育的主要目标。人格不是天赋的,它是在先天生理结构基础上,在后天环境和教育相互作用下形成的。先天素质只是为人格形成提供一般可能性,教育和社会实践对人格形成和发展起着主导作用。对于受教育的青少年学生而言,健全人格的形成更有赖于人格教育的教化作用。人格教育是教育者针对青少年学生的素质现状,有目的、有计划地运用心理教育、心理训练、心理建构等方式,促使青少年人格健全、发展的教育活动。它实质上是对青少年学生个性心理结构进行改造、重组、升华的活动过程。通过对青少年学生进行人格教育,把道德认识、道德情感、道德行为统一协调起来,建立一种完整和健全的心理结构,使学生具有较高的动机水平和自我意识,形成一个高层次、高效能的自我调节与控制系统。
首先,人格教育强调道德认知、道德情感、道德行为的统一。人格教育要求学生不仅能灵活运用语言、创造性思维和想象,树立正确的人生观,而且具有高尚的情操,能用正确的社会行为规范和价值标准来控制自己的行为,即追求知、情、行的统一,避免知、情、行相互冲突的多重人格。
其次,人格教育着眼于健全人格培养,更注重认知教育。人格教育把知识获得、智力发展、技能形成视作人格培养的组成部分。人类已有的文明成果如语言、艺术、道德、哲学等所展示的人性具有十分丰富的内容,由它们所构成的有机整体真正展现了人格的深度和广度。这些文明成果是人格培养中认知教育的源泉。
再次,重视非智力因素培养。道德是调整人们之间以及个人和社会之间关系的行为规范的总称。它是一种内在的心理倾向,往往支配着一个人的外显行为,通常以社会舆论或社会规范作为评价标准。品德是指个人依据一定的道德行为准则行动时所表现出来的某种稳定特征,它是个性中最具有道德评价意义的部分,是从道德观点对个体性格所做的描述。所以,道德、品德同指一种人格特质的价值判断,且必须通过学习与教育才能形成。而人的非智力因素,包括情绪、情感、气质、性格、动机、兴趣等是道德品质的基础。所以,加强学生非智力因素的培养是人格教育的独特取向。难怪英国道德教育家麦克菲尔创立的“体谅德育模式”,特别强调“多关心、少评价”的作用,指出要通过激发学生情感和道德良知,来塑造健全人格。
最后,强调对人本身的尊重。以往的德育教育偏向以政治教育、纪律教育向学生正面灌输,这是一种治标不治本的消极方法,不利于学生身心发展。人格教育倾重于培养学生的自我调节与控制能力,认为必须把促进学生道德品质发展放在首位,坚持启发诱导,让学生独立思考、自主判断,从而引发学生明理、觉悟和警醒,使学生逐渐形成健全的个性和独立人格。
二、人格教育是德育工作的基础
从内容体系来看,德育工作包括政治教育、道德教育、思想品德教育和人格教育等内容。
首先,人格教育是政治教育的关键。政治教育是向受教育者灌输一定的政治思想意识,培养一定政治参与热忱和能力,是维护、巩固和推动社会制度和经济发展的必要条件。任何社会的政治只有被青少年学生接受、认同,并转化为他们的思想品质,才能充分实现其自身的社会价值。因此,只有以人格教育为切入点,逐步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规范和基本道德观念,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高尚的道德情操,政治教育才能取得实效。一个人只有具备健全的人格,才有可能拥有高尚的政治品格。
其次,人格教育是道德教育的前提。从个性心理结构看,个性包括个性倾向性和个性心理特征两部分。心理学家认为,人的能力、气质和性格等个性特征并不是孤立存在的,而是在需要、动机、兴趣、信念和理想、世界观等个性倾向性的制约下构成的有机整体。在个性心理特征中,性格表现了一个人的品德和世界观,是具有核心意义的个性心理特征,因此,培养健全的性格实际上成为人格教育的主要任务。早在18世纪,康德就指出,德性只有在性格的准备下才能形成,任何政治的、伦理的思想,只有融合到性格里才可能成为个体的内在品质。黑格尔也认为:“一个人做了这样或那样一件合乎伦理的事,还不能说他是有德的,只有这种行为方式成为他性格中的固定要求时,他才可以说是有德的。”(注:黑格尔:《法哲学原理》,商务印书馆1961年版,第107页。)这说明学生的性格形成和发展在道德教育中起关键作用。换言之,良好的道德品质的形成过程实质上是健全人格的形成过程,没有健全的人格,就谈不上良好的道德品质。
第三,人格教育是思想品德教育的基础。从学生思想品德的心理要素看,任何一种思想品德的形成和发展,都是由道德认识(知)、道德情感(情)、道德行为(行)和道德意志(意)这4种要素互动的结果,而这四要素中惟有道德情感具有最强的粘合力,有了道德情感的心理动力性参与,道德认识和道德意志、道德行为之间的结合才最为紧密,道德意志才能变成“自我意志”,思想品德也才能得以建立。所以说,一个人的思想品德实源于个人的情感能力,即学生思想品德的形成和发展过程,也就是他们良好情感的形成和发展过程。因此,在学生品德教育中,要注重人格教育,注重学生心理效应,端正并加强学生情感的倾向性、深刻性和稳定性。总而言之,政治教育、道德教育、思想品德教育和人格教育之间是一种互相制衡、互相耦合的依存关系,道德教育无法脱离政治教育影响而独立存在,政治也应该受到道德规范适当的约束。道德教育是以受教育者内化的社会规范为基本目标,使其知、情、意、行达到协调统一,这也是培养受教育者良好思想品德的过程。由此可见,德育工作中的每个要素乃至每个因子都与人格教育有密切关系,它们都以人格教育为基础,都统一于德育整体中。
从实践上来看,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各类学校的德育工作开始有了明确的思路和整体设计,并有一定的规范要求,形成了科学的政治教育、道德教育和思想品德教育体系。但应该看到,德育工作尽管倍受重视,但仍存在着实效低的现实,究其原因:
第一,德育概念界定不清。教科书一般将德育规定为“政治立场、思想意识和道德品质等方面的教育”。其内涵过于宽泛,外延不清晰,既无阶段性,也无层次性,从而导致操作上的无序性与盲目性,始终有煮“夹生饭”之感。
第二,思维定势上重政治轻德育。钱伟长教授通过调查指出:“在教育工作中,往往以政治教育代替道德教育,以成人化的内容和形式对青少年学生进行教育,要求提的过高,脱离实际,乃至流于形式,不能适应转型时期学生的需要,因而收效不大”(注:钱伟长:《切实解决教育发展中的几个紧迫问题》,载《新华文摘》1995年第7期,第159页。)。德育工作的出发点,大多从属于政治形势需要,忽视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德育工作的内容和形式,主要是驱使学生参加政治学习或政治活动,忽视国民基础文明教育、行为习惯训练和道德情操培养;德育工作关注的焦点,仅是如何适应政治形势变化,而不是基本的学会做人的道理。
第三,德育过程非操作化。德育方法单一,大多是灌输,流于形式。王逢贤教授指出:“在学校的各种教育中,学生对智育、体育、美育等在正常条件下,多数能积极主动求教,而惟独对德育,学生常常处于被动地接受教育”(注:王逢贤:《价值取向多元化与学校德育对策的思考》,载《中国教育学刊》1994年第6期,第10页。),致使学生囫囵吞枣,只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这样的人,“一到了没有章法可循的时候,就会手足无措了”,这样的人,“不但在应当怀疑的地方,他们总是相信,在应当相信的地方,他们反倒怀疑”(注:(英)罗素:《教育论》,靳建国译,东方出版社1990年版,第38页。)。理论脱离实际,造成名高实低现象。
第四,德育过程忽视对人本身的尊重。从德育的两个功能看,德育应该既满足社会需要,又满足个人对它的精神需要,但以往的德育工作往往重社会需要,而轻视个人本身的精神需要。特别是在当今信息化的社会中,国内外大量信息涌入学校,常常使学生感到困惑而无所适从,缺乏分析和解决问题能力。
第五,重道德知识灌输,轻情感、意志、行为的培养。有人曾指出,我们教育下一代的标准是老实听话,所以,无论是在学校,还是在家庭均以填鸭式灌输给学生许多传统的教条,却忽视对其探索精神、创造精神的启蒙和塑造,中国教育的最大悲剧在于受教育者缺乏独立的人格意识(注:吴福生:《培养跨世纪人才是根本大计》,载《中国教育学刊》1994年第3期,第10页。)。
第六,学校、家庭、社会德育影响不一致。由于没有把德育置于社会大环境中,所以出现了“学校是理想教育”、“社会是商品教育”、“家庭是实惠教育”的不一致甚至冲突现象,从而造成学生的心理困惑,不知孰对孰错,何去何从。因此,现代学校德育要依据国家培养目标和各阶段教育对象的身心特点,确定德育工作的内容和要求,分类施教,从培养学生良好行为规范,基本道德观念入手,逐步深化,使学生不断提高德育能力。而培养德育能力的基础是人格教育,只有通过对学生进行有效的人格教育,才能提高学生的自我德育能力。
从社会现实来看,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人格教育显得尤其重要。首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主体以独立自主方式依赖于物,并自觉地通过物来表现和实现自我。它强调主体的自我意识,强调人格独立。这是因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促进个人依附观念向个人独立自主观念转变,平均观念向竞争观念转变,等级特权观念向平等民主观念转变。所有这些将进一步增强个人的主体自觉意识,促进独立人格的形成,即强化学生的竞争观念,促进学生个性全面发展。其次,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虽以特殊的方式表现市场经济的本质,但却不可能取消市场经济的一般本质,即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人对物的依赖关系依然存在。这对人的发展难免有消极影响,如有些学生言不离“金钱”,行不离“经商”,思不离“享乐”;部分学生追逐虚荣,赶时髦,利己主义思想膨胀。这些现象意味着“现代人”漫不经心地抹去了那些对于真正的人来说至关重要的问题,教育不仅通过它培养的人才推动经济、科技的繁荣发展,更要通过对人才的人格塑造,使其从屈从于外在物质的“拜金主义”、“享乐主义”、“个人利益主义”的层面进行超越,追求完美的人格,这就是人格教育的力量。人的智力发展有高低差异,而人的人格发展在人性的基础上应是平等的。教师要引导学生,使每个学生都能认识到自身人格发展中的能力、智慧,学会做人,并全身心地投入到求知、做事之中。
三、新时期实施人格教育的途径
(一)加强认知教育,促进学生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
人生观、价值观是一个人的理想信念的概括体系。它表明一个人在看待世界时的观点、立场、方法等的倾向性,是一个人对现实生活各方面态度的核心,是调节和控制个人行为的最高层次,从根本上规定了一个人的心理面貌。人格实质上是一个人的人生观、价值观在日常生活中的展现。加强认知教育是培养人格的重要途径之一。而认知教育应建立在心育基础之上,也就是说,认知教育必须与学生的心理接受能力和道德发展水平相适应,注重开发和调动学生的心理潜能,从而实现德育内化。教师还应鼓励学生对现实道德问题进行批判性思考,实事求是地引导学生看待社会,从而培养学生对道德问题的独立思考能力和自主判断能力。实际上,学校的各门学科和各项活动的教育均包含有人格教育的成分,只要教育者设计教育时注意强化人格培养要素,就可以增强教育活动中的人格塑造力。
(二)加强渗透,寓教于乐,丰富课内外活动和社会实践活动
丰富的校园生活,会比一些反复灌输道德观念或社会意识的特定课程更能使学生养成健全的人格。马克思在《关于费尔巴哈提纲》中指出,“人的本质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注:《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一卷,第18页。)人是在社会交往中彼此认识到评价并不断获得社会知识和掌握行为规范的,因此要积极鼓励学生参与一些精心设计的、具有社会和个人价值双重意义的集体课外活动,在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和娱乐中逐渐形成道德观念,锻炼各种能力。
(三)增强学生人格自我完善意识
人格教育是强化与内化的统一。强化包括认知强化、文明行为训练和良好品德的强化,如使学生学会待人接物、富有公德心等,尤其要对学生进行行为方式示范,组织示范性或模仿性道德实践,让学生在形象直观的教育中,领悟和掌握正确行为方式。内化是指人格教育由他控到自控,从外化转内化的过程。健全的人格教育是知、情、意在高水平、高层次上的协调,因此要引导学生培养强烈的自我建构意识。一方面,培养学生自尊、自重、自爱、自强不息的精神,增强参与意识和发挥主人翁精神,以促进学生对人生价值的肯定,对高尚人格的渴望;另一方面,教育学生主动寻找自身人格的弱点,积极探索有效方法去克服这些缺点。
(四)提高教育者的人格水平,培育良好的教育环境
“教育是人与人心灵上的最微妙的相互接触”。(注:(苏)苏霍姆林斯基:《关于教育伦理学的一封信》,载《教育研究》1983年8期。)对教师来说,观念更新,知识丰富固然重要,但是,它无法取代人格的力量。正如孔子所说,“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行”。这里的“身”不仅指教师以身作则,也包括追求至善的人格。著名科学家爱因斯坦说过:“学生对教师的尊敬的惟一源泉在于教师的德和才”,“学博为师,德高是范”,教师的完美人格是“任何教科书,任何道德箴言,任何惩罚和奖励制度都不能代替的一种教育力量”(注:(俄)《乌申斯基文集》,第1卷,第306页。),它对学生成长起着耳濡目染,潜移默化的作用。
(五)重视开辟心理健康教育的新领域
联合国世界卫生组织对健康的新定义是:健康,不仅指没有身体缺陷和疾病,还指要有完整的生理、心理状态和社会适应能力。从这一定义来看,健康的内涵应包括生理和心理两方面,即突出了心理健康的重要性。对在校学生而言,心理健康的鉴别标准有:(1)人与环境的关系和谐;(2)自我认识正确;(3)人格健全。其中人格健全表现为个人的需要、动机、欲望、理想、目标与行为协调一致,形成一个统一整体与环境发生相互作用。人格结构的内在协调,表现为认知能力、情绪反应和意志行为三方面协调,需要、欲望与目标协调,动机与行为协调,行为与环境协调。人格结构的内在不协调,即心理素质发展不平衡,称为缺陷人格。要重视人格缺陷者的心理辅导与心理训练,帮助他们完善人格。各类学校要建立一套服务于德育的系统,设立学生心理辅导与心理咨询中心,有针对性地进行心理训练,强化他们的某些心理素质。
(六)实行人格教育必须把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社会教育统一起来
如果学校、家庭、社会教育的标准不统一,则会使受教育者产生许多不必要的心理冲突,增加混乱性,从而影响健全人格的形成和发展。因此,必须尽可能地优化育人环境,实现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三者的有效协调,使受教育者成为德才兼备、人格健全的人才。
标签:教育论文; 人格结构理论论文; 青少年教育论文; 社会教育论文; 家庭教育论文; 心理健康论文; 社会问题论文; 思想品德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