略论中国抗日战争的特点,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抗日战争论文,中国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抗日战争,是一百多年以来中国人民反对帝国主义侵略第一次取得完全胜利的民族革命战争,它在中国近代史上占有极为重要的地位。抗日战争的结局,不仅全部光复了自“九一八”事变以后所丧失的全部国土和收回了甲午战争后被日本割占长达50年之久的台湾、澎湖列岛,使外患频仍、灾难深重、处于亡国危机的中华民族获得相对独立的地位;而且空前地发展壮大了中国人民革命力量,为后来彻底推翻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在中国的统治,夺取新民主主义革命在全国的胜利,奠定了牢固基础。
抗日战争的进程,是颇为曲折复杂的。日本帝国主义大举侵略中国,促使中国国内阶级关系和国际关系,都发生了重大变化。从国内关系来看,由于强敌压境,中日民族矛盾上升为主要矛盾,国内阶级矛盾则降为次要和服从的地位。从国际关系来看,由于日本要灭亡中国并妄图“称霸大东亚”,就激化了它同美、英等西方帝国主义国家之间以及同东亚各殖民地国家人民之间的矛盾。由此便在全中国人民面前提出了这样的迫切任务:适当地调整和正确处理国内与国际上的种种矛盾与关系,建立全国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以及世界反侵略和平阵线,使之有利于联合国内外一切反日力量,实现中华民族独立与解放的战略总目标。
抗日战争,以1931年“九一八”事变为起点,到1945年9 月胜利结束,共进行了14个年头。这场战争,可划分为两个时期:1931年9 月至1937年6月这6年,是局部抗战时期。其特征是,当时由于以蒋介石为首的南京国民党政府对日军的入侵实行步步妥协退让的“不抵抗主义”,实际上只是国民党内少数爱国将士和共产党所组建的人民游击队自发地坚持对日作战,而未形成强大的全国性反日阵营,致使日本侵略者能够轻而易举地先后占领东北四省和华北北部大片国土,由此造成了空前严重的民族危机。1937年7月至1945年9月这8年,是全面抗战时期。 其特征是,由于实现了以国共两党合作为基础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全国各阶级、各民族的力量都动员起来了。这时的抗日武装斗争,就由局部性发展为全国性,创造了彻底打败日本侵略者和解放全中国的条件,从而成为中国人民民主革命由失败到胜利的伟大转折点。
总的看来,中国抗日战争具有四个基本特点。
第一,时代的进步性。
抗日战争,与中国历史上发生的其他反对外敌入侵的战争不同,它是在进步的历史时代所进行的伟大的民族革命战争。抗日战争所处的时代背景,正值资本主义世界性政治经济危机高涨期的20 世纪30 年代和40年代。当时,出现了对中国抗战极为有利的两个重要条件,即:在国内,有中国共产党及其领导的人民武装力量的存在和发展。在国际上,有强大的社会主义国家——苏联的存在和日益蓬勃发展着的殖民地附属国反帝民族解放运动。
中国共产党及其领导下的八路军、新四军和华南抗日纵队,是中国抗战营垒中左翼进步势力的核心和骨干,他们不仅代表中国无产阶级和其他劳动人民的利益,而且代表全民族的利益,由此就确立了他们对抗日战争的领导地位和先锋军的职责。中国共产党对抗日战争的领导,主要采取三种形式,通过三条渠道;第一、对全国人民来说,尤其是对国民党统治区各阶层人民和爱国将士来说,是通过宣传党的主张与政策,来实行间接的政治领导。第二、对全体共产党员和对解放区军民来说,是以颁发指示、命令和进行深入细致的宣教工作、组织工作等方法,来实行直接的具体的领导。第三、对以蒋介石为首的国民党当权派(他们代表着留在抗日营垒内的大地主大资产阶级的利益)来说,则是通过又联合、又斗争,以斗争求团结的策略,推动其抗战与进步,批评、揭露其反共反人民的行径和对日妥协、投降活动,使他们长期留在抗日阵营之内。
苏联是中国抗战最可靠的国际盟友。当全国抗战爆发后,世界各大国的基本态度是:德、意法西斯公开站在日本侵略者一边;美、英、法对日侵华长期实行绥靖主义政策,其中美国则乘机大发战争财,日本急需的钢铁、石油以及其他许多军用物资,绝大部分来自美国。当时,最坚决、最积极援助中国反对日本侵略的,只有苏联。1937年7月7日卢沟桥事变爆发后,国际社会最早声援中国抗战和谴责日本侵略的是苏联。8月21日,苏联同中国签订了互不侵犯条约。随后,苏联政府即向中国 提供了巨额优惠贷款,并迅速地向中国运送了大批飞机、汽车、坦克、大炮、轻重机枪、步枪、各种炮弹、枪弹、炸弹,以及大量其他军用物资。抗战初期,在中国工作的苏联军事顾问和各种专家共有300余人, 其主要任务是帮助中国培训空军和各种技术兵种,拟定重大战役的作战计划。先后来中国的苏联空军志愿飞行员共计2000人以上, 其中有300余人在对日作战中牺牲了自己年轻的生命。
客观事实充分证明,中国八年的全国抗日战争,如果没有中国共产党及其领导下的解放区战场对全国抗战所发挥的实际领导作用和所起到的中流砥柱作用,如果没有苏联政府和苏联人民所给予的经济上、军事上和道义上大力的全面援助,长期坚持和取得最后胜利,都是不可能的。
第二、抗日的全民性。
日本帝国主义发动卢沟桥事变,是妄图以武力征服全中国,变中国为其独占的殖民地。实行对日作战,把侵略者赶出国境,是全国各族人民的一致要求。在此形势下,实现了国共两党的第二次合作,组成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全国达到了前所未有的团结对敌的大好局面。这种情况,是中国的一大进步。这是克敌制胜的最可靠保证。但是,以国共两党合作为基础的全国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是不同抗日阶级、阶层的联合;国共两党由于其阶级性的差异,两者的抗日主张、抗日目的是截然不同的。因此,从全国抗战开始,就出现了以国民党为代表的片面抗战路线和以共产党为代表的全面抗战路线的尖锐对立,就存在着国共两党之间又联合、又斗争的错综复杂关系。这是国内阶级矛盾和阶级斗争在整个抗日时期的必然反映。这就要求抗战营垒中的各阶级、各党派都从全民族的大局出发,互助互让,实行一种调节各阶级政治经济利益以及相互关系的有利于全国抗战的恰当政策,用长期合作支持长期战争,使国内阶级斗争服从于抗日的民族斗争。在这里,必须指出的一个重要史实是:八年抗日战争,从参战的地域上看,是全国性的;但从参战的成份上来看,则有一定的片面性。这是由于处于全国执政地位的国民党当局,在八年抗战期间,仍顽固地坚持其大地主大资产阶级的反共反人民立场,千方百计地采取种种措施,阻挠和限制广大工农群众和爱国青年起来抗日,而力图由它领导的政府和军队来包办抗战事业,但实际上是包而不办,从而严重地削弱了全国的抗日力量。这是抗战期间造成国民党正面战场广大国土迅速沦陷和军队作战屡遭惨败的重要原因。
在八年抗战中,国共两党之间的矛盾曾多次发展到相当尖锐的程度,并发生过严重的军事冲突。但由于国外强敌压境,中日民族矛盾起着决定一切的作用,由于共产党坚持实行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正确政策和策略,以及由于全国人民强烈要求加强团结,反对分裂,才使全国团结对敌的局面得以长期保持下来,使日本帝国主义灭亡中国的阴谋诡计遭到破产。
第三、战争的长期性。
抗日战争是一场极其艰苦的持久战。中国人民反对日本帝国主义侵略的这次民族革命战争,同中国近代史上历次反侵略战争相比,持续时间最长,丧失国土最广,给国家民族造成的灾难也最深重。中国人民为了战胜日本侵略者,承受了惊人的牺牲,军民伤亡人数达3500余万,直接财产损失达1000亿美元以上,间接财产损失达5000亿美元。
抗日战争的长期性,是由敌强我弱的基本格局和当时国内外的特殊环境所决定的。变敌强我弱为我强敌弱,必须经过一个长期间的曲折复杂的斗争过程。它包括三方面因素的变化:第一、是中国本身政治、经济、文化的进步和人民抗日力量的发展壮大;第二、是日本兵源、财力、物力困难的增长;第三,是国际上对中国抗战援助的加强。敌我力量的消长,具体生动地反映于抗日战争所出现的战略防御、战略相持和战略反攻这三个发展阶段之中。
在这里,需要加以说明的情况是:中国八年的全国抗战,战略相持阶段时间特别长,即从1938年10月武汉失守至1945年8月8日苏联政府对日宣战,共有6年又7个月;而且,战略相持阶段的敌我斗争,主要是敌后解放区战场军民同侵华日军之间的生死搏斗。在此期间,正面战场的国民党军队,很少主动地向日军发动进攻;日本侵略者的矛头,主要指向共产党及其领导下的八路军、新四军。这六、七年中,敌后解放区战场已成为全国抗战的主战场。出现如此极为反常态势的主要原因,是国民党当局自武汉失守之后,即由抗战初期的积极抗日逐渐改变为积极反共反人民,实行“袖手旁观,坐待胜利,保存实力,准备内战”的祸国殃民政策。在1945年8月上旬日本宣布投降之前,蒋介石、 国民党并未认真进行对日举行反攻的准备。那时,他们的大部分精锐部队,都集中在远离抗日前线的大西南和大西北。自1944年春季起,华北和华中敌后解放区战场军民,即对敌人接连不断地发动大规模的进攻战役,从日军手中收复大片国土。当1945年8月8日苏联政府对日宣战后,解放区战场的全体军民,立即向华北、东北、华中和华南的敌伪举行全面大反攻,获得了辉煌战果。此时美帝国主义者,却妄图继日本侵略者之后,在中国建立新的殖民统治,它全力推行扶蒋反共政策,派遣大批军舰和飞机,帮助国民党运送军队和党政官员到日军所盘踞的华中、华北和华南各大城市与战略要地,抢夺抗战胜利果实,由此在中国出现了一个蒋、美、日、伪合流的可耻局面,为尔后蒋介石发动全国规模的内战播下了火种。
第四、游击战的广大性。
1937年全国抗战爆发后,根据国共两党的协议,全国军队在对日作战上作了这样大体的分工:国民党军队主要在正面战场进行正规战争;共产党领导的八路军、新四军和华南抗日纵队主要在敌后进行游击战争。从当时的国内阶级关系来看,处于全国执政地位的以蒋介石为首的国民党领导集团,他们不仅不准许共产党和人民抗日力量在国民党统治区存在和发展,而且还力图通过抗战来消灭或削弱共产党领导的人民革命武装以及其他异己势力。面对这种形势,在整个抗日战争时期,共产党便把自己工作的重点放在战区和敌后,担负起放手发动人民群众,广泛发展抗日游击战争,将沦陷区广大农村变成抗日战场的伟大使命。
在全国抗战时期,游击战争占有极端重要的战略地位,它不仅在战略和战役上有力地支援和配合正面战场的正规战争,而且还担负着发展壮大敌后人民抗日力量的重大任务,使之成为持久地坚持全国抗战和夺取战争最后胜利的具有决定性的因素。八年抗战中,共产党领导的敌后抗日游击战争所发挥的巨大作用表现于:(一)1937年至1940年,当时敌后日军力量比较空虚,游击战争是以进攻为主。其战略任务是:积极配合正面战场友军作战,向一切敌人占领区发展,放手扩大人民抗日武装和建立敌后抗日根据地,粉碎侵华日军的“速战速决战略”,使全国性抗战成为现实。在此期间,开辟了华北、华中和华南三大敌后解放区战场,人民军队发展至50余万,解放区人口达9千余万。(二)1941年 和1942年,敌后解放区处于日伪军和国民党反共军夹击之下的最困难年代,游击战争是以防御为主。其战略任务是:进一步加强军民、军政关系,坚持和巩固敌后抗战阵地,粉碎日军确保占领区的阴谋,制止蒋介石、国民党对日妥协活动,保持全国团结对敌局面。在此期间,人民军队缩小到30万,解放区人口下降到五千万以下,干部损失很大。(三)1943年至1945年,敌后抗战形势日渐好转,游击战争由防御为主又转变为以进攻为主。其战略任务是:由分散的游击战逐步上升为以运动战为主的大兵团作战,使解放区战场的人民军队成为举行对日战略大反攻、解放全中国的先锋力量。在此期间,人民军队已发展到120余万人, 民兵发展到220余万人,解放区的人口增至一亿以上。在八年抗战中, 敌后解放区军民,为了保家卫国,采用各种形式和方法,同极其野蛮残暴的日本侵略者和汉奸卖国贼进行殊死斗争,作出了巨大牺牲,经常钳制二分之一以上的侵华日军,谱写了无数可歌可泣的篇章。中国抗战中所出现的这样既广泛又持久的全国规模的游击战争,在世界战争史上,是前所未有的。
在这里,有一个重要历史情况需要加以澄清。我国史学界有人曾提出这样的论断:在八年抗战中,国民党对日作战的战场,除正面战场外,还有若干敌后游击战场。这种看法,是不符合客观事实的。实际情况是:抗战初期,国民党当局并不重视游击战争,也未有计划地在敌后部署游击战争。那时,在国民党内部,曾有少数爱国进步人士(如:山西的续范亭,山东的范筑先,河北的段海洲),他们违抗蒋介石的意愿,自动地同共产党、八路军合作,在敌后组建抗日武装,开展抗日游击战争。这些部队,后来都参加了八路军。武汉失守之后,日军基本上停止对正面战场的战略性进攻,这时国民党当局才开始重视发展敌后游击战争。1938年冬季在南岳召开的军事会议,蒋介石曾提出第二期抗战须“游击战重于正规战”,决定“用三分之一力量于敌后方”。当时,国民党当局一方面先后成立了两个处于敌后的冀察战区和苏鲁战区;另一方面,还责令正面战场的各个战区,组建一部分武装开展游击战争。其这样做的目的有二:一是为了加强抗战力量,使国民党正规军的作战,能够得到游击战的支援和配合。当时,共产党曾派出多名红军高级将领和军官充任教官,帮助国民党创办游击干部训练班。二是抗战初期,共产党领导的敌后人民抗日武装力量的发展壮大,引起蒋介石、国民党的极大恐惧;他们抽调一部分军队深入到华北、华中敌后的主要任务,是限制八路军、新四军的发展和破坏共产党创建的抗日根据地。但是,由于国民党军队的极度腐败和严重脱离群众,他们在日军进攻、“扫荡”之下便难于在敌后立足,结果相当一部分部队于1941年和1943年先后投敌叛国,变成了伪军;其余未投敌的官兵,则撤退到了国民党统治区。这时,冀察、苏鲁两个所谓“游击战区”,已变成有名无实的空招牌,最后也被迫宣告撤销了。那时国民党各战区形形色色的游杂部队,则多为地主豪绅和惯匪、兵痞所掌握,同人民群众的关系势如水火;他们平时很少主动地进攻敌人,只是当日军向正面战场发动进攻时,才在战役和战斗上进行一定的配合。然而,这些部队,派系林立,缺乏统一指挥;其活动范围,仅限于各个战区我军与日军交界的狭小地带,并未发展成为广大的具有战略地位的敌后战场。由此可见,在八年抗战中,在中国境内,只存在着“国民党正面战场”和“敌后解放区战场”这样两大战场,并不存在所谓“国民党敌后游击战场”。
中国抗日战争的客观进程及其上述基本特点,就注定了中国必胜、日本必败的前途,并决定了抗日战争的胜利,必会为中国反帝反封建的人民民主革命在全国的胜利创造前提条件和奠定牢固基石。这是中国抗日战争发展的客观规律,也是中国抗日战争时期民族斗争与阶级斗争的特殊规律。
标签:抗日战争论文; 正面战场论文; 军事历史论文; 中国近代史论文; 台湾国民党论文; 日本中国论文; 战争力量论文; 历史论文; 蒋介石论文; 游击战论文; 国民党论文; 太平洋战争论文; 世界大战论文; 万历朝鲜战争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