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性通货紧缩的起源、表现及其走势,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通货紧缩论文,全球性论文,起源论文,走势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1998年9月, 联合国贸易和发展会议秘书长鲁本斯·里卡佩罗发出通货紧缩有可能导致世界经济衰退的警告,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世界银行和美国联邦储备委员会主席格林斯潘等也都指出,亚洲金融危机向全球蔓延有可能使世界经济陷入衰退。这一新的态势受到了全世界的高度关注。针对这一严峻形势,1998年10月12—14日召开的东亚经济峰会发表了一份题为《推动世界金融体制改革和防止世界经济陷入衰退的行动计划宣言》,其中不少是有关抑制通货紧缩的措施。为了刺激经济和需求,美国联邦储备委员会两周内先后两次调低利率。10月30日,7 国集团财政部长和中央银行行长会议宣言就世界金融体制改革和促进全球经济增长方面达成了广泛的一致。其中有两项关键内容:一是为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增加900亿美元经费; 二是针对已出现的通货紧缩迹象提出要创造和保持强劲的国内需求,为世界经济增长和各国金融稳定创造条件。这被视为西方宏观经济政策的一个转折点,表明出于对世界经济陷入衰退的高度担心,西方7 国开始考虑用抑制通货紧缩的政策取代抑制通货膨胀的政策。目前世界经济特别是东亚地区经济有所好转,但通货紧缩迹象犹存,世界经济仍然面临一些不确定因素。
一、全球性通货紧缩的起源
(一)亚洲金融危机引起区域性通货紧缩
1.通货紧缩源于东亚等新兴市场外来投资的过度膨胀和生产能力过剩。80年代末期,亚洲“四小龙”由于自身产业升级的需要开始逐步向外转移劳动密集型产业。东南亚、拉美和前苏东国家都实行对外开放政策,鼓励吸引外国直接投资,竞相发展出口导向工业,在促进本地经济发展的同时,也加剧了对世界加工业的过度投资和生产能力过剩。近年来,这一矛盾更加突出。由于经济全球化的不断推进,此次世界经济新一轮增长是由国际投资带动的。始于80年代末的日本经济衰退,日本资金以FDI形式大量回流亚洲, 资金成本低的日元投资超过了需求的增长;同时,欧美跟随性投资也大量进入东南亚地区,加剧了东南亚外来投资的膨胀。1994年日本经济再度走低,日本政府进一步放松银根,导致此后几年日元对美元的持续贬值,加剧了生产过剩,出口竞争空前激烈。1996年以后,东南亚出口增长放慢导致了生产过剩和利润下降,并最终使东南亚出现了金融危机。
2.东南亚货币危机引发区域性通货紧缩。由于东南亚国家经济对进出口的高度依赖,货币危机造成出口融资和出口秩序的混乱,生产所需原料供应不上,加剧了生产和出口的衰退并诱发国内需求下降;企业破产和银行不良贷款增加进一步导致这些国家的信贷收缩,同时,货币竞争性贬值导致出口产品价格大战,本币贬值的好处尽皆流失。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援助这些国家时都要求其实施紧缩性政策,大幅度减少公共投资和政府开支,使多数东南亚国家通货紧缩症状明显。
随着东南亚货币危机转化为全面的金融危机和韩国陷入金融危机、日本金融体系出现严重问题,东南亚通货紧缩效应外部化的趋势明显,世界性生产过剩矛盾也在更大范围被暴露出来,使得通货紧缩带有越来越强的全球性色彩。
(二)世界性金融动荡与全球性通货紧缩
东南亚货币危机转化为东亚区域性金融危机并不断向全球蔓延,带来全球金融市场的剧烈动荡和波动,造成国际商品市场价格持续大幅下跌,从各个方面诱发和加剧了全球性通货紧缩。
1.货币竞争性贬值加剧了通货紧缩。东亚金融危机对全球货币市场造成巨大的冲击,引发世界绝大多数国家、地区货币的大幅波动或带来贬值压力,形成竞争性贬值浪潮,使国际商品市场价格竞争日趋激烈。一些新兴工业经济体具有优势产品的出口价格,因为竞争压力骤然加大而出现几十年来少有的大幅下跌;美、欧等发达国家也因为这些进口品价格大幅下跌和本币相对坚挺而出现物价总水平的持续下降,使经济出现收缩迹象。尽管1999年以来东亚地区货币逐步稳定,但货币大幅度贬值的滞后效应还在持续。
世界部分国家货币对美元汇率变化情况%
贬值(+)
发展中国家、地区 1999年6月初 1997年6月初 或升值(-)
(%)
中国8.28 8.29 -0.12
香港地区7.76 7.74
0.26
印度42.9 35.7 20.17
印度尼西亚
8135 2428 235.05
马来西亚 3.8 2.52 50.79
菲 律 宾 38 26.4 43.94
新 加 坡1.73 1.43 20.98
韩国1186
891 33.11
中国台湾32.7 27.9 17.20
泰国37.1 24.7 50.20
阿 根 廷
1 1
0.00
巴西1.76 1.07 64.49
智利 496
419 18.38
哥伦比亚1668 1077 54.87
墨 西 哥9.75 7.93 22.95
委内瑞拉 599
485 23.51
希腊 313
272 15.07
以 色 列4.09 3.41 19.94
南非6.21 4.48 38.62
土 耳 其 391 485
142 685 174.37
捷克36.3 32.9 10.33
匈 牙 利 240
185 29.73
波兰3.99 3.23 23.53
俄 罗 斯 24.5 5.77 324.61
发达国家
澳大利亚1.55 1.32 17.42
奥 地 利13.3 12.2
9.02
比 利 时38.9 35.7
8.96
英国0.62 0.61
1.64
加 拿 大1.48 1.38
7.25
丹麦7.17 6.58
8.97
法国6.33 5.83
8.58
德国1.89 1.73
9.25
意 大 利1869 1698 10.07
日本 121
116
4.31
荷兰2.13 1.95
9.23
西 班 牙 161
146 10.27
瑞典8.64 7.76 11.34
瑞士1.54 1.44
6.94
欧元①1.0286 1.188 13.40
① 欧元为1999年6月7日最低价与1999年初启动价比较的贬值情况。
资料来源:[英]《经济学家》杂志1999年第1—7期。
2.股市动荡助长了通货紧缩。1998年下半年以来,包括美、欧等发达国家在内的全球股市动荡进一步加剧,美国股市到1998年10月初,已从高峰下跌约20%。据测算,截至1998年底的股价下跌使1998年度日本经济实际增长率减少0.2个百分点,预计将使1999 年度实际经济增长率减少0.5个百分点,日本政府实施的总额为160 000亿日元的综合经济对策的效果可能有1/3被抵消。股市下跌将使背负巨额不良债权的金融机构雪上加霜,为了提高自有资本的比率,它们会进一步减少贷款。而银行资产的损失和信用收缩必然诱发投资下降、消费低靡和物价下降,加剧了通货紧缩的压力。美国股市的暴跌也明显影响美国经济增长,导致个人消费减少,使物价出现进一步下降的压力。据美国商业部的统计,股市暴跌20%,使个人资产缩水7%。 个人消费的萎缩必然加剧通货紧缩。
1999年以来,东亚和美、欧股市普遍反弹,通货紧缩的压力有相当缓解,但股市的上涨尚不足以完全解除通货紧缩的信号。
3.一些国家金融体系存在的严重问题和信心危机使通货紧缩向全球蔓延。亚洲金融危机不断向全球蔓延,使很多国家金融体系存在的问题被充分暴露出来,而汇市、股市的动荡使这些国家的金融体系雪上加霜,支付危机和债务危机特别是外债偿还危机的出现更诱发了全面的信心危机。由于心理因素在全球的可传递性和扩散性,它已使通货紧缩向全球蔓延,形成较大范围的连锁反应。
4.欧元启动以来最大贬值幅度达15%,加剧了世界商品市场价格下跌,也助长了欧元区内的通货紧缩势头。
二、全球性通货紧缩的主要表现
(一)国际市场商品价格持续大幅下跌
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统计,截至1998年4月, 世界市场石油价格比1997年下降了31%,非石油类初级产品价格也下降了20%。据WTO 统计,1997年全球贸易量增长率达9.5%,但由于世界出口商品价格下跌, 导致世界贸易额仅增长3%,低于世界经济的增长率。 这实际上意味着世界出口商品市场价格大致下跌了6%。
据1998年有关资料,目前29个OECD 成员国平均通货膨胀率下降到4%以下,是60 年代以来的第一次, 如果不包括土耳其(通货膨胀率为85%),则降为2%以下。欧盟和美国、 加拿大消费品价格指数分别上涨2%、1.7%和1%。7国集团的通货膨胀率为1.4%,而90 年代初为5.5%以上。南美物价上涨也明显放缓,巴西通货膨胀率为3%,为49 年来最低点。亚洲通货紧缩迹象更为明显,中国和新加坡出现了通货紧缩。
据WTO统计,1998年世界商品出口价格平均下跌5.5%,1999年可能继续呈现下跌的走势。据世界银行数据,1998年世界市场非能源初级产品价格下降15.7%,能源产品价格下降28.5%,1999年非能源初级产品价格仍将下降7%左右。
(二)生产过剩加剧、公司利润下降和失业增加
纵观近年来国际市场供求变化的情况和趋势,实际上出现了两种类型的生产过剩:第一类是由于东南亚金融危机造成自身经济衰退、需求减弱以及全球经济增长放慢,一些大宗资源性产品相对于放慢的世界需求而言出现了过剩;有些原来就是由于技术进步、产业升级和单耗降低而出现过剩,近期因金融危机影响而进一步加剧。第二类是由于过度投资造成世界性生产能力过剩。尽管发达国家市场对这些加工制成品的需求仍保持一定增长,但由于东亚内部需求的萎缩,使轻工、纺织和消费类机电产品生产能力过剩的矛盾一下子爆发出来。
目前,美国许多工业部门生产过剩情况极为严重,主要包括制药业、电力部门、半导体业、化工和石油化工业等。汽车行业也存在较严重的过剩现象,北美的汽车、卡车生产能力至少超过需求50万辆,导致美欧市场汽车售价大幅下降。自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以来,美国钢铁、冶金、炼油、造纸和机器制造等行业的开工率为90%,它们都面临着大量进口的威胁;在亚洲、欧洲和拉美等市场也出现了供过于求的情况。
国际市场制成品价格的持续下跌对全球制造业发展带来很大威胁,造成制造业企业利润水平的普遍下降。1999年《财富》杂志排列的全球500家大公司,其利润额普遍下降;全球制造业吸纳就业能力下降, 失业问题突出。据世界劳工组织统计,亚洲金融危机导致世界失业人数增加1 000万。
(三)全球性信贷收缩制约世界经济的发展
全球性金融动荡削弱了金融机构的实力,金融机构不良债权大量增加,尤其是东亚地区金融机构出现大量坏账,其信用受到严重打击。此外,金融风险大增,投资者和金融机构的信心都受到严重损害。这些都导致了信贷收缩,并引起全球性的连锁反应,成为全球性通货紧缩症状的重要表现。据日本有关方面预计,1998年下半年日本各大银行的贷款额合计约压缩100 000亿日元左右。日本由于物价负增长, 利率水平已经极低,货币政策调控余地极其有限,特别是利率对实体经济运行已无多少调节作用,出现了明显的“流动性陷阱”,其经济恢复将面临更大的难题。随着东亚经济的逐步复苏,国际资本出现回流东亚的势头,但银行业的惜贷现象仍然在局部范围内存在。
三、全球性通货紧缩的未来走势
目前,国内外对世界通货紧缩现象有不同的认识,一种观点认为,世界面临的是经济衰退,并无通货紧缩之虞,其依据是,各地生产者价格的下降,如截至1998年8月的1年内,美国生产者价格下降0.8%, 德国下降3.5%,很多制成品价格都在下降, 但这在一定程度上是由于亚洲生产过剩造成的,而大多数服务价格还在继续上升。另外,虽然7 国集团1998年平均通货膨胀率降为1.4%(IMF预测),是40年来的最低水平,但《经济学家》周刊跟踪的40个国家中,仅有3个国家即日本、 中国和新加坡的消费品价格在过去一年中出现下降并且降幅不大。而债券收益率下降,如美国30年期国库券收益率降到1968年以来的最低水平(4.3%),也是由于亚洲金融危机影响投资者过分追求安全性所致。 他们认为,衡量通货紧缩的关键因素——货币供应量,并没有出现下降,7国集团货币供应量仍以90年代以来最快的速度增长。
我们认为,到目前为止尚未出现严重的通货紧缩,但物价持续下跌、生产过剩加剧和世界性银行惜贷现象的滋生已经引发了全球性通货紧缩的症状,虽然还属轻度,但如果任其发展下去,必然引发严重的全球性通货紧缩,货币供应量下降也就会随之而至,给世界经济发展带来灾难性影响。这也是通货紧缩现象引起世界各国高度关注的重要原因。从近期各国际经济组织开出的治理金融危机、恢复世界经济发展的药方看,也都主张以实施扩张性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取代紧缩性政策,实际上是为了抑制通货紧缩的进一步发展。
也有人认为虽然有通货紧缩现象,但并不值得紧张。物价下降有两种类型:一类是由于技术原因,这对经济发展是有好处的;一类是由于货币性原因,货币供应收缩导致物价下降、需求减弱,只有这一类才是值得担心的。目前的通货紧缩主要是第一种原因导致的。实际上,这两类物价下跌是不能截然分开的。另外,目前信贷收缩对国际商品市场价格的影响也不可低估。
世界通货紧缩的发展关键取决于两个因素:一是西方工业化国家能否联手行动,协调财政政策和金融政策,降低利息,刺激国内投资和消费需求,并带头推动国际金融体制改革,有效抑制不断扩散的全球性通货紧缩;二是日本和东亚金融危机国家采取有效措施改革金融体制、完善金融监管以及妥善处理金融机构的大量坏账,特别是日本能够有效处置近10 000亿美元的金融机构坏账,进而扭转其国内投资和消费需求萎缩的态势,早日走出经济衰退的困境,为东亚地区恢复经济创造条件。但是,要完全做到这两点是很不容易的。首先,7 国集团虽然在很多方面达成了共识,但国际金融监管和协调存在的一些深层次问题仍有待解决。而且日本的金融结构改革和坏账要想得到完全解决,可能需要一段较长的时间。
从1999年的情况看,东亚经济调整初见成效,亚洲乃至全球金融市场有所回稳,美国工资上升,全球通货紧缩症状得到一定程度缓解。但也要看到,世界经济、金融形势仍存在一些不确定性因素,全球性通货紧缩仍然存在深化的可能。目前世界经济协调机制较以前完善,世界各国特别是发达国家政府干预经济的能力较二战前有很大增强,这些将对全球性通货紧缩起到一定的制约作用,成为制衡全球性通货紧缩的关键力量。
截稿:1999年8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