郝晓娟
朔州市平朔电力工程有限公司 山西朔州 036000
摘要:输煤系统是煤矿得以正常运行的关键性环节,而输煤系统的正常运行对整个煤矿的安全生产起关键性作用。本文阐述了输煤系统安全管理的重要性,论述了输煤系统的发展方向,并分析了输煤系统安全管理的措施。
关键词:安全管理;输煤系统;措施
输煤系统对煤矿的生产影响重大,要确实保证输煤系统的正常使用,就要将安全管理工作做好。同时,安全是保证企业健康发展与和谐发展的根基,因此,在输煤系统中,做好安全工作的管理尤为重要。
一、输煤系统安全管理的重要性
随着我国相关安全管理制度的不断实施,输煤系统的安全管理策略也在趋于完善。在输煤过程中,安全操作已成为公司职工必须遵守的重要章程,也就是说,安全意识已被企业和职工共同关注,摒弃了过去被动约束下的安全操作现象。当前,企业视安全为质量、为效益,把安全工作作为企业发展必须课。但是,输煤系统的安全并非一蹴而就,如输煤过程粉尘及煤粉泄漏,还有火灾和爆炸等,这些不安全因素将直接把操作者或相关工序的工作人员安全纳入到了危险的系数中,随时都会受到事故的危害和影响。一旦事故产生,对企业、对工作人员造成的损害无法估量,因此做好输煤系统的安全管理,是在为安全生产做铺垫,是企业发展的基础保证,也是保障企业职工人身安全的核心要务。
二、输煤系统的管理
1、设备管理。输煤系统包括装载机、破碎机等设备,做好这些设备的管理维护检修,使设备不带病带伤,遵守有病有伤一律按规定停止运行,进行检修直至恢复投入的设备管理规定,是输煤系统日常主要的工作任务和前进方向。
2、控制系统管理。输煤系统采用自动化集中控制系统,各设备各部位各种运行状况都会在系统中得到实时的、准确的反映,人员的在岗状况也会在系统中如实反映出来,对输煤系统进行设备管理和人员管理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同时为排除故障、追查事故等留下痕迹和依据。
3、人员管理。输煤系统的操作与运行人员每天要跟各种机械、电气设备打交道,每天要面临设备运行的各种状态,同时要对整个系统的运行进行检查、监控、维护等,任务繁重,风险众多,不可避免会出现疏忽大意的现象。如何对人员进行管理,如何管理好人员,降低风险,做好运行,保证设备和人身的双重安全,一直是人们工作的中心和研究的课题。
另外,在人员管理上,坚持全员参与管理,对生产状况进行统计、分析、汇总和决策,充分发挥人的能动性。通过这种形式,能及时有效了解人员的思想动态、生理状态、操作水平、集体意识和归属感,进而了解部门的生产状况、安全状况、设备状况、管理状况,从而及时改变管理策略和方式,减少和避免因人的因素造成的经济损失、人身事故和设备事故。
三、输煤系统发展方向
1、输煤系统是辅机系统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保证煤矿稳定可靠工作的重要因素之一,一个高出力、高可靠性和灵活性的输送系统是机组乃至整个煤矿稳定运行的重要保证,其运行的好坏直接影响着煤矿的安全运行。因此,其对整个控制系统的设计、设备选型、软硬件配置及控制方案要求非常高。
2、随着电子技术、计算机技术、控制技术、信息网络技术的迅速发展,煤矿的输煤系统正向着生产过程控制高度自动化、工艺设备及测控设备高度智能化、生产管理高度自动化等方向发展,实现了设备程控化,现场联网化和可视化,从而提高了煤矿的自动化水平。
四、输煤系统安全管理措施
1、确保设备处于良好状态。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根据输煤系统的特点,保证设备的可靠运行是关键,若没有一个良好和健康的设备条件,就谈不上安全与保障。首先,需重视基础设施公司遗留下来的设备安装是否合理的问题,为保证设备的可靠运行,及时进行输煤设备的改造和更新,以提高设备的稳定性,降低职工的劳动强度。同时,要求职工不能有粗心大意的心态,思想应一丝不苟,要始终把安全放在首位,确保完成煤炭供应任务。
2、消除隐患。在生产过程中,事故的发生总是由事故的隐患造成的,一方面是物的危险因素;一方面是管理者的意识缺陷;若未受到重视,则可能转化为事故,若继续忽视,事故将蔓延和扩大,这是由管理意识的缺陷造成的。同时,时间拖的越长,积累的问题越多,事故风险越大,事故发生的可能性也就越大。因此,在事故发生前,必须充分认识现状,消除隐患,创造一个稳定的安全形势。然而,从实际情况来看,操作人员往往有侥幸心理,自我感觉良好,自我认为设备运行可靠,这种不负责任的错觉,易导致悲剧和不必要的损失。因此,在检修作业中要重视检查周围的工作环境是否存在不安全因素,应做到前后兼顾。
3、加强安全教育。提高员工素质是安全文明生产的源动力,从各种事故中可看出,人是其中最大最重要的因素。要消除这一不安全行为,一是加强安全教育,二是在工作中行动起来,增强安全意识。煤炭运输作业岗位人员,应学习《安全条例》、《运输规则》和新颁布的《安全条例》等并定期考试,成绩与奖金挂钩,鼓励员工把安全生产牢记心头,认真落实操作过程中的安全防范措施,做到“三不伤害”和“四不放过”。同时,要求员工定期进行安全培训工作,这样才能不断提高队伍的整体素质。
4、加强监测和巡检。通过改进,使用先进可靠的监控设备,可减少人力、物力,减少设备故障和发生事故的可能性,极大地保障了设备和人身安全。对设备系统的理解和熟悉是多方面的,监控和巡检工作是控制事故隐患的有效手段之一,这就要求员工要有强烈的责任感和主人翁精神,并能积极检查设备的不安全因素。尤其是那些隐藏较深的隐患,揭示出这些隐患的危险程度,从而使安全检查系统化、规范化和科学化。
5、加大考核力度,做好安全评价工作。没有严格的管理制度,就如同一匹没有缰绳的野马,在“双达标”工作中,车间领导要重视“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制定一系列的规章制度,如《车间文明生产管理制》、《安全生产考核细则》等,有效约束职工的行为,使职工感到一种紧迫感和压力感,尤其是对安全意识不够重视的职工,就好像是给了一针镇静剂。这种加大力度的考核,是以职工的人身安全和设备的安全为出发点,也是安全管理中必备的手段之一。
6、加强企业内部安全管理。加强企业内部安全管理,必须树立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加强员工操作技能和素质的培养。拥有一支精通专业技术、熟悉设备管理理论和方法的高素质管理队伍,将为煤炭运输系统的安全管理和预控提供基础保障。因此,企业应加强职工的专业知识培训,用现代化的管理理念去同化职工,最大限度地调动职工的积极性,挖掘职工的集体智慧,积极开展设备自主维护、自主管理、自主受益的管理活动。具体实施方法包括:一是坚持“安全第一”生产理念,通过运用操作方法和操作技术,提高职工的安全运行系数,通过必要的安全法律法规知识来提高职工的安全法制观念。二是全体职工自觉遵守安全操作规程,在生产经营过程中,要严格树立自我保护意识;三是搞好企业内部工作的协调发展,鼓励各部门互相监督,互相帮助,建立良好的关系,从而构建起“齐抓共管,和谐发展”的良好局面。
五、结语
煤矿安全是一种多因素、多环节、动态复杂的系统工程。煤矿一切生产经营都必须把安全工作放在首位,这不仅是煤矿生产的特殊性决定的,也是市场经济条件下提高企业经济效益和稳定发展的内在要求。从某种程度上讲,安全本身就是煤矿的最大效益。
参考文献:
[1]王德瑶.浅析煤矿输煤系统的安全管理[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4.
[2]葛建刚.浅谈煤矿输煤系统的安全管理[J].经营管理,2015.
论文作者:郝晓娟
论文发表刊物:《防护工程》2018年第18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1/2
标签:系统论文; 设备论文; 安全管理论文; 煤矿论文; 职工论文; 事故论文; 人员论文; 《防护工程》2018年第18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