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合式教学法在《文艺作品演播》课程教学实践中的应用论文_刘力军

刘力军 浙江传媒学院 310018

摘要:针对《文艺作品演播》的专业课程教学,探索出了组合式的教学方法,即对任课教师进行优化组合,实施一课多师制;运用一组10项教学方法进行教学、实践能力训练,切实有效提高教学效果和学生的专业技能。

关键词:《文艺作品演播》课程;组合式教学法

基金项目:本文系浙江省2016年度高等教育课堂教学改革项目“组合式教学法在《文艺作品演播》课程教学实践中的应用与探究”的研究成果之一,项目批准号:kg20160285。

《文艺作品演播》包括了诗歌、散文、寓言、童话、小说、广播剧等诸种样式的有声语言表达,是播音主持艺术的姊妹艺术。该课程目前主要是针对笔者所在学院播音与主持艺术(影视配音方向)开设的专业必修课以及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综艺娱乐方向开设的专业限选课和双语播音学生的选修课。

文艺作品演播是一种综合能力,需要学生适应话筒前(录音、直播)、镜头前(录像、直播)、舞台演出(朗诵、演讲、表演)、环境演播(街头演讲、广场朗诵、舞台表演)、广播剧演播(规定情境演播)等多种演播状态,进而养成综合演播实战能力。教学任务重,训练学生难度大。以往的教学:在教学模式上,表达训练缺乏对学生“量”和“质”的硬性指标要求,导致表达功力不足;在教学安排上,是由一名专任教师主持多种教学项目贯穿到底,不能充分发挥不同专业背景教师在不同教学阶段的长项,使教学效果不能最大化;在教学策略上,偏重演播技巧运用造成学生盲目使用演播技巧,缺乏文学形象感受能力和运用演播技巧创造有声文学形象的能力;在综合实践训练的方法上,根据时代要求尚缺乏与时俱进的新方法补充进来。

针对以上问题,我们进行了《文艺作品演播》课程课堂教学的改革试验,通过组合教师,发挥各自所长,使每个教学单元都能实现高质量的教学;通过创新多种教学训练方法,充分调动学生专业学习的兴趣,丰富拓展学生的艺术修养和思维能力,强化学生的有声艺术语言表达基本功和技巧,培养学生的研究能力,形成了一套传统教学与现代教学新方法结合的“艺术语言表达”教学训练新模式。

一、 组合教师,因材施教

以往的教学是一名专任教师主持多种教学项目贯穿到底,基础训练与演播实战训练不分,迫于教学进度安排,基础没有解决好,学生被迫上话筒、上镜、上舞台等,教学效果是学生演播能力养成不均衡,出现有的“镜头前强而舞台上弱”“朗诵能力强而演播能力弱”等问题。针对这些问题,创新教学模式实施方式,避免“一道趟式训练”下学生“全都学,全都弱”的情形,较好兼顾了学生共性艺术语言创作与个性化艺术语言创作。

在第一课堂:实施一课多师制。根据教师教学长项,由多名教师完成一门课程不同阶段课堂教学过程,解决人才培养中的共性问题。针对具体授课单元内容,进行项目分配,实施教师优化组合教学,在统一解决学生文艺作品演播基本功的前提下,由专任教师就个人专长项目指导学生,进行大课讲解和实战演播指导,解决各个项目演播技术的具体问题。在基础演播能力训练阶段,由多名专任教师分别承担教学;在多重演播空间训练阶段,选择具有演播空间组织与管理实战经验的业界专家授课,实现教师真正意义上的“因材施教”,达到教学效果的最大化。

在第二课堂:实施项目管理制。由指导教师完成正规教学计划之外的教学过程,带领学生完成具体实践项目,使学生在实战中有效提高专业技能,较好的解决人才培养中的特殊性问题。教学的形式多样。如:节目创作、社团活动、竞赛活动、社会实践活动等。

二、 课程设计,合理架构

限于当前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就读学生量大,教师教学任务超负荷运转,以往《文艺作品演播》课程只能通过“作品类型训练”达成“学生演播能力养成”。课程结业时,发现大量学生在演播作品时,仍将“演播技巧”作为学习的主要目标,文艺作品演播的终极任务——“用有声语言创造有声化的文学形象”,被学生普遍忽略,以至于文艺作品演播的成品,存在两种极端现象。一是盲目使用演播技巧,堆砌演播技巧,使得技巧展示掩盖了文学形象的呈现;二是根本不懂得使用演播技巧,绝大多数学生普遍缺乏形象感受能力。基于此,在课程设计上,建立“形象感受分析课”、“作品类型演播技巧课”、“技巧匹配形象课”三个基础课程单元和拓展一个创新型单元“多重演播空间组织与管理课”,以夯实学生的基础性演播能力、强化创造有声文学形象能力和拓展新媒体格局下多重演播空间的表现能力。这样使得学生具备文学形象的感受能力,并掌握运用演播技巧创造有声文学形象的能力;在扎实掌握基础演播能力的基础上,能够进一步延伸创作能力,拓展文艺演播的创作素质,适应新媒体格局下多重的演播空间表现形式。

三、教学方法,多样有效

依据人才培养方案设定的教学内容,在把握整体教学设计以及第一、二课堂不同特征的情况下,按不同的教学阶段及学生的不同条件量体裁衣,进行在线教学与课堂教学优势互补的分段、分类、分层立体化的教学实施策略,依据教学内容设计教学模块,采用不同的训练方式,创新了10种教学训练方法融会贯通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如下表“三模块十方法教学策略表”。

1.经典借鉴法:组织观摩或听取著名演播艺术家的经典片段,发挥学生的模仿天性,吸取名家演播的外部技巧,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建立起对文学形象的“心像化”认知。具体做法:通过课堂教师讲解、学生聆听名家作品,总结有声语言表达的外部技巧运用,进而要求学生对作品进行模仿录音,撰写分析名家作品表达技巧运用的文字作业。在对学生作业进行听评和批阅文字作业后,教师对学生作业进行分析指导,然后再留第二次作品表达的音频作业和自身表达体会的文字作业,要求学生从文学作品主旨出发,抛弃名家技巧,尝试发展自身技巧,对作品进行新颖化演播,从听感上要突出一个“新”,努力摆脱模仿的窠臼,达到借鉴经典提高自身之目的。

2.指定阅读法:指定经典作品阅读篇目,提高学生的文学欣赏能力与文学素养,建立“文学形象——种子形象——形象创作的种子”的言语机制。指定要求学生阅读经典篇目和该作家的相关文学作品,找出指定阅读作品与目标演播作品的内在联系,具体分析目标演播作品中涉及的事件、事实、景物、环境、人物及其关系、情绪心理与指定阅读作品中的一切关联,并要求学生撰写一份“目标演播作品”与“指定阅读作品”之间互为表里的研究报告,报告经教师审阅合格后方可正式录制目标演播作品。实施过程中要注意阅读篇目选择的针对性和典型性,力求起到举一反三的效果。此法是提高学生思想内涵、厚表达基础、使艺术表达之路走的更远途径之一。

3.线性达标训练法:根据课程训练内容(诗歌、散文、寓言、小说、广播剧等),制定课程专业训练达标标准,对文艺作品各种类型的演播制订“量”和“质”的标准要求,限定学生在规定的时间段内以考核方式完成达标。例如:在课程诗歌朗诵章节,要求学生必须掌握指定的10篇古代诗词和10篇现代诗歌的朗诵表达技能,且在完全背诵和有观众的舞台环境下完成朗诵,达不到要求者视为本门课程专业能力不达标,需重修。艺术类教学往往很难进行量化,考核评价标准难以确定。针对课程章节内容规定出学生必须完成的训练量,同时提出训练完成时质的要求,就能有效解决专业考核评价的可操作性问题,使学生练习的目标很明确,既有压力又有动力,对强化学生专业能力效果明显。目的是学生的专业训练通过量的积累达到质的提高。

4.体验互动式教学法:以作品类型为依据,进行针对新媒体格局下的多重多样化演播空间的文艺作品演播适应训练,把专业理论与训练技能有机结合进行一体化实验实战教学,以此拓展演播创作素质。要求学生将已经演播熟稔的文学作品在指定的演播空间,进行演播创意,借助道具、演播室的多媒体设备,进行视听化展示,形成新的可供媒介平台上展示的新的演播作品。通过这种方法锻炼学生的创意能力、演播能力、节目制作合成能力等等,亲身体验在不同演播环境中如何呈现演播作品。此方法的教学目的是使学生增强适应性,强化个性训练,养成学以致用的习惯。

5.新媒体技术训练法:充分运用现代新媒体技术手段训练学生的专业能力,通过新媒体平台评价检验学生的专业水平,激发学生的专业热情,丰富专业训练手段。如:课程教学中,要求学生设立微信公众号等展示演播作品,教师听评作品极为方便;教师经过挑选将学生创作的优秀作品上传至网易云音乐、喜马拉雅、蜻蜓FM等网络手机电台,较好地展示了学生的专业能力,扩大了本专业的影响力,提高了学生专业实践的兴趣,方便了同学们之间的相互学习,对其他学生也起到了促进的作用。此外,也为教师通过访问量考核学生平时成绩带来了便利,有效促进师生的共同进步。

6.专业比赛结合法:通过学生参加校内外的学科竞赛、专业大赛来带动专业实践训练,将第一课堂教学与第二课堂专业大赛有机结合,形成良性互动。在这个过程中培育了一批较成熟的专业大赛项目,搭建了校内外多层次、多渠道的实践实训平台。如:全国大学生齐越朗诵艺术节大赛、省经典诵读大赛、中国国际动漫节大学生声优大赛等。这种方法能对学生的专业能力进步产生良好的“倒逼”效应:学生会因为比赛投入的热情空前高涨,训练的主动性比平时大为增强,镜头话筒前的状态积极数倍,创新思维的潜能被充分激发出来,舞台上的表现力明显提高,整体上进步的幅度能跨上新的台阶,学生与老师都得到了锻炼。教师用指导学生参赛来带动训练,分析获奖作品,共享参赛经验,通过活动锻炼学生的“环境演播”能力和艺术语言表达能力,较好地实现了以比赛带动训练,以比赛促进教学的目的。

7.合作项目结合法:结合浙传之声校园电台、各级电台及新媒体播出平台的文艺广播、故事广播、音乐广播等播出平台,将学生录制的演播作品在适当节目中进行展播,强化学生课上专业技能转化为播出节目的能力;结合学院与杭州红花朵朵公司、杭州咪咕公司等达成的校企合作协议,让学生在完成项目的实战中进一步熟练提高演播的技能,积累实战的经验。学生通过在实战中完成项目,是对第一课堂知识的综合应用从而熟练地掌握文艺作品演播的方法和手段,它是知识转化为能力的桥梁。

8.汇报演出促进法:这是对课程考核形式的改革。将以往课程口试每人简单几分钟的作品演播形式改为以一台晚会节目的形式在舞台上进行汇报演出作为课程期末结业的考核。要求学生以团队合作的方式,创作完成一台覆盖各类型文艺作品演播的综合演出节目,进行教学成果展示,以此全面锻炼和考察学生的节目策划能力、团队合作能力、导播摄制能力、舞台调度协调能力以及各类文艺作品演播能力等,促进学生专业能力和综合创作能力的提升。

9.创新创业结合法:结合当前广泛开展的大学生创新创业活动,积极利用本课程所学技能利于创业的特点,鼓励学生开展创业项目建设,既能促进学生专业能力的提高,又能锻炼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提高综合素质。本课程学习的专业技能与社会需求紧密结合,实用性强,课上学习的专业技能便可直接服务社会,许多学生在校期间就创业开办了配音工作室、影视传媒公司等,承接文学作品朗读、专题片解说、广告配音、广播剧演播项目,声音表达质量广受赞誉,学生也感到了自身的价值所在。

10.研究性教学法:将全班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每组3—5人)运用研究性教学法进行综合实践训练。具体做法,首先是教师引导学生提出理论研究或是小型节目创作活动方面的问题,接着是制定小组计划,包括课题研究(或是节目创作)的意义、目标、方法、实施阶段的划分、组员间的合理分工及其它有关内容等等。其次是实施阶段,通过阅读文献资料、问卷调查、实地观察和个别访谈等方法积累资料、收集信息、拍摄视频,逐步完成研究小论文、调查报告或节目创作等研究成果或实践成果。最后是总结评价。此方法的目标为综合应用与知识建构,使学生养成学以致究的习惯。本课程着重在第二课堂进行一次完整过程的小组合作学习,一学期完成多项节目创作与演播任务,通过课程网络教学平台和新媒体网络电台进行交流。

【参考文献】

[1]罗莉.文艺作品演播[M].北京: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3

[2]杜晓红 高国庆.《艺术语言研究》[M].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18

论文作者:刘力军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科技教育(理论版)》2018年12月

论文发表时间:2019/2/25

标签:;  ;  ;  ;  ;  ;  ;  ;  

组合式教学法在《文艺作品演播》课程教学实践中的应用论文_刘力军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