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小平对生产力理论的创造性运用与发展,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生产力论文,创造性论文,理论论文,邓小平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图分类号:A849.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723X(2008)04-0001-07
中国改革开放30年来,社会生产力不断提高,综合国力不断增强,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改善,经济社会取得了巨大的历史进步。当我们回顾中国改革开放所取得的巨大历史成就时,不能不看到正是邓小平创造性地运用与发展唯物史观的生产力理论,为我国改革开放所取得的巨大历史成就打下了坚实的思想基础。邓小平把生产力理论视为唯物史观的核心理论,破除了离开生产力抽象谈论阶级斗争的历史唯心主义观念,破除了离开生产力发展抽象谈论社会主义的历史唯心主义观念,把对社会主义本质的认识牢固地建立在解放生产力和发展生产力的基础之上。这既是对唯物史观的拨乱反正,又是在社会主义时期对唯物史观的创新发展。今天,在回顾和总结改革开放30年的基本经验时,认真研究和总结邓小平对唯物史观生产力理论的创造性运用和发展,对于我们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是具有重要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的。
一、生产力理论是唯物史观的基础
历史唯物主义即唯物史观,是在社会历史领域运用唯物主义和辩证法研究社会发展一般规律的科学。历史唯物主义即是科学的历史观,又是研究社会历史的科学方法论。它是整个马克思主义学说的重要哲学基础。恩格斯就指出,历史唯物主义和剩余价值学说,是马克思一生中的两项最重大的发现。
把握唯物史观最重要的是把握作为它的基础和核心的生产力理论。否定了生产力理论在唯物史观中的核心地位,就会偏离历史唯物主义,乃至导致历史唯心主义。邓小平之所以科学地坚持和发展了唯物史观,关键也在于他牢牢把生产力理论置于唯物史观的核心地位。那么,为什么说生产力理论是唯物史观的基础和核心呢?
第一,生产力的发展是整个社会生活和现实历史的基础。
生产力是人们在生产过程中形成的获取物质资料的能力。马克思认为,以一定的生产力为基础的物质资料的生产,是人类生存的第一个前提,也是一切历史的第一个前提。他说:人们为了能够“创造历史”,必须能够生活。但是为了生活,首先需要衣、食、住以及其他东西。因此第一个历史活动就是生产满足这些需要的资料,即生产物质生活本身。同时这也就是人们为了能够生活就必须每日每时都要进行的一种历史活动。任何一个民族,如果停止劳动,不用说一年,就是几个星期,也要灭亡,这是每一个小孩都知道的。对此,恩格斯总结说:马克思发现了人类历史的发展规律,即历来为繁茂芜杂的意识形态所掩盖着的一个简单事实:人们必须首先吃、喝、住、穿,然后才能从事政治、科学、艺术、宗教等等;所以,直接的物质的生活资料的生产,因而一个民族或一个时代的一定的经济发展阶段,便构成为基础,人们的国家制度、法的观点、艺术以至宗教观念,就是从这个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因而,也必须由这个基础来解释。这里,马克思和恩格斯虽然直接讲到的是物质资料的生产是整个社会生活和人类历史的基础,但是,任何物质资料的生产都是在一定的生产力水平上进行的,都是一定的现实的生产力的体现。因此,这实质上也是阐明了生产力是整个社会生活和人类历史的基础。列宁就指出,只有把一切社会关系归结到生产关系的高度,再把生产关系归结到生产力的高度,才能说明人类历史是一个自然历史过程。
第二,生产力是社会发展的最终决定性力量。
马克思曾经对唯物史观作过如下经典的表述:人们在自己生活的社会生产中发生一定的、必然的、不以他们的意志为转移的关系,即同他们的物质生产力的一定发展阶段相适合的生产关系。这些生产关系的总和构成社会的经济结构,既有法律的和政治的上层建筑竖立其上,并有一定的社会意识形式与之相适应的现实基础。物质生活的生产方式制约着整个社会生活、政治生活和精神生活的过程。不是人们的意识决定人们的存在,相反,是人们的社会存在决定人们的意识。社会的物质生产力发展到一定阶段,便同他们一直在其中活动的现存生产关系和财产关系(这只是生产关系的法律用语)发生矛盾。于是这些关系便由生产力的发展形式变成生产力的桎梏。那时社会革命的时代就到来了。随着经济基础的变更,全部庞大的上层建筑也或慢或快地发生变革。在考察这些变革时,必须把下面两者区分开来:一种是生产的经济条件方面所发生的物质的、可以用自然科学的精确性指明的变革,一种是人们借以意识到这个冲突并力求把它克服的那些法律的、政治的、宗教的、艺术的或哲学的,简言之,意识形态的形式。我们判断一个人不能以他对自己的看法为根据,同样,我们判断这个变革的时代也不能以它的意识为根据,相反,这个意识必须从物质生活的矛盾中,从社会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之间的现存冲突中去解释。“无论哪一个社会形态,在它所能容纳的全部生产力发挥出来以前,是决不会灭亡的;而新的更高的生产关系,在它的物质存在条件在旧社会的胎胞里成熟以前,是决不会出现的。”这一经典表述表明: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矛盾,是人类社会的基本矛盾。这两对矛盾贯穿人类历史发展的始终,是人类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而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是更为基本的矛盾,它决定着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矛盾,是社会发展的决定性力量。而在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中,生产力又是最活跃的、最革命的力量,它决定着生产关系的变革。因此,唯物史观认为,生产力是社会发展的最终决定性因素。列宁就此指出:“马克思和恩格斯是唯物主义者。他们用唯物主义观点观察世界和人类,看出自然界这一切现象都有物质原因作基础,同样,人类社会的发展也是由物质力量即生产力的发展决定的。”[1](P88)
第三,生产力标准是社会进步的最高标准。
唯物史观从生产力是社会发展的最终决定性因素这一科学前提出发,进一步得出了生产力的发展是社会进步的最高标准的论断。在马克思看来,人类社会进步是在生产力发展的基础上从低级社会形态向高级社会形态演进的过程,也就是在生产力发展的基础上实现人的解放的过程。马克思指出:只有在现实的世界中并使用现实的手段才能实现真正的解放;没有蒸汽机和珍妮走锭精纺机就不能消灭奴隶制;没有改良的农业就不能消灭农奴制;当人们还不能使自己的吃喝穿住在质和量方面得到充分供应的时候,人们就根本不能得到解放。“解放”是由历史的关系,石油工业的状况、商业的状况、农业的状况、交往的状况促成的。因此,不论是从社会形态的演进看,还是从人的解放看,社会进步都是以生产力的发展为基础和标志的。正是在这种意义上,列宁提出:生产力的发展这是社会进步的最高标准。
可见,只有运用唯物史观的生产力理论,才能科学地说明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揭示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判断人类社会的进步与否。这就使得生产力理论必然成为唯物史观的最根本、最核心的理论。
二、破除离开生产力抽象讨论阶级斗争的历史唯心主义观念
我们党是以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作为哲学理论基础的党。用历史唯物主义指导社会主义建设,必须牢牢把握生产力理论这个唯物史观的核心。否则,就会偏离唯物史观,甚至会导致唯心史观。长期以来,我们党内有一种倾向,认为阶级斗争学说是唯物史观的核心理论,乃至以阶级斗争理论排斥生产力理论。更有甚者,“文化大革命”中,林彪竟然公然鼓吹:“阶级和阶级斗争是所有一切社会现象的总根源”。这些问题,不仅涉及到对唯物史观的科学把握,而且直接对我们的实践产生着重大的影响。因此,要以唯物史观正确地指导我们的社会主义建设实践,必须对阶级斗争和生产力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对阶级斗争理论和生产力理论在唯物史观中的地位,做出科学的阐述。正是针对这种情况,邓小平指出:“革命是要搞阶级斗争,但革命不只是搞阶级斗争。生产力方面的革命也是革命,而且是很重要的革命,从历史的发展来讲是最根本的革命。”[2](P311)这一精辟论述,科学地阐明了阶级斗争和生产力发展的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对于我们准确地理解和坚持唯物史观的核心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第一,阶级斗争是阶级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而生产力是社会发展的最终决定性力量。
唯物史观对人类社会历史的研究表明:阶级是自原始社会结束之后人类社会到目前为止普遍存在的现象。特别是在阶级社会中存在着利益根本独立的不同阶级之间的对抗和冲突,这就是阶级斗争。在奴隶社会存在着奴隶阶级与奴隶主阶级之间的斗争,在封建社会存在着农民阶级与地主阶级之间的斗争,在资本主义社会存在着工人阶级与资产阶级之间的斗争。这种阶级斗争是阶级社会的主要矛盾,它的最集中的表现是社会革命,并通过社会革命推动一种社会制度向另一种更高级的社会制度转变。所以,马克思和恩格斯非常重视阶级斗争,认为它是阶级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
但是,阶级的存在又是同生产发展的一定历史阶段相联系的。阶级的产生是生产力有了一定程度的发展又相对发展不足的结果。阶级斗争是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这一社会基本矛盾运动的结果和特殊表现。阶级斗争的轴心是经济利益。阶级利益不是主观的产物,而是不以人们意志为转移的客观存在。历史上,一切剥削阶级为了使其经济利益得到维护和最大限度的满足,必然要对被剥削阶级实行经济剥削和政治压迫。被剥削阶级为了维持自己的生存,摆脱受剥削受压迫的地位,就不得不进行反对剥削阶级的斗争。阶级斗争在阶级社会发展中能够起到巨大作用,也是由它对于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所起的作用决定的。生产力是最活跃、最革命的因素,生产力的发展和变革,会使原来适应生产力发展要求的生产关系逐渐变得不适应,当这种生产关系成为生产力发展的桎梏时,社会革命的时机就到来了。这时,代表生产力发展要求的先进阶级通过对反动统治阶级的革命斗争,推翻旧制度,建立新制度,打破旧的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建立适合生产力发展需要的新的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于是生产力就会得到解放和发展。因此,阶级斗争根源于生产力的革命,生产力的革命是社会发展的最终决定性力量,也只有有利于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的阶级斗争,才能起到推动社会发展的作用。
第二,生产力和阶级斗争在社会发展中的不同作用,表明生产力理论较之于阶级斗争理论在唯物史观中是更为基本的核心理论。
如前所述,由于生产力在社会发展中具有决定性的作用,这就理所当然使它成为唯物史观的核心理论。当然,阶级斗争理论也是唯物史观极为重要的理论。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历来也很强调阶级斗争理论。毛泽东就说过:“阶级斗争,一些阶级胜利了,一些阶级消灭了。这就是历史,这就是几千年的文明史。拿这个观点解释历史的就叫做历史的唯物主义,站在这个观点反面的是历史唯心主义。”[3](P1424)但是,以此为由,否定生产力理论是唯物史观的核心理论,特别是在社会主义建设时期仍然坚持这种观点,就必然会背离历史唯物主义。这是因为:首先,阶级斗争理论是以生产力理论为基础的。阶级的产生和存在、阶级斗争的根源、阶级斗争的社会作用,都需要以生产力理论、以社会基本矛盾理论加以说明,而不是相反。这表明生产力理论比之于阶级斗争理论更具根源性。其次,阶级斗争对于横亘长远的人类社会发展而言只是阶级社会的特有现象,而生产力发展则是人类社会发展的永恒的主题。不仅在原始社会不存在阶级斗争,而且在未来的共产主义社会也不存在阶级斗争。阶级斗争是阶级社会的主要矛盾,但这种主要矛盾说到底也是由生产力与生产关系、上层建筑的基本矛盾决定的。阶级斗争是阶级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而生产力则是社会发展的最终决定性因素,阶级斗争对社会发展的进步作用只有通过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才能够表明。这说明生产力理论比之于阶级斗争理论更具有普适性和重要性。
第三,在社会主义建设时期,把发展生产力作为根本任务,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没有丢老祖宗。
社会主义社会是由阶级社会向无阶级的共产主义社会过渡的社会。社会主义社会的任务就是发展生产力,并在此基础上逐步消灭剥削、消灭阶级。社会主义社会虽然还会长期存在阶级斗争,阶级斗争有时还会很激烈,但是阶级斗争已经不是主要矛盾,我国的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而要解决这个主要矛盾,就必须把发展生产力作为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这实际上是坚持以生产力理论为核心的唯物史观,进行实事求是的分析必然得出的结论。但是,有的人把阶级斗争理论作为唯物史观的核心,错误地认为阶级斗争仍然是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把阶级斗争的重要性置于发展生产力这一根本任务之上,而且认为这样才是在坚持马克思主义,坚持唯物史观。
邓小平以对唯物史观的科学把握为基础,对此进行了深入的分析。他指出,多少年来我们吃了一个大亏,社会主义改造完成之后,还是“以阶级斗争为纲”,忽视发展生产力。他说:“我们革命的目的就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离开了生产力的发展、国家的富强、人民生活的改善,革命就是空的。”“我们在总结这些经验的基础上,提出整个社会主义历史阶段的中心任务是发展生产力,这才是真正的马克思主义。”他还说:“按照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正确的政治领导的成果,归根结底要表现在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上,人们物质文化生活的改善上。如果在一个很长的时期内,社会主义国家生产力发展的速度比资本主义国家慢,还谈什么优越性?”[2](P128)因此,他强调说:我们把工作重心放在经济建设上,没有丢马克思,没有丢列宁、没有丢毛泽东。老祖宗不能丢啊!
三、破除离开生产力抽象讨论社会主义的历史唯心主义观念
邓小平坚持以生产力理论为核心的唯物史观,根本的目的是为了在如何看待社会主义的问题上拨乱反正,破除离开生产力抽象讨论社会主义的历史唯物主义倾向。长期以来,我们在对社会主义的理解上存在着只注重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而忽视生产力的严重倾向。我们强调生产关系的不间断的变革,而不顾生产力的实际水平,认为生产关系越大越公越纯就越符合社会主义。“文化大革命”中这种倾向极度膨胀,甚至否定按劳分配,要取消八级工资制,消灭一切资产阶级法权。“四人帮”更是荒唐到极点,提出“宁要社会主义的草,不要资本主义的苗。宁要穷社会主义,不要富资本主义。”他们还批判所谓的“唯生产力论”,否定生产力对社会发展的最终决定性作用,鼓吹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决定论,说什么“在整个社会主义历史阶段,生产关系对生产力、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始终起着主要的、决定的作用。”粉碎“四人帮”以后,随着拨乱反正和改革开放的进行,党内一些同志对我们为发展生产力所采取的改革措施也心存疑虑,担心这是离开了社会主义。这些事实表明,在怎样理解唯物史观并用以观察社会主义的问题上,党内的马克思主义者不仅同“四人帮”存在着根本的对立,而且同一些没有把握唯物史观的精神实质的同志也存在着分歧。针对这种情况,邓小平坚持以生产力理论为核心的唯物史观,观察和认识社会主义社会,为破除离开生产力抽象讨论社会主义的历史唯心主义倾向,作出了巨大的努力和贡献。
第一,批判“四人帮”宁要“贫穷的社会主义,不要富裕的资本主义”的谬论。
离开生产力抽象讨论社会主义的历史唯心主义观点,在我们党内由来已久,但在“四人帮”那里则被推向了极端。“四人帮”大肆鼓吹什么“宁要社会主义的草,不要资本主义的苗”,“宁要贫穷的社会主义,不要富裕的资本主义”,“宁要社会主义的低速度,不要资本主义的高速度”,“宁要社会主义的低产,不要资本主义的高产”,如此等等,不一而足。“四人帮”的这套谬论,把社会主义看作是可以离开生产力的一定发展水平、甚至是可以阻碍生产力发展的一套经济制度和政治制度,完全背离了唯物史观和科学社会主义理论,是对社会主义社会的糟蹋。邓小平在“文化大革命”中就与“四人帮”的这套谬论进行了针锋相对的斗争,并因此而再次被打倒。在社会主义建设的新时期,邓小平深感要推进拨乱反正和改革开放,必须进一步肃清“四人帮”散布的这套谬论的余毒,因此他多次的从各个方面对此进行了批判。1980年,他指出:我们革命的目的就是要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离开了生产力的发展、国家的富强、人民生活的改善,革命就是空的。我们反对旧社会、旧制度,就是因为它是压迫人民的,是束缚社会生产力发展的。“四人帮”提出宁要贫穷的社会主义,也不要富裕的资本主义,那是荒谬的。1985年他又指出: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则就是要发展生产力。马克思主义的最高目的就是要实现共产主义,而共产主义是建立在生产力高度发展的基础上的。社会主义是共产主义的第一阶段,是一个很长的历史阶段。社会主义的首要任务是发展生产力,逐步提高人民的物质和文化生活水平。从1958年到1978年这20年的检验告诉我们:贫穷不是社会主义,社会主义要消灭贫穷。不发展生产力,不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不能说是符合社会主义要求的。邓小平的这些论述彻底否定了“四人帮”的反动谬论,同时无疑也是对离开生产力抽象讨论社会主义的历史唯心主义观点的否定。
第二,从国际阶级斗争的高度,提出要建立比资本主义具有优越性的社会主义。
邓小平批判“宁要贫穷的社会主义,不要富裕的资本主义”,当然不是说我们可以搞资本主义,而是说要搞能够使生产力发展的社会主义。他说:“当然我们不要资本主义,但是我们也不要贫穷的社会主义,我们要发达的、生产力发展的、使国家富强的社会主义。我们相信社会主义对于资本主义的制度优越。它的优越性应该表现在比资本主义有更好的条件发展社会生产力。”[2](P231)在此基础上,邓小平提出了非常现实而深刻的思想。他站在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两种制度斗争和国际阶级斗争的高度,提出我们要建立比资本主义具有优越性的社会主义。他说:“社会主义如果老是穷的,它就站不住。我们在国际阶级斗争中要坚持马克思主义,坚持社会主义,就要表现出马克思主义的思想优越于其他思想,社会主义制度优越于资本主义制度。”“这要表现在许多方面,但首先要表现在经济发展的速度和效果方面。没有这一条,再吹牛也没有用。”[2](P251)邓小平的这一思想,既说出了一个不可回避的严峻事实,同时又提出了人们往往忽略的问题。这就是,我们的社会主义和马克思所设想建立的社会主义在国际背景上有一个最大的不同:马克思所设想建立的社会主义是在大多数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中共同取得胜利,社会主义一经建立其在发展生产力方面的优越性就表现出来了,而且不存在社会主义制度与资本主义制度两种制度的激烈竞争;而我们是在一个生产力发展极为落后的国家中建立了社会主义,社会主义建立之后在生产力发展水平上就与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存在很大的差距,而且面临着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制度的激烈竞争和较量。在这种严峻的形势下,如果我们不去进行艰苦的努力,取得社会主义相对于资本主义的比较优势,社会主义又怎么能战胜资本主义呢?
第三,严酷的现实迫使我们重新考虑问题,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发展生产力。
既然贫穷不是社会主义,既然我们要建立对于资本主义具有比较优势的社会主义,那么应当怎么办呢?这就要求我们坚持以生产力理论为核心的唯物史观,破除离开生产力抽象讨论社会主义的历史唯心主义观点,把社会主义牢牢地植根于发展社会生产力的基础之上。这是严酷的现实和历史经验总结使我们必然得出的结论。1980年,邓小平就指出:“根据我们的经验,讲社会主义,首先就要使生产力发展,这是主要的。只有这样,才能表明社会主义的优越性。”[2](P314)后来,他又多次谈到这个问题。他说,过去我们的经济建设也在逐步发展,但总的来说,很长时间处于缓慢发展和停滞的状态,人民的生活还是贫穷。“文化大革命”中,“四人帮”更荒谬地提出,宁要贫穷的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不要富裕的资本主义。不要富裕的资本主义还有道理,难道能够讲什么贫穷的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吗?结果中国停滞了。这才迫使我们重新思考问题。考虑的第一条就是要坚持社会主义,而坚持社会主义,首先要摆脱贫穷落后状态,大大发展生产力体现社会主义优于资本主义的特点。他强调指出,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则就是要发展生产力。在社会主义国家,一个真正的马克思主义政党在执政以后,一定要致力于发展生产力,并在这个基础上逐步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
党的十三大报告总结邓小平的这些思想,明确提出:“马克思主义的历史唯物主义从来认为,生产力是一切社会发展的最终决定力量。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只有适应生产力的状况,才能促进生产力的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的产生,社会主义从一个阶段到另一个阶段的推进,以至共产主义的实现,都离不开生产力的发展。”在总结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们所采取的一系列改革开放的重大措施,逐步形成邓小平理论的一系列主要观点的基础上,十三大报告精辟指出:“这里的核心问题是,必须破除离开生产力抽象谈论社会主义的历史唯心主义观念,从根本上划清科学社会主义同种种空想的界限。”
四、坚持以生产力理论为核心的唯物史观揭示社会主义的本质
邓小平坚持以生产力理论为核心的唯物史观,破除离开生产力抽象讨论阶级斗争的历史唯心主义观念,破除离开生产力抽象讨论社会主义的历史唯心主义观念,从根本上说,是为了解决“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个首要的基本理论问题。他说:“社会主义是个很好的名词,但是如果搞不好,不能正确理解,不能采取正确的政策,那就体现不出社会主义的本质。”[2](P313、312)因此,邓小平在破除了对社会主义的不正确的种种观念之后,必然要进一步对社会主义的本质作出科学的阐明。1992年,在南方谈话中,邓小平精辟指出:“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4](P373)这一论述,坚持以生产力理论为核心的唯物史观,在总结我国改革开放的新鲜经验的基础上,对社会主义本质做出了马克思主义的新概括。
说这个新概括是马克思主义的,是因为它坚持了马克思主义的历史唯物主义和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原理,坚持了我们过去形成的行之有效的、合乎实际的东西。这个新概括的每一句话,都可以在过去的马克思主义文献中找到它的根据和来源。
既然是坚持过去的东西,又何新之有呢?新就新在它坚持以唯物史观的生产力理论为核心,把以往为人们所忽略而实际上是社会主义最为本质的规定凸现出来,从而为我们提供了锐利的思想武器,帮助我们从过去充塞头脑的种种关于社会主义的历史唯心主义观念中摆脱出来,从那些长期被当作马克思主义的不可移易的结论、实际上却是不符合实际情况和时代发展的传统观念中摆脱出来,使我们对社会主义本质的认识得到了前所未有的更新和升华。
第一,长期以来被忽略而实为社会主义最根本要求的“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在社会主义本质的规定中第一次得到了充分体现。
以往,关于社会主义的本质规定很少谈及解放和发展生产力,人们对此已经习以为常,并未产生疑问。其实,从唯物史观的基本理论看,这种对社会主义本质的理解是很有问题的。因为唯物史观认为任何一种社会形态,都是由生产力、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这三项基本要素所构成的,而且生产力在其中起着重要的基础作用。马克思就曾说过:“一定的生产方式或一定的工业阶段始终是以一定的共同活动的方式或一定的社会阶段联系着的,而这种共同活动方式本身就是‘生产力’,由此可见,人们所达到的生产力的总和决定着社会状况,因而,始终必须把‘人类的历史’同工业和交换的历史联系起来研究和探讨。”[5](P33)他还举例说,手推磨产生的是封建主义的社会,蒸汽磨产生的是工业资本家为首的社会。因此,忽视生产力的作用,这是以往对社会主义本质理解中的一个根本性缺陷。邓小平把“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作为社会主义本质的首要规定,不但弥补了这一缺陷,而且进一步提出了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的要求。这就使唯物史观的生产力观点得到了充分的体现和贯彻。
第二,把“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作为社会主义的本质规定,又是具有鲜明的现实针对性的。
把“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作为社会主义的本质规定,它是针对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实际和要求提出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生产力不发达的阶段,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特别尖锐的阶段。发展生产力作为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在这样的阶段尤为显得迫切。过去,由于社会制度腐败和国力孱弱,旧中国受尽了帝国主义列强的侵略和凌辱。现在,我们建立了社会主义制度,但由于生产力不发达,仍然在与资本主义国家的竞争中处于不利态势。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我们奋发图强,艰苦奋斗,集中精力搞现代化建设的阶段。所以,在这个阶段把握社会主义的本质,尤其要突出解放生产力和发展生产力的重要地位。
第三,把“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的目标置于解放生产力和发展生产力的基础之上,使其具有了可靠的保证。
邓小平重新概括社会主义的本质,在“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之后,接着讲的是“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这后一句话,讲的是社会主义在社会关系方面的根本目标。把实现社会主义在社会关系的根本目标置于解放生产力和发展生产力的基础之上,就使这一目标的实现有了可靠的保证,也是富有新意的。
邓小平在1986年接受美国记者电视采访时就说过:“社会主义原则,第一是发展生产,第二是共同致富。”[4](P172)这里用简洁明快的语言,说出了同南方谈话的概括相一致的思想。也为我们分析南方谈话对社会主义本质的概括,提供了参照。
过去,我们讲社会主义,也讲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实现共同富裕,但是没有注意和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联系起来。甚至认为我们只有完全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实现共同富裕,才能解放生产力和发展生产力。因而,在生产关系方面搞纯而又纯的公有制,把按劳分配搞成平均主义,结果影响了我国的经济发展速度,拉大了我国与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和周边国家与地区的差距。事实教育了我们,实现社会主义在社会关系方面的目标,也要以解放生产力和发展生产力作为基础。没有生产的发展作为物质基础,社会主义就会是贫穷基础上的平均主义,谈不上共同富裕。只在怎样分“蛋糕”上做文章,不在怎样把“蛋糕”做大上做文章,这不是解决问题的好办法。邓小平依据生产力是社会发展的最终决定性力量的唯物史观的这一基本原理,把“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置于解放生产力和发展生产力的基础之上,彻底改变了过去这种只讲分“蛋糕”不讲把“蛋糕”做大的逻辑,从而使我们实现社会主义在社会关系方面的根本目标具有了可靠的物质保证。
这当然不是说,我们可以忽视怎样分蛋糕,忽视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实现共同富裕。相反,邓小平是非常重视共同富裕对于社会主义的根本意义的,强调在做大蛋糕的同时分好蛋糕。他反复强调:“社会主义的目的就是要全国人民共同富裕,不是两极分化。”“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不同的特点就是共同富裕,不搞两极分化。”“社会主义最大的优越性就是共同富裕,这是体现社会主义本质的一个东西。”[4](P110、123、364)但是,在邓小平看来,共同富裕是作为最终达到的目标而纳入社会主义的本质的,又是作为逐步实现的过程提到我们面前的,它是目标和过程的统一。一方面,要坚定不移地朝着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的目标前进,否则就会背离社会主义;另一方面,这又是一个过程不能一蹴而就,也不能同步前进。在这个过程中,还要提倡一部分地区、一部分企业、一部分人在诚实劳动和合法经营的基础上先富起来。所谓合法经营,就包括多种经济成分,包括允许一定范围和程度上的剥削。允许一定范围和程度的剥削,有利于生产力的发展,有利于增加就业,有利于方便生活,归根到底,有利于在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的基础上最后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达到共同富裕。
收稿日期:2008-07-30
标签:邓小平南方谈话论文; 邓小平理论论文; 邓小平论文; 资本主义制度论文; 资本主义基本矛盾论文; 社会主义社会论文; 资本主义社会论文; 历史唯物主义论文; 社会主义革命论文; 社会阶级论文; 社会观念论文; 唯心主义论文; 马克思列宁主义论文; 科学论文; 阶级斗争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