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乡市市政工程处 河南省 453000
摘要:道路绿化景观设计是我国城市建设的主要内容,其影响因素较多,其中雨水因素是其重要影响因素之一。海绵城市最重要的内容就是对雨水进行管控,通过绿带完成对雨水的收集和利用,进而防止城市出现内涝情况,缓解城市水资源紧张的问题。因此,在新时期下,如何在道路绿带景观设计中应用海绵城市理念,是当前我国城市急需探索的问题。
关键词:海绵城市理念;道路绿化;景观设计;应用
1海绵城市理念概述
新时期下,随着我国经济的蓬勃发展,城市建设也逐渐进入到快速发展阶段,在此背景下,大量先进的城市建设理念应运而生,海绵城市理念就是其中最重要的一项。海绵城市的概念就是城市要如同海绵一样,在应对自然灾害和环境变化的时候,具有较高的弹性,在雨季时具有净水、渗水、蓄水以及吸水等功能,在城市需要时,还可以将水释放出来合理利用。在建设海绵城市的过程中,要按照生态优先的理念,将人工措施与自然途径充分结合,在保证排水防涝的基础上,实现城市雨水的净化、渗透和积存,促进生态保护和雨水资源的合理利用。同时,在建设海绵城市之中,要转变思想观念,以往的城市建设基本都是硬质化路面,在遭遇大雨的时候,主要依靠泵站和管道进行排水,末端集中和快速排出是主要设计理念。在海绵城市理念下,城市排水要更多的依靠下沉绿地、雨水花园以及植草沟等绿色手段进行排水,以源头分散、慢排缓释为主要设计理念。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海绵理念城市道路景观设计方法
2.1加强城市道路景观的功能性设计
加强城市道路景观的功能性设计,在人们的意识中,传统的道路景观设计只是为了提高观赏性和艺术性,在城市的美观度上大大提升,随着环境保护意识的提高,人们认识到了道路景观设计的绿化作用,能够净化空气,给人们带来新鲜的空气。而现在在绿化发展的道路上人们开辟了道路景观新的作用就是在雨天对水的处理。这就是在海面城市理念的影响下生成的,因此为了强化海绵城市理念的实用性,在道路景观设计中还需要注意一些地方。对于道路材料的选择,不能只是简单的选择混凝土或者沥青,要选择透水性好的,这样雨水不仅通过城市的排水系统排出,还能通过渗透的方式到土壤中去,这样城市的水体循环就得到了进一步的提升,同时也避免了雨水积聚对交通的影响。此外,在树池设计中要合理的设计树木之间的间距,这样有利于树木的成长。树木得到成长势必会占取相应的面积,因此在设计中要加强间距的合理化,不影响树木光合作用的同时,利用好树木本身的优势加强水质的净化。
2.2加大城市绿化面积
加大城市的绿化面积,可以将海绵城市的理念发挥到最大。对于城市用地的紧张度来说,加大绿化面积的难度有所上升,但绿化面积的加大又势在必行,因此,相关部门加大了社区的绿化。由于城市的用地紧张,而近年来人口在迅速暴增,小区的建设在不断的扩大,而小区的地理位置一般都与主要城市道路临近,因此加强小区的绿化建设可以大大增大绿化的面积,同时为小区的环境做出优化,这样既满足了社会利益,又不损害居民的自身利益,真正的做到了利益相统一的原则。这一举措大大的方便了居民的日常生活,不论是在用水上还是排水上都得到了极大的便利,这就是海绵城市理念带来的优势,大大的提高了我国的绿化水平,并且缓解了用水紧张的问题,升华了海绵城市的内涵,增大了该理念的实用性。
2.3行道绿带设计
在道路的整体设计中,道路绿带起到对非机动车道和人行道的调蓄以及储水功能,进而实现对雨水的科学回收和利用。在设计人行道过程中,可以通过透水铺装的方式,机动车道和非机动车道可以通过透水水泥和透水沥青路的方式,其透水设计要符合我国相关要求和标准。透水铺装根据材料可以分为碎石铺装、鹅卵石、嵌草砖、沥青混凝土、透水砖等。人行道绿带设计主要通过树池结构的方式种植单排植被,对树池进行合理的布局,进而平衡以及完善整体结构。在设计过程中,要提高设置的进水口宽度、优化进水条件,在设置间距的过程中,要结合道路坡度进行合理调整。同时,还要对人行道基础设计进行优化,利用栽种植被的方式,对雨水进行有效截留,进而防止树池出现水土流失的情况,进而对整体结构进行优化。
2.4路测绿带设计
路侧绿带设计主要是对基础雨水进行续存,在设计路侧景观的过程中,可以通过草、灌木以及乔木相结合的形式,对植物缓冲结构进行优化,进而实现结构对于雨水的回收和利用。在设计过程中,设计人员要综合考虑基础需求和周边结构,通过植物缓冲带净化雨水,在满足居民对路侧景观欣赏需求的同时,减少车辆噪音以及尾气干扰,保证设计的完整性。在选择植物物种的过程中,设计人员要针对防污染、除噪音以及防粉尘的原则,通过合理的整体布局,对灌木和乔木进行科学设计和搭配,在实现色彩搭配合理的基础上,根据植物的季节变化进行选择,实现道路景观的舒适和美观,满足居民对景观的欣赏要求,对交通道路实现指引功能。同时路面排水设计中,要通过生态排水的方式,将路面雨水汇入绿化带中,通过绿地对雨水实现回收和利用。同时,主管部门要将雨水灌渠与路面排水系统进行有效衔接,进而实现排水的顺利与通畅。
3结论
我国的海绵城市理念的应用虽然还不是很成熟,但人们已经意识到海绵城市理念的益处,在城市的建设中努力的将其融入进去。海绵城市理念就是利用城市加强蓄水和净水能力,使得水质能够得到进一步的净化。道路景观的设计融入海绵城市理念后的功能性就大大增加,无论是在道路的景观性上还是在实用性上都得到深层次的提升。在道路景观设计中,相关部门加强了社区的绿化工作,这样就能在环境和水质上进一步提升。此外,对于绿化,还应当设定一定的标准进行建设,在标准上进行统一,不仅在城市的美观上能够大大提升,而且在树木间距的合理性上也得到了控制,为了实用性和艺术性能够牢牢的相结合,相关部门应该加强外形的设计。
参考文献:
[1]刘一颖.海绵城市理念在道路绿化景观设计中的应用[J].建材与装饰,2016,(17):283-284.
[2]隋飞.海绵城市理论在道路绿化景观设计中的应用[J].现代园艺,2016,(17):110-111.
[3]滕臻.生态单元在城市新区道路绿化景观设计中的应用研究[D].安徽农业大学,2016.
论文作者:尹乐乐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7年第35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3/15
标签:城市论文; 海绵论文; 道路论文; 理念论文; 雨水论文; 绿带论文; 景观设计论文; 《基层建设》2017年第35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