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伴随科学技术水平的提高,公路路基路面施工技术得到了很大的进步。而路基路面的施工是市政工程建设中的重要部分,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很大的便利,越来越重视路基路面在市政工程中的重要性。本文在市政工程路基路面的施工质量要求分析基础上,主要分析市政工程路基路面施工技术。
关键词:市政工程;路基路面;施工技术
引言
伴随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交通事业发展也比较快,车辆数量也在不断增加,给城市车流量的控制增加一定难度,对市政工程路基路面的要求越来越高。现阶段,城市道路施工中还存在一些不足,影响到市政工程的竣工验收和道路投产后的运营。
1市政工程路基路面的施工质量要求
(1)路基施工质量要求
在路基施工中,必须确保路基在受到外力影响下,不会出现不满足要求的变形,市政工程路基也要有一定程度上的强度。通常而言,在地下水与地面水的作用下,路基的强度也会大大地下降。对于水温变化尤为明显的区域,路基会受到一定的冻融影响,出现翻浆与冻胀的现象,在很大程度上使路基强度下降。所以,要想避免路基不受各种水温的影响,并且不发生强度的变化,路基自身需要具备很高的水温稳定性。
(2)路面施工质量要求
现阶段,在很多的市政工程施工中,通常是选择水泥混凝土路面或改性沥青混凝土路面,为了提高市政工程的施工质量,这两种路面必须具有一定的稳定性、并且能够抗磨损、抗弯等。
2 市政工程路基施工技术
路基路面施工是市政工程建设项目的关键部分,在实际的施工中,相关市政工程单位需要结合工程的具体情况,采取科学合理的施工技术。在市政工程路基路面施工过程中,测量放线、路基排水、路基压实等都是比较重要的施工环节,施工单位需要重视这些施工环节的开展工作。
2.1 施工测量工序
测量人员必须严格根据市政工程设计图纸在施工现场进行恢复道路中线,并且使用正确的方法,明确构筑物的实际位置,还要指导施工单位进行施工测量,使其能够按照施工图纸进行操作。在市政工程路基路面施工过程中,施工测量工作包括的几个环节:复测导线、中线及水准点。在施工测量过程中,测量人员需要充分了解施工图纸,并且核对图纸和设计要求有没有达成一致;为了能够很好地符合市政工程路基路面施工过程中的需求,工作人员需要在复测中线过程中,合理地设置临时的加桩地面标高以及水准基点标高;在测量放线过程中,测量人员必须提高纵横断面定位的精确性,从而为路基路面工程和构造物的定位奠定良好的基础,并使其满足市政工程施工的相关标准。
2.2 路基路面排水
(1)地面排水
边沟、截水沟、跌水、急流槽以及地表的排水管是现阶段采取最多的地面排水设施。一般情况下,会采取铺砌防护的措施,处理公路上的排水沟渠。在预制板块过程中,可以选择浆砌片石加固、或者水泥混凝土进行施工。与以往的方法相比,现在施工的公路通过水网地段的路基,在很大程度上有了很大的改进。比如,路线两侧的灌溉沟渠系统进行了重新布置,穿越路线的排灌涵洞被省略,路基工程质量也会得到保证。在公路排水过程中,最好是采取原有水系,这样可以保护生态环境。
(2)路面排水
路面排水是要快速排出路面规定范围内的降水,减少水从路面渗入,这样就不会有大量的水冲刷路基边坡。路面排水从以下方式入手:(1)集中排水方式。在硬路肩外侧安装水泥混凝土预制块或现浇沥青混凝土的拦水带,并且与硬路肩路面构成三角形的集水槽流水,每隔20~50m间距设于泄水口与路堤边坡急流槽衔接将雨水排到坡脚排水沟中。在超高路段的排水过程中,可以设置中央带的圆形开口排水沟或雨水井,这样可以达到排水的效果。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2)分散排水方式。通常情况下,会采取在地势平坦的路段,路线纵坡最好选择在0%~3%的长路段,除了硬化路肩和加固路基边坡外,在地下水位较高的地段,为了使路表不存在积水情况,可通过硬化路肩,设计路肩排水沟,以此达到增大沟坡排水的目的。
2.3 路基压实
在路面的压实过程中,必须根据市政工程施工的规范,要确保石料的平整度达到市政工程的相关标准。如果平整度不满足标准的路面,可以在局部填充一些细料,通过人工填充的方法,使局部达到平整。同时,在路基的压实过程中,必须检查压路机压实,有没有出现架空、扭曲的情况,若出现这些问题,可以合理地调整压路机,然后进行有效地施工,避免漏压、超压、压实不到位等问题的出现。压路机的碾压速度在开始的时候,必须先将速度放慢,根据市政工程要求最大速度最好不要超过4 km/h,压实过程中,必须先压实路面两侧,然后压实中间,压实时要逐渐地使用石料填充间隙,间隙被慢慢填满,石料稳定,没有下沉和水平移动,直到路面表面平整为止。
2.4 路桥路基防护技术
因为地层的平衡状态通常会受到修筑路桥工程很大的影响,所以,路基必须承受地层通过改变以后的一定作用力,并且受到周围环境与自然因素影响,造成路基被侵蚀和破坏。因此,必须制定出科学合理的防护方法进行处理。在路桥路基防护过程中,由于混凝土和石砌场防护坡施工操作的造价比较高,而且耐久性也相对也比较差,因此,一般情况下,会使用草型护坡施工技术,以此不仅能够达到保护效果,还可以美化景观和改善生态环境。
3 市政工程路面施工技术
(1)水凝混凝土路面施工技术。在水泥混凝土路面施工过程中,首先,必须将测量放线、模板安装等准备工作做好。然后采取全站仪和水准仪等测量仪器测量高程与中线,结合根据施工图纸上标注好的纵缝地方,按照路面分隔板装模,主要需要检查模板安装的牢固性、垂直度等。同时,模板的安装先后顺序需要与混凝土浇筑施工的一样。在混凝土浇筑施工过程中,需要将原料、搅拌、摊铺、振捣、抹面施工等环节进行严格控制。如果混凝土浇筑超过8个小时,就需要切缝解决。
(2)改性沥青混凝土路面施工。这种路面施工主要是对拌合、施工温度、改性沥青混合料的运输、改性沥青的摊铺、改性沥青混合料的碾压等施工环节进行控制。在拌合施工过程中,需要进行集料的除尘处理,合理添加抗剥离剂,结合沥青用量和拌合产量确定抗剥离剂添加的数量。在拌合过程中,需要严格控制拌合的时间。在改性沥青混凝土路面施工过程中,需要安排专业的工作人员测量改性沥青混合料的各个阶段的温度,并且把握好原料的温度。碾压作业包括以下几个工序:初压、复压和终压。这几个工序施工中,上一个工序完成后,并且满足市政工程施工标准后,才能进行下一个工序。
(3)路面养护技术
公路在施工结束后,路面的养护也比较重要,难度比较大,公路路面养护主要在于日常养护,并且制定详细的规范和准则,建立完善的管理机制,安排专业的人员每日伤感巡视,同时做好检查与记录工作。公路运行过程中,若有路面存在一些质量问题,必须及时进行处理,同时需要做好公路路面的养护工作。
4 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市政工程路基路面的施工过程中,需要对实际情况进行全面的考察,并且按照具体规范,选择最合适的施工技术,这样才能达到预期的施工效果。需要明确施工的质量要求,做好测量工序、路基排水、路基压实、路基防护等施工工序,确保各个步骤的合理性,通过一系列有效措施和施工技术,不断地提高市政工程的整体质量。
参考文献:
[1]徐文泽.市政工程路基路面施工技术[J].建材与装饰.2018(19):277-278.
[2]张春林.市政工程的路基路面施工技术研究[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5(17):209.
[3]孟微.市政工程的路基路面施工技术研究[J].建材与装饰.2017(31):214-215.
[4]孟文杰.探讨市政工程的路基路面施工工艺[J].江西建材.2017(06):176.
论文作者:何锦洪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8年第35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1/3
标签:路基论文; 路面论文; 市政工程论文; 过程中论文; 混凝土论文; 测量论文; 施工技术论文; 《基层建设》2018年第35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