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肇庆市水利水电工程公司 广东肇庆 526000
摘要:钢筋混凝土结构本身存在防火性能好、坚固稳定、成本低、承受荷载力强等诸多优点,因此在现代建筑工程中得到了非常广泛的应用。近年来随着建筑工程数量的增加,人们对建筑结构各方面的要求也不断提升,建筑结构的稳定性直接关系到建筑的使用年限。这种情况下钢筋混凝土在建筑工程建设中得到了普遍应用。基于此,本文首先简单概述了钢筋混凝土施工的特点,然后从不同角度针对建筑工程中的钢筋混凝土施工技术展开了一系列分析,希望可以为同行的研究提供一些参考。
关键词:建筑工程;钢筋混凝土
在当前的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钢筋混凝土的使用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同时钢筋混凝土也是施工中使用最为广泛的一种建筑材料。目前多数建筑物都受到了温度变化、荷载等因素的不利影响,建设以后经常带病运行,运行以后又经历了一个老化的过程,因此必须对其进行精心的管理和维护,才能保证建筑可以安全运行。随着近年来我国社会注意现代化进程的不断推进,建筑工程数量越来越多,这种情况下有必要针对钢筋混凝土施工技术在建筑工程中的使用进行进一步分析。
一、钢筋混凝土施工的特点
1.1施工工序的复杂性
通常情况下建筑工程都会按照准备工作→放样→测量、构建模板→建立钢筋架→安装→浇灌混凝土→混凝土养护、拆模的步骤展开施工,但是施工顺序需要随着工作面位置的变化而发生改变,这也为后续施工质量管理工作带来了很多困难。
1.2钢筋混凝土结构的易损性
所谓易损性是指在钢筋混凝土施工过程中,由于施工不规范造成结构开裂等问题,与此同时,还存在很多外在因素,因为受到材料自身性能与质地的影响,钢筋混凝土结构也会出现破损问题。这些问题都在警告我们,在利用钢筋混凝土时必须要小心谨慎,以避免造成不必要的损失。
1.3钢筋混凝土结构的异变性
新浇灌混凝土必须通过模板支撑或二次支撑,传递给下面预先浇灌好的楼板,在这一过程中,需要由混凝土结构及临时性承载系统来承担施工的所有荷载。这种由混凝土变化结构及支撑系统组成的临时承载系统,会随着施工程序的变化而发生变化,施工过程中混凝土浇筑、养护及拆模等步骤,因为作业面不同,各施工程序需要的材料、施工技术、施工人员的数量都是不同的,因此直接导致了混凝土结构体系承载随着施工工序的变化而发生变化。
1.4混凝土碳化
潮湿空气中的二氧化碳侵入到混凝土内,氢氧化钙物质起化学反应后,会生成碳酸钙和水,这一过程被称为混凝土碳化。混凝土碳化不仅会引起混凝土收缩,使混凝土表面产生细微的裂缝,还会导致混凝土的碱度降低,减弱混凝土对钢筋的保护作用。
二、建筑工程钢筋混凝土施工技术的应用
2.1模板工程
在支模之前应由专人设计配板,并划出配板放样图,模板就位应严格按照配模图对其进行安装,将支撑、模板落到实处,注意不能出现“虚”脚,设置专人负责安装及拆除。墙、柱脚位置模板应该加设垫木、导模,这样可以避免出现混凝土漏浆的问题,如果梁板跨度在4m以上,应该按照跨度的1~3‰对底模进行起拱,墙、柱模板在安装过程中应采取适当的保护性措施。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模板就位时,绑扎好的钢筋这时很容易会损伤模板面,需要由施工人员在施工现场将模板扶住,轻轻的就位,避免给模板受到损伤,在靠近模板处进行钢管点焊施工时,应该用铁皮进行隔离,以避免焊火将模板面烧坏,在模板安装之前,一个按图将各种电管、水管就位,以避免安装完成以后二次开洞的出现。此外,为了避免混凝土硬化过程中和模板粘结在一起,对脱模造成影响,可以在开始浇筑混凝土之前,将隔离剂涂刷在模板表面,振捣混凝土过程中,插入式振捣器不能与板面发生接触,以避免将模板撞坏,注意严格按照规范要求控制振捣时间。
2.2钢筋工程
应该将梁底部钢筋接头设置在支座位置上,同时应该将上部钢筋接头设置在跨中1/3的范围内,同时同一断面中钢筋接头的总该数量不能在总根数的50%以上,接头位置应该错开45d(d是钢筋直径)。墙、柱竖向钢筋接头应该在煤层楼板面位置设置,注意接头位置应该错开50d,在支座处设置板底筋接头,选择跨中1/3处设置负钢筋接头,其他短钢筋应该严格按照设计长度进行制作,不设置接头。通常现浇钢筋混凝土楼面不用留施工缝,将施工插筋增设在断面处,这样可以使施工缝的抗剪能力得到增加。
2.3混凝土工程
混凝土施工过程中需要利用配合比试验对最佳配合比进行确定,应对各种砂石及原材料进行合理选择,并保证原材料质量,建立有效的混凝土防水体系,保证具有良好的性能。在混凝土搅拌过程中,应对材料质量进行严格控制,将振捣工作做好,避免出现振捣不实等相关质量问题,进而对施工进度造成影响。水工建筑物应保持良好的防水性能,这方面水泥基渗结晶型防水材料的防水效果比较好,可以分成内审混凝土防水剂和表面处理用防水材料两种,这两种材料分别在混凝土本体自防水及表面防水中适用,当前这种材料已经在水工混凝土建筑物建设中得到了广泛应用。
三、建筑工程中钢筋混凝土施工技术的合理控制
3.1加大对工程材料的检测力度
在建筑工程钢筋混凝土施工过程中,施工企业必须对钢筋的数量及规格进行准确的确定,并注意提升对工程材料的检测力度,以保证施工材料的整体质量。一般来说,应该先对材料外观质量进行检测和验收,在钢筋绑扎过程中应保证其横平竖直,并对踩踏过程中板负筋是否存在变形问题进行查看,此外,还要严格按照施工要求准确安置垫块,尤其是板负筋的安置。
3.2混凝土的振捣与养护
钢筋混凝土施工中易采取分层浇筑的方式,在混凝土初凝前覆盖第二层并加强交界面的穿插振捣工作。混凝土浇筑后应及时进行覆盖等保温保湿养护,降低混凝土内外温差,把混凝土浇筑体里表温差控制在25℃以内,内外温差控制不能超过20℃。如果条件允许应避开白天高温时段,夜间进行混凝土的浇筑,减少因温度产生的裂缝。
3.3加强质量验收
在建筑工程钢筋混凝土施工质量检验过程中,为了保证质量验收的真实性及准确性,施工企业应该严格按照国家相关规定展开建筑工程质量验收。从当前我国建筑工程钢筋混凝土施工现状来看,质量验收主要包括两方面内容,其一为施工材料复试,对钢筋混凝土进行复试不仅可以保证材料质量的合格性,同时也是钢筋混凝土质量验收工作顺利开展的重要前提。这样才能及时通过检查发现问题,然后采取措施对问题进行解决。如果发现钢筋质量不合格,或者没有达到相关要求,这时可以按照建筑工程的实际施工情况,进行科学有效的返工,以避免由于施工质量问题而造成的安全事故。
3.4提升施工人员综合素质
在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为了充分保证建筑的质量,促进企业经济效益及社会效益的提升,就必须提升施工人员的素质,将其工作积极性激发出来,只有这样才能提升其工作效率,更好的为企业持续性发展提供动力。在钢筋混凝土施工过程中,施工企业首先应该建立明确的责任制,切实将具体责任贯彻落实下去,使每个员工都了解自己的职责,明确不同施工环节的分工,促进工程建筑质量的提升,并对工程管理体系进行完善。
四、结语
综上所述,钢筋混凝土施工技术是当前建筑工程建设中非常重要的环节,与工程质量及人们的居住条件直接相关,只有对施工技术管理进行完善,才能保证工程如期完成,同时充分保证建筑工程的施工质量。在未来的工作中需要广大科研工作人员及技术人员不断探索创新,研发出与工程实际情况相符合的新技术和新工艺。
参考文献:
[1] 刘新伟,张浩. 基于水工建筑工程施工技术与方法探究[J]. 四川水泥. 2015(06)
[2] 张杰,井中建,高亚娟. 浅析水利工程中钢筋混凝土施工要点[J]. 科技与企业. 2012(05)
[3] 左丹. 水工建筑中施工技术的应用与创新探讨[J]. 黑龙江交通科技. 2014(01)
[4] 梁勇刚. 建筑项目施工中施工技术的应用与创新途径[J]. 科技创新与应用. 2015(20)
论文作者:伍海帆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6年1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8/8
标签:钢筋混凝土论文; 混凝土论文; 钢筋论文; 建筑工程论文; 模板论文; 过程中论文; 施工技术论文; 《基层建设》2016年11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