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政建筑工程质量及施工技术管理路径探微论文_陆忠贤

市政建筑工程质量及施工技术管理路径探微论文_陆忠贤

杭州跃达建设工程有限公司 浙江杭州 310000

摘要:在我国的市政建设中,一些施工质量达不到国家建筑质量标准,致使工程无法得到有效的保证。在施工过程中,在施工安全和工程质量方面存在许多问题。技术的施工工艺不仅影响市政建设项目的质量,对市政建设单位的发展也有着重要的影响。因此,该课题的研究对市政建设质量控制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对保障今后建设项目的发展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本文根据笔者工作实践,对市政建筑工程质量及施工技术管理措施进行了分析和探讨。

关键词:市政;建筑工程;质量;施工;技术

1 现代市政建筑质量现状与施工技术管理

1.1 管理机制不足

我国现行的建设工程质量管理体系仍然存在政企分开的局面,难以严格执行公平而公正质量监督,不利于建立有效的约束机制。市政建设项目管理体制的合理性是一个重要的保证,确保建筑工地的安全。建设项目管理体制不健全,会造成施工程序混乱,造成管理浪费,出现人、材料、财产工程损失、进度延误、施工质量和安全受到严重威胁。虽然目前我国市政工程在设计时都会请专家参与,但是由于设计、管理、施工人员的水平参差不齐,导致工程质量存在偏差,或者无法按照设计要求进行施工。同时,因为我国幅员辽阔,每个地区的人文、地理和经济人文等状况差异较大,很多设计无法落地,造成市政工程质量问题,尤其是边远落后地区,本身自然条件差,施工难度大,同时政府财政资金有限,无法保证市政工程按照发达地区的标准执行。

1.2施工技术问题

目前,一些市政建筑工程企业只是一味追求进步,跟从传统的施工技术和模式,忽视建筑的改造和更新。一般情况下,在设备和技术方面,不要为科学研究和技术创新放弃太多的资金。因此,其技术设备落后时代,已不能满足市政建设项目的要求。

1.3 质量监督不足

目前,一些施工企业在项目实施过程中缺乏有效的质量监督和管理,施工过程中的质量管理不足。在施工过程中,监理单位、政府质量监督管理部门和建设单位质量管理人员都不足以开展工作。为了减少在成本和支出,一些建筑单位大胆使用不符合施工标准的低等级钢筋或混凝土,出现切割等违法现象,严重影响施工进度。它降低了施工质量,给企业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损失和信用损失,甚至重大伤亡和财产损失,后果很严重。监理工作作为市政工程质量的保障,通常情况是外包给第三方机构作为监理方,没有完善的市场管理,第三方机构有时不能很好的起到监督作用,甚至出现和施工单位串通的现象。造成监理形同虚设,监管作用缺失。

1.4 市场问题

由于我国建筑市场总体环境较为复杂,且市场管理没有完善的体系,项目承建公司为了自身利益会出现转包的现象,甚至有多手转包的情况,这就让一些实力较差或者无施工资质的企业钻了空子,导致工程质量受到严重威胁。因此对于建筑施工市场的规范化管理迫在眉睫。

1.5施工问题

施工问题占目前造成市政工程质量问题的大多数,施工技术和操作规范不达标是主要问题。施工技术问题主要体现在对于路基土质和含水量的把控上,一旦这两项技术在施工时出现问题,会大概率的导致路基沉陷和路面开裂。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操作规范不达标的问题主要集中在施工人员对于技术标准和操作规范掌握不达标,在过程和环节质量中出现偏差,造成整体工程质量的问题;同时还存在施工工人不按照施工规范来施工,依靠经验主义,给整个工程的施工造成很大的质量隐患。

2 加强施工技术管理水平

2.1 市政工程施工前的技术管理措施

为了满足施工设计文件的要求,市政工程建设前必须完善各种施工标准和规范。另外,施工企业应履行施工技术管理部门的相关职责,避免施工后无人值守。同时,企业必须不断激发施工技术管理者的工作创造力和积极性。在施工准备阶段,施工技术管理人员要做好准备工作,明确施工特点、要求、进度以及施工技术管理任务等,从而使施工进展顺利。

2.2 加强施工技术管理

2.2.1 加强施工技术标准化管理

为了从根本上提高工程质量,必须建立一套完整的科学的管理体系,并根据其实施,以保证工程质量的各项过程、施工过程分步骤进行。同时,在施工过程中,注重细节,善于发现和解决问题。在构建的任何部分我们必须非常仔细地检查,认真安排负责人进行有效监督,以保证整体建设的技术水平得以提高。

2.3 后续工程的施工技术管理

施工技术管理在整个工程建设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因此,项目管理工作完成后也很重要,可以说:一个重要的项目,加强施工技术管理,对提高整体质量水平起着重要作用。项目后期的技术管理主要是比较,以项目目标确定项目是否达到目标,并在施工后对施工现场进行复核。一旦出现非标准项目我们应采取相应措施及时弥补,以确保项目的总体质量。

3 提高施工质量的措施

3.1 建立健全的质量控制制度

有效地实现市政工程管理的质量控制,必须建立完整的质量控制体系。明确控制对象,实施完善责任机制和安全事故应急机制。在质量控制被确定之后,所涉及的对象控制应写在相关的工程文件中,并在整个项目中具体说明。有关人员应与监督管理人员保持密切联系,做好最终检验工作,及时发现隐患,找出原因,制定针对性、有效性和科学性的措施。

3.2 注重提高企业人员的素质

提高劳动力的基本素质是劳动力使用和管理的前提。为了实现施工质量的有效控制,我们应该严格控制质量培养人才,提高人才素质。决策者和技术人员应具备良好的心理素质和专业素质。应提供职业道德和基本技术培训。对大多数建筑工人来说,我们应当帮助他们理解法规和建设指南的作用。从而明确职责,形成详细、全面的管理体系。

3.3 建筑材料选择

建筑材料的质量直接影响着市政工程的质量,所以在选择建筑材料时必需结合施工项目的特点,选择符合当地气候条件、地理条件的材料。建筑材料从进场到使用都必须经过质量检测,平时对建筑材料也要定期抽查,出现保存不当或者损坏的情况,立即弃用,防止不合格材料进入施工现场。

3.4选择适合的施工方案和施工工艺

每一个项目都是独立的,不可复制的,具有它独特的特点,所以在制定施工方案,选择施工工艺时,不仅要结合项目设计,更要实地考察,了解施工现场的特点,这样才能制定出适合的施工方案,选择适合的施工工艺。根据国家和行业的相关法律法规,有计划的制定每一个环节的施工设计和施工工艺,并且要严格按照图纸设计施工,在遇到突发问题不得不更改设计方案时,应由多方作出评估后方能更改施工方案后,方可依照修改的施工设计来更改施工方案。

3.5 完善监理制度

形成有效的监理机制,减少建筑企业和施工监理单位的操作空间,避免出现串通的现象。利用企业自查、第三方监管、社会监督等多种方式,所有环节和流程都应透明公开,确保道路工程的施工质量,减少质量问题的发生,以免造成恶劣的社会影响。

3.6提高施工人员的质量意识和施工水平,完善奖惩机制

在项目施工过程中要事先对施工人员进行相关制度和操作规范的培训,树立质量和安全第一的理念,时刻将质量、安全放在首位。做好各类突发事件的预警机制,并进行演习,避免危险来临的时候造成慌乱。同时形成适当的奖惩机制,对于质量问题零容忍,鼓励施工人员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确保市政工程质量。不仅如此,定期对施工人员和管理层人员进行学习和培训,学习新的施工工艺,不断提高施工人员的施工水平,才是道路工程质量提升的动力。

结语

总之,施工工艺的质量控制在施工过程中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施工企业必须高度重视建设技术质量控制。建立和完善企业施工技术质量管理与控制机制,提高企业的法律意识和虚拟意识,做建筑技术人员的后盾。加强对施工技术人员的培训,提高技术水平,尽可能引进最先进的施工技术,然后继续降低施工过程的成本。

参考文献

[1]沙金月.提高建筑工程施工技术管理水平的有效策略研究[J].江西建材,2015(03):277.

[2]李伟锋.建筑工程施工技术管理中存在的问题探讨[J].价值工程,2015:94-95.

论文作者:陆忠贤

论文发表刊物:《建筑学研究前沿》2019年7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7/9

标签:;  ;  ;  ;  ;  ;  ;  ;  

市政建筑工程质量及施工技术管理路径探微论文_陆忠贤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