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层建筑安全疏散设计方式分析与阐述论文_沈翀

高层建筑安全疏散设计方式分析与阐述论文_沈翀

沈翀

陕西建工安装集团有限公司 陕西省西安市 710068

摘要:安全一直是我国高层建筑工程建设过程中重点关注的话题,尤其是安全疏散问题。在我国高层建筑工程设计的过程中,安全疏散问题是其中非常重要的一项问题,也是设计人员开展设计工作中最容易疏忽的一项问题。因此,在高层建筑安全疏散设计的过程中,设计人员应当对一些细节和影响因素进行全面的了解和分析,通过多元化的设计方式,全面加强高层建筑安全疏散设计的质量,这样不仅加强了高层建筑的安全性能,也为住户的人生安全提供了最大程度上的保证。

关键词:高层建筑;安全疏散设计;方式分析;阐述

导言

近几年来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高层建筑在日常生活中已经越来越常见,同时高层建筑的安全疏散问题也成为了民众关注的焦点。由于高层建筑的垂直高度较高,并且建筑结构复杂,导致高层建筑消防救援的困难程度大大增加。为了确保住户的及时疏散和救援,需要做好安全疏散设计工作,尽可能的保障住户的生命安全,降低经济损失。但事实上在高层建筑安全疏散设计的过程中,由于设计或施工人员的疏忽大意对高层建筑埋下了很多安全疏散隐患的现象时有发生。高层建筑一旦发生消防事故,安全疏散的难度将会大大高于其他普通建筑,因此必须提升人们的消防安全意识,落实消防安全工作。下文将以某24层的高层民用建筑的安全疏散设计为基础,探讨高层建筑安全疏散的问题以及防范措施。

1、高层建筑安全疏散面临的难题

1.1竖井、管道较多,火灾蔓延迅速

由于该高层建筑为民用建筑,建筑的电梯井、天然气管道、水管、电缆井等设置数量较多。一旦发生火灾,上述管道和竖井将会导致火灾蔓延迅速,火势沿着管道蔓延,同时在火灾中竖井会起到烟囱的效果,促使火灾更快蔓延。

1.2可燃物多,灾情严重

高层民用建筑的住民容纳量较大,相应的住户家中的家具、装饰等可燃物也会较多,并且可燃物数量庞大、十分密集。当发生火灾时,这些大量的可燃物有可能会导致严重的火灾事故发生。

1.3建筑楼层高,结构复杂

该民用建筑的层数为24层,根据国家规定,划分为高层建筑。建筑物的垂直高度越大,发生消防事故时住民的疏散和救援工作将越难开展,造成的损失也越大。其原因在于:首先,高层建筑的层数多,疏散将要花费较多的时间,且高层建筑內容纳的居民较多,疏散时会出现人员拥挤或踩踏的情况。其次是住民的消防意识不高,对消防路线不熟悉,有可能耽误安全疏散的时间。

1.4电梯设计

电梯是高层建筑工程设计过程中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但是,在设计的过程中,经常会影响高层建筑安全疏散设计的质量。这主要是因为在高层建筑安全疏散设计的过程中,一些高层建筑工程开发商为了追求更大的经济效益,往往增加了高层建筑工程的使用面积,有目的地减少了高层建筑工程的安全出口,或者安全疏散通道的宽度相对较为窄小,这样一旦高层建筑工程火灾发生的时候,就会严重降低高层建筑安全疏散的性能,很容易造成人员的伤亡。

2、消防安全疏散改进措施

为了保障人员的生命以及财产安全,必须加强对消防安全疏散设计的投入和研究。要根据高层建筑的实际情况,从减少安全疏通的时间和延长火灾的蔓延时间着手,以保证人员安全,无阻碍的疏散为原则进行消防安全疏散。

2.1完善消防安全疏散设计

为了减轻高层火灾造成的损害,就要在设计过程中充分的考虑到各种问题的出现。如果发生火灾,要尽量的增加安全疏散时间,这就需要对防火区进行合理的设计,一般是用防火墙和防火门窗进行区域性划分,构成防火分区。利用防火区可以有效的控制火势的延伸,对减少烟气含量有重要意义。烟气的产生会影响人员的空间判断以及对身体造成负担。对此可以设置自动灭火装置和排烟设施,既可以扑灭初期火灾,减缓火势蔓延又可以疏散烟气。也可以设置消防控制系统,在楼梯间加大风力,关闭防火门,控制照明以及排烟系统。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2设计火灾预警系统

根据高层建筑的特点,合理的安排火灾探测系统,可以缩短人员的反应时间,增加疏散时间。首先,火灾探测系统具有感光、感烟和感知温度的设置,可以单独使用也可以同时使用,最好是组合使用,这样可以减少报警时间,以减少疏散时间。科学设计建筑的火灾报警系统,在发生火灾时,能够保证探测器在探测到火灾的情况下发出报警,将预警时间提前。利用实际报警广播系统进行通知,切实的保证建筑中的人员能够及时收到信号,保障全部人员避开火灾并安全的撤离。

2.3合理设计安全疏散距离

为了实现减少人员撤离的时间,应该对安全出口和安全疏散距离进行合理的安排。第一,安全出口设计中,安全门应该使用平开门,在开启时,不能影响到人员的撤退,最重要的是不能在人员密集、空间狭小的位置设置门栏。第二,在安全疏散距离的设置上也要注意。房间的面积不适宜过大,最好是将房间最远点到进门的距离控制在15米多的范围内,而房门到安全出口的距离也要在30米的距离范围内,这个距离范围有利于发生火灾时人们以最快的速度达到安全疏散。此外,楼梯的设计也要经过严密的计算,要通过楼梯的数量和宽度,设计布置疏散楼梯,依照每个安全出口所能容纳的疏散人数和安全距离,合理的安排设计楼梯的位置布局和数量。

2.4设计消防登高地点和避难层

因为我国的消防部门主要使用消防云梯,仅仅能够达到100米的高度,远远达不到高层建筑的高度。因此,设计消防登高点是必要的。在设计的过程中,应该综合建筑的高度、设计可行性、工作实践合理选择地点,减少建造时的难度。

高层建筑距离地面的距离较远,在发生火灾时电梯也不能使用,人员数目也往往较多,在撤离时设置避难层既缩小了逃离距离,又减少了建筑投资。避难层主要有两种,一种是专门的避难层,一种是和设备层相结合,前者可以针对火灾提供专业避难设施,后者则既减少了占用面积又能够提供避难,但建造设计比较复杂。

除了上述的几种方法,还可以根据高层建筑不同应用设置环形双向过道。组织人员进行消防安全疏散演习,加大对消防安全的宣传力度,使人员能够克服发生火灾时产生的恐惧心理。

2.5转变思想意识

高层建筑的出现是为了方便人们的生活,所以,在安全方面的意识要增强。从建筑商的角度来说,不能为了节约成本而忽视了安全方面,尤其是消防安全疏散方面。要转变传统的思维方式,重视消防安全,避免二次建设。从用户的角度来说,主要是在火灾发生时遵守撤离秩序,不推攘,保持良好的心态,有序的通过消防安全通道。

2.6安全疏散指示灯的设计方式

在任何一个高层建筑工程中,都会有大量的安全疏散指示灯,避免在人员安全疏散的过程中,发生混乱的现象。因此,在高层建筑安全疏散设计的过程中,应当对高层建筑工程中安全疏散指示灯的数量进行全面的了解和计算,并且对其相应的位置进行全面的明确以及科学、合理的安排。同时,在高层建筑安全疏散设计的过程中,设计人员应当对其亮度进行全面的设计,保证每一个安全疏散的指示灯的亮度足够充足且足够显眼,这样在人员安全疏散的过程中,可以充分展现其作用,为人们的安全疏散提供相对便利的条件。

3、结束语

高层建筑工程火灾的发生,不仅会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也会造成大量的人员伤亡。因此,在高层建筑工程设计的过程中,应当将安全疏散作为重点设计的对象,尤其针对其设计中存在的不足,采取有效的解决措施,有针对性地展开高层建筑安全疏散设计工作,这样才能有效提升高层建筑安全疏散设计的质量,提升高层建筑工程安全、稳定的性能。

参考文献:

[1]阚周伟.高层建筑设计中的安全疏散设计分析[J].科技展望,2016(12):39.

[2]张巍敏.高层建筑消防安全疏散设计中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措施[J].消防技术与产品信息,2016(09):20-22.

[3]王麒蘅,卢国斌.高层建筑防火安全隐患及对策[J].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S1):66-68.

[4]张叶,何嘉鹏,谢娟.高层建筑火灾中安全疏散的评价分析[J].中国安全科学学报,2016(08):115-118+145.

[5]李元会.浅谈高层建筑消防安全疏散设计的优化与措施[J].有色金属设计,2015(04):56-62.

[6]陈尚浩,李贤亮.浅论高层建筑安全疏散设计的方法与对策[J].山西建筑,2014(32):185-186.

论文作者:沈翀

论文发表刊物:《防护工程》2018年第1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9/30

标签:;  ;  ;  ;  ;  ;  ;  ;  

高层建筑安全疏散设计方式分析与阐述论文_沈翀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