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夏泻心汤加减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的临床效果和安全性观察论文_闫立娜

吉林市中心医院(中医科)吉林省吉林市 132011

摘要:目的:探讨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实施半夏泻心汤加减治疗的效果。方法:时间段:2017年08月-2018年08月,研究对象:本院收治120例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实验组(60例)、对照组(60例),实验组:半夏泻心汤加减治疗,对照组:西药治疗,对比两组治疗效果、胃动力、不良反应发生率、临床症状积分。结果:实验组治疗效果(94.33%vs80.00%,?2=4.615,P=0.032)、胃动力高于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8.33%vs23.33%,?2=5.065,P=0.024)、临床症状积分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实施半夏泻心汤加减治疗的效果显著,既可提高临床治疗效果,又可改善临床症状积分,值得临床推广借鉴。

关键词:半夏泻心汤;功能性消化不良;临床效果;安全性

功能性消化不良作为临床上最常见的胃肠道疾病,多伴随着上腹部不适感出现,研究显示,其在临床上发病机制较为复杂,且极易出现反复发作性,对患者的生活质量和生命健康影响较为显著。功能性消化不良的出现与十二指肠和胃肠功能紊乱有一定的关系,具体的发病机制尚无定论,临床医师多行西药治疗,但效果有一定的局限性,且安全性较低,基于此,应选择一种安全性较高的方法进行治疗。随机选择120例本院(2017年08月-2018年08月)收治的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结合中药新药指导原则给予其半夏泻心汤加减治疗,观察其治疗效果和安全性,总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纳入我院(2017年08月-2018年08月)接收的120例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分为2组(随机表法),即每组60例样本。纳入标准:①符合功能性消化不良诊断标准的患者;②家属签署知情同意书患者;③经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的患者;④有反复发作史患者。排除标准:①精神病患者;②配合能力较差患者;③药物过敏患者;④肿瘤患者;⑤脏器组织损伤患者。实验组:男:35例,女:25例,年龄:22-60岁,平均年龄:40.5±15.5岁,病程:0.8-5年,平均病程:2.9±2.05年;对照组:男:32例,女:28例,年龄:27-61岁,平均年龄:43.5±10.5岁,病程:0.5-4年,平均大小:2.2±1.2天;对比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无明显差异,符合临床研究标准。

1.2方法

实验组:半夏泻心汤加减治疗,方剂如下:炙甘草5g、大枣10g、党参10g、黄芩10g、干姜10g、半夏10g、黄连10g,舌苔厚腻者加白术;腹痛者加白芍;便秘者加大黄;抑郁者加郁金;嗳气、腹胀者加入厚朴,水煎取汁,每日1剂,日服2次,治疗30天[1]。

对照组:西药(马来酸曲美布汀片)治疗,口服,0.1-0.2g/次,3次/天,治疗30天。

1.3 观察指标

1.3.1治疗效果评估:(1)显效:临床症状消失,中医症候积分明显下降;(2)有效:临床症状逐渐改善,中医症候积分轻微下降;(3)无效:临床症状未消失,中医症候积分未下降;

1.3.2不良反应发生率评估:恶心、呕吐、其他;

1.3.3临床症状积分评估:结合《中药新药指导原则》,对上腹部烧灼感、疼痛、早饱感、胞胀不适等症状进行评估,总分3分,0分:无症状;1分:轻度;2分:中度;3分:重度。

1.3.4胃动力评估:CRH、MTL。

1.4统计学处理

SPSS22.0分析,两组患者计量资料(胃动力、临床症状积分)用t、(?x±s)表示;计数资料(治疗效果、不良反应发生率)用?2、%表示,临床研究资料对比,P值区间在0.00-0.05之间,差异显著,具有统计意义。

2.结果

2.1胃动力、临床症状积分对比

胃动力、临床症状积分对比显示差异显著,t1=23.485,P=0.000;t2=12.435,P=0.000;t3=9.597,P=0.000;t4=17.268,P=0.000;t5=9.318,P=0.000;t6=5.550,P=0.000;详见表1。

表1胃动力、临床症状积分对比(?x±s)

2.2治疗效果对比

治疗效果对比显示差异显著,?2=4.615,P=0.032,详见表2。

3.讨论

功能性消化不良属于中医“痞满”范畴,中医研究认为其的发生主要与情志不遂、饮食失调、外邪入侵有一定的关系,在进行治疗的过程中应遵循散寒消痞、和胃降逆的原则,半夏泻心汤具有温脾散寒、疏肝解郁的功效,临床资料显示运用其治疗有一定效果。

本次研究针对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实施半夏泻心汤加减治疗,其方剂中含有炙甘草(清热解毒、补脾和胃、益气复脉、调和诸药)、大枣(补血、益气、养肝)、党参(补气、养血)、黄芩(清热燥湿、泻火解毒)、干姜(抑制胃液分泌、镇痛、抗炎)、半夏(降逆止呕、消痞散结)、黄连(清热燥湿、泻火解毒)等联合使用起到健脾、养胃、散寒的功效,结合其现代药理学研究,干姜通过对胃肠道内分泌酸性物质的抑制,降低过量酸对胃肠道的损伤,对胃黏膜形成保护,促进胃肠道蠕动。半夏可以提高肠道组织的输送能力,进而促进胃肠道的蠕动;黄芪可以抑制回肠的运动,降低回肠的紧张程度,抑制细菌引起的胃肠分泌紊乱现象,改善临床症状[2]。本次研究中,表1实验组CRH为7.75±0.35μg/ml、MTL为172.21±20.51μg/ml优于对照组,临床症状积分低于对照组,这与丁西西[3]研究有一定的相似性,主要是由于中药结合患者的实际情况,实施针对性的治疗,可以明显提高治疗安全性。

综合上述,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实施半夏泻心汤加减治疗的效果显著,既可提高临床治疗效果和胃肠动力,又可改善临床症状积分,降低不良事件的发生率,提高治疗整体安全性,值得临床推广借鉴。

参考文献:

[1]董雪.半夏泻心汤加减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J].中国医药指南,2018,16(26):190-191.

[2]宋文静.半夏泻心汤加减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的临床效果评价[J].中国处方药,2018,16(03):101-102.

[3]丁西西.半夏泻心汤加减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观察[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8,18(19):127.

论文作者:闫立娜

论文发表刊物:《健康世界》2018年2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2/20

标签:;  ;  ;  ;  ;  ;  ;  ;  

半夏泻心汤加减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的临床效果和安全性观察论文_闫立娜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