螺旋CT和磁共振成像诊断小肝癌的应用价值分析论文_谢赛

(重庆市黔江民族医院影像科 重庆 黔江 409000)

【摘要】目的:对比研究螺旋CT和磁共振成像(MRI)在小肝癌的诊断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10月—2016年月6月期间收治入院小肝癌患者80例,分别进行64层螺旋CT、MRI平扫以及增强扫描检查,行CT检查者40例设为CT组,行磁共振检查者40例设为MRI组,比较两种检查方法病灶检出率。结果:两组病灶检出率比较,CT组平扫病灶检出率(76.7%)显著高于MRI组(65.5%),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MRI组和CT组增强扫描病灶检出率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螺旋CT作为小肝癌检查的首选方法,可联合磁共振成像定性诊断,明确小肝癌诊断结果。

【关键词】螺旋CT;磁共振成像;小肝癌;病灶检出率

【中图分类号】R730.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7)01-0174-02

小细胞型肝癌临床常用的诊断方法包括:B超、CT、MRI等方法。其中CT、MRI在小细胞型肝癌诊断中具有较高定位、定性价值而被广泛应用[1]。本研究旨在对比研究2013年10月—2016年月6月期间收治入院小肝癌患者螺旋CT和MRI诊断结果,以期探讨小细胞型肝癌最有效诊断方法。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回顾性分析2013年10月—2016年月6月期间收治入院小肝癌患者80例。CT组患者40例,其中男、女各18、22例,平均年龄(42.3±5.6)岁,经检查CT组患者病灶共计60个。MRI组患者40例,其中男、女各19、21例,平均年龄(27.8±4.9)岁,经检查MRI组患者病灶共计58个。纳入标准:①所有患者经手术病理学检查证实为小细胞型肝癌。②无相应检查禁忌症以及造影剂过敏。③经过医学伦理会批准,家属知情并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①受试者检查配合程度差,无法完成扫描者。②存在腹部手术史者。③合并其他严重器质性疾病者。两组患者临床基线资料比较无统计学差异,具有可比条件(P>0.05)。

1.2方法

MRI组:采取GE公司Signa HDe 1.5T超导MRI进行检查。取仰卧位,自隔顶至肝脏下缘先行扫描检查,后行动态增强扫描。扫描序列:TE5-7s,TR205-350s,层厚5mm。增强扫描:于患者右前臂取静脉注射扎喷酸葡胺,3ml/s,15ml左右,注射完毕后行MRI扫描。扫描时间:动态期25s,静脉期60s,延迟平衡期200s。扫描结束后由工作站进行相关图像后期处理。

CT组:采取GE公司Light-Speed VCT进行检查。取仰卧位,自隔顶至肝脏下缘先行平扫检查,后行动态增强扫描。平扫检查参数:矩阵512X512,电压120Kv,电流200mA,层厚5mm。增强扫描:于患者左前臂取静脉注射碘普罗胺,3ml/s,90ml左右,注射完毕后行CT扫描,扫描时间:动态期20s,静脉期60s,延迟平衡期300s。扫描结束后由工作站进行相关图像后期处理。比较两种检查方法病灶检出率。

1.3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3.0进行分析,计数资料以(%)表示,采用χ2检验比较,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两组病灶检出率比较,MRI组平扫病灶检出率(76.7%)显著高于CT组(65.5%),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MRI组和CT组增强扫描病灶检出率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见表1。

3.讨论

小肝癌癌性结节一般在3cm以下,早期发现小肝癌病灶并进行手术治疗,对于提高手术治疗效果、延长患者生命具有重要意义[2]。

采用螺旋CT进行小肝癌诊断,使用连续性容积扫描,具有速度快、覆盖面积大等优点,可有效避免呼吸运动所致伪影,联合多期增强技术可观察到小细胞型肝癌部分不显著典型表现,提高病灶检出率[3]。而随着技术进展,MRI诊断中具有快速成像、伪影较少、组织对比噪声高等优点,而小细胞型肝癌在MRI检查中T2WI呈现高信号为其特异性表现,当MRI检查清晰显示病灶边界时,可对局部病灶供血情况进行动态观察分析,有助于实现小细胞型肝癌关键性定性诊断[4-5]。本研究中,CT组平扫病灶检出率(76.7%)显著高于MRI组(65.5%),两组增强扫描病灶检出率无显著差异,表明MRI平扫检查病灶检出率较低,通过增强扫描检查能显著提高小细胞型肝癌病灶检出率。

综上所述,笔者认为螺旋CT检查在小细胞型肝癌诊断中,成像速度快、检查适应症更为广泛,能够为临床诊断提供有效的病灶定位诊断。若存在不易定性诊断时,可采用MRI检查进行联合诊断,两种方法相互辅助互补,可明确小细胞型肝癌确切诊断。

【参考文献】

[1]独建库,何伟华,余宏,等.螺旋CT和磁共振成像诊断小肝癌的效果对比[J].山西医药杂志:上半月,2013,42(4):393-394.

[2]张宁宁,陆伟.原发性肝癌非手术治疗的现状与展望[J].实用肿瘤杂志,2014,29(4):302-308.

[3]高光.CT灌注成像在肝癌诊断中的临床应用[J].中国医学前沿杂志(电子版),2014,6(9):97-99.

[4]贺卫华,何来昌,刘志礼.螺旋CT与MRI诊断乙肝肝硬化性小肝癌临床对比研究[J].现代医用影像学,2015,24(3):463-464.

[5]王勇.磁共振成像与螺旋CT在小细胞肝癌中的诊断价值对比研究[J].胃肠病学和肝病学杂志,2015,24(6):738-741.

论文作者:谢赛

论文发表刊物:《医药前沿》2017年1月第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2/7

标签:;  ;  ;  ;  ;  ;  ;  ;  

螺旋CT和磁共振成像诊断小肝癌的应用价值分析论文_谢赛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