宏观调控状态下的中国经济增长,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宏观调控论文,中国经济增长论文,状态下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图分类号]F01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0—596X(2004)07—0005—08
从1998年我国实行以鼓励投资为特征的积极财政政策以来,中国的经济增长率呈上升趋势(见表1第(4)列),2003年,GDP的增长达到了9.1%,2004年第一季度,则达到了9.7%,经济加速增长的趋势非常明显。和表1中增长率最低的1999年相比,2003年的经济增长率提高了2个百分点,与之相对应,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额的增长也在加速,但加速的幅度却大得多,2003年比1999年上升了近20个百分点。这也就是说,2%的经济增长用了20%的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来支撑。这一方面说明积极的财政政策确实取得了成果,但另一方面也说明中国近些年经济增长主要是依靠投资推动。在2002年按支出法计算的国内生产总值(GDP),固定资本形成总额所占的比重为39.2%,居民消费占45.1%,其余项目的比重不到16%。在均衡市场条件下,经济增长的最终动力应该是消费,通过消费需求拉动投资进而促进整个经济增长。在某种情况下,需要通过鼓励投资来刺激经济的发展,但这种投资最终还是应该转化为对消费的促进。从这个意义上看,我国1998年以来实行的积极财政政策已经达到了预定的目标,如果要在新的条件下继续保持快速经济增长,就必须调整经济增长的方式。
表11998—2003年固定资产投资与GDP增长比较
(上年=100)
┌──┬─────────┬────────┬─────────┬─────┐
││全社会固定资 │固定资产投资│ 消除价格变动后的│GDP
│
│年份│ ││ │ │
││产投资总额指数│价格指数*
│投资指数**│指数 │
├──┼─────────┼────────┼─────────┼─────┤
│ - │(1) │(2)
│(3) │(4) │
├──┼─────────┼────────┼─────────┼─────┤
│1998│113.9 │99.8│114.1 │107.8 │
├──┼─────────┼────────┼─────────┼─────┤
│1999│105.1 │99.6│105.5 │107.1 │
├──┼─────────┼────────┼─────────┼─────┤
│2000│110.3 │101.1
│109.1 │108.0 │
├──┼─────────┼────────┼─────────┼─────┤
│2001│113.0 │100.4
│112.5 │107.5 │
├──┼─────────┼────────┼─────────┼─────┤
│2002│116.9 │100.2
│116.7 │108.0 │
├──┼─────────┼────────┼─────────┼─────┤
│2003│126.7 │102.2
│124.0 │109.1 │
└──┴─────────┴────────┴─────────┴─────┘
一、出现固定资产投资过热原因
在世界各国的景气分析中,固定资产投资一直都是重要的分析指标,一般地说,固定资产投资增长的加速或衰退总是领先于经济增长,并通过这种波动形成长期的经济增长。同样作为最终需求消费和投资,由于它们在经济活动性质上的差别,在波动上也表现出不同的特性。这也是改革开放25年来,每一次的经济增长加速或放缓都伴随着更大幅度的固定资产投资变化的重要原因。
消费是由全社会成千上万的消费者在持续不断的过程中进行的,投资只是一部分社会成员的可以间断的行为;消费是社会成员满足生活需求的一种必需的行为,但投资却是一种为了争取回报的一种风险行为;消费较为刚性,它需要一个很长的时间才能发展起来;投资却较有弹性,它和投资者对市场的预期密切相关。正因为这样,投资增长容易表现出它的波动性。但在另一方面,虽然投资倾向是容易变化的,但是要改变已经发生的投资行为,困难却要比改变个人的消费行为难得多。从固定资产本身的特性上看,它的生产周期要大大长于一般的消费品。投资者对市场的预期和市场本身的需求之间的差距,就形成了投资者的获利或损失的空间。当投资者对市场的预期大于市场的实际需求时,很多乐观的投资者在未来就要承受损失,这是在经济繁荣过程中经常发生的现象;反之,当市场的实际需求大于大多数投资者对市场的预期,少数敢于承担风险的投资者就会获得收益,这是在经济衰退刚刚开始复苏时经常发生的现象。这种经济周期的发生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即使在宏观调控实施得很及时的那些发达国家,这种波动也是不可避免的。宏观调控措施只能减轻而不能消除经济周期的负面影响。
除了以上一般性原因之外,还有一些特殊的因素促进了这一轮经济周期中投资的扩大:
第一,新的社会需求不断地刺激着投资的扩大。一般地说,促进现代社会经济增长的最终需求应该是源于社会成员保持和改善其生活质量的愿望和行为。改革开放后,中国经济的迅速增长是和其人民生活水平的改善以及逐渐增长的新的生活需求相联系的。20世纪80年代以来,居民家庭对于电视机、冰箱、洗衣机等家电产品的需求以及在这一基础上产生的投资,就对中国的经济增长产生了重要的拉动。而在此之前中国致力发展的一些行业,如拖拉机、卡车等,却因为缺少足够的社会需求在一段时间内陷入低谷。但从总体上看,中国经济获得了前所未有的发展。这一方面说明了发展市场经济,通过居民生活需求来拉动投资,是中国经济高速增长的重要途径;另一方面,也说明只有良好的愿望而没有正确的途径,就可能因为对某些行业的过度投入而造成生产力的浪费。在这一轮经济周期中,居民对于住宅和汽车的需求对于经济增长产生了重大推动作用。2003年中国全年商品房销售额7671亿元,增长34.1%,其中销售给个人的增长35.8%,所占比重为92.5%。全年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增加值比上年增长22.0%。汽车产量444.4万辆,增长36.7%,其中轿车产量202.0万辆,增长85.0%。这两方面对经济增长的贡献是显而易见的。2004年前3个月,固定资产投资中的住宅投资的增长率为33.7%,虽然低于47.8%的平均水平,但增长速度仍然较快。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固定资产投资中的增长则达80.6%。如果再考虑这两个行业的发展对于钢材、建材、电力、化工等行业的需求的扩大,它们对于整个国民经济的投资拉动是巨大的。
第二,国有企业的改造仍需要一定数量的投资。从20世纪90年代中期开始,国有企业的改造成为中国经济发展中的一个重要课题。对于国有企业的改造集中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对于体制的改造,这包括对国有企业的筛选和体制改革(股份制改造、法人治理结构的改造等);二是对于企业生产能力的改造。前者是通过对企业的改制为国有和国有控股企业的发展提供体制上的保证;后者则是通过改善企业的技术水平和生产能力提高企业的市场竞争力。生产能力的改造是国有企业尤其是大中型国有企业脱困的重要途径,对于许多国有企业来说,只要在资金上加以一定的扶持进行技术改造,在新的体制下就能使其潜在的生产能力得到更充分发挥。这不论对改善就业还是经济资源的合理配置都是有积极意义的。在这一轮经济周期里,国有企业的经济效益的改善是非常明显的,根据国家统计局公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2003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2003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利润总额8152亿元,比上年增长42.7%,其中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实现利润3784亿元,增长45.2%;集体企业实现利润480亿元,增长31.4%;股份制企业实现利润3764.6亿元,增长46%;外商及港澳台投资企业实现利润2680.5亿元,增长40.5%。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实现的利润所占的比重接近一半(46.42%),增长率则接近于股份制企业,高于全社会的平均水平。但是在另一方面,在国有和国有控股企业的发展过程中,固定资产方面的投入也很大,至2004年3月底,在国家统计局按月公布的固定资产投资完成情况中,和上一年同期相比,国有和国有控股企业的固定资产投资增长为46.1%,所占的比重为57.7%。
第三,由积极的财政政策推动的基础设施建设仍在延续,能源电力方面的建设规模扩大。从1998年开始,中国开始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通过鼓励基础设施的建设扩大投资需求。2003年,由于电力供应较为紧张,一批电力建设又陆续开工。基础设施建设方面的投资占整个固定资产投资的比重较大。表2列出了至2004年3月底在固定资产投资比重最大的5个部门的情况。从表2中可以看出,在20个国民经济一级分类部门中,投资额比重最大的五个部门分别为:(1)房地产业、(2)制造业、(3)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4)电力、燃气及水的生产和供应业、(5)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以上五个部门的投资就占了全部固定资产投资85%的比重。从中可以看到,除了制造业、房地产业之外,电力、燃气及水的生产和供应业与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的投资增长也非常快。
表22004年前三个月主要国民经济部门固定资产投资完成额情况
┌─────────────────┬───────┬──────┬──────┐
│主要行业 │ 自年初累计
│比上年 │ 占全部实际 │
│ │ 实际完成│
同期增长 │ 完成额比重 │
│ ├───────┼──────┼──────┤
│ │(亿元) │(%) │(%) │
├─────────────────┼───────┼──────┼──────┤
│十一.房地产业│1 976.02 │38.4│28.0│
├─────────────────┼───────┼──────┼──────┤
│三.制造业│1 922.02 │75.8│27.2│
├─────────────────┼───────┼──────┼──────┤
│六.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711.44│27.3│10.1│
├─────────────────┼───────┼──────┼──────┤
│四.电力、燃气及水的生产和供应业 │646.53│53.1│9.2 │
├─────────────────┼───────┼──────┼──────┤
│十四.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 │582.28│54.7│8.0 │
├─────────────────┼───────┼──────┼──────┤
│以上部门小计 │5 838.29 │50.5│82.5│
├─────────────────┼───────┼──────┼──────┤
│全国总计 │7 058.48 │47.8│100 │
└─────────────────┴───────┴──────┴──────┘
资料来源:国家统计局公网站,月度数据。
第四,各个地区发展当地经济的迫切愿望鼓励着投资规模的扩大。改革开放以来,国家把工作重心转移到了经济建设上来,在各个地区,各级政府也都把发展地区经济作为自己最重要的任务,要发展经济,就需要开发项目,增加投资,这已经成为大家的共识。事实上,中国目前的经济较发达地区,都是通过一段时间的集中投资发展起来的。20世纪80年代广东和福建的迅速崛起、90年代上海和长江三角洲的急起直追以及现在的东北老工业基地的振兴,都和一定时期投资的增长密切相关。从最终需求的角度看,正是投资而不是消费促进了这些地区的发展,投资促进了地区的经济增长,增加了居民收入,再反过来促进消费。深圳、上海、大连这些地方超高速的经济增长和经济发展,主要的推动力就是投资。有了这样的示范效应,各地理所当然地要以项目带动、投资推进来发展自身的经济。因此,尽管从整个宏观经济来看,不少人提出固定资产投资增长过快,甚至还有不少人认为经济增长过快,但是对地方来说,更多的人认为他们的问题并不是投资过热、增长太快,而是不能吸引到更多的投资、经济增长得太慢。我们的一项研究表明,近年来,中国各地区固定资产投资的增长和当地经济水平(以人均GDP衡量)的非相关性表现得越来越明显,有一部分欠发达地区的固定资产投资出现了较快的增长[1],这对他们未来的经济增长可能会产生较大的影响。和20世纪80年代和90年代不同的是,中央政府现在不再像当年对深圳和上海那样,对一些“点”予以特50的优惠政策。在这种背景下,各种固定资产投资的“面”分布得更广,地方扩大投资的积极性和中央政府的宏观调控目标之间,就可能出现矛盾。
二、总需求上的结构性失衡比总量不足更危险
从前面的分析中可以看出,固定资产投资增长过快或者说过热,总是在经济形势好转、经济增长加速的背景下出现的。改革开放以后,中国经济出现过三次经济增长加速的现象,分别出现在20世纪80年代中期、90年代初期和现在,每一次加速都伴随着较大幅度的固定资产投资增长。和前两次固定资产投资过热不同的是,上两次的固定资产投资过热是由经济增长带动的,而在这一次,固定资产投资过热则在相当程度上与近年来实行的以鼓励投资为特征的宏观经济政策有关。积极的宏观经济政策在各种因素的配合下,已经产生了效果。现在看来,积极的财政政策以及相应的宏观经济政策的制定和实施是正确的,它在一定程度上克服了中国由经济周期波动带来的生产能力相对过剩的矛盾,加速了中国的经济增长。但从另一个方面看,对于这一政策的调整略显滞后,在我们积极的财政及宏观经济政策达到了预定的目标时,对它的调整不够及时,由此导致了目前固定资产投资增长过快的局面。
固定资产投资对于最终需求的拉动是非常重要的,但是这种投资的增长必须有一个“度”。我们认为,消除了价格变动之后的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额的增长率,保持在10%~20%的区间内较为理想。2003年这一数值为24%,相对偏高。2004年第一季度更高。[2]。超过了这一个度的投资,就可能超出市场消化能力,在不远的将来就会转化为相对过剩的生产能力,造成经济资源的闲置和浪费。投资和消费是最终需求的两个方面,它们本来是相互促进的,投资能够改善企业的生产能力、增加企业利润和职工收入,增加社会产品和改善有支付能力的需求,进而推动全社会的消费需求。消费的增加会对企业的生产能力提出更高的要求,促使企业增加投资。但是,如果固定资产投资增长过度,由于固定资本形成在GDP中的比重不断增加,逐渐接近居民消费的比重,在经济增长速度保持不变的情况下,如果固定资产投资的增长速度超过了一定的临界值,那么,居民消费就会出现负增长[2]。
表3列出的是自1981年以来,在每年的支出法国内生产总值的增量中,居民消费增量和固定资本形成增量所分别占的比重(按现价计算,未消除价格变动)。它反映了在各年的经济增长过程中,消费和投资分别对经济增长的拉动情况。从表中可以看到,从长期趋势看,在国民经济的增量中,居民消费与固定资本形成的贡献呈相反方向变化。居民消费的比重在递减,而固定资本形成的比重在递增。从具体年份看,1981年,在当年的经济增长中,居民消费的贡献为80%左右,而到了2003年,固定资本形成的贡献为80%左右。1979年,固定资本形成所做的贡献为15%左右,而到了2003年,则是居民消费的贡献为15%左右。从长期发展看,1990年以前,居民消费的贡献一直大于固定资本形成,即使在经济过热的上世纪80年代中期也是如此。而从1991年开始,情况有所变化,每当经济开始加速,固定资本形成的贡献就开始超越居民消费的贡献。反之亦反。1994年,我国开始实行适度从紧的财政货币政策,投资增速下降,居民消费的贡献就较大。而从1998年中国开始鼓励投资,固定资本形成的贡献就加大,从2001年开始,固定资本形成的贡献连续三年超过居民消费,而且程度还在不断加大。
表31981—2003年按支出法计算国内生产总值、居民消费与固定资本形成总额增量关系
(本表按当年价格计算)
┌──┬─────────────────────┬──────────────────────┬────────────┐
││ ││占支出法国内生产│
││总额 │比上一年增加││
││ ││总值增量的比重 │
│├───────┬──────┬──────┼───────┬──────┬───────┼─────┬──────┤
│年份│ 支出法国││ 固定资本 │ 支出法国││ 固定资本│ │ 固定资本 │
││ │ 居民消费 ││ │ 居民消费 │ │ 居民消费││
││内生产总值││ 形成总额 │内生产总值││ 形成总额│ │ 形成总额 │
│├───────┼──────┼──────┼───────┼──────┼───────┼─────┼──────┤
││(亿元) │ (亿元) │ (亿元) │ (亿元)│ (亿元) │ (亿元)│(%)│(%) │
├──┼───────┼──────┼──────┼───────┼──────┼───────┼─────┼──────┤
│1978│ 3 605.6 │1 759.1 │1 073.9 │ -│ - │ -│ -
│
-│
├──┼───────┼──────┼──────┼───────┼──────┼───────┼─────┼──────┤
│1979│ 4 074.0 │2 005.4 │1 151.2 │468.40│246.30 │77.30 │52.58 │16.50
│
├──┼───────┼──────┼──────┼───────┼──────┼───────┼─────┼──────┤
│1980│ 4 551.3 │2 317.1 │1 318.0 │477.30│311.70 │166.80│65.30 │34.95
│
├──┼───────┼──────┼──────┼───────┼──────┼───────┼─────┼──────┤
│1981│4 901.4
│2 604.1 │1 253.0 │350.10│287.00 │
-65.00 │81.98 │-18.57 │
├──┼───────┼──────┼──────┼───────┼──────┼───────┼─────┼──────┤
│1982│5 489.2
│2 867.9 │1 493.2 │587.80│263.80 │240.20│44.88 │40.86
│
├──┼───────┼──────┼──────┼───────┼──────┼───────┼─────┼──────┤
│1983│6 076.3
│3 182.5 │1 709.0 │587.10│314.60 │215.80│53.59 │36.76
│
├──┼───────┼──────┼──────┼───────┼──────┼───────┼─────┼──────┤
│1984│7 164.4
│3 674.5 │2 125.6 │ 1 088.10│492.00 │416.60│45.22 │38.29
│
├──┼───────┼──────┼──────┼───────┼──────┼───────┼─────┼──────┤
│1985│8 792.1
│4 589.0 │2 641.0 │ 1 627.70│914.50 │515.40│56.18 │31.66
│
├──┼───────┼──────┼──────┼───────┼──────┼───────┼─────┼──────┤
│1986│
10 132.8
│5 175.0 │3 098.0 │ 1 340.70│586.00 │457.00│43.71 │34.09
│
├──┼───────┼──────┼──────┼───────┼──────┼───────┼─────┼──────┤
│1987│
11 784.7
│5 961.2 │3 742.0 │ 1 651.90│786.20 │644.00│47.59 │38.99
│
├──┼───────┼──────┼──────┼───────┼──────┼───────┼─────┼──────┤
│1988│
14 704.0
│7 633.1 │4 624.0 │ 2 919.30│ 1 671.90 │882.00│57.27 │30.21
│
├──┼───────┼──────┼──────┼───────┼──────┼───────┼─────┼──────┤
│1989│
16 466.0
│8 523.5 │4 339.0 │ 1 762.00│890.40 │ -285.00 │50.53 │
-16.17
│
├──┼───────┼──────┼──────┼───────┼──────┼───────┼─────┼──────┤
│1990│
18 319.5
│9 113.2 │4 732.0 │ 1 853.50│589.70 │393.00│31.82 │21.20
│
├──┼───────┼──────┼──────┼───────┼──────┼───────┼─────┼──────┤
│1991│
21 280.4
│
10 315.9 │5 940.0 │ 2 960.90│ 1 202.70 │ 1 208.00│40.62 │40.80
│
├──┼───────┼──────┼──────┼───────┼──────┼───────┼─────┼──────┤
│1992│
25 863.7
│
12 459.8 │8 317.0 │ 4 583.30│ 2 143.90 │ 2 377.00│46.78 │51.86
│
├──┼───────┼──────┼──────┼───────┼──────┼───────┼─────┼──────┤
│1993│
34 500.7
│
15 682.4 │ 12 980.0 │ 8 637.00│ 3 222.60 │ 4 663.00│37.31 │53.99
│
├──┼───────┼──────┼──────┼───────┼──────┼───────┼─────┼──────┤
│1994│ 46 690.7│ 20 809.8 │ 16 856.3 │ 12 190.00│ 5 127.40 │ 3 876.30│42.06 │31.80
│
├──┼───────┼──────┼──────┼───────┼──────┼───────┼─────┼──────┤
│1995│ 58 510.5│ 26 944.5 │ 20 300.5 │ 11 819.80│ 6 134.70 │ 3 444.20│51.90 │29.14
│
├──┼───────┼──────┼──────┼───────┼──────┼───────┼─────┼──────┤
│1996│ 68 330.4│ 32 152.3 │ 23 336.1 │ 9 819.90│ 5 207.80 │ 3 035.60│53.03 │30.91
│
├──┼───────┼──────┼──────┼───────┼──────┼───────┼─────┼──────┤
│1997│ 74 894.2│ 34 854.6 │ 25 154.2 │ 6 563.80│ 2 702.30 │ 1 818.10│41.17 │27.70
│
├──┼───────┼──────┼──────┼───────┼──────┼───────┼─────┼──────┤
│1998│ 79 003.3│ 36 921.1 │ 27 630.8 │ 4 109.10│ 2 066.50 │ 2 476.60│50.29 │60.27
│
├──┼───────┼──────┼──────┼───────┼──────┼───────┼─────┼──────┤
│1999│ 82 673.1│ 39 334.4 │ 29 475.5 │ 3 669.80│ 2 413.30 │ 1 844.70│65.76 │50.27
│
├──┼───────┼──────┼──────┼───────┼──────┼───────┼─────┼──────┤
│2000│ 89 356.7│ 42 911.4 │ 32 623.8 │ 6 683.60│ 3 577.00 │ 3 148.30│53.52 │47.10
│
├──┼───────┼──────┼──────┼───────┼──────┼───────┼─────┼──────┤
│2001│ 98 618.1│ 45 923.3 │ 36 813.3 │ 9 261.40│ 3 011.87 │ 4 189.51│32.52 │45.24
│
├──┼───────┼──────┼──────┼───────┼──────┼───────┼─────┼──────┤
│2002│ 107 514.2
│ 48 534.5 │ 42 168.3 │ 8 896.10│ 2 611.23 │ 5 354.99│29.35 │60.19
│
├──┼───────┼──────┼──────┼───────┼──────┼───────┼─────┼──────┤
│2003│ 117 298.0
│ 50 065.9 │ 50 391.1 │ 9 783.80│ 1 531.40 │ 8 222.80│15.65 │84.05
│
└──┴───────┴──────┴──────┴───────┴──────┴───────┴─────┴──────┘
资料来源:根据国家统计局历年《中国统计年鉴》中国民经济核算资料推算[3],2003年数据为估算数据[2]。
另一方面,在固定资产投资过度的情况下,将产生大量的重复建设。这些重复建设从地区或者企业这样的局部来看可能会取得效益,比方说,一个企业可以通过提高科技水平、改善管理或者是一定时期内的市场机会在竞争中取胜,但从宏观的角度看,这种投资意味着某一个领域的过度竞争。更何况许多过度的投资并不具备科技和管理上的先进性,只是一种利益趋动下的盲目行为,这就孕育着更大的投资风险。这些企业正在扩大或准备扩大的生产能力,如果在未来缺乏有支付能力的社会需求支持,将会成为过剩的或者是无效的投资。这种增长下的成果可能形成当年的GDP,但是不能形成长期的生产能力,不能够形成有效存量。更进一步,反而可能由于对自然和其他资源过度开发和使用,要用未来经济增长的放缓或衰退来弥补。
表4列出了用算术平均法计算的1981—2003年的GDP、全社会固定资本形成总额和居民消费年平均增长率以及它们的标准差。
表41981—2003年的GDP、全社会固定资本形成总额和居民消费年平均增长率及标准差
┌────────────┬───────┬─────────┐
│项目│ 增长率(%)│ 样本标准差(%)│
├────────────┼───────┼─────────┤
│ GDP
│9.54 │2.99 │
├────────────┼───────┼─────────┤
│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额│13.21 │10.73 │
├────────────┼───────┼─────────┤
│居民消费│7.76 │3.98 │
└────────────┴───────┴─────────┘
从表4可以看出,从20世纪80年代到现在,中国GDP、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和居民消费的年平均增长率分别为9.54%,13.21%和7.76%,这种平均指标反映的实际上是中国经济增长的一种长期趋势,而标准差则刻画了实际运行过程中偏离这种趋势的波动程度。可以看出,比起GDP和居民消费,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波动较大。而目前的情况正是固定资产投资又一次对集中趋势的严重偏离,它反映了我国经济运行过程中总需求上的结构性失衡,它比总量不足的危害性还要大。总量不足可以通过各种宏观经济政策的作用来改善,它的问题在于经济资源不能得到开发和利用,影响着就业和经济增长以及人民生活的改善。而结构性失衡则是在表面的繁荣下,对有限的经济资源过度使用,对目前和未来的经济增长带来危害。
三、如何应对当前固定资产投资过热的局面
不少经济学家提出,如果目前的经济增长导致了这样的局面发生,与其未来承受损失,还不如现在就对过热的经济增长进行控制,抑制固定资产投资过热和总需求上的结构性失衡。我们认为,解决中国目前的固定资产投资过热的矛盾。当然要和经济增长联系在一起考虑。但是问题在于,我们究竟应该在保持经济增长的条件下还是在牺牲经济增长的条件下来解决它。具体地说,我们认为首先应该考虑以下几个问题:
首先,对于中国这样一个发展中的国家,快速的经济增长是非常必要的。2003年,中国的人均GDP和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双双突破了1000美元(但农村居民纯收入仍然只有2262元),这对中国这样一个人口大国来说是一个很大的进步。但是从另一方面看,应该说每月不到700元人民币的这样一种人均水平,无论从中国现实的购买力还是与发达国家的平均水平相比都很低。在这样一种人均水平基础上的9%左右的经济增长速度并不算高。从2003年的情况看,中国在国际贸易中仍然保持着顺差,这说明中国的生产能力在支持了投资和消费需求的增长之后,仍然还有剩余。尽管能源、电力及一些生产资料甚至一些生活资料出现了某种紧缺并导致了一部分商品价格的上涨,但这是在经济加速增长的条件下出现的现象。从整体上看,2003年及2004年1季度价格总水平的波动幅度不算太大,这说明在目前的这种增长速度下,社会的供给(生产能力)和需求(对资本物和消费品的购买和使用)之间基本上仍然是平衡的。从发展上看,中国社会和经济发展中的各种矛盾的解决,如就业问题、收入分配问题、国企改造问题、地区间发展不平衡问题等,都要依赖于经济增长和经济发展所提供的物质基础。保持中国的可持续高速增长,是解决我们前进道路中各种矛盾的重要保证。
其次,究竟是固定资产投资拉动了中国的经济增长,还是加速的经济增长引发了固定资产投资过热?对于这个问题的回答直接影响到我们的政策选择。如果是固定资产投资拉动了中国的经济增长,应该抑制的就应该是固定资产投资增长中过热的部分,控制住了这一点,也就控制住了引起经济过热的源头;如果是经济增长出现了过热,那么,就应该对整个经济实行紧缩,经济过热抑制住了,固定资产过热的局面也会得到控制。
显然,中国目前的经济增长,是和近年来中国实行的以鼓励投资为特征的积极财政政策及相应的宏观经济政策分不开的。这一点和20世纪80年代、90年代的那两轮经济增长周期不同:上世纪80年代的经济增长加速,是由居民消费拉动的,居民收入的改善和消费意愿的增长,对于家电及其他生活必需品提出了更多的要求,与之相适应,中国的经济增长中表现出了农业和轻工业迅速发展的产业结构特征,并由此推动了相关领域的投资。在那种情况下,是加速的经济增长引发了固定资产投资过热,具体表现为消费和投资同时高速增长,伴随着严重的通货膨胀;20世纪90年代的经济增长加速,发生在邓小平南巡讲话之后,中央实施的一系列鼓励改革开放和经济增长的措施,在短期内产生了巨大的效应,并由此导致了投资和消费增长。它也伴随着相当程度的通货膨胀;这一次的经济增长加速,却是由固定资产投资带动起来的,是一个较长时间努力所获得的结果。消费拉动虽然已经开始显现(如汽车消费),但只局限于一部分领域。而没有迅速扩张的消费,形成严重的通货膨胀的可能性也较小,这也正是我国目前未出现严重通货膨胀的重要原因。
在这种背景下,宏观经济政策的选择应该和上两次经济过热时有所不同。上两次经济周期中出现的是经济过热,抑制通货膨胀、控制消费和投资的过度增长,是当时宏观调控的主要目标。而在这一轮经济周期中,出现的仅仅是投资过热,而且是一个较长的、渐进的过程后的结果,前些年所进行的投资现在已经开始陆续发挥作用,向消费领域、国际贸易领域延伸,对经济增长做出贡献。在这种背景下,我们要做的应该是扬长避短,采取温和的调控措施,减缓固定资产投资的增速,增加其他因素对中国经济增长的贡献,而没有必要对整个经济增长进行抑制。
第三,增加消费和扩大内需应该成为积极宏观经济政策的重要目标。改善人民生活是我们发展经济最重要的目标之一,增加消费和扩大内需则是实现这一目标的基本手段。改革开放之后中国经济的迅速增长,主要途径就是通过提高人们的消费意愿带动投资并且进一步带动整个经济增长。这和计划经济下为生产而生产最终导致经济停滞形成鲜明对照。但从目前情况看,虽然在少数行业中出现了基本生产资料紧张、一部分商品价格水平提升的情况,但从全局看,企业生产能力过剩、社会消费不足的情况仍然存在。商务部发布的2004年第二季度商品市场运行趋势报告中指出,在上半年600种主要商品排队调查中,供求基本平衡的商品达138种,占排队商品总数的23%;供过于求的商品462种,占排队商品总数的77%。这种现象反映了中国经济运行中的矛盾:一方面,现存的生产能力不能很好地消化;另一方面,固定资产投资仍在继续增长。这进一步说明在目前条件下,优化资源配置比简单地继续扩大投入对增长具有更为重要的意义。
如前所述,由于消费需求的刚性,通过宏观经济政策调节消费比调节投资要困难得多。从总体上看,扩大消费需求、改善人民生活主要依赖于两个方面:从供给上看,消费品供给应该更好地满足市场的需求,供给结构应该反映消费者的需求;从需求上看,应该增加居民的消费意愿和有支付能力的需求。近些年来,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人们的生活也在经历着深刻的变化。作为经济活动人口,一个人在享受日益完善的市场经济为他带来的种种便利的同时,作为一个生产者,他也要承担市场经济为他带来的各种工作和生活的压力,在就业、医疗、子女教育、住房、养老等方面,都面临着比过去更大的压力。对未来预期的不确定性增强了居民收入中的储蓄倾向。这是在类似的经济增长率下,目前的消费增长低于改革开放初期的重要原因。加强社会保障制度的建设是扩大消费的重要途径。
与此同时,在鼓励中高收入人群增加汽车、住房这样的高价商品的购买时,对于低收入人群的消费应该予以更多的重视。统计研究表明,收入越低的群体,收入中的边际消费倾向就越高。通过各种手段增加他们的收入,不仅改善了他们的生活,从整体上看,也将推动中国的经济增长。
第四,在目前情况下中国有可能避免严重的通货膨胀。那么,保持积极的宏观经济政策,在抑制投资的前提下鼓励内需、扩大消费,有没有可能发生严重的通货膨胀呢?就目前情况看,发生这种现象的可能性不大。中国实行积极的财政政策鼓励投资,经过这么长的时间才出现投资过热,如果要调节消费,所经历的过程可能还要更加漫长。抑制投资不是不要投资,鼓励内需也不是鼓励浪费,而是要通过一个渐进的过程扩大消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在目前消费不足的情况下,按照目前中央银行的货币政策下的货币供给水平,避免严重的通货膨胀完全是有可能的。至于社会物价总水平2%~3%(甚至更高一些)的轻微上扬,社会还是可以接受的。而在现实生活中,许多重要的供求关系还需要价格杠杆来平衡,轻微的价格总水平的上扬,有助于我们在经济增长中解决一些重要的价格矛盾(如公用事业的收费、煤电价格的矛盾、由国家指导的一部分商品和服务的价格调整等)。
从总体上看,我们认为,中国目前应该加强的是总需求结构性失衡下的需求管理,在保持高速经济增长的前提下,有针对性地进行宏观调控。在抑制固定资产投资过热的时候,仍应该有预见性,避免投资增长的过度起伏(注:从1993年开始,中国开始提出紧缩的要求,1995年正式在中央工作会议上提出适度从紧的货币政策,全社会固定资产的增长由1993年的61.%下降到1999年的5.1%。)。
标签:固定资产投资论文; 经济增长论文; 经济论文; 国内宏观论文; 消费投资论文; 宏观经济论文; 投资资本论文; 经济资本论文; 社会资本论文; 宏观调控论文; 投资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