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标初中地理教科书表层系统特点分析及思考——以人教版八年级下册为例,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表层论文,为例论文,以人论文,下册论文,教科书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地理课文、地理图像和地理作业(活动)3个系统,表现在教科书编写的形式上,被统称为地理教科书的表层系统。新课标初中地理教科书在呈现方式上突破了课文系统、图像系统、作业(活动)系统的划分,将三者有机地融合为一体,从而优化了教科书的表层系统。本文以人民教育出版社依据《全日制义务教育地理课程标准(实验稿)》组织编写的《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地理·八年级下册》为例,对其表层系统特点加以具体的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一些值得思考的问题。
一、表层系统特点分析
新课标初中地理教科书的课文系统、图像系统、作业(活动)系统已实现了有机融合,但为了分析和说明之便,本文仍从表层系统的3个独立于系统的角度加以具体阐述。
1.课文系统——文字表述简洁、亲切、主题鲜明,增强了教科书的可读性
教科书中的课文是以文字符号(包括数字)的形式储存和传递教学信息的。新课标初中地理教科书的课文系统由对地理基础知识和基本原理的文字表述(正文)、辅助教科书的文字表述(辅文)两部分组成。辅助教科书的文字表述主要是指穿插在教科书中的“阅读材料”(本册教科书共计13个)以及对图像加以说明的文字。正文和辅文的文字表述都体现了简洁、亲切、主题鲜明的特点,实现了地理教科书由“教材”向“学材”的转变,进而增强了教科书的可读性。
课文简洁明了,尽量避免大篇幅的文字叙述,通过以图代文、图文结合的方式来减少冗长文字的出现。语言通俗易懂、亲切自然,从初中学生的认知特点出发,尽可能地避免高深的地理专业术语的出现,尤其体现在以对话框形式出现的人物语言的设计和一些“阅读材料”的标题上,对话框中以学生身份出现的人物对话尽量使用符合学生身心特点的语言。例如,“我的家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新疆的山地上有大面积的草场,是全国有名的牧区”。一些“阅读材料”的标题,如“今日橄榄坝的傣家人”、“欢乐的泼水节”、“香港和澳门的身世”等,这种文字表述方式能够拉近与学生的距离,增强了教科书的亲和力。
主题鲜明,主要体现在教科书章节的标题内容表述上,由于本册教科书是中国区域地理内容,这一特点表现得尤为突出,如“面向海洋的开放地区——珠江三角洲”、“西南边陲的特色旅游区——西双版纳”、“沟壑纵横的特殊地形区——黄土高原”等,这种文字表述能把所学区域的区域特色鲜明地呈现出来,起到“便教利学”的作用。
2.图像系统——图像数量多、种类丰富,强化了教科书的直观性
图像系统是用直观形象的地图、地物像片、地理绘画、地理图示等形式储存和传递地理信息的。它使教科书形式上显得生动活泼、丰富多彩,进而强化了教科书的直观效果。本册教科书中几乎每一页都有图(共计118个),占教科书总体版面的1/2左右。图像不仅数量多,而且种类丰富,本册教科书中的图像有地图、景观图、示意图、统计图、照片、遥感图、卡通画片等类型,具体分布状况如表1所示。
从上表可以看出,景观图和地图所占比重大,分别约占 1/3,符合初中阶段学生感性认识占主导地位的身心发展特点,突出了教科书的直观性、趣味性和地理性。且景观图所占比重稍大于地图,与本册教科书是中国区域地理分论内容有关,大量颜色艳丽的景观图片的展示,能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和拓宽学生的视野。表中的“其他”主要是指以对话框形式出现的图像,这类图像在教科书中也占很大的比重,从人物角色出发去设计语言,有利于学生“换位思考”问题,即能从人物身份的角度去思考和解决问题。很多图像还附以简要的文字介绍、提示、设问等,本册教科书共计32个(占27.1%),有效地实现了图文的优化配置。
图像系统中还出现不同类型图像的组合,如地图与景观图片的组合,本册教科书中有3幅,分别是图5.14“西北地区的地形”、图5.17“青藏地区的地形”、图6.4“北京城区文化机构和设施的分布”,由地图中地理事物的空间定位引出相关的景观图片,便于学生获得更加直观的认识。此外,还有地图、景观图与统计图的组合,本册教科书中有1幅(图5.9“北方地区与南方地区的比较”),通过地图表现南、北方的地形差异,运用统计图表现南北方的气候、河流流量差异,再用景观图片展现南、北方的植被类型差异,进而使学生从诸多地理要素的差异中,对南、北方的自然环境差异获得较为综合、全面的认识。尽管这种组合图像出现的不多,但从某种程度上说是一种极为有益的尝试,有待做进一步的研究。
3.活动系统——活动比重大、类型多样,突出了教科书的探究性和实践性
地理教科书中的活动系统,以指导学生进行独立思考和实践性活动的方式传递地理教学信息。新课标初中地理教科书不仅在结构设计上加大了“活动”的力度,而且也使其成为“内容标准”的知识载体。
本册教科书共设“活动”74个,不仅在教科书中占有很大的比重,而且类型多样。从活动的目的性来看,这些“活动”主要可分为以下3类。第一类,活学活用所学知识。这类活动一般给出实际生活中的事实或现象,让学生运用所学的地理知识进行分析和解释,共计6个(占8.1%),其目的是加深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和巩固,进而能灵活应用解决实际问题。例如,“我国古代文献《周礼·考工记》中有个故事,意思是说南方的橘树移栽到淮河以北,就会变为小灌木,橘子也会变成不能吃的‘枳’。结合学过的地理知识,请你解释这种现象。”第二类,地图基本技能培养。这类活动是在图像基础上进行问题设计的,共计37个(占50%),其目的是使学生逐渐掌握各类图像的阅读、绘制、使用的基本技能,真正体现了地理课程对本学科特殊技能培养的关注。例如,“观察图6.26,分析台湾森林树种十分丰富的原因”、“在下面的轮廓图上简单画出新疆的主要山脉和盆地,体会新疆‘三山夹两盆’的地形特点”。第三类,参与社会问题讨论。这类“活动”是开放性的,没有标准答案,主要是以当代社会生活中的重大问题或热点问题为素材,通过讨论、辩论等形式,启发学生从多方面、多层次、多角度去思考和分析问题,共计29个(占39.2%)。这类活动不仅有利于学生表达、交流能力的培养,尤其有利于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品质的培养。例如,“古城在发展过程中面临着如何有效保护的问题。近年来,参观北京故宫的游客数量剧增,给故宫保护带来了很大的压力。阅读下面的建议,说一说你的看法。”此外,由于本册书是中国区域地理的内容,教科书在“活动”设计中有机渗透了区域地理学习的方法,如区域比较法,本册教科书共设计了17个(占23%)进行区域比较的探究活动,体现了注重区域地理学习方法指导的思想。
可见,这些类型多样的“活动”,不仅增强了教科书的探究性和实践性,也达到了巩固地理知识、培养地理技能和能力、渗透区域地理学习方法的目的,进而使《全日制义务教育地理课程标准(实验稿)》的诸多课程理念,如“学习生活中有用的地理”、“学习对终生发展有用的地理”、“改变地理学习方式”等得以贯彻和落实。
二、表层系统设计中的问题思考
新课标初中地理教科书在表层系统的设计中实现了上述突破,但任何一套教科书都不可能是尽善尽美的,需要在实践中不断丰富和完善。本人结合自身的感悟和教学实践,提出以下几点不成熟的看法。
1.课文系统结构上应增设每章“小结”
新课标初中地理教科书每篇章均由导言、正文(课文和图像)、活动、阅读材料4部分构成。每一章的开篇都从学生的角度提出一系列问题,让学生带着问题有目的性地进入每一章节的学习,本文将此称为“导言”。这些问题是教科书编写者依据课程标准并结合本章的内容选取希望学生达到的基本要求。有“导言”,而没有与此在结构上相呼应的“小结”,形式上显得不够完整。不仅如此,如果增设了“小结”,也有利于教师和学生进一步明确本章的知识框架及所应达到的知识、技能、情感态度和价值观要求,进而便于复习和评价。
2.图像系统应进一步规范图像的标注
新课标初中地理教科书的图像在数量、类型、图幅、色彩上,都较以往有了很大的提高和改进,充分发挥了图像系统的功能。但在图像系统的细节方面仍有些问题需加以注意,本册教科书的图像标注有待进一步加以规范。例如,以人物对话框形式出现的图像绝大多数都有图号、图名的标注,但出现了部分遗漏(如39页“活动1”的第3小题、64页“活动3”中的人物对话框图像无图号、图名标注);还有些图像有图号,但没有图名,如3页图5.2、14页图5.20、27页图6.12、69页图8.7、78页图8.23、79页图8.24和图8.25、81页图8.27、85页图8.34、88页图9.1,这些细节问题需要在修订中加以完善。
3.活动系统应加强“活动”设计的层次性和选择性
《全日制义务教育地理课程标准(实验稿)》在“教材编写建议”中提到,“教学内容安排应具有层次性和一定的弹性。除了课程标准要求的内容外,教材还可适当安排一定数量的选学、自学和阅读内容,以利于教学的灵活性”。新课标初中地理教科书主要是通过设置“阅读材料”来体现的,笔者认为,在教科书的“活动”设计上也应力图体现这一思想。从上面的分析可以看出,“活动”的类型体现了多样性,但在层次性和选择性上体现不够,没有体现满足各个层次学生的需要。教科书的知识点已渗透到“活动”内容中,所以,有些“活动”必须开展。当然,有些“活动”可由教师根据学校、教学等实际情况选择开展;还应有一些专门为超水平和平均水平以下的学生设计的“活动”,这样才能真正满足各层次学生的需求,体现“以学生发展为本”的理念。另外,对于同一类型的“活动”也应考虑从不同的角度、不同的层面加以设计。例如,本册教科书“生态环境问题及其治理保护”这一框题中的3个“活动”,都是从“让学生提出生态环境问题防治的措施”的角度加以设计的,形式和内容上都显得过于单调,容易使学生产生疲劳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