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州市妇幼保健院医学遗传科;柳州市出生缺陷预防与控制重点实验室 广西 柳州 545001)
【摘要】 目的:探讨广西柳州地区妇女HPV感染的年龄分布及宫颈病变情况。方法:选取2015年1月至2016年7月在本院妇科门诊就诊的2244例存在宫颈病变的患者为研究对象,对所有患者进行HC2-HPV-DNA检测,并对患者的检测结果进行分析。结果:2244例患者中,HPV阳性616例,HPV阴性1628例。其中,21~25与46~60岁年龄段感染率高于其他年龄段,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HC2-HPV-DNA检测阳性率为26.58%。结论:不同年龄段HPV感染情况不同;HC2-HPV-DNA检测是目前宫颈癌及癌前病变筛查的有效的方法之一。
【关键词】宫颈病变; HPV感染; 年龄分布
【中图分类号】R737.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6)36-0390-02
Analysis of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HPV and cervical lesions in 2244 women in Liuzhou District, Guangxi
WANG Jingren
1. Liuzhou Key Laboratory of birth defects prevention and control, Guangxi, Liuzhou 545001, China; 2. Department of medical genetics, Liuzhou Municipal Maternity and Child Healthcare Hospital, Liuzhou, Guangxi 545001, China
【Abstract】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age distribution of infection and cervical lesions in women with HPV infection in Liuzhou area, Guangxi. Methods 2244 patients with cervical lesions in our hospital gynecology clinic were selected as the study subjects from January 2015 to July 2016. HC2-HPV-DNA was detected in all patients, and the detection results were analyzed. Results In 2244 cases, HPV was positive in 616 cases, and HPV was negative in 1628 cases. Among them, the infection rate of 21 to 46 and 60 to 25 years old was higher than other ages, 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 < 0.05). The positive rate of HC2-HPV-DNA detection was 26.58%. Conclusion HPV infection is different in different age groups; HC2-HPV-DNA detection is one of the effective methods in the screening of cervical cancer and precancerous lesions.
【Keywords】 Cervical lesions, HPV infection, Age distribution
宫颈癌是妇科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临床发病率和死亡率均较高。近年来,我国宫颈癌的发生有明显上升和年轻化趋势。宫颈癌的发生、发展受多种因素调控,宫颈局部感染是高危因素之一。有研究指出,宫颈癌与人乳头状瘤病毒(human papillomavirus,HPV)感染有紧密联系,掌握HPV感染与宫颈病变的相关性对预防宫颈癌的发生具有重要意义[1]。HPV感染是可以预防、可以治愈的,早期发现、早期诊断对宫颈癌及癌前病变治疗与预后十分关键。目前对HPV 的检测方法很多,第二代杂交捕获(HC2)是唯一经美国FDA 认证的可迅速准确检测出13 种高危型HPV-DNA(即16、18、31、33、35、39、45、51、52、56、58、59及68)的检测技术。本文通过HC2-HPV-DNA检测技术,对广西柳州地区妇女进行高危型HPV感染与宫颈病变相关性进行分析,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5年1月至2016年7月在本院妇科门诊就诊的2244例患有宫颈病变的妇女,年龄16~60岁。
1.2 方法
1.2.1标本采集 采集样本之前,患者应停止阴道用药3天,停止对阴道的冲洗等处理。样本采集时间避开患者月经期。样本采集后,不进行醋酸/碘液涂抹。采用HPV采样刷置入宫颈口内,以逆时针的方向旋转3圈,并停留10S,取得一定数量的宫颈脱落细胞后把采样刷置于标有受检者姓名的缓冲保存液,放于4℃贮存待查。
1.2.2试剂与方法 采用HC2-HPV-DNA试剂盒进行检测病毒。购于Digene 公司(美国)。该方法为检测HPV 的“金标准”。根据Digene 公司(美国)第二代杂交捕获试验检测HPV-DNA 高危亚型。
1.2.3结果判断 样本光量读数(RLU)和阴性测定值(CO)比值大于1.0判断为阳性,表明每毫升标本中HPV-DNA含量大于1pg。反之,则为阴性,表明每毫升标本中HPV-DNA含量小于1 pg。
1.3 统计学方法
采用χ2检验进行统计学处理,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HPV检测情况
对2244例患者进行HC2-HPV-DNA高危型HPV检测,其中阳性患者为616例,阳性率为27.45 %(616/2244),阴性患者为1628例,阴性率72.55%(1628/2244)。不同年龄组HPV感染情况见表。除了60岁以上年龄组的人数较少不便评价外,对其他各年龄组HPV感染率进行比较后,发现21~25与46~60岁年龄段感染率高于其他年龄段,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 HC2-HPV-DNA方法检测阳性与临床诊断
与临床诊断结果比较,共2244例患者,其中9例临床诊断不明确,故不作阳性率分析。HC2-HPV-DNA检测方法的阳性率为26.58%(594/2235)。其中,HPV阳性患者的CIN为6例,敏感性为19.35 %(6/31)和宫颈癌为1例,敏感性为33.33 %(1/3),炎症敏感患者则占26.67 %(587/2201)。
3.讨论
HPV是一种是微小的嗜上皮性病毒,由双链DNA(8000 bp)分子的病毒颗粒及包裹其外的衣壳蛋白组成。HPV感染是最常见的性传播疾病之一,其主要的传播途径是性传播,环境污染物传播和垂直传播[2-3]。HPV可感染女性的宫颈、阴道、外阴、尿道、或肛门周围区域。目前已鉴定的HPV超过70种,总体上可根据其与癌症的相关性、前期病变、和高度宫颈上皮内瘤样病变(CIN2-3)划分为高危型和低危型。高危型HPV感染是宫颈癌和CIN的主要致病因子[4]。低危型HPV6型和11型与生殖器疣或尖锐湿疣有关,但却很少与宫颈癌前病变或宫颈癌变相关。HPV感染所引起的疾病发展一般要经过潜伏感染期、亚临床感染期、临床症状期和HPV相关肿瘤期,最终导致宫颈癌。目前,HC2是HPV检测的最好方法,是预测发生宫颈病变的一个非常客观的指标,是WHO推荐的HPV检测的金标准。
多数研究认为HPV感染的高峰年龄在18~30岁,而30岁以后的感染率明显下降,并趋于稳定的水平[5]。本文对2244例患者进行不同年龄组的HPV感染研究发现:在2244例患者的HPV检测中,阳性患者为616例,阳性率为27.45%(616/2244)。其中,21~25与46~60岁年龄段感染率高于其他年龄段,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56~60岁年龄段的感染率最高。由此可见,这三组年龄的人群HPV 感染可能有着其特殊的影响因素,譬如生育期年龄、性生活较活跃、较易感染HPV; 而中老年妇女可能因激素平衡失调、免疫功能低下,使人体对病毒的新发和既往感染的清除能力降低等因素有关[6]。
与病理诊断比较,HC2-HPV-DNA检测方法的阳性率为26.58%。将病理诊断与HC2-HPV-DNA检测相结合,能够提高宫颈病变诊断的准确性,保证筛查的灵敏度及特异性,可最大限度地降低宫颈癌的漏诊率。
通过对2244例妇女高危型HPV感染与宫颈病变的相关性研究后认为:HC2-HPV-DNA检测是目前进行宫颈癌及癌前病变筛查的最好方法;不同年龄段HPV感染情况有差异,临床科室应根据实际情况选择检测方法。有效的HPV检测方法可以为防治宫颈癌、降低其病死率提供有效帮助。
【参考文献】
[1]谢建渝,余娟,董国强.762例妇女宫颈高危型HPV感染与宫颈病变的相关性研究[J].检验医学与临床,2012,9(20):2533-2535.
[2]佟晓晶,李联昆,孟莉等.553例女性宫颈高危型HPV感染与宫颈病变的相关性研究[J].现代生物医学进展,2011,11(8):1522-1525.
[3]傅亚仙,屠玉燕,钟春华.萧山区妇女HPV感染现状及与宫颈病变的关系[J].中国肿瘤,2013,5(11) : 18-22.
[4]潘虹,陈丽艳.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HC2检测在宫颈上皮内瘤变筛查中的意义[J].肿瘤预防与治疗,2011,24(6): 332-334.
[5]刘筑玉,李建梅,范燕红.432例HPV检测结果和宫颈病变的关系分析[J].中国妇幼保健,2009,24(14): 1919-1920.
[6]刘继秀,莫云,白华等.广西4874 例妇女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感染的流行病学现状及其与宫颈上皮内瘤变的关系[J].实用妇产科杂志,2011,27 (8): 596-599.
基金资助:柳州市科学研究与技术开发计划项目研究成果资助(2014G020404)
基金项目:SIRT1在宫颈病中的作用及临床应用研究(2014J030418)
论文作者:王敬仁,王兴民,钟青燕,罗世强,蔡鹏飞,崖姣练
论文发表刊物:《医药前沿》2016年12月第36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2/8
标签:宫颈论文; 宫颈癌论文; 阳性论文; 患者论文; 年龄段论文; 感染率论文; 方法论文; 《医药前沿》2016年12月第36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