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本文综合分析了建筑工程项目合同管理工作实施现状,进而积极探索了相应的风险控制措施。从而能够强化建筑工程项目合同管理工作效能,采用有针对性的、科学的风险控制手段,尽最大可能地降低建筑合同的管理相关风险,更好地维护建筑合同双方经济效益,促进建筑业在新时期的稳步发展。
关键词:建筑;合同管理;实施要点;风险控制;
前言
建筑合同,主要是指由一方约定所完成的建筑工程项目,另一方则履行该约定进行工程竣工验收并支付相应报酬的一种合同。前者属于建筑工程项目的承包方,而后者则为建筑工程项目的发包方。合同双方在签署建筑合同之后,必须各自履行相应的义务,承担相应的责任。那么,基于建筑工程项目属于一项投资数额较大的项目,且工期较长,存在着众多的不确定因素及风险。因而,需建筑合同双方提高对合同管理的重视程度,结合以往的实践经验,总结分析建筑合同各项管理工作的实施要点,采取相应的风险控制措施,以更好地维护合同双方的经济利用,确保该建筑工程项目顺利完工。
1、实施现状概述
1.1缺乏正确的合同管理观念
纵观建筑工程项目的合同管理工作开展全局,多数建筑单位都是按照建筑合同的相关管理要求,开展建筑合同各项检查工作,主要目地在于通过严格的检查流程与综合评审,将自身在履行该建筑合同相关约定期间所存在的一些问题消除,解决业主综合能力不足与一些不稳定性因素等。但是,从合同管理工作实际落实情况来分析,部分单位对于建筑合同的管理工作缺乏正确的观念,管理意识极其薄弱,甚至抱有忽视性态度,具体表现于一些建筑合同相关管理人员仅仅把合同单纯地递交于执行者,未详细地交代给执行者关于该建筑合同签约状况及具体内容。同时,合同管理的执行者只开展正常地施工管理工作,并未全面了解与掌握该建筑合同详细的内容及细则,致使即便开展了相应的合同管理工作,也并未发挥其真正的效能。
1.2缺乏合同管理执行力度
在一定程度上,建筑合同,它对于合同双方的合作来说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它不仅仅是维护合同双方各自利益的桥梁,还是各项建筑工程施工建设各项工作的重要依据。从目前建筑合同双方所开展的合同管理活动实际情况来分析,合同双方并未认真地依照建筑合同相关要求来处理相关事宜。同时,还经常会出现活动延迟等一些情况,致使建筑合同的双方违背合同要求。建筑企业市场会出现未能够及时工程交付、工程款未能及时交付清等一些情况。那么,这些不利情况存在的根本原因就在于建筑合同双方均忽略了该建筑合同所具备的效能,并未严格按照建筑合同开展相关的施工建设及管理活动,以至于即便开展了合同管理工作,也犹如走马观花毫无实质意义而言。
2、实施要点分析
2.1 确立合同管理标准体系
对于建筑合同双方来说,若想充分发挥建筑合同效能,开展高效性的合同管理活动,就必须从合同管理体系入手,结合该建筑合同及工程项目相关要求,确立合同管理标准体系,以提高建筑合同各项管理工作的规范性与秩序性,确保建筑合同的各项管理工作均可实现有秩序性的、规范性的开展。在建筑工程项目开展期间,会涉及到众多单位,复杂性较为明显,合同管理难度性相对较大。为此,就需建筑合同的管理者与相关单位强强联合,共同缔造良好的沟通交流环境,增强彼此之间的沟通协调能力,确保建筑工程项目各项任务部署可顺利进行。同时,为了能够降低建筑合同各项管理工作的难度性,在极为复杂的建筑工程项目当中开展高标准的合同管理工作,就需合同管理者严格履行合同中相关内容,注意把握合同细节做好细节化的合同管理工作;此外,基于建筑合同的管理工作极具复杂性,对从业人员的专业性要求较高。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因此,就需合同管理人员有效学习建筑合同具体内容,把握好建筑合同精髓,做好建筑合同的专项管理工作,以充分发挥建筑合同基本效能,尽最大可能地维护建筑合同双方的经济利益。
2.2 注重合同管理专业人才培育
对于建筑合同的管理工作来说,人才为基石,是一切合同管理工作顺利开展的基础保障,也是主要动力之源。若想开展全方位的、规范性的合同管理活动,人才是最不可或缺的。为此,建筑企业就必须注重合同管理专业人才培育。对内,逐步完善岗前培训计划与方案,所有建筑合同的管理从业者均必须经过专业性的岗前培训,待岗前培训考核合格之后,才可进入到实际的合同管理工作当中。同时,建筑企业还需制定长期的合同管理专业性培训方案与计划,以不断提升所有在岗的合同管理者创新思维能力及专项管理能力,让他们在开展建筑合同的各项管理工作之前,均能够详细的慎独该建筑合同所有内容,构思出一整套的合同管理方案与计划,确保建筑合同的各项管理工作均可有计划地进行,尽可能地帮助企业规避相关的风险,维护企业自身的经济利用;对外,建筑企业需制定出较为科学地、合理地人才吸纳战略,积极吸纳更多专业性的、具备较为丰富实战经验的合同管理人才,以赋予建筑合同的各项管理工作以新鲜动力之源,全面提升建筑合同的管理工作专业化水平。
3、风险控制研究
3.1 合理规避风险
建筑合同的管理中各类风险控制工作,最为有效地一种控制手段为合理地规避各类风险。在一定程度上,规避风险这种风险控制手段,比较适用于风险承受力不足的一些企业。规避风险法,主要是针对于一些可能会存在着的风险问题予以提前预防控制,分为风险试探承担与风险拒绝承担。风险试探承担,这种风险控制方法主要应用于建筑合同的风险防控工作当中,需结合风险评估相关标准,综合分析企业,总结出企业可能会存在的一些风险性问题。而后,依据建筑合同当中相关的规定,判断该风险,分析该风险是否在建筑合同实际的管理范畴以内;风险拒绝承担法,它主要是应用在建筑合同实际管理工作风险评估上,若企业无力降低该合同管理的风险,企业可为确保自身稳定性的发展,拒绝签订该建筑合同。如此,可有效地规避建筑合同实际管理中的相关风险。
3.2 敢于承担风险
针对于建筑合同相关管理工作中风险控制,可从承担风险法入手加以控制。企业风险的承担法,最为重要的就是与外界情况有效结合,控制好建筑合同的管理中可能将出现的相关风险,将其控制到标准的范围内。在此期间,企业主要的承担风险法为企业担保与分散风险。企业担保,主要是指其它在目前掌握的基本情报及综合能力无力控制合同管理中所存在的各类风险时,运用企业担保法来控制风险;分散风险法,主要是企业合理拆分该建筑合同,依据企业目前合同管理当中所面对的风险问题,予以合理化分配处理,以达到分散风险的目地,以维护建筑合同双方各自的经济利益。
4、结语
综上所述,伴随着建筑工程项目逐渐增多,建筑合同的管理工作愈加重要,且建筑合同的管理风险控制难度性逐渐增加。为此,就需建筑合同双方均提供对合同管理工作及风险控制的重视程度,结合以往的实践经验,积极探索到最佳的合同管理及风险控制方法,以从根本上降低建筑合同的各种管理风险,为建筑业营造一个良好的合同管理环境,助推建筑业的长期发展。
参考文献:
[1]王玉华,张森智,许明强,陆中海,桃谭睿.疏浚工程合同管理实施要点与风险控制[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上旬刊),2018,02(21):162-163.
[2]林锦明,徐春华,任小中.建筑合同管理实施要点与风险控制[J].郑州牧业工程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8,04(19):165-166.
[3]薛冰,汤善荣,吴成龙,周培娇,杜云,冷杰,王忠礼,于焱,戴青松,等.论建筑合同管理之风险管理[J].四川省土木建筑学会学术年会,2016,29(12):818-819.
论文作者:黄晟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8年第2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9/10
标签:合同论文; 建筑论文; 管理工作论文; 风险论文; 合同管理论文; 工程项目论文; 风险控制论文; 《基层建设》2018年第22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