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爱引导一切论文_郑歆宇

用爱引导一切论文_郑歆宇

郑歆宇(仪陇二道初级中学校 四川省 南充市 637675)

中图分类号:G652.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ISSN1001-2982 (2019)11-005-01

“教师职业,是以教书为生的职业。这个职业是人类社会最古老的职业之一” 。在中国的各种职业里,能够被称之为“先生”的只有教师和医生,医者治病救人、师者教书育人,可见这两个职业有着多么重要的社会贡献。教师职业也经历了从无到有,逐渐专业化的过程。历经“师氏、保氏、师、师儒、师傅、先生、夫子、老师、博士、教授、教谕、西席、教习”之后,“教师”终于成为专有的职业名词了。到如今更是赋予了教师这个职业神圣的光辉与使命。

教书育人是教师的天职,也是教师的基本使命和主要工作。然而“教书”与“育人”是有区别的。教书是传授知识和技能;而育人是指培养学生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教导学生今后如何做人、做事。教书育人二者又是因果关系,又是互动关系,又各自独立。教师关心爱护学生,在传授专业知识的同时,以自身的道德行为和魅力,言传身教,引导学生寻找自己生命的意义,实现人生应有的价值追求,塑造自身完美的人格。知识与技能立竿见影,人格的塑造却强具迟效性,因此,教书容易育人难。

孔子说:“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他自己就是这种思想的践行者。修身,令其“高山仰止,景行行止”;育人,则是“学而不厌,诲人不倦”。所教授的七十余弟子,都变为学成行尊、出类拔萃、显于当时、传于后世的一批人物,他自己也成为至圣先师。而这“学而不厌”不只是对知识的提炼,更是对修身的探求。“诲人不倦”则在于对学生的博爱之心。

对于教师职业而言,这份博爱之心,恰就是它的光辉所在。冰心说过:“情在左,爱在右,走在生命的两旁,随时撒种,随时开花。”这种美好从未间断:

支月英,坚守深山36载,并且志向坚毅:“只要身体允许,我就要一直坚持下去!”

格桑德吉,悬崖边上的护梦人。朴素的话语总是那么感人:“不想让乡亲的梦,跌落于山崖”。门巴的女儿执意要回到家乡,坚守在雪山、河流之间。她用一颗心,脉动一群人的心,用一点光,点亮山间更多的灯火。

著名教育家刘佛年说过:“所谓师德,或者说教师修养,包含许多方面的内容,但是最重要的,我认为是对待学生的态度。对学生的态度就是对事业的态度,这是修养中最重要的内容。”从这个意义上说,“热爱学生、教书育人”是教师全部道德修养的关键和核心。

作为教师,我们首先应该富有爱心,这是我们的天职。对自己来说,生活的压力,个人的兴趣,憧憬的远方那都是你自己的!每个人都有,都不一样。但“爱”是永恒的!孩子们只会接受一个好老师对他们的多情,哪怕是“单相思”。孩子们只会接受好老师的善感,只有善于感化学生,才可能在学生的心灵深处种下爱的种子。孩子就是孩子,如果都能像成年人一样独立思考,自立更深,严格自控,自学成才。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哪还有教师这份光辉的职业呢?也失去了“教书育人”的真正意义!

要对教育事业充满希望,因为你面对的对象本身就是希望,都是希望!孩子是祖国的未来,是人类的未来,也是我们自己的的未来。我们想让他们内心开满爱的花朵,就必须先给他们播下爱的种子。收起我们的多愁善感,毫无保留地去多情去善感。

无限的爱心是师生关系的溶解剂。夏丏尊先生说得好:“教育没有情感,没有爱,如同池塘里没有水一样;没有水就不能成为池塘,没有情感,没有爱,也就没有教育。”?只有热爱学生,才能正确对待、宽容学生所犯的错误,才能耐心的去雕塑每一位学生。教师只有把爱的雨露洒向每一名学生,使学生在心理上获得最大的满足,才能缩短师生间的心理距离,赢得学生的尊重和信任,才能夯实教育学生的感情基础。教师的投入的感情是不求回报的,但往往,教师付出一分爱,却可以得到学生十分的回报。

叶圣陶教学思想中“爱的教育”。爱是一种情感力量,热爱学生是培养学生的重要条件。教育不能没有爱,没有爱就没有教育,因此,叶圣陶一直强调教育的感染性,一生主张“爱的教育”,并强调教师之爱对于学生的重要性。

前苏联伟大的理论家、教育家捷尔任斯基说过:“谁爱孩子,孩子就爱他,只有爱孩子的人,他才能教育孩子。”这些话,从师生关系上精辟地论述了师爱在教育工作中的极端重要性。

赞可夫说:“当教师的必不可少的,甚至几乎是最重要的品质,就是热爱儿童。”罗素说:“凡是教师缺乏爱的地方,无论品格还是智慧,都不能充分地或自由发展。”

说到底,用爱心来引导一切学生,用爱心引导学生的一切。

爱也要接地气。每个老师都打心底喜欢听话成绩又好的学生,提起熊孩子就来气!可天底下哪有不犯错的孩子?我相信只要是一名合格的人民教师,一定都遇到过学生犯错。在学生犯的错误中能让老师气急败坏的也不少!除了有失体态之外并没有一点用处,甚至事情还会向相反的方向发展。那怎么办呢?这时候我们首先应该想到自己或自己的孩子。

为什么要想到自己?我们也是从学生一步步走过来的,能理解自己当学生的时候犯错的处境,渴望有人理解自己,安抚自己,甚至奢望一份几乎不可能的来自老师的安全感。如是这样,那自然而然就能理解自己的学生。

为什么要想到自己的孩子?有了孩子的老师,我们都是为人父母,如果面前的犯错的孩子是你自己的孩子,你会怎样处理!人家的孩子也是孩子,所有的孩子都是孩子,现在成了自己的学生,那就是自己的孩子!这就是教师应具有的和善的、无私的、伟大的博爱之心。发自内心地像关心自己孩子一样关爱他们!竭尽全力地像为自己孩子解决问题一样解决好他们的每一个问题!像引导自己孩子一样将他们引向成功的大门!不要把教育只当成工作,更不要把教育当成经济收益。我们面对的都是一个个有思想,懂情感的人。只有让他们感受到爱,他们才会相信和信任。只有让他们感受到爱,他们心中才会萌发爱的种子。只有让他们感受到爱,他们才能把爱传递到远方!

与此同时,我们也要信任学生,就好比给学生注射了一针强心剂,学生会因为教师的信任而变得信心倍增,精神饱满,积极主动,会加速促进师生间和谐关系的构建。热爱学生,尊重学生,信任学生不仅能使学生增强学习观念,健康发展,也能使师生关系更加和谐发展。

所以我们爱就要爱得切实而深沉。我们用泛滥的爱去激发他们的爱,用泛滥的爱让爱泛滥,用泛滥的爱引导一切和一切。

论文作者:郑歆宇

论文发表刊物:《中小学教育》2019年11月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11/19

标签:;  ;  ;  ;  ;  ;  ;  ;  

用爱引导一切论文_郑歆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