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德育在小学体育教学中的渗透论文_杨新贤

浅谈德育在小学体育教学中的渗透论文_杨新贤

杨新贤 龙川县老隆镇维嘉学校 广东 龙川 517300

摘 要:本文结合作者的教学实践,为了使学生成为德、智、体全面发展的人,对其渗透的方法进行了探讨,使德育教育内容中的抽象概念具体化。

关键词:品德教育 体育教学 德育渗透

一、因地制宜,适时进行品德教育

春天多雨,往往不能在室外进行体育锻炼,而我们农村山区又缺少室内训练场所,这时只好在课室上理论课。体育理论的教材内容都有鲜明的思想性。如体育的目的和任务,可以提高学生对体育的正确认识,树立为四化建设锻炼好身体的思想,把积极参加体育锻炼和为实现新时期总任务做贡献结合起来;科学锻炼身体的原则和方法可以启发学生敢于在各种不同条件下坚持锻炼,提高身体对自然环境的适应能力,培养学生终身体育锻炼的良好习惯。因此,体育基本理论教材是教师有目的地向学生进行思想教育的重要内容。此外,可利用多媒体播放一些我国体育健儿在奥运会、世锦赛等重大赛事中勇夺金牌的激动场面来激励学生,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和高尚情操。

体育技能的实践是体育教学的重要内容,每个技术动作都有它自己的特点,在教学中应充分利用各种教学因素,有目的、有计划地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如:教授各种器械体操、跳跃项目便于培养学生勇敢精神;篮球、排球项目可以培养学生团结合作、维护集体利益、自觉遵纪守法和胜不骄、败不馁的优良品质;练习中长跑可以培养学生吃苦耐劳的品质。

二、教学中德育渗透的途径与方法

在体育教学中应有意识地进行德育渗透,要根据事态形成发展过程适时进行品德教育。因此每位体育教师都应当在教学中把握住有利的时机培养学生的优良品质。具体途径与方法如下:

1.通过做裁判来培养学生的严明执法精神。在体育教学中向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关键在于教师的言传身教。作为教师必须加强自身修养,提高自身素质。教师应举止大方,谈吐文明,教学中讲解清楚、示范规范、言行一致,给学生树立一个良好的教师形象,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受到熏陶,达到进行思想品德教育的目的。“亲其师,信其道”,“身教重于言教”,这两句话同样证明良好的德育形象在课堂教学中的深刻意义。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作为一名体育教师既要有一般教师严肃的风度,又要充分体现其职业的特点——健康而朝气,通过教师的仪表来感染学生,并增强学生对仪表美及其重要作用的正确认识。教师用语要文明、简练,应具有较强的逻辑性。幽默是可取的,但切忌低级庸俗。教师要通过自己的语言来影响和感染学生,使学生养成文明用语的良好习惯。

因此,体育教师严于律己,率先示范,带动学生的自我教育和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这至关重要。

2.通过足球、排球等项目来培养学生的团结协作精神。体育教学中教师之间的配合显得十分重要,不仅要共同研究教学工作,而且要经常在一个“大课堂”里一起上课。教师之间的关系往往会使学生联想到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所以教师之间必须互相尊重、密切配合、互相帮助,使学生从体育教师这个团结战斗的集体中学到助人为乐、团结协作的优良品质。

教师尊重学生、关心学生既是教师高尚品德的表现,又是一种教育手段,在塑造学生的灵魂中是一种巨大的力量。特别是对那些能力较差、组织纪律较差以及不重视体育学科学习的学生要耐心帮助,决不能用讽刺的语言刺激、侮辱、谩骂学生。在教学中应给技术水平较差的学生创造锻炼的机会。例如,在体操练习的最后讲评时,除找出较好的学生示范小结外,还可以请虽然完成动作较差但在某一环节有所进步的同学再做一、两次练习,肯定他们的进步,并要求大家热情鼓励。

3.通过短中跑、乒乓球等项目来培养学生的顽强拼搏精神。教师关心并严格要求学生对学生来说虽是外部条件,但能促使学生内心产生积极的情绪,从而转化为学生接受教育的内部动力,培养学生对人、对事的正确观念。

三、通过参加校内外的各项赛事来培养学生的荣誉感

在体育教学中,向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关键在于教师的言传身教。可运用体育先进事例进行榜样教育:通过介绍我国体育健儿在国内外重大比赛中所取得的新成绩,优秀运动员刻苦训练,为祖国争得荣誉,使我国在国际体育史上产生了深远的影响等,使学生在平时锻炼及学习中能够以这些体育健儿为榜样,不怕苦,不怕累;通过参加校内外的各项赛事,培养学生的集体荣耀感和团结拼搏的竞争意识,并可由此来激发学习兴趣、提高学习成绩。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体育教学中贯彻德育教育不仅是学校体育改革的需要,也是体育教育观念更新的需要。在重视体育教育的同时,更要重视德育教育的效果。体育教学中的思想教育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完成的,而要靠教师常年累月的辛勤劳动才能奏效。

参考文献

[1]何福健 浅谈体育课思想品德教育的途径与方法[J].新课程,2010,(08)。

[2]蒋荣 寓思想教育于体育理论教学中[J].上海体育学院学报,1994。

[3]杨荣 美国学校道德教育的途径与方法及其启示[J].教学与管理,2007。

论文作者:杨新贤

论文发表刊物:《素质教育》2016年4月总第20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6/6

标签:;  ;  ;  ;  ;  ;  ;  ;  

浅谈德育在小学体育教学中的渗透论文_杨新贤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