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模式的创新策略论文_杨映高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模式的创新策略论文_杨映高

杨映高 四川省阆中市实验小学 637400

【摘要】在当前新课程改革的大背景下,小学数学课堂教学面临着更加多元化、开放化的模式,针对这样的发展形势,教师应该在传统的课堂教学当中寻找新型的教学模式,让学生能够更加自主、更加积极的进行创新学习,为学生日后发展成为创新型人才奠定基础。因此,新课改背景下的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模式应该创新,吸引学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基于此,本文针对新课改背景下的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创新的方法和策略展开分析和研究,以促进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更好开展。

【关键词】新课改;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教学模式;

中图分类号:G652.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ISSN1001-2982 (2019)04-134-01

对于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发展来说,进行教学模式上的创新,颠覆呆板、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提升课堂教学的效果,是当前新课程改革发展的重要趋势,同时,也是能够促进学生个性化发展的重要选择。但是,由于受到了传统教育理念的影响,很多数学教师在开展课堂教学的过程中依然存在着不足,逐渐的演变成为约束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质量提高的瓶颈,降低教学的效果。由此能够看出,加强对新课改背景下的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创新的方法和策略的研究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构建课堂教学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情境教学实际上就是在实际的教学当中根据教学的内容加以有针对性的情境创设,帮助学生更好理解知识,培养学生学习技能的课堂教学方法,不仅能够激发学生的情感和认知,还能够与教师产生共鸣,并且对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教师在开展情境教学的过程中应该充分结合学生的兴趣、特点以及教学的目的,达到一种“玩中学”的教学效果。

例如:在教学“找规律”相关知识的过程中,教师可以将准备好的视频通过多媒体技术的方式向学生展示出来,促使学生能够真正认识和掌握到规律的表象,然后以一种小组的形式让学生找一找班级中存在的“规律”,并且结合学生所说进行概括和总结,这样不仅仅能够明确教学重点,还能够在“玩中学”。

二、开展趣味课堂教学,增强学生学习动力

由于受到了小学生对直观、具体事物所产生的感知能力明显会高于模糊和抽象事物的特点影响,在实际的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当中,教师应该尽可能的将其中所包含的概念和意义进行转化,并且能够在此基础之上加以更好的讲解,有效促进学生的记忆和理解,在这过程中,学生学习的兴趣也是比较容易调动的,是能够提升学习效果的重要手段和方法。

例如:在教学“平行和相交”相关知识的过程中,教师可以要求学生准备两个长度比较小的木棒,方便在课堂上进行自行摆设团,教师应该根据学生构建的图案对知识点进行有效的讲解,并且能够让学生正确回答图案上是平行还是相交,通过这样的方式充分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三、采用小组合作学习,引导学生正确学习

教师在对课堂教学模式进行创新的过程中,应该根据学生的特点对小学生进行小组划分,尽可能的充分挖掘小组成员的潜力。同时在安排学习任务的过程中,教师还能够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学习目标,并且在实际的学习当中进行更加积极地引导,及时纠正学习当中所出现的错误,促使学生能够更加灵活的应用知识点。

例如:在教学“三角形的认知”相关知识时,教师可以先将之前准备好的小木棒平均分给不同的学习小组,正确引导学生搭建三角形图案,并且要求学生能够举例说明自身生活当中存在的相似图案,这样教师就能够引出下一个知识点——三角形的稳定性,促使学生能够对三角形进行全面的理解。

四、针对学生的个性差异因材施教

学生之间是存在个体差异的,我们教师不能用一刀切的教学方式来展开教学活动,那样会使优秀生因为知识点太简单而沾沾自喜,会使学困生因为知识点太难而降低学习兴趣与信心。新课改背景下,我们教师要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要对班级学生因材施教。

例如对于班级中的优秀生,我们教师要将数学知识进行纵向延伸,引导学生进行深入的学习,从而激发起他们挑战自我的勇气和信心;例如对于班级中的中等生,我们教师要引导他们掌握教学大纲要求的知识点,要引导他们务实基础知识,进行数学能力的稳步提升;例如对于班级中的学困生,我们教师要适当地降低教学内容和练习题目的难度,从基础知识人手,从培养这类学生的学习兴趣入手,帮助他们树立迎头赶上的自信心。

不仅仅是将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和练习题目进行分层,我们教师还要对不同的学生进行不同的评价。因为学生之间的认知基础不一样,因此我们教师不能用统一的衡量标准去评价学生。只要学生取得了进步,学生的能力在原有基础上得到了提高,那么我们教师就要进行表扬和肯定。我们教师还可以给每个学生建立成长档案,把他们的点滴进步记录起来,激励他们更好地学习和进步。

五、通过实践活动引导学生学以致用

数学是一门源自于生产实践的学科,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我们教师可以结合教学内容引导学生进行动手实践,通过动手实践来提升学生学以致用的能力,来促使学生感受到数学科目和实际生活的紧密联系。

例如:教学《角的度量》课堂上,当学生们会用量角器正确量角之后,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进行如下实践活动:让学生们量一量他们的学习用品,如:练习本、数学书等的角是多少度。让学生把他们量角的过程记录下来。

例如学生们学习过平行四边形、梯形和三角形的有关知识之后,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亲自动手制作平行四边形,制作梯形,制作三角形,并引导学生举例说出他们生活中见过的所有三角形、平行四边形和梯形的物品。认真观察生活的学生会做出很多举例,如水库的大坝是梯形;如自行车两个轮子上的三角形钢架;如落地晾衣架也是运用了三角形稳定性的原理;如一些平行四边形的栅栏等等。

总而言之,新课改背景下的小学数学不再是教师讲讲讲,学生听听听和记记记的课堂。新课改背景下的小学数学,教师要运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要运用多种教学方式调动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让学生积极自主地进行知识的探究和构建,让学生体验到构建数学知识的成就感,进而让学生在数学知识的海洋里乘风破浪,扬帆远航。

参考文献:

[1]李林红.浅谈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数学思维能力的培养[J].学周刊,2018 (13):53-54.

[2]杨元超.“情境——模型”雙向建构的小学数学教学设计原则探究[J].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7 (08):225-227.

论文作者:杨映高

论文发表刊物:《中小学教育》2019年4月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2/18

标签:;  ;  ;  ;  ;  ;  ;  ;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模式的创新策略论文_杨映高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