腹腔镜下与开腹子宫肌瘤剔除术72例的临床对比论文_李瑛娜

 长沙医学院附属湘潭市第二人民医院 妇产科 湖南湘潭 411100

【摘 要】目的 探讨两种手术方法治疗子宫肌瘤临床疗效对比及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16年1月至2016年12月我院手术治疗的子宫肌瘤患者72例采用EXCEL2007生成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腹腔镜组合开腹手术组各36例,对比两组手术情况。结果 腹腔镜组手术时间(71.36±9.75)min,术中出血量(203.13±21.49)ml,下床时间(0.86±0.26)d,住院时间(4.52±1.22)d;开腹手术组手术时间(92.58±16.71)min,术中出血量(356.88±48.77)ml,下床时间(1.13±0.51)d,住院时间(7.85±2.59)d,组间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腹腔镜组IgM(1.34±0.33)g/L,IgG(14.16±2.79)g/L,IgA(1.91±0.39)g/L;开腹手术组IgM(1.24±0.12)g/L,IgG(11.19±1.46)g/L,IgA(1.77±0.21)g/L,组间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腹腔镜手术治疗子宫肌瘤能够缩短手术时间,加快患者术后康复效果,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关键词】腹腔镜;开腹;子宫肌瘤剔除术

子宫肌瘤属于女性生殖器官常见的良性肿瘤,主要由平滑肌和结缔组织组成,在40-50岁女性发病率高达60%,严重的影响了女性身心健康,目前对于子宫肌瘤发生机制尚不十分明确,主要和雌激素、孕激素以及遗传因素等相关[1]。目前临床主要采取手术治疗子宫肌瘤,但是随着近年来女性对晚生育需求的提高越来越多患者希望保留子宫剩余功能,随着微创技术在临床广泛应用,腹腔镜手术子宫肌瘤剔除术为临床提供了更多的选择[2]。我院为了对比腹腔镜和开腹手术治疗子宫肌瘤的优缺点和适应症进行了临床观察,现汇报如下。

1 一般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6年1月至2016年12月我院诊治的72例子宫肌瘤患者,采用EXCEL2007生成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腹腔镜组、开腹手术组各36例。

腹腔镜组36例,年龄32~54岁,平均38.97±1.66岁,其中肌壁间发病22例,浆膜下发病14例。开腹手术组36例,年龄31~56岁,平均38.21±1.63岁,其中肌壁间发病24例,浆膜下发病12例。两组患者年龄、发病情况等一般资料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纳入排除标准

1.2.1纳入标准

(1)患者经超声检查确诊为子宫肌瘤,直径≥3cm,肌瘤个数≤3个,患者均有保留子宫需求;(2)本研究获得患者的知情同意并医学伦理委员会的批准。

1.2.2排除标准

(1)除外宫颈恶性病变患者;(2)除外子宫内膜病变患者;(3)除外月经不正常患者需要行诊刮术患者。

1.3治疗方法

开腹手术组:采取全麻或者腰硬联合麻醉,采取开腹手术子宫肌瘤剔除手术治疗,术中观察肌瘤实际位置、大小和数目如果肌瘤体积大在肌瘤浆肌层注射缩宫素,剔除肌瘤后缝闭瘤腔进行止血。

腹腔镜组:患者取膀胱截石位,气管插管静脉复合麻醉满意后建立二氧化碳人工气腹,在脐上缘行1cm横切口,10mm套管针穿刺,套管和腹腔镜置入进行检查,查看肌瘤大小、数目和具体的位置,在患者左右髂前上棘内2cm行5mm切口置入器械,在子宫肌瘤周围宫体部位注射垂体后叶素6U+生理盐水2ml,采用单极电凝切开假包膜,分离瘤体采用双极电凝止血,用可吸收线进行缝合,手术结束创面涂抹玻璃酸钠1支,对于多发肿瘤或者距离较远进行逐个剔除缝合。

1.4观察指标

记录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下床时间和住院时间情况。对患者手术前后进行血清免疫球蛋白浓度变化,包括IgM、IgG和IgA浓度变化。

1.5统计学方法

数据统计分析采用SPSS16.0进行处理,所有计量指标均采用均数±标准差(±s)进行统计描述,干预前后组内比较应用配对t检验,组间比较采用两组独立样本的t检验;等级计数资料组间比较采用两组独立样本的非参数检验;P值<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手术情况对比

腹腔镜组手术时间(71.36±9.75)min,术中出血量(203.13±21.49)ml,下床时间(0.86±0.26)d,住院时间(4.52±1.22)d;开腹手术组手术时间(92.58±16.71)min,术中出血量(356.88±48.77)ml,下床时间(1.13±0.51)d,住院时间(7.85±2.59)d,组间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详见表1。

3讨论

子宫肌瘤属于女性常见的良性肿瘤,患者造成女性产生月经改变、腹部包块以及疼痛等体征,严重的会造成不孕或者流产,目前手术是解决子宫肌瘤的根治手段,但是传统的子宫切除手术对患者腹腔干扰大,术后恢复慢,子宫肌瘤剔除手术应运而生[3-4]。该术式主要适用年轻未生育或者保留子宫愿望强烈的女性,可以保留女性生育能力,维持子宫生理功能,保持了女性盆底结构完整性,因此对患者下丘脑-垂体-卵巢-子宫轴的影响很小,有助于女性身心健康[5]。传统的开腹手术主要适用在子宫肌瘤较大、数量较多以及位置相对特殊的患者,但是开腹手术对患者创伤较大,术后恢复慢,容易发生切口感染、盆腔粘连等手术并发症,影响了患者临床治疗效果[6]。

腹腔镜手术通过使用手术器械在腹壁小孔进入腹腔内操作,达到切除子宫肌瘤进而保留子宫目的,该术式减少了对组织、血管和神经的离断,对患者腹壁创伤很小,对腹腔干扰小,因此能够保证患者体内环境稳定性,术后并发症较少[7]。我院对采取两种术式患者体内B细胞进行了研究,B细胞受到刺激会进一步生产免疫球蛋白,B细胞旁存在和免疫球蛋白表面物质相应抗原分子,结合后阻碍B细胞同病原体结合,因此当人体受到创伤后免疫球蛋白水平会短期内降低,其下降程度同患者创伤程度存在相关性[8]。本研究中腹腔镜手术患者免疫球蛋白降低程度低于开腹手术,说明腹腔镜术式对患者免疫球蛋白影响水平更为轻微。

综上所述,腹腔镜手术治疗子宫肌瘤能够缩短手术时间,加快患者术后康复效果,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王卫军,方钱,王国平,等.腹腔镜胃癌根治术对患者机体细胞免疫功能的影响[J].中华实验外科杂志,2013,30(1):150-152.

[2]肇丽杰,柳晓春,谢庆煌,等.经阴道子宫切除术对机体免疫功能的影响[J].重庆医学,2013,42(7):734-735.

[3]陈素琴.腹腔镜下阴式子宫全切术治疗子宫良性疾病的应用研究[J].河北医学,2013,19(4):526-529.

[4]黎朝良,方兰,丁佑铭,等.胆囊结石合并肝硬化患者腹腔镜与开腹胆囊切除术后细胞免疫功能变化及术后并发症[J].中华肝胆外科杂志,2013,19(4):312-313.

[5]陈敏红.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治疗子宫肌瘤效果观察[J].浙江创伤外科,2015,20(2):235-237.

[6]梅芳,杨华琴,石柳.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术后内翻缝合与“8”字缝合的对比研究[J].局解手术学杂志,2015,24(5):522-524.

[7]邵丽英.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治疗子宫肌瘤合并不孕患者效果观察[J].河南外科学杂志,2015,21(4):84.

[8]景明来,王芬娟,龚巧丽,等.腹腔镜与开腹子宫肌瘤剔除术的比较[J].中国微创外科杂志,2013,13(4):333-335.

论文作者:李瑛娜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蒙医药》2017年第7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7/18

标签:;  ;  ;  ;  ;  ;  ;  ;  

腹腔镜下与开腹子宫肌瘤剔除术72例的临床对比论文_李瑛娜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