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证券市场的良性循环与持续发展,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持续发展论文,市场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证券市场是资本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发展市场经济不可或缺的推动力量。我国证券市场建立以来,股市经历了发展、整顿、调整、规范,股票交易也几经反复,从今年五月起,市场又面临繁荣、兴旺的新局面,资深人士指出,这不仅是一次行情,更是中国证券市场的一次重大转折。怎样认识证券市场的发展历程,怎样理解这次重大转折,笔者认为有必要进一步探索证券市场发展的规律,从而比较自觉地看待和把握市场的变化。
一、当前已经具备持续发展证券市场的客观条件
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是国有企业改革的方向,其基本内容是建立“产权明晰、权责明确、政企分开、管理科学”的公司制度。证券市场通过股票交易,一是界定产权,形成企业发展的微观基础;二是调节资本结构、产业结构,优化资源配置;三是发展直接融资,拓宽企业筹资渠道;四是分散金融业和企业的风险;五是建立现代公司制度,建立以资本为核心的管理架构。这些功能正是企业改革所需要的市场环境,它必将服务于企业改革。已经公布的秋季中共中央全会以企业改革为主要议题及江泽民总书记在重庆、武汉、西安、青岛企业改革座谈会上关于企业改革的四次重要讲话,进一步肯定了证券市场在国有企业改制中的积极作用,从一定意义上讲,我国证券市场从体制上具有持续发展的广阔前景。
但我国证券市场发展的深度和广度与发达国家比较,差距还很大。差距就是动力,它说明从经济资源方面,我国证券市场具有持续发展的雄厚潜力。再从经济成长看,改革开放以来, 我国经济年均增长率在9%以上,是世界经济增长最快的国家之一,证券市场靠经济的成长支撑,从这方面展望,我国证券市场持续发展的前景也是乐观的。
把以上两个方面持续发展证券市场的条件变为现实,需要完善市场机制,强化科学管理,在这方面,经过十几年的努力,我们已经有了较好的基础。第一,以证券法为核心,制定了一系列法规,具备了以法治市的条件。第二,90多家证券公司和一些中介机构、二千四百多个营业网点遍布大中城市,建成了较强的服务体系。第三,凝聚了十万以上从事证券业的队伍,其中有许多经济、金融专业人才,是知识型密集的行业。第四,经过多年实践,上市公司、证券公司、投资机构,已完善了经营管理制度,有了较强的自律能力。第五,4000万投资者中已有相当比例的人具有了投资理财的水平,他们在股市中发挥骨干作用,推动投资队伍不断壮大。第六,在证监委领导下,已不断增强了监管体系,完善了监管手段。四个体系,即法律体系、监管体系、机构体系、自律体系,两支队伍,即证券业员工队伍、投资者队伍,这是我国证券市场持续发展的推动力和保障。
二、深刻认识和把握证券市场规律
证券市场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而不断发展壮大,市场的作用对其的影响也越来越趋于复杂,其变化涵盖着政治和经济、宏观和微观、生产和流通,以至国内和国际等诸多因素。认识其规律,需要较长的过程,以现在国内外已积累的经验看,归纳起来主要有三点:
第一,要用政治眼光看市场。因为政治是经济的集中表现,现代国家政治和经济结合得越来越紧密,政治的变迁,都有经济因素,它反过来又影响经济,如我国党的十五大、香港回归等,在股市上都有反映,好形势会激励股价上涨,消极形势会使股价下跌。
第二,要用宏观眼光看市场。也就是说站在大形势方面看市场,因为宏观形势反映着主流,宏观政策代表着全局,其财政政策、货币政策、产业政策等,都调整着各方利益,激励着经济发展,从整体上为股市变化指示方向,如利率的调整、科技兴国方针的实施、扩大内需的要求等,都不同程度地活跃着股市。
第三,要观察和分析企业。买股票就是向企业投资,其收益与风险,最终体现在企业,因此,要研究企业在产业政策上的位置,企业管理的成效,企业发展的预期等等,投资的成功率,是建立在对企业的了解程度和预期的判断之上的。
以上三点,归结起来,就是从经济和非经济两个方面观察和判断市场的演变。以今年五月十九日以来形成的股价上升行情为例,从非经济方面看,有迎接建国五十周年的庆典、澳门回归,中央全会将研究深化企业改革、南斯拉夫事件后的国力对比等,顺应这些事件国家采取的一系列政策,被称为政策对市场的激励。从经济方面看,从1998年实行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以来,扩大投资,降低利率,拉动需求等,经济运行出现了新特征,经济增长率提高,企业效益有所改善。另一方面,居民消费倾向低,银行贷款倾向低,企业投资倾向低的形势继续发展,形成货币资金流动性继续减弱。经济的良性循环是证券市场良性循环的基础,再深一层次看,其循环不是简单的重复,有三个特点:第一,市场规模由小到大,上市公司由少到多,股民队伍不断壮大;第二,股票市值随着经济增长成正比上升;第三,股票投资收益率高于债券和在银行存款的利息收入。正确认识证券市场演变规律,促其良性循环,是国家政治稳定,经济持续增长,企业健康发展,投资者减少风险、稳定收益的利益所在,也是投资者掌握投资知识和技巧、避免盲目跟风、回避陷阱的正确途径。
三、提高市场管理水平,保护投资者的利益,促进证券市场健康发展
在当今条件下,如何使投资者的合法权益受到保护?笔者认为应从提高和规范两方面入手。具体说,第一,培植股民投资意识,约束投机动机。投资就是分享经济成长的成果。以美国为例,从1897年到1993年,GDP年均增长5.4%,道琼斯工业股票指数从30点涨到3900点, 涨了130倍,股民的收益自然在其中了。第二,保障股民知情权。各有关部门要定期向股民提供全面真实的信息,供股民分析和决策。现在虚假信息成风,据财政部审查8万余户企业,有假帐乱帐的企业占32.5%, 有的上市公司从包装到伪装,企业作假,中介机构视假为真。这是对市场,对投资者极端不负责的行为,有关部门要采取严厉措施,保护股民。第三,以法治市,实质上就是用法律保护投资者的合法权利。首先要用法律武装股民,让股民运用法律武器保护自己;其次,执法部门、监管部门要公平、公正执法,加强机关廉政建设,按照法规标准规范市场。第四,上市公司要对自己的股东(股民)负责,证券公司要对自己的客户负责。在形势好时,不要报喜不报忧;在有问题时,不要隐瞒实情。要稳健发展,这是证券公司、上市公司应尽的责任,也是保持股市良性循环应做的工作。第五,逐步把股民组织起来,如互助组的形式,基金会的形式等。在美国,其投资结构是基金会占55%,法人证券占25%,个人占20%。还应大力发展经纪人,成为股民投资的顾问或中介人,通过组织起来,有专家操作,使股民可以规避风险,提高效益,有利于市场稳健发展,良性循环。
标签:股民论文; 证券市场中介机构论文; 经济论文; 经济学论文; 投资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