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省罗甸县人民医院 贵州黔南 550100)
【摘要】目的:对成分输血在大量输血患者中的应用方式以及疗效进行深入研究。方法:选取2016年9月至2018年9月期间,本院收治的大量输血患者20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分配原则,将所有患者平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于对照组患者,依据临床输血申请单发出血液成分,对于观察组患者,结合患者实际情况制订输血方案,对两组患者凝血功能指标进行统计和比较。结果:观察组患者APTT、PT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同时,Fib、PLT高于对照组患者。结论:在对大量输血患者进行治疗时,可合理应用血小板以及新鲜冰冻血浆,改善患者凝血功能,止血效果显著,值得推广应用。
【关键词】大量输血;成分输血;凝血功能;APTT;PT;Fib;PLT
【中图分类号】R45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8231(2019)04-0060-02
在临床治疗中,有些患者由于各类因素会出现大量出血症状,威胁患者生命安全。在对大量出血患者进行治疗时,需要应用输血疗法,保障患者生命安全,有些患者在输血过程中会产生各类并发症,同时输血速度很难满足脏器要求,这样就会影响治疗效果。对此,可对患者采用成分输血治疗方案,在较短时间内将患者血液中缺少的成分输送至患者体内,进而挽救患者生命[1]。在本次研究中,选取2016年9月至2018年9月期间,本院收治的大量输血患者20例作为研究对象,对成分输血在大量输血患者中的应用方式以及疗效进行深入研究。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6年9月至2018年9月期间,本院收治的大量输血患者20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分配原则,将所有患者平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患者中,男6例,女4例,患者年龄在18岁~75岁之间,平均(42.5±10.7)岁,发病至就诊时间2~17h,平均(5.7±1.6)h;观察组患者中,男7例,女3例,患者年龄在17岁~73岁之间,平均(43.2±10.1)岁,发病至就诊时间2~16h,平均(5.2±1.6)h。
1.2 方法
1.2.1对照组 对于对照组患者,依据临床输血申请单发出血液成分。根据医生的申请单,从而申请所需要的血液成分并发出血液。
1.2.2观察组 对于观察组患者,结合患者实际情况制订输血方案。在失血量2000mL以上的患者,建议其做临床血常规和凝血常规的检测。重点检测血红蛋白、红细胞比积、凝血酶原时间、血小板、部分凝血活酶时间,让输血科根据血常规和凝血常规的检测指标建议临床输注所需成分血[2]。
1.3 观察指标
在对两组患者采用不同的输血治疗方案后,对两组患者凝血功能指标进行统计和比较。具体包括APT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PT(凝血酶原时间)、Fib(纤维蛋白原)、PLT(血小板计数)。
2.结果
两组患者凝血功能指标变化情况统计如表1所示,在对两组患者采用不同的输血治疗方案后,观察组患者APTT、PT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同时,Fib、PLT高于对照组患者。
表1 两组患者凝血功能指标变化情况
3.讨论
在对出血量较大的患者进行治疗时,应该采取有效措施提高患者的血容量,因此可采用大量输血治疗方案。输血治疗主要是通过补充血液、凝血因子和其他血细胞成分,纠正患者血容量不足等症状,以挽救患者生命。传统多进行全血补充,但这种输血方式容易出现荨麻疹和发热等不良反应,可能是全血的保护液只能有效保护红细胞,而对于其他如凝血因子等成分无明显保护作用,导致其损伤或减少,其损失和减少直接影响了治疗效果。研究显示,在4℃的全血保存环境下,会让血小板变得不稳定,减少凝血因子,从而达不到为患者止血的目的。另外,这种输血方式容易出现荨麻疹和发热等不良反应,可能是全血的保护液只能有效保护红细胞,而对于其他如凝血因子等成分无明显保护作用,导致其损伤或减少,而这些成分是治疗大量输血患者的关键,其损失和减少直接影响了治疗效果。
成分血治疗可给予高浓度和高纯度血液成分输入,可有效补充机体消耗,和成分血对比,新鲜全血虽然可及时补充血小板和凝血因子,但其数量和质量均存在损失现象。而成分血输入克服了该缺陷,可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并缩短凝血酶时间。大量输血患者在出血初期虽然血容量会速减,但是人体自身对其有一定的调节功能,能够进行很好的血液分布,所以在患者失血量<20%时候,患者是不用输血的,可及时为患者补充晶体液和胶体液进行治疗,这样不仅能够有效降低患者输血后不良反应发生率,同时还可以减少患者以及患者家属的经济负担。当患者失血量>20%时,既要对患者补充液体,同时还要对患者加入红细胞进行止血。当患者失血量>40%时,在给患者补充液体和红细胞的基础上还要进行新鲜冰冻血浆的注射。如果患者失血量>40%,则可以合理的使用成分血,从而达到理想的治疗目的。当患者失血量>70%时,在给患者补充液体和红细胞的基础上,同时要加上新鲜冰冻血浆和机采血小板进行治疗。当患者失血量高达80%以上时,患者由于大量出血,导致患者处于无血的状态时才可以对患者酌情的使用输全血治疗,因为输全血的使用是有限的[3]。
本文选取2016年9月至2018年9月期间,本院收治的大量输血患者20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分配原则,将所有患者平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于对照组患者,依据临床输血申请单发出血液成分,对于观察组患者,结合患者实际情况制订输血方案,对两组患者凝血功能指标进行统计和比较。APTT、PT、Fib、PLT等指标是临床凝血功能常规检查项目,可对患者的凝血功能情况予以良好反映。大量出血患者,大部分都存在APTT、PT水平上升现象以及Fib、PLT水平明显下降现象,且此种现象与凝血功能具有密切的关系。在本次研究中,观察组患者APTT、PT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同时,Fib、PLT高于对照组患者。由此可见,在对大量输血患者进行治疗时,可合理应用血小板以及新鲜冰冻血浆,改善患者凝血功能,止血效果显著,值得推广应用。
综上所述,成分输血对大量出血患者的凝血功能的效果更为突出。需要注意的是,成分输血治疗期间需密切监测患者的凝血功能变化情况,以免引起人为原因所致的凝血功能恶化,同时注意观察患者主要脏器功能,警惕器官衰竭,避免输血相关循环超负荷等输血不良反应。
【参考文献】
[1]隆维东,谭兵,肖剑平.大量输血对外伤性患者纤维蛋白原和血小板及血清炎症反应影响研究[J].山西医药杂志,2016,45(15):1824-1826.
[2]罗红敏.严重创伤患者成分输血比例对患者预后的影响:一项多中心随机对照试验[J].中华危重病急救医学,2016,28(3):261-261.
[3]侯春梅.成分输血在大量输血患者中的合理应用探析[J].临床医学,2014,34(3):101-102.
论文作者:袁丁
论文发表刊物:《心理医生》2019年第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3/8
标签:患者论文; 成分论文; 凝血论文; 功能论文; 对照组论文; 血小板论文; 红细胞论文; 《心理医生》2019年第4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