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挖孔桩技术在建筑施工中的应用研究论文_麦强

人工挖孔桩技术在建筑施工中的应用研究论文_麦强

身份证号:45252619820108 XXXX

摘要: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的城镇化建设进程和工业化建设进程不断加快,为了满足人们的居住需求,缓解土地资源紧缺和人口增长之间的矛盾,建筑逐渐向高层化方向发展。但是无论是在民用建筑,还是在工业用建筑中,对建筑物的功能以及结构的要求都比较高,这也就表示需要加强对建筑基础的重视。人工挖孔桩技术作为一种安全可靠、经济实惠、施工质量高、施工方便、周期短的施工形式,在建筑施工中逐渐得到广泛应用。本文主要对人工挖孔桩技术的优点、在建筑施工中对人工挖孔桩技术的应用以及施工安全控制三个方面进行详细的分析和介绍,这对提高人工挖孔桩施工的质量,避免发生安全事故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作用。

关键词:建筑施工;人工挖孔桩技术;优点;质量控制

随着建筑工程的快速发展,近几年来在工民建筑施工中逐渐开始广泛的应用人工挖孔桩技术。所谓人工挖孔桩技术指的是在施工过程中通过人工来挖掘成孔,完成之后在孔内安装钢筋笼,并浇筑混凝土,最终形成支撑建筑物的桩基。对于这一施工技术来说,具有多方面的优点,但是在实际施工的过程中也会常常出现质量问题和安全事故,因此在具体应用的过程中需要加强安全管理和质量控制,在保证施工质量的同时减少安全事故的发生机率。

一、人工挖孔桩技术的优点

(一)无污染

在应用人工挖孔桩技术的过程中,是由施工人员直接操作的,因此能够允许多桩同步进行施工,进而施工速度显著提高,施工工期有效缩短。同时在施工过程中对施工技术和施工设备的要求比较低,因此不过产生过度的噪音,另外泥浆迸发的现象不会出现,能够有效的保护周边的生态环境,与传统桩体施工相比较的话,人工挖孔桩技术属于绿色工程施工中的一种重要形式[1]。

(二)受力性能好

在机械施工过程中,不仅仅需要投入较多的施工成本,同时还会增加安全事故的发生机率。在人工挖孔桩施工中,安全事故的发生机率大大降低,同时在施工过程中一般挖孔桩的直径会比较大,这也就表示能够承载能力更强,进而有的保证后期施工的稳定性和安全性。这样一来,桩体地基的抗震性有所提高,其整体的受力更加均匀,避免建筑物发生不同程度的沉降。

(三)成本少

在人工挖孔桩施工中,所依据的主要就是人工,对机械设备的使用比较少,在具体施工的过程中一般只会使用套筒、护筒、轻型工具等设备,施工难度大大降低,同时施工进展明显缩短。由于对大型施工机械设备的使用比较少,也就减少了塌孔、断桩、卡钻等安全问题的发生,工程项目施工成本大大降低,也有些的避免了安全隐患[2]。

二、在建筑施工中对人工挖孔桩技术的应用

(一)施工准备

施工准备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首先需要对施工现场的地质环境进行勘查,并充分的了解当地的水文地质状况,明确各施工地点的地质条件以及土层厚度;然后根据勘查结果来制定护壁措施和具体施工方案,保证其合理性和可操作性,另外还需要全面的排除可能存在的安全隐患;最后需要仔细的检查施工设施,保证其质量能够满足施工规范要求,并保证人力物力资源充足。二是根据施工计划和工程设计规范明确具体的成孔位置,并挖坑,其深度一般在1.5m 左右。三是在浇筑首节护壁的过程中,需要加强对井圈高度的重视,一般比地面高0.5m,并检查对角拉线[3]。

(二)施工要点

在一般情况下,挖孔的顺序需要根据施工现场的地质情况和桩孔分布情况来确定,如果两个相邻孔桩之间的距离<3.0m的话,最佳的挖孔方式是间隔开挖。在施工过程中,孔与孔之间的间隔应该控制在5.0m 以上,并将运输通道预留好,倾倒土方的位置需要与施工现场比较远,以免对后期的施工产生影响。施工人员需要密切的关注地质情况的变化,并与地质勘测图进行比较,如果出现异常情况的话,则需要立即停止施工,并再次进行检测和上报相关部门。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其中需要注意的是,每当挖出1.5m 左右深度的时候,施工人员都需要检查桩孔的垂直度和直径,其倾斜度需要控制在0.6% 范围内。如果在勘察过程中发现下层存在岩层的话,则需要事先拟定好爆破处理方案,在增加爆破点支护的同时,对炸药的用量进行严格控制,最大限度的避免对其他桩孔产生的影响。当桩孔挖进深度满足施工需求之后,需要对孔桩内部进行清扫,保证其底部的绝对平整和清洁,禁止存在任何污染物和杂物。除此之外,还需要严格的控制好导管拆除和灌注的时间,一般需要控制在15min 之内,如果在施工过程中不是由于意外情况的话,一般不予停工[4]。

(三)安装孔内钢筋笼施工要点

当成孔完成并符合相关检测要求之后,就可以在孔内安装钢筋笼,在进场之前就需要根据施工要求加工好符合标准的钢筋笼。在安装的过程中首先需要共同放置单独箍筋和小台阶,并一一捆紧纵向钢筋,最终完成平箍焊接和钢筋固定。其次,在小台阶位置焊接好护壁,并在其周边用三角形钢筋进行固定,尽可能的避免出现位移情况。当上述步骤都完成之后,需要将施工报告上报到相关部门,进行检测,并做好验收记录。

(四)混凝土浇筑施工要点

在混凝土浇筑施工中的要点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焊接好下料漏斗和钢管,然后与井口位置之间进行固定,并将导管安装好;二是通过下料漏斗将混凝土引入孔底,其中需要注意的是,振捣方法需要根据实际施工规范要求进行恰当选择,并将灌注高度控制在1.0m 左右。为了有效的避免桩顶混凝土出现裂缝,应该进行抹平处理,保证其质量符合施工规范要求。

(五)施工质量控制要点

在施工质量控制中,首先需要避免桩位发生位移,在桩位上交叉固定好两条线,交叉中心和桩位中心需要基本上需要保持一致,这样桩位的准确性就能够得到大大加强。其次在搅拌砼现场的过程中,对搅拌时间和搅拌的原材料进行严格控制。再次是在灌注砼施工的过程中,如果在桩孔内存在积水的话,可以先将砼干料投入,当水分消失之后完成灌注。最后需要加强桩头保护,当桩体砼全部凝固之后,可以在桩头上覆盖土层,其厚度控制在0.4m 左右[5]。

三、施工安全控制

在人工挖孔桩施工中,需要加强安全管理工作,特别是在近几年来,在人工挖孔桩施工发生安全事故的机率有所上升,导致这一问题出现的原因主要是由于现场管理水平和质量比较低,而且缺乏健全完善的安全管理制度。为了避免安全事故的发生,施工单位首先先需要提高安全管理意识,分析和总结出事故发生原因,并建立健全的安全管理制度。另外还需要在施工现场安排专门的管理人员,严格落实各项施工规范要求,发现问题之后及时的采取有效措施解决,减少安全事故的发生[6]。

结语:

当前在建筑施工过程中已经广泛的应用了人工挖孔桩技术,由于其污染性小、经济实惠、安全可靠、方便快捷等优势,逐渐得到建筑施工单位的认可。但是为了保证建筑施工质量,避免安全事故的发生,建筑施工单位还是需要加强对安全措施、施工工艺等多方面因素的综合考虑,保证其经济效益。

参考文献:

[1] 郑慧. 关于人工挖孔桩技术在建筑施工中的应用研究[J]. 科技创新导报,2013,01:70.

[2] 艾智. 人工挖孔桩技术在工民建施工中的应用[J]. 中华民居( 下旬刊),2013,09:177-178.

[3] 关强, 王志浩, 贾一凡. 人工挖孔桩技术在工民建施工中的应用研究[J]. 中华民居( 下旬刊),2014,08:309.

[4] 李博. 人工挖孔桩技术在民用建筑基础施工中的运用[J]. 民营科技,2016,11:123.

[5] 王子梅. 人工挖孔桩在工民建筑施工过程中的技术应用分析[J]. 科技与企业,2013,24:294.

[6] 刘在生. 人工挖孔桩技术在工民建施工中的应用分析[J]. 科技创新与应用,2015,01:159.

论文作者:麦强

论文发表刊物:《防护工程》2019年1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8/27

标签:;  ;  ;  ;  ;  ;  ;  ;  

人工挖孔桩技术在建筑施工中的应用研究论文_麦强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