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科技成果转化与区域科技创新能力的 测度及耦合协调度研究
祝 铭1,2,宋 丹1
(1.大连理工大学 高等教育研究院,辽宁 大连 116024;2.中共大连市委组织部,辽宁 大连 116001)
摘 要: 为探讨高校科技成果转化与区域科技创新能力之间的关系,文章分别构建了高校科技成果转化与区域科技创新能力指标体系,并分别测度了我国31个省份2002~2014年的发展水平,在此基础上计算了高校科技成果转化水平与区域科技创新能力水平耦合协调度。研究结果表明:在时间上,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发展水平极不稳定,波动显著,而区域科技创新能力发展水平比较平稳;在空间上,高校科技成果转化与区域科技创新能力耦合协调度呈东部>中部>东北>西部的分布格局,并且耦合协调程度普遍偏低,低度和中度耦合协调省份占全国近90%。
关键词: 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区域科技创新能力;因子分析;耦合协调
一、引 言
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高等学校服务社会的功能得到前所未有的强化,尤其是地方高校更是把推动地方经济建设与发展作为自身发展和转型的重要价值尺度[1]。高校如何发挥自身服务社会的职能,深度融入区域科技创新体系建设,强化与市场和区域战略的有效对接,更好地回应区域科技创新驱动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高等教育与区域发展相互支持、相互依赖[2]。高等教育的发展要与区域知识、技术和产业的进步与积累速度相匹配,尤其是与区域科技、经济的创新发展相融合。新经济增长理论主张在分析生产率提升时将技术进步作为经济增长的内生变量,而非外部投入。技术进步驱使高等教育要与区域创新协调发展[3]。区域科技创新能力是地区综合竞争力的一个重要指标,高校科技成果转化是区域科技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并发挥着重要作用,探讨高校科技成果转化能力与区域科技创新能力的关系,可以推动区域创新发展和寻求区域科技创新的有效途径。
从现有文献来看,国内外学者关于高校科技成果转化与区域科技创新能力的研究成果丰硕。主要包括以下三个方面:第一,高校服务地方科技创新发展的重要作用。张海戈等提出通过建立省校合作模式,可以促进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及实现产业化,并有效整合资源[4];杨玉良认为应发挥高校在高新技术方面的源头作用,提高科技成果转化率和科技创新能力,逐步形成产学研共同发展、合作创新的运行机制,实现高校科研为社会提供服务的目的[5];李琳指出高校应发挥智力密集和智力源头作用,提升企业的技术革新能力,为推动社会经济发展做贡献[6]。第二,如何加强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和区域科技创新。郭开朗提出要注意借鉴美国在促进高校科技成果转化方面采取的一系列有效的措施,形成促进大学技术转移的良好制度环境[7]。牛司凤等认为要发挥高校学科优势,协同开展科研项目,创建多元文化氛围,提升高校创业能力,多渠道筹集资金,提供创新动力支撑等[8]。纪照华等强调要发挥学校学科优势,开创支柱性产业,创立专门机构,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多渠道筹措资金,为区域协同创新提供物质基础[9]。第三,在研究方法上,诸多学者多利用综合模糊评价方法[10]、数据包络分析(DEA)[11]、TOPSIS方法[12]、复合系统协同度模型[13]对高校科技成果转化能力和区域科技创新能力进行测度。
综合已有研究,围绕高校科技成果转化与区域科技创新的研究,以高校、企业为研究对象,讨论其在成果转化或区域创新中的定位和影响较多,把高校科技成果转化纳入到区域科技创新体系整体建设中的研究较少。已有实证研究中,围绕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和区域科技创新能力的评价,存在指标单一、难以全面反映真实状况和指标体系同质化等问题。此外,随着区域创新相关理论的不断完善以及国家创新驱动战略的实施,高校在区域创新中所扮演的角色越来越重要。区域科技创新体系已经由过去高校-产业双向互动,转变为现在的产业、高校、科研院所、政府、中介机构等多主体协同互动。因此,结合区域科技创新体系的新特点以及已有研究的不足,本文尝试建立更为全面的指标体系,测度我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数据不包括港澳台地区)高校科技成果转化水平和区域科技创新能力水平,并分析不同省份高校科技成果转化能力和区域科技创新能力的耦合协调状况,以期为制定科技成果转化及区域科技创新政策提供决策参考和实证依据。
二、研究设计
1.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1)高校科技成果转化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学界关于高校科技成果转化评价指标体系的研究较为成熟。石善冲和高风彦将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分为科技开发能力、科技成果转化能力和科技成果转化的直接效果[14];安蕊将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分为转化条件、转化平台和转化效果[15];刘威和陈艾菊将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分为科技创新能力、科技成果转化能力、科技研发能力和转化环境绩效[16];郭俊华和徐倪妮将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分为转化条件、转化实力和转化效果[17]。经过对比发现,较多学者从转化条件、转化实力和转化效果3方面来进行综合评价,本文也借鉴已有研究的成果和经验,将这3方面确定为一级指标。其中,转化条件是高校科技成果转化的基础,主要涉及科技活动人员、科技机构和科技经费3个方面;转化实力是高校科技成果转化的根本保障,主要表现在科技项目和科技成果两方面;转化效果是高校科技成果转化的价值展示,主要体现在知识产权与专利、成果获奖和技术成果转让3个方面。
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也是我们管理工作的核心,企业和员工是一个利益共同体,这就需要以实现和谐发展为落脚点,着力营造和谐融洽、充满友爱、精诚团结、蓬勃向上的氛围,要想处理好与各方面的关系,就要打好“三张牌”,让每一名干部员工都能感受到企业的和谐温暖,得到价值回报,实现和谐共融,为可持续发展营造有利的氛围。
为确保选取的评价指标成熟、权威,具有一定应用价值,在高校科技成果转化评价指标选取上,本文也借鉴了教育部留学回国人员科研启动基金资助项目“我国基本公共服务的绩效评估与改进策略研究”(第43批)、上海市软科学研究计划项目“上海市科技人才项目跟踪管理机制研究”、上海市中国工程院院士咨询与学术活动中心委托项目“高校、科研院所及企业创新能力评价体系与评价模型研究”中所使用的指标评价体系。高校科技成果转化评价指标体系如表1所示。
表 1高校科技成果转化评价指标体系
(2)区域科技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中国科学技术发展报告》提出的中国地区科技竞争力指标体系,包括科技投入水平、科技产出水平、科技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程度和科技潜力以及制度因素等5大类;而我国科技部科技进步统计监测体系课题组提出了中国地区科技进步评价体系,包括科技进步环境、科技活动投入、科技活动产出、高新技术产业化和科技促进经济社会发展5大类指标;中国科技战略发展研究小组(2013)围绕知识创造、知识获取、企业创新、创新环境和创新绩效5个指标体系对我国区域创新能力进行评价[18]。经过比较分析发现,中国科技战略发展研究小组发布的《中国区域创新能力报告》将5个指标体系分为实力、效率与潜力三层,不仅能观测到总量的变化,也能观测单个地区的变化速度与幅度。并且是以中国区域创新能力评价为主题并进行综合性的、连续性的年度研究,以大量数据为支撑,全面系统地分析了我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创新能力排行。因此,本文借鉴中国科技战略发展研究小组(2013)设置的指标体系对我国区域创新能力进行评价,区域科技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如表2所示。
表 2区域科技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
2.数据选取
为了更加真实反映数据信息,提升分析样本的异质性,选取了我国31个省、自治区和直辖市(因数据收集所限,不包括港澳台地区)2002~2014年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和区域创新能力的面板数据进行了实证分析。为保证研究的可检验性,数据均来源于我国公开出版的统计年鉴及统计公报,包括《高等学校科技统计资料汇编》《中国统计年鉴》《中国科技统计年鉴》《中国高新技术产业统计年鉴》《中国科技论文统计与分析报告》《中国区域创新能力报告》等。
3.研究方法
本文首先基于因子分析法计算出2002~2014年各省份高校科技成果转化综合得分均值和区域科技创新能力综合得分均值,并构建高校科技成果转化水平与区域科技创新能力水平的耦合协调度函数。具体构建过程如下:
首先构建高校科技成果转化与区域科技创新能力耦合度函数:
(1)
其中,C 为高校科技成果转化与区域科技创新能力耦合度;f (x )代表高校科技成果转化水平,g (y )代表区域科技创新能力水平。在式(1)中,耦合度取值范围为[0,1],当C =0时,表示高校科技成果转化与区域科技创新能力之间不存在耦合关系;当C =1时,表示高校科技成果转化与区域科技创新能力之间耦合度最大。
F 1=0.8143X 1+0.7244X 2+0.7519X 3+0.0346X 4+…+0.2909X 20
(2)
T =αf (x )+βg (y )
(3)
式(2)中,D 为高校科技成果转化与区域科技创新能力耦合协调度,C 为耦合度;式(3)中,T 为二者的综合协调指数;α 、β 为待定系数,其取值取决于各子系统在系统中的重要程度。因为高校科技成果转化与区域科技创新能力均对区域发展具有显著的影响,所以本文设定α =0.5、β =0.5;同样,D 值越大,代表高校科技成果转化与区域科技创新能力耦合协调程度越高,反之则越低。
自体输血也有禁忌证,以下患者不适合自体输血:采血可能诱发疾病加重者、菌血症患者、贫血、肝肾功能不良或严重心脏病等患者[20]。
表 4耦合协调度等级分类标准
三、实证结果分析
1.因子分析
本文首先采用Z 值标准化方法对原始数据进行无量纲化处理。通过对数据做KMO 检验,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和区域科技创新能力的变量KMO 均值分别为0.9和0.8,整体KMO 值分别为0.9091和0.7,大于临界值0.7,表明适合进行因子分析。然后采用主成分分析法计算特征根与贡献率,高校科技成果转化主成分分析前2个方差贡献率为85%,区域科技创新能力主成分分析前3个方差贡献率为91%,均达到通常研究中85%的临界值要求,表明提取的公因子已经解释了原始数据的大部分信息,因子提取较为理想。
根据公式(4)和(5)分别计算出2002~2014年高校科技成果转化综合得分值和区域科技创新能力综合得分值,其方法是根据各因子权重值,分别计算2002~2014年31个省份的总的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和总的区域科技创新能力公共因子得分及其综合得分,即得到f (x )和g (y );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得分均值f (x )1和区域科技创新能力得分均值g (y )2是分别计算每个省份13年公共因子均值和综合均值得到的。具体结果如表9、表10所示。
控制区内矿化的构造是小章沟火山构造和特别发育的断裂构造,大规模花岗岩浆活动是成矿物质向上迁移的主要载体[9,12]。研究表明,区内金矿形成在时间上主要发生在燕山期,其热能主要来自燕山期岩浆岩。据刘国华等(2006年)测定Rb-Ar法年龄为149.7~123.1Ma,属于燕山晚期。
表 5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因子分析特征根和方差贡献率
表 6旋转后的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因子载荷矩阵
(2)区域科技创新能力因子分析
当对不同省份高校科技成果转化能力与区域科技创新能力进行多区域比较分析时,各省份的高校科技成果转化水平、区域科技创新能力水平不可能完全一致,但二者的耦合度测算结果却有可能相同[19]。单纯依靠耦合度无法有效展现出高校科技成果转化与科技创新能力的区域差异。因此,本文基于耦合度函数,提出耦合协调度模型,如下所示:
第二个公因子F 2的表达式为:
2‐脱氧葡萄糖(2‐deoxyglucose,2‐DG)是一种葡萄糖类似物,可通过与葡萄糖竞争性结合己糖激酶(HK)抑 制 细 胞 的 糖 酵 解 过 程[4]。 二 甲 双胍(metformin,Met)是临床治疗II型糖尿病的药物,近年来研究发现,其抑制细胞内线粒体呼吸链复合体I,使细胞内的ATP合成减少,AMPK活化,抑制mTOR细胞增殖信号通路[5‐6]。因此,基于肿瘤细胞的能量代谢特点及2‐DG、Met的作用机制,2‐DG联合Met已被用于抗肿瘤研究。然而,2‐DG联合Met对人肝癌HepG2细胞是否具有协同抗肿瘤作用、AMPK及mTOR在此过程中发挥怎样的作用需要进一步研究。
根据周垚等对省级高教财政投入与区域经济增长耦合协调度的定量评判及其分类体系的研究[20],本文将高校科技成果转化与区域科技创新能力耦合协调度评价标准进行了划分,从低到高分为4个等级,以更直观地反映二者之间的耦合协调状况。划分标准如表4所示:
F 2=0.3821X 1+0.3201X 2+0.2938X 3-0.0410X 4+…+0.2084X 20
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因子分析特征根、方差贡献率和旋转后因子载荷矩阵结果如表5、表6所示。
各年度高校科技成果转化能力综合评价模型:
f (x )=0.91F 1+0.09F 2
结合本题,需要确定四个点,因为问题与图形大小无关,只需确定图形的形状.在△ACD中,分析条件可知∠ACD=∠CAD=11°,∠ADC=138°,则△ACD的形状可以确定,即可确定A、C、D三点.唯有点B不能确定,因此,可明确本题就是构造点B.
(4)
根据旋转后的因子载荷矩阵,第一个公因子F 1的表达式为:
区域科技创新能力因子分析特征根、方差贡献率和旋转后因子载荷矩阵结果如表7、表8所示。
以现行的苏教版课本为例,从高一到高二,学生将学习32篇文言文,特别是高二的《史记》部分,学生学习的内容尤其多。当我们不断夯实了学生的基础,当他们渐渐对祖国的传统文化产生浓厚的兴趣,当他们从文言伸发开去后,自然对文学的积累、人文的感悟与文化的熟知有一定的心得体悟,在破解了高中语文最难学习的文言文之后,就会对现代文学、当代文学的学习轻车熟路、游刃有余。
表 7区域科技创新能力因子分析特征根和方差贡献率
表 8旋转后的区域科技创新能力因子载荷矩阵
提取的3个公因子表达式为:
F 1=0.8615Y 1+0.0750Y 2+0.7846Y 3+0.7316Y 4+…-0.2518Y 22
F 2=0.3932Y 1+0.7815Y 2+0.4848Y 3+0.6108Y 4+…-0.4348Y 22
F 3=0.1094Y 1+0.0451Y 2+0.0195Y 3-0.0419Y 4+…+0.0027Y 22
各年度区域科技创新能力综合评价模型:
g (y )=0.78F 1+0.14F 2+0.08F 3
通过1∶5鱼道局部模型,对同侧横隔板竖缝式鱼道的水力特性进行研究,对过鱼池室流态、流速分布、单位体积消能率等进行了观测分析。试验结果表明,鱼道池室主流清晰,流态良好,池室流速分布合理,竖缝断面最大流速均小于过鱼对象极限流速1.0 m/s,各级水池内的单位水体消能率E小于200 W/m3。综上所述花园水库鱼道采用同侧横隔板竖缝式,设计参数尺寸基本合理,满足鱼类上溯的水力学要求。本次模型试验成果,可供类似工程鱼道建设作为参考。
(5)
(1)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因子分析
表 9 2002~ 2014年 31个省高校科技成果转化 f ( x )值和区域科技创新能力 g ( y )值
由表9可以发现,在研究时期内,全国高校科技成果转化水平呈先增长后下滑的波动发展趋势。其于2009年达到最高值,2011年达到最低值,说明我国高校科技成果转化的发展水平极不稳定。而科技创新能力水平呈现稳定增长的态势,这得益于我国对科技创新发展的日益重视。我国科技创新能力也在逐步提高,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实施在一定程度上也促进了科技创新能力的发展。
从表10中我们发现,江苏、浙江、山东、广东、辽宁、上海、河南、湖北8省份的高校科技成果转化与区域科技创新能力得分均值均为正,这表明这8个地区具有比较完善的科技创新体系,高校科技成果得到有效转化,区域创新能力较强。另外,这些地区十分重视高校与地方产业合作,而政府部门鼓励支持企业开展技术创新活动,推动企业成为技术创新决策、研发投入和成果转化应用的主体,企业综合实力的提升也促进区域科技创新能力的提升。
另外,建筑结构设计应与外观设计相结合。一些建筑在设计中过于强调创作的新颖与美观,没有与结构设计进行有效的结合。而建筑物本身承受着巨大自重荷载与活载、扭矩、风荷载等作用力,如果没有按照建筑的结构受力特征和基本的结构技术原理进行结构设计,会导致建筑结构不稳定,从而引发严重的安全事故。
而北京、河北、吉林、黑龙江、湖南、四川、陕西7个省份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得分均值都为正,但区域科技创新能力得分均值都为负。这说明,此7个省份普遍拥有较好的高校资源,具备一定科技成果转化能力,但是在区域科技创新能力建设上收效甚微。以陕西省为例,作为我国高等教育发达的省份,陕西无论是高校数量和教育质量在全国均名列前茅,但是却未能有效利用高校资源,推进区域科技创新发展。这主要是由于在统筹推进协同创新中,受管理体制因素、激励机制因素、产权因素和R&D经费因素,以及外部因素包括中介因素、风险因素、市场因素的制约造成的[21]。
采用变排量施工,降低裂缝起裂的复杂程度,减少注水水窜的几率;采用多段塞随缝暂堵,降低裂缝延伸过程中的天然裂缝滤失。
景观名称翻译。景观名称属于地点名称,但又与一般的地名不尽相同,不能简单地把它理解为诸如街道、机构等的一般名称。因为它不仅表示一一对应的地点存在,而且还蕴涵了大量的历史人物、典故、趣闻轶事、名称由来等。也就是说,景观名称不仅语言精练简洁,可以表示某处有某物,具有公示语的指称意义和语用意义,同时还蕴涵着丰富深刻的文化内涵。
4)第3节钢筋绑扎完成后,检查验收合格后将第1套模板依次利用塔吊上翻、拼装、穿对拉螺杆、调整模板,模板加固验收合格后进行混凝土浇筑[2];
表 10各省份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得分均值 f ( x ) 1和区域科技创新能力得分均值 g ( y ) 2
天津、山西、内蒙古、福建、江西、广西、海南、重庆、贵州、云南等15个省份的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和区域科技创新能力得分均值均为负值。从这15个省份的现实情况来看,一方面是由于缺少强有力的高教资源作为智力支撑和人才保障;另一方面也是由于以上地区在推动区域协调发展、推进协同创新方面缺少有效措施。另外,由于部分地区经济发展不平衡,难以形成区域科技创新的良好外部环境,外部正效应不明显。
安徽省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得分均值为负,区域科技创新得分均值为正。现有的关于安徽省科技创新体系建设问题,集中表现在科研人员缺乏积极性、资金投入不足、缺少专门的科技成果转化服务机构、政策体系不完善等问题制约着科技成果转化供给方、需求方进而导致“两张皮”现象。
2.高校科技成果转化与区域科技创新能力耦合协调度测度与分析
(1)时间层面的耦合协调度测度与分析
基于上文各年度高校科技成果转化综合得分值和区域科技创新能力综合得分值,先运用公式(1)和(3)分别计算两者的耦合度和综合协调指数,再运用公式(2)计算二者的耦合协调度,得到2002~2014年31个省高校科技成果转化与区域科技创新能力耦合协调度的测算结果,如图1所示:
由图1可以看出,在研究时期内,我国高校科技成果转化与区域科技创新能力耦合协调度普遍偏低,在2009年达到最高点。从2002年到2014年,略呈倒“U”型发展趋势。其中,低度耦合协调的年份为2002年、2003年、2004年和2011年,中度耦合协调的年份为2005年、2006年、2007年、2013年和2014年,高度耦合协调的年份为2008年、2009年、2010年和2012年,没有出现极度耦合协调的年份。这种情况主要是由于高校科技转化水平在研究时期内波动程度较大所导致的,而科技创新能力在研究时期内呈平稳增长的趋势。高校科技转化受转化条件、转化环境的影响较大。目前我国高校全过程转化链条还不够完善,转化组织机制尚未成熟,如何切实把高校成果转化的导向根植到社会实际应用与发展中,是当前深入落实国家科技成果转化的关键问题之一。
[31]王雄:《从制度范式到权力范式——海外视角下的中国人大制度研究》,《社会科学》2013年第8期。
(2)区域层面的耦合协调度测度与分析
基于各省份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得分均值和区域科技创新能力得分均值,本文根据耦合协调度模型的测算步骤,得到我国31个省份的高校科技成果转化与区域科技创新能力耦合协调度的测算结果,如表11所示:
图1 2002~2014年31个省高校科技成果转化与区域科技创新能力耦合协调度折线图
表 11高校科技成果转化与区域科技创新能力耦合协调度
注: 本文将我国31个省份(不包括港澳台)划分为东、中、西、东北4个地区。东部地区包括:北京、天津、河北、上海、江苏、浙江、福建、山东、广东、广西、海南11个省市自治区;中部地区包括:山西、河南、安徽、江西、湖北、湖南6省;西部地区包括:内蒙古、重庆、四川、贵州、云南、西藏、陕西、甘肃、青海、宁夏、新疆11个省市自治区;东北地区包括:辽宁、吉林、黑龙江3省。
根据表11发现,高校科技成果转化与区域科技创新能力耦合协调度普遍偏低。山西、内蒙古、江西、广西、海南、贵州、云南、西藏、甘肃、青海、宁夏、新疆12省份均呈现出低度耦合协调。这些省份主要位于我国西北、西南地区,高等教育发展水平较低,科技创新体系不完善,校企协同发展动力不足,高校科技创新成果难以转化为现实生产力。因此,其高校科技成果转化与科技创新能力短期内难以实现高度耦合协调。北京、天津、河北、辽宁、吉林、黑龙江、上海、安徽、福建、河南、湖北、湖南、重庆、四川、陕西15省份均呈现中度耦合协调。这些省份主要位于我国华北、东北、华中等地区,相较于西北、西南地区,其经济发展水平、高等教育水平相对较高。由于未能有效统筹运用高校和科研院所的人才资源、产业资源和政府政策,协同创新机制不够完善或者落实不到位等因素,这些地区不同程度地出现偏低的高校科技成果转化与科技创新能力耦合协调度。浙江、山东、广东3省呈现出高度耦合协调,这些地区位于东部沿海,具有比较完善的科技创新体系,高校科技成果得到有效转化,区域协同创新能力较强。随着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实施,这些地区重点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和科技创新型产业,使得其科技创新能力得到较大程度的提高。高校与企业协同发展逐渐受到重视,从而提高了高校科技成果的产出和转化。江苏是唯一呈现极度耦合协调的省份。江苏省拥有丰富的高校资源,高校的科技成果转化能力位居全国第一,科技创新水平也位居全国第一,高校与企业之间的协同互动频繁。由于完善的协同创新政策的支持和协同创新转化平台,江苏省高校科技成果转化与科技创新能力耦合协调度最高。一直以来,江苏省十分重视高校与地方产业合作,例如在“十五时期”,东南大学、南京工业大学等与苏北合作推进智能化路面施工机械项目,长丝整浆生产线工艺机组研发及产业化项目,硅晶片线切割、微粉材料的研究及产业化项目等,加快了苏北相关企业技术创新。在政策导向初步建立、转化平台体系趋于完善、转化服务渠道不断拓展的作用下,江苏省高科技成果对区域科技创新的贡献较大,协同创新能力愈发增强。
四、结论与建议
本文构建了高校科技成果转化与区域科技创新能力指标体系,利用因子分析法测度了高校科技成果转化水平与区域科技创新能力水平,并通过耦合协调度函数计算高校科技成果转化与区域科技创新能力耦合协调度。主要结论与对策建议如下:
第一,我国高校科技成果转化的发展水平极不稳定。在2002~2014年,波动情况比较显著,并且呈下滑的发展态势,从而导致了我国高校科技成果转化与科技创新能力耦合协调度普遍偏低,略呈倒“U”型发展趋势。因此,政府部门要加强制定和完善技术创新和科技成果转化的促进政策,对符合区域经济特色、有利于区域资源整合的协同创新项目要重点扶持。此外,可以将产学研协同创新平台建立在高校中。企业联合高校,依托高校所拥有的研究所和重点领域的国家实验室,或者依托企业直接出资建设的研究中心进行科技攻关和人才培养。当有市场前景或者有商业价值的科技成果出现,企业就提前介入,为项目的进一步研发提供风险投资、收集和反馈市场信息,并支持新成果的进一步孵化。期间,企业会不断加大投资,高校会不断完善已有成果和推出新成果,从而形成新产品、新技术研发与转化的良性循环。
第二,我国高校科技成果转化与区域科技创新能力耦合协调度空间分布格局由高到低分别为东部、中部、东北、西部地区。并且我国高校科技成果转化与区域科技创新能力耦合协调度普遍偏低,低度耦合协调和中度耦合协调地区占全国近90%的省份。我国高校科技成果转化与区域科技创新能力耦合协调非均衡发展状态由来已久,国家和政府应加大政策支持力度以优化高校科技成果转化与科技创新能力耦合协调,使创新资源更多地向中西部中低度耦合协调省份倾斜。建立健全以市场为导向、以企业为主体、产学研相结合的科技创新体系。找准市场需求,把握经济走向,高校与企业广泛开展科研合作,推进协同研究。通过强化产学研合作,充分利用重点实验室、成果转化中心、工程研究中心等有利资源,加强高校科技成果转化,促进区域科技创新能力提升。
这天,孟导就带着装满钱币的盒子来到了叶总店里,让叶总马上联系专门从事古钱币交易的钱总,不巧被告知钱总带着新收的手下出外采货去了,不在市内。叶总只得联系了另外一个古钱币商人老贾。老贾听是叶总有请,忙不迭就答应了。
第三,不同区域的创新发展需求和科研资源禀赋不平衡。中部和东北地区虽然拥有丰富的创新资源,但地区经济发展阶段对技术创新和新兴产品、新的科技成果需求不足;东部一些省份经济发展更多依赖技术进步、高新产业发展,对技术创新的成果需求较大,且具备一定的成果转化能力,但人才资源、科研能力等难以满足需求。因此,加强高校、科研院所与企业合作,及时收集市场需求信息,进一步明确科研方向和人才培养方向,提高科研水平与技术创新能力。通过高校创新人才的培养以及知识创新的溢出与企业创新能力的提升,直接参与国家或区域经济建设[22]。要加强高校等对企业经营发展不同阶段的介入,针对企业的实际需求,逐步推动技术转移和再创新;此外,加强协同创新平台建设。解决高校、企业、科研院所在合作目标协同不够、信息不对称问题,促使高校、科研院所与企业加强共建研发平台建设,以高校科技园为平台强化促进高校创新成果扩散,推动高校、科研院所与地方政府共建研究院,实现重点科研领域突破。政府可以通过信息化手段,构建官产学研信息平台,为各方及时提供信息,减少信息不对称。
参考文献:
[1] 杜占元. 深化高校科技体制改革 促进质量提升和创新驱动发展 [J]. 中国高等教育,2014(11):4-7.
[2] 朱洪涛,林光彬. 城市化与高等教育发展相互关系研究述评[J]. 中国高教研究,2006(4):67-70.
[3] 吴伟平,刘伟燕. 中国高等教育与国家创新体系建设[J]. 城市与区域规划研究,2013(2):111-130.
[4] 张海戈,胡伟,周立. 创新科技载体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模式的探讨——以浙江为例[J]. 经济问题,2011(9):127-128.
[5] 杨玉良. 加快科技成果转化 提升发展科技产业能力[J]. 中国高等教育,2004(19):37-38.
[6] 李琳. 深化校企合作 融入区域科技创新和经济建设[J]. 中国高等教育,2006(20):38-40.
[7] 郭开朗. 美国大学科技成果转化及启示[J]. 中国高等教育,2010(7):63-63.
[8] 牛司凤,郄海霞. 高校与区域协同创新的路径选择——以美国北卡罗来纳州“研究三角园”为例[J]. 高教探索,2014(6):5-10.
[9] 李琳. 深化校企合作 融入区域科技创新和经济建设[J]. 中国高等教育,2006(20):38-40.
[10] 阎为民,周飞跃. 高校科技成果转化绩效模糊评价方法研究[J]. 研究与发展管理,2006(6):129-133.
[11] 宋慧勇. 基于分类DEA 的高校科技成果转化绩效评价——以江苏省39所本科高校为例[J]. 科技和产业,2014(10):83-87.
[12] 刘丙泉,潘鹏杰,李雷鸣. 我国区域技术创新能力发展评价与差距测度[J]. 科技进步与对策,2011,28(8):124-128.
[13] 鲁继通. 京津冀区域协同创新能力测度与评价——基于复合系统协同度模型[J]. 科技管理研究,2015,35(24):165-170+176.
[14] 石善冲,高风彦. 河北省工业科技成果转化效果综合评价研究[J]. 河北工业科技,2004,21(1):20-23.
[15] 安蕊. 四川省科技成果转化的评价研究[D]. 成都:西南交通大学,2005.
[16] 刘威,陈艾菊. 基于ANP的高校科技成果转化绩效评价[J]. 科技管理研究,2008(6):192-194.
[17] 郭俊华,徐倪妮. 中国高校科技成果转化能力评价及聚类分析[J]. 情报杂志,2016(12):155-161.
[18] 中国科技发展战略研究小组. 2012年中国区域创新能力报告[M]. 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2013:3.
[19] 魏金义,祁春节. 农业技术进步与要素禀赋的耦合协调度测算[J].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15(1):90-96.
[20] 周垚,沈红. 省级高教财政投入与区域经济增长的耦合协调度[J]. 复旦教育论坛,2018(2):89-97.
[21] 张明卓. 陕西省高校科技成果转化的制约因素与对策研究[D]. 西安: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13.
[22] 欧小军. 世界一流大湾区高水平集群发展研究[J]. 四川理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8(3):83-100.
Research on the Measurement Coupling Coordination between the Transformation of Scientific and Technological Achievements in Universities and Regional Scientific and Technological Innovation Ability
ZHU Ming 1,2,SONG Dan 1
(1.Graduate School of Education ,Dalian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Dalian 116024 ,China ;2.Organization Department of CPC Dalian Municipal Committee ,Dalian 116001 ,China )
Abstract :In order to explore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transformation of scientific and technological achievements in universities and the ability of regional scientific and technological innovation, this paper constructs the index system of scientific and technological achievements transformation and regional science and technology innovation ability in universities. The factor analysis method is used to measure the development level of 31 provinces from 2002 to 2014. On this basis, the coupling degree of university science and technology achievement transformation level and regional science and technology innovation ability level is calculated. The research results show that in terms of time, the development level of scientific and technological achievements in universities is extremely unstable with significant fluctuations, while the development level of scientific and technological innovation capabilities is relatively stable; The coupling degree of the transformation level of scientific and technological achievements and the level of regional scientific and technological innovation ability in the university is spatially distributed in the east > middle > northeast > western distribution pattern, and the degree of development is generally low. The low and medium coordinated provinces account for nearly 90% of the provinces in China .
Key words :Transformation of Scientific and Technological Achievements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Innovation ability;Factor analysis;Coupling coordination
中图分类号: G64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8-407X(2019)05-0100-09
DOI: 10.19525/j.issn1008-407x.2019.05.013
收稿日期: 2018-09-10;修回日期: 2019-02-27
作者简介: 祝铭(1986-),男,辽宁大连人,大连理工大学高等教育研究院博士研究生,中共大连市委组织部干部三处主任科员,主要从事教育与经济研究,E-mail:allen.victor_001@163.com;宋丹(1968-),男,吉林梅河口人,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从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高校教育管理研究。
标签:高校科技成果转化论文; 区域科技创新能力论文; 因子分析论文; 耦合协调论文; 大连理工大学高等教育研究院论文; 中共大连市委组织部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