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宁医学院附属医院生殖科 山东 济宁 272000)
【摘要】目的:研究不孕症患者的护理措施对患者心理情况的干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1月至12月收治的164例不孕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采用心理护理干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手段干预,对比两组的SAS、SDS评分。结果:实验组护理后SAS评分(40.11±2.46)分,SDS评分(39.43±4.43)分,对照组SAS评分(47.67±3.14)分,SDS评分(44.87±4.97)分,差异明显(P<0.05)。结论:对不孕患者的心理情况进行护理干预,能有效降低患者的焦虑情绪与抑郁情绪,值得推广应用。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关键词】不孕症患者;心理情况;护理干预
【中图分类号】R473.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7)22-0087-01
【Abstract】Objective To study the effect of nursing intervention on the psychological state of patients with infertility. Methods 164 cases of infertility patients in our hospital from January 2016 to December,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experimental group and control group. The experimental group received psychological nursing intervention, the control group with routine nursing intervention, compared two groups of SAS, SDS score. Results The SAS score of the experimental group (40.11±2.46) SDS score (39.43±4.43), the control group SAS score (47.67±3.14), SDS score(44.87±4.97), the difference was significant (P<0.05). Conclusion The nursing intervention on the psychological status of patients with infertility can effectively reduce the anxiety and depression of patients, which is worthy of popularization and application.
在我国传统的观念中,妻子不孕是一件非常不光彩的事情,当丈夫是家中独子的情况下,这种不满会更加严重。这种情况加重了不孕患者的压力,且女性所承受的压力要远远大于男性[1]。据统计,在中国患有不孕不育症的妇女占全国妇女人口的5%~15%左右[2]。本文将针对如何减轻不孕患者的心理压力进行分析,对其提出针对性的护理措施,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6年1月至2016年12月所收治的164例不孕患者,将其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82例患者。
实验组年龄24~33岁,平均年龄(28.46±3.96)岁,病程1~9年,平均病程(5.37±2.83)年。
对照组年龄23~33岁,平均年龄(27.86±4.21)岁,病程2~8年,平均病程(5.54±2.16)年。
患者均出现不同程度腹痛、痛经、腰痛等症状,患者均为自愿参与本次实验,患者中均排除因先天性生殖系统缺陷、畸形,患者配偶的生殖功能正常。两组患者基线一般资料均无明显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进行干预,实验组采用心理护理进行干预。所谓的心理护理干预方法是指针对不孕患者的心理健康状况进行干预,因不孕症患者的心理压力要远远超于常人,且不孕症也很容易导致夫妻感情破裂、家庭不和等社会问题出现。为此,护理人员需找出患者心理压力的源头,并对其进行开导工作,减轻患者的心理压力。有些不孕患者是因一些不良习惯导致的,如抽烟、喝酒等,为避免因这种问题降低患者的受孕率,护理人员需对患者的不良习惯进行纠正,保证患者的营养均衡,增加其受孕机会。与此同时,护理人员应多多鼓励患者广交朋友,常参加一些户外活动,以减少患者对妊娠的重视程度,降低患者的焦虑情绪与抑郁情绪,帮助患者重塑自信,并为患者普及正确的生育观,使患者积极的接受检查与治疗。在等待治疗结果或治疗失败时,应对患者的心理状况进行严格的把控,防止患者出现厌世情绪,并做好患者的心理疏导工作,使患者能够以健康的心态面对事实,并对患者提供辅助生殖技术的信息,稳定患者家属的情绪。
1.3 疗效判定
采用SAS量表与SDS量表评分,两种量表满分为100分,患者抑郁、焦虑程度与两种量表的评分呈正比。
1.4 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 19.0的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处理,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采用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实验组与对照组的数据差距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情见表1。
表1 两组SAS、SDS评分比较分析(x-±s)[n(例)]
组别 例数SAS评分 SDS评分
实验组82 40.11±2.4639.43±4.43
对照组82 47.67±3.1444.87±4.97
t-11.486716.4826
P -<0.05<0.05
3.讨论
因中国存在着“不孝有三,无后为大”这种传统的思想,使得不孕症这种并无生命危险的疾病搅得患者的家庭不得安宁,并使患者承受了巨大的压力。而长期的压力又会导致患者的受孕机率大大下降,形成了一种恶性的循环。为使患者的心理状态得到改善,护理人员应对其心理状态进行干预,缓解不孕患者的焦急情绪与抑郁情绪,对患者及其家属普及妊娠教育,并普及辅助生育技术,使其能够以更加阳光的心态面对不孕问题。
【参考文献】
[1]王美.对不孕症患者实施心理护理的干预效果评价[J].中国继续医学教育,2016,25(32):247-249.
[2]马彩莲,刘霞,高金保,康伟.综合护理干预对不孕症患者心理状况及生活质量的影响[J].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2016,17(21):179-180.
论文作者:王留娟
论文发表刊物:《医药前沿》2017年8月第2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8/28
标签:患者论文; 实验组论文; 不孕症论文; 心理论文; 评分论文; 对照组论文; 情绪论文; 《医药前沿》2017年8月第22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