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阅读试题的改革,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试题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应该说,语文高考这些年取得了很大成绩。但是,问题不少。我经常想,如果能够编写出一套令全体教师、学生叫好的语文试题,那该是多么美好的事情啊!但我知道,这只是幻想。
相对好一点的试题总会出现的。什么样的试题是好试题呢?我认为,能够考出学生真实水平的试题是好试题。真实水平指的是什么?首先,能读懂文本的基本意思。一篇文章,作者说了些什么,主要意图是什么,表达了什么感情,运用了什么手法,能够说得正确、清楚,这就是一种基本的阅读能力,是真实水平的体现。其次,一篇文章究竟好在哪里?能分析得头头是道,符合实际,也是真实水平的体现。第三,不受作者观点和视野的局限,能独立阅读,具有批判精神,更是真实水平的体现。以上所说的真实水平,包含三个层次:1.基础层次,读懂原文;2.中级层次,能够欣赏;3.最高层次,审视批判。目前的高考阅读试题,只是在前两个方面进行了考查,对第三个方面——最能体现学生阅读水平的方面没有进行考查。
我们都有这样的体验,几个人读同一篇文章,阅读的体会、感受和见解是不一样的,由此可以分出阅读能力的高下。建议高考阅读试题,对以上三个方面都进行考查。
阅读试题有三大块。其中古代诗歌的阅读试题已经由客观题改为主观题,路子是对的。本文不再涉及。下面以《报任安书》为例,先说说文言文的考试改革。《报任安书》是一篇千古名文,我们在继续考查字、词、句的基础上,可否这样设题:
一、司马迁没有选择自杀,而是忍辱负重活了下来,是什么原因?(请用原文中的话回答)
参考答案:1.司马迁认为:“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用之所趋异也。”2.司马迁认为:“假令仆伏法受诛,若九牛亡一毛,与蝼蚁何以异?”3.司马迁“所以隐忍苟活,幽于粪土之中而不辞者,恨私心有所不尽,鄙陋没世,而文采不表于后世也”。
回答这个问题,应该从以上三个方面选择答案。首先,司马迁对生死的意义有自己的见解,他认为,人虽然终归要死,但死的价值不同。有的重于泰山,有的轻于鸿毛。这个见解非常可贵,对后世影响极大。司马迁还认为,假如自己选择死,与蝼蚁之死没有什么区别,是轻于鸿毛,他不想就这样白白死去。第三,他要写完《史记》,完成父亲未竟之业。只回答第三点行不行呢?当然也行,但不能深刻揭示出司马迁的生死观。只有将三点结合起来回答,才能从现象到本质都说清楚、明白、透彻。这三点的赋分也不应平分秋色。假如总共10分的话,第一点当占4分,后两点各占3分。也就是说,只要答出了第一点就抓住了关键。这里,不仅考查了学生对答案的把握,而且考查了学生对答案内部三个方面内在联系的认识。也就是说,只读懂原文字面意思还不够,还必须读懂司马迁的思想。
二、司马迁说:“盖文王拘……大抵圣贤发愤之所为作也。”请用自己的一句话来概括司马迁这段话想要表达的意思,然后谈谈你对他这个意思的看法。
参考答案:作品往往是人的理想不能实现、精神受到压抑的产品。这一观点是深刻的。它揭示了文人人生遭遇与创作的关系。孟子说过:“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杜甫说过:“文章憎命达。”韩愈说过:“大凡物不得其平则鸣。”恩格斯也说过:“愤怒出诗人。”可见,这是一条普遍规律,司马迁的观点非常可贵。
这个试题比上一题的难度大。主要是“谈谈你对这个意思的看法”这句话对学生的要求比较高。但是,这个要求并不过分,学生凭借以前所学的知识以及自己的见解,完全有能力回答,而且能显示学生知识的宽度和思想的深度。这样考查比单纯地考查学生对原意的理解力度要大,也更能显示学生的真实水平。当然,答案不是唯一的,或许还有更精彩的答案。这里,要求阅卷老师的水平要高,要有较深厚的文学理论修养。我始终认为,高考阅卷,一定要选择水平高、责任心强的教师参加,不能随便拉一些教师就去阅卷,更不应该让那些连一天工作经历都没有的研究生去阅卷。阅卷是一项非常严肃的工作,不是所有的教师都可以胜任的。阅卷的时间可以拉得长一点,为什么一定要在10天以内完成呢?阅卷费可以高一点,这完全可以做到。
三、司马迁的《报任安书》一文中,有记叙,有议论,有抒情,三者有机地结合在一起。请你结合本文以及从前学过的课文谈谈这样写的好处。(不超过400字)
参考答案:本文将记叙、议论、抒情三种表达方式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各自从不同的角度发挥作用,有利于表达司马迁复杂的思想感情。本文的记叙既生动具体,又简练精当,比如写李陵与敌拼杀一段,可谓惊天地泣鬼神;本文的抒情沉痛悲愤,哀感顽艳;本文的议论深刻透辟,启迪后人。这种写法的最大好处是真实、生动、朴实。情因事发,论从情生,凄恻感人,与《屈原列传》有异曲同工之妙。诸葛亮的《出师表》,李密的《陈情表》,韩愈的《祭十二郎文》,或多或少都有这样的特点。鲁迅先生的《记念刘和珍君》和《为了忘却的记念》等文章,也有这种特点。可以说,《报任安书》开创了散文写作的一种范式。
这是一道开放性试题,没有标准答案,言之有物、言之成理即可。回答此题,可以从比较深广的程度上来考查学生的语文水平。首先,考查学生对三种表达方式如何认识。其次,考查学生对所学知识的融会贯通。第三,考查学生的语言组织能力。这道题是阅读和写作相结合的题。我认为,仅从阅读本身来考查学生的阅读能力是不够的,还应借助写作来加以考查,收一石双鸟之效。当然,此题对阅卷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以上命题打破了文言文侧重对字、词、句进行考查的格局,从更加宽阔的空间拓展了文言文的考查范围,而且是直接考查,不搞弯弯绕。
下面再谈谈现代文阅读试题的改革。
现代文阅读试题考查的重点应该是理解和批判的能力。理解可以分解为以下几个方面:1.概括能力。阅读一篇文章后,能用简要的语言概括文章内容,是理解力强的标志之一。比如《谁是最可爱的人》一文写了三个故事,教师让学生用简练的语言概括这三个故事的内容。应该是“松骨峰战斗”“火中救儿童”和“防空洞谈话”,地点、事件、人物都包括在里面了。(文字不一定完全相同,基本意思要一致。)概括得准确,说明学生对原文内容理解得好,掌握得好。2.抓中心的能力。一篇文章总有其核心内容,学生要能用一两句话准确地表达出来。比如《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这篇课文的中心是什么?是恩格斯用饱含感情的语言高度评价了马克思一生的伟大贡献和深远影响,表达了对马克思无限景仰和怀念之情。3.抓中心句的能力。文章往往有些关键句子。抓住这些关键句子,可以带动对全段乃至全篇的理解。4.领悟句子隐含意义的能力。语言有显性意义和隐含意义。隐含意义往往需要一番揣摩的功夫。比如《背影》中,父亲说:“事已至此,不必难过,好在天无绝人之路。”这句话表面看,似乎表现了父亲豁达开朗的心胸,仔细品味就会发现,它表现了父亲很复杂的心情。父亲看到儿子难过得哭了,担心儿子学业受到影响,于是强打精神,宽慰儿子。其实,这时候,承受压力最大的就是父亲。他失去了母亲,又丢掉了工作,东借西凑,给母亲发了丧,自己还要去谋职业。他只想着,天塌下来自己顶着,所有的苦自己咽下,不能让儿子难过,不能影响儿子的学业。这些意思包含在父亲简单的话语中,不加以细细品味,就无法感受到这么丰富的内涵。可见,领悟语言的隐含意义的确是阅读能力的体现。5.分析写作特色的能力。每一篇文章都有其特色,准确地把握特色,是阅读能力的体现。比如《阿Q正传》,是一篇特色鲜明的小说。他的特色究竟是什么呢?它通过一个看似滑稽实则大有深意的阿Q形象,集中反映了国民的弱点,具有广泛的代表性,喜剧手法,悲剧主题。6.感悟的能力。感悟属于个性化阅读理解,高考始终不设此类题型。其实,个性化的阅读理解最能体现阅读能力的高下,它是一个读者综合素养和个性思维品质的体现。我们的阅读教学应该促进学生个性化理解的发展,高考应该在这方面进行尝试。
下面以《改造我们的学习》为例,说说现代文的阅读考试改革。
设题1.请用原文中的话概括第一部分的内容。
参考答案:本段写中国共产党的二十年,就是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普遍真理和中国革命的具体实践日益结合的二十年。
设题2.第二部分中有10个自然段。请在相应位置用竖线给这10个自然段划分层次。
参考答案:①/②③④//⑤//⑥⑦⑧⑨/⑩共分三层。第二层又包含了三小层。
设题3.作者在第三部分开头说:“为了反复地说明这个意思,我想将两种互相对立的态度对照地讲一下。”“反复地说明”是不是重复?有这个必要吗?如果你认为有这个必要,那么,请指出第三部分比第二部分在哪些方面进了一步?
参考答案:不是重复,而是进一步论述。很有必要。在以下三个方面进了一步:1.运用了对比手法。2.理论色彩浓厚了。3.语言风格更加鲜明。
设题4.今天读这篇文章的现实意义是什么?
参考答案:今天在现代化建设过程中,仍然要把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普遍真理与中国实际相结合,反对教条主义和形而上学。
这四个问题颇有难度,能够顺利回答这四个问题,可以表明学生对本文的理解尤其是感悟达到了较深程度。
关于批判性阅读能力的考查,我想借助往年科技说明文的考题来谈谈如何改革。我认为往年科技说明文试题存在的问题主要是“弯弯绕”,要变间接考查为直接考查,返璞归真。以2001年的选文为例,试题可以改为主观题,如下:
设题1.作者为什么要为铜奔马正名?从文中找答案。
参考答案:A.作为中国旅游标志的铜奔马,自1969年出土后,在定名上众说纷纭。B.“铜奔马”之名是在无奈之下定名的,虽然简明扼要,但有马无燕,未惬人意。C.最近的“飞廉铜马”之说更属不妥。
设题2.作者认为“飞廉铜马”之说不妥,理由是什么?你觉得这些理由成立么?
参考答案:作者的理由——A.作者认为,《三才图会》成书时间晚,虽然采摭浩博,但间有冗杂虚构之病。B.古代注家对“飞廉”是人是神、是兽是禽并无定论。C.作者认为《后汉书·董卓传》中的“飞廉”“铜马”非指一物。我认为这些理由并不成立。因为:A.《三才图会》成书时间晚就一定不可为据吗?作者的观点未免有些武断。B.“间有冗杂虚构之病”可能是事实,但不能以此断定“飞廉铜马”之说不妥。C.“飞廉”是人是神,是兽是禽,与定名“飞廉铜马”并无直接关系。而且肯定不是人,因为它的形体太小了。“飞廉”强调的是速度快,这就够了。至于说“飞廉”“铜马”非指一物,更是离题万里,“飞廉铜马”四个字没有二者是一物的意思。总之,作者的观点是缺乏依据的,是主观臆断。
设题3.作者为铜奔马起名为“紫燕骝”或“飞燕骝”,你能接受吗?为什么?
参考答案:能接受。作者引经据典,有理有据,不妨作为一家之言。
设题4.作者为铜奔马正名,有无必要?为什么?
参考答案一:有必要。有错误就应该纠正。引用论据来为铜奔马正名,表现了严谨的治学态度,体现了作为一名学者应有的责任心,即便自己的考证工作还存在缺陷,也是应该受到尊重的,就像苏轼写《石钟山记》一样,虽然没有找到石钟山得名的真正原因,但苏轼亲身实地考察的精神以及主张学者要“深思慎取”的观点是有价值的。
参考答案二:没有必要。作者并没有发现特别有力的论据来支持自己的观点,何况“紫燕骝”或“飞燕骝”的名称不如“马踏飞燕”富有诗意,也不比“飞廉铜马”更有新意,而且字面意思较难理解。能纠正前人的观点固然可敬,但没有确凿的证据就不要轻易去做。
请读者思考,这样的考题与原来的考题相比,哪一种更能考查学生的语文素养呢?
以上是对高考阅读试题改革的一点看法。至于试卷的整体结构当然也应该随之进行调整,比如适当压缩长度。建议进一步突出阅读和写作.零星的客观题可以考虑去掉,或者并入阅读试题中。这仅是个人一点不成熟的想法,写出来供大家参考,欢迎大家都来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