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配网低电压现象及治理对策分析论文_石磊,王红霞

农村配网低电压现象及治理对策分析论文_石磊,王红霞

国网河北省电力有限公司曲阳县供电分公司 河北 保定 073100

摘要:近年来,我国不断加大农村的发展力度,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逐步深入,鉴于此,强化对农村配网的建设改造已然转变成当下亟待解决的问题。要知道农村配网低电压现象是农村配网中较为突出的一大难题,要实现对农村配网的建设改造,首先就要着手解决农村配网低电压问题,因而要对农村配网低电压问题形成的原因进行仔细的分析,并以此为依据制定科学合理的治理方案,彻底消除农村低电压现象。农村配网电压的稳定一方面能够强化我国整体电力水平,另一方面能够为我国农村居民正常生活提供有效保障。

关键词:农村配网;低电压;治理

“低电压”的危害性表现在:降低电源出力,减少输变电设备的输电能力;电动机启动困难,长期运行会导致电动机烧毁;降低电器的使用率和经济效益;影响生产过程的正常运行和产品质量;增加电力网的功率损耗和电能损耗;危及电力系统的安全运行;严重时导致电压崩溃、系统瓦解。

1 农村“低电压”现象产生原因分析

1.1设备技术方面的原因

1.1.1变电站分布稀疏,中压和低压配电线供电路径过长

农村用电有着用电终端比较分散的特点,变电站的数量也比较少,使得配电线从变电站出发经过一个较长的半径达到用电终端,从而使得供电在电线上的电压降变大,易导致线路末端电压过低和损耗过大。

1.1.2三相负载严重不平衡

低电压网供电大部分是经过10/0.4KV变压器进行降压后,以三相四线制向用户供电,这是一种三相生产用电和单向混合用电的供电网络。当大额负载用电器大量接入,使得供电负载增大,造成三相负载的不平衡。三相负载不平衡时,电压向负载低的方向倾斜,使得负载重的用电方电压偏低,产生低电压现象。

1.1.3无功补偿容量不足或者配置不合理

在低压供配电的过程中,随着电机、互感器、变压器等感性负载使用量的增加,无功功率在电能使用过程中所占的比重越来越大,导致电能损耗及压降增加,这时,无功补偿就显得尤为重要了。但是农村的配电系统中,10kV及以下的低压配电的无功补偿设备严重缺乏,使得农村供电线路末端“无功”现象严重,是造成低电压现象的一个重要原因。

1.1.4供电线老化,输电线径过细

电在传导的过程中,受到的电阻是和输电线径的材质以及截面积有关的。当前农村供电网络中,相当一部分的输电线径依然是十年前的导线,电阻非常大,而细电线的截面积小,也造成电阻变大。当负载增大时,供电线路上的损耗变大,压降增加,造成负载端电压过低。

1.2管理监督机制方面的原因

1.2.1电压的实时监测手段不完善

对电压实施实时监控并调整电压是预防低电压的一个有效方案。但是,农村供电基层的电压监测设备严重缺乏,10kV供线路普遍未安装电压检测仪,电压的记录与检测还是依靠人工完成,电压合格率仅靠工作人员手工计算,对电压波动的分析不准确,不及时,对电压的异常波动也无法进行迅速有效的调整,造成低电压的问题。

1.2.2对供电线路及设备的监管维护不到位

供电线路设备非常复杂精细,要求平时有较为仔细的监管维护,但是目前在这一领域还是有很多的缺失,一些设备的损耗严重却没得到更换,线路出现问题也得不到解决。

1.2.3电力调度制度不合理

农村用电有着时效性,季节性,地域性等特点,电力部门不能及时对电力进行迅速且及时有效的分配调度,常常产生分配方式与用电分布不匹配的现象,导致某些地区负载过大,电压过低。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1.2.4低电压问题的投诉调节机制不健全

当接到居民的低电压投诉电话后,有关部门应当迅速的对情况进行调查并对供电进行调整以解决低电压问题。但是,电压监管,投诉,供电管理等部门之间的协调链尚不健全,无法形成迅速的反馈调节机制。

2农村配网低电压的治理措施

2.1 我国农村配电网“低电压”问题的治理原则

针对我国农村配电网“低电压”问题出现的原因以及具体表现,应按照以下三方面的原则进行有效治理。首先,国家应重视起农村电网的建设和改造,完善整体布局,进一步加强电网的调压能力。其次,在电网营销工作做好的同时,相关人员还应做好管理工作,不断加强电压监控力度,使农村电网得到有效的管理。再次,引进先进的技术设备,替换陈旧老化的技术设备,全面实现远程抄表,便于管理。

2.2农村配电网“低电压”问题的治理对策

2.2.1加强电源侧电压管理

电网AVC自动电压控制系统通过自动控制变电站侧有载调压档位、电容器自动投切,对系统电压“逆调压”,可以大幅度的减少除水电站线路以外的低电压情况;。

2.2.2改造低电压网

一旦供电半径不能满足所需电压,就会直接导致“低电压”问题的出现。因此,应优化超过供电半径的低压电网结构,使供电半径得以缩短,进而改善“低电压”现象。应按照“短半径、密布点、小容量”的重要原则,对超过供电半径的低压电网结构进行合理的改造。

2.2.3完善管理机制

应加大力度建立并健全农村配电网尤其是配电变压器的管理机制。针对目前农村配电网“低电压”问题的具体表现,应合理调整变压器的调压开关。对于农村配电网正常运行线路设备的维护应采取及时并有效的管理措施。配网变压器档位调整可以最便捷有效的减少低电压用户数量,但是存在台区首端用户过电压的风险,对于负荷变化较大的台区需谨慎调档。

2.2.4加强对线路的监测

应通过分析和巡视线路工作的不断加强,及时发现农村配电网运行中的问题,对“低电压”变化的具体数据应充分掌握,可以在配电网线路的末端建立完善的电压监测调整设备,作为对以上低电压整治后零星存在的低电压用户的有效补充手段。电压监测调整设备目前比较有效的有基于自耦变原理、无功补偿原理、无极电压档位调节原理等多种小型电压监测调整装置,具有投资小,见效快的特点,适用于对台区末端存在的零星低电压点进行整治。

2.3完善管理措施

2.3.1 完善管理制度

为了从根本上治理农村电网的“低电压”问题,根据负荷的实际情况对电网进行科学管理。综合考虑农村居住点延伸以及经济负荷的增长问题,优化电网的结构,对电网进行升级和改造,提高供电质量。此外,制定严格的管理制度,加大对配电电压器的管理,根据农村用电情况的时段性,科学调整变压器的分接开关;与此同时,还要加强电网运行线路设备的负荷管理,对电能进行营销化分析,建立完善的设备运行管理制度,优化包装接电环节,降低三相的不平衡情况。

2.3.2 加强对线路和设备的巡视

除了制定完善的管理制度外,还要加强对线路和设备的巡视和分析工作,在农村电网的线路末端建立电压监测设施,及时的掌握“低电压”的变化数据,为治理“低电压”提供完善的数据支持,此外,还要建立好关于低电压的客户档案,根据“低电压”情况的具体产生原因,制定好完善的改进措施。此外,对于100kv以上的专用变压器,要实施用户功率因素考核的制度,为大功率用电用户安装好补偿设施,提高电压的质量。全面实现无功功率的就地平衡。

3 结语

为了适应我国农村地区不断发展的经济水平,解决农村配电网“低电压”问题已经迫在眉睫。“低电压”问题的出现不但是制约我国农村经济发展的重大问题,也标志着我国农村经济发展的迅猛程度,因此,应加大力度,快速有效地解决这一问题,以促进我国农村经济的进一步发展。

参考文献

[1]贺俊贤.浅析如何加强农村供用电和低压配电网管理[J].科技经济市场,2014,(3).

[2]毛靖斐,何君杰,庄建勇.浅谈农村配电网低电压治理[J].中国新通信,2015,17(20).

论文作者:石磊,王红霞

论文发表刊物:《防护工程》2017年第30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3/2

标签:;  ;  ;  ;  ;  ;  ;  ;  

农村配网低电压现象及治理对策分析论文_石磊,王红霞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