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市第六人民医院 四川 成都 610051)
【摘要】目的:针对功能性便秘给予连续护理对疾病的认知、遵医行为、提高生活质量的影响分析。方法:选取2015年11月-2016年11月在我院治疗功能性便秘患者84例,对照组42例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42例在常规护理上进行连续健康护理,同时对两组患者的遵医行为、疾病的认知、生活质量等方面进行对比。结果:观察组患者遵医行为率、生活质量水平、护理满意度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功能性便秘患者给予连续护理健康教育,提升患者对疾病认知度,提高用药安全意识及生活质量水平。
【关键词】提高生活质量;功能性便秘患者;连续护理;疾病的认知
【中图分类号】R473.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7)17-0063-02
The Effect of Continuous Nursing on the Disease Cognition, Treatment Compliance and the Improvement of Life Quality in Patients with Functional Constipation
Li Xiaobo,The Sixth People's Hospital of Chengdu,Sichuan,Chengdu610051
【Abstract】Objective Analyze the effect of continuous nursing on the disease cognition, treatment compliance and the improvement of life quality in patients with functional constipation. Methods Selected 84 patients with functional constipation in our hospital from November, 2015 to November, 2016 and divided them into two groups equally: the control group( 42 cases) and observation group (42 cases). Treated the patients in the control group with routine nursing and the patients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with health care based on routine nursing. Compared the treatment compliance behaviors, disease recognition, quality of life of the patients in two groups. Results The treatment compliance rate, quality of life and the satisfaction degree of the nursing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were significantly better than those of the control group. 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 <0.05). Conclusion Giving the patients with functional constipation continuous nursing health care education can improve patients' cognition of the disease, the awareness of medication safety and the level of life quality.
【Key words】The Improvement of Life Quality; Patients with Functional Constipation; Continuous Nursing; Disease Cognition
功能性便秘属于持续性排便困难、排便次数少、排便不干净的功能性肠病。发病机制为不健康心理因素(焦虑、抑郁)等,通常与纤维食物摄入量、饮水量不够、长时间静坐以及有排便感未及时排便等生活习惯的影响,发病率逐年上升,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1]。调查发现,大多数便秘患者都长时间服用泻药,由于用法正确,造成便秘加重,耽误最佳治疗时间。有效治疗功能性便秘需要患者长时间配合,了解疾病知识,改善患者的遵医行为,从而提高患者生活质量水平,本研究通过连续护理措施对功能性便秘患者进行健康宣教,患者对疾病认知水平、遵医行为、满意度显著提高,报道如下。
1.资料及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取2015年11月-2016年11月在我院治疗功能性便秘患者84例,对照组42例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42例,男女比例10:11,最低年龄27岁,最高年龄80岁,平均年龄(42.42±6.54)岁,病程1.5~24年,平均病程(22.12±1.56)年;观察组42例,男女比例11:10,最低年龄25岁,其中工人10例、农民15例、职员17例。最高年龄72岁,平均年龄(39.78±5.54)岁,病程2~26年,平均病程(22.12±2.45)年;其中工人10例、农民14例、职员18例。两组患者一般资料对比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纳入标准:符合符合罗马 Ⅲ 诊断标准
(1)排便感到费力;大便质地坚硬和干球粪,至大便排不干净,排便时肛门有堵塞感,排便时需要手指协助排便等,每周排便<3次。
(2)在不用泻药的情况下很少排稀粪。
(3)以上症状出现>6个月,(4)患者愿意配合治疗。
排除标准:
(1)反复发作的腹痛、腹部不适;
(2)排便后症状自行改善。
(3)不愿意配合治疗。
1.3 护理方法
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简单讲解疾病相关知识、饮食问题、用药安全、心理护理等。
观察组给予连续护理措施,主要包括:
(1)入院护理,通过询问了解患者生活规律、排便习惯,制定护理内容。
(2)心理护理,讲解不健康的心理因素对疾病带来的危害。
(3)生物反馈训练,在生物仪器下指导患者正确掌握增加腹内压、收缩与放松肛门动作。
(4)出院随访,患者出院1至6个月内,通过电话对患者依从性进行了解,再次讲解相关疾病知识,强化患者记忆。
1.4 疗效评定
两组患者的遵医行为、生活质量水平从八个方面进行评估,每项总分100分,得分越高,表示生活质量水平越好,满意度分为非常满意、基本满意、不满意三种,总满意度=(非常满意+基本满意)×100%。
1.5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6. 5统计学进行分析,计量资料用(x-±s)表示,组间差异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表示,组间比较用χ2检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结果
2.1 两组患者临床护理满意度对比,观察组护理总满意度显著优于对照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3.讨论
连续护理是根据生物、心理、社会医学的新型护理模式,按照患者自身疾病情况制定入院、出院、随访等全方面的护理计划,备受广大患者喜爱。连续护理包括:
(1)建立良好护患关系,讲解预防疾病可行性,遵医行为的利与害关系,告诉患者不健康的生活习惯诱发便秘的原因。
(2)每日运动量,护理人员指导患者在床上举臂、抬腿等,一天4次,每次15分钟,每天饭后在床上坐起50分钟。
(3)健康合理饮食习惯,每天早上起床后喝800至1000ml温水,分3次喝完,每天的饮水量不小于2000ml,每天饮食必须含有高纤维食物,禁忌酒、浓茶、辛辣等食物。
(4)养成良好的排便习惯,每天定时排便,在排便过程中不说话、不看手机,排便时间小于15分钟[2]。
(5)按摩训练,每天早晚按摩腹部一次,顺时针50次,逆时针50次。
(6)合理使用泻药,按照医嘱正确使用泻药。
心理护理耐心倾听患者倾诉,仔细回答回答患者提出疑问,讲解不健康心理因素对疾病产生的影响,指导患者进行自我身心调节。认知行为治疗,让患者正确对待疾病的认识和行为,了解过激、心理情绪、症状之间的关系,消除患者不健康的心理情绪与异常行为,让患者选择理性的、健康合理的方式对待疾病。家庭给予支持,向患者家属讲解关于便秘发生的原因及危害,指导患者于家属进行制定饮食、锻炼计划,患者积极配合治疗,及时反馈制定计划的效果[3]。
生物反馈训练法给予全消化道动力检测(PoLygraFID8)和生物反馈训练系统进行指导训练。在给予训练前,用解剖学示意图向患者讲解直肠肛管的解剖特点,在进行插管前给予直肠指诊,了解肛门括约肌的收缩、舒张程度,患者侧躺床上,把肛管电极、1根单通道测压导管插入肛管,指导患者如何增加腹内压与收缩舒张肛门的基本动作,患者进行反复训练,每次训练50分钟,训练一天休息一天,15天后,一周训练3次,10至30次为一个疗程[4]。在治疗中和治疗后患者进行家庭训练,是在没有生物反馈仪操作下自己训练,每天自己反复训练3次,每次20分钟。通过以上连续护理模式,对患者进行健康指导,有效提高患者的疾病认知水平,树立患者健康理念,提高患者依从性,本研究显示观察组的遵医行为优于对照组(P<0.05),正确使用泻药,合理健康饮食,良好的排便习惯,观察组的生活质量水平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连续健康教育护理在患者入院、出院、随访过程中,患者不仅增加疾病知识了解,不良生活习惯也得到改善,患者对护理人员的满意度明显提高,观察组总满意度97.61%。功能性便秘患者对疾病相关知识的欠缺,通过连续健康教育护理,增强患者对便秘诱因及不良生活习惯的意识,鼓励患者保持乐观、积极态度,树立患者对战胜疾病的信心。
综上所诉,功能性便秘患者通过连续健康教育护理模式,提高患者的遵医行为率,消除不良因素带来的危害,提高护理满意度,树立健康生活理念,从而提高生活质量。
【参考文献】
[1]赵毅,陈海花,滑霏,等.功能性便秘患者疾病认知和遵医行为连续护理干预效果研究[J].中国急救复苏与灾害医学杂志,2015(2):136-139.
[2]潘丽,胡永萍.认知护理对功能性便秘患者心理状态和生活质量的影响[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12,16(8):50-51.
[3]赵敏,薛萍,王丽君.系统健康教育法对功能性便秘患者干预效果研究[J].国际护理学杂志,2011,30(10):1533-1534.
[4]曾钰,吴琼,胡永萍,等.认知护理对功能性便秘患者心理状态和生活质量的影响[J].世界中医药,2015(A02):1116-1117.
论文作者:李晓波
论文发表刊物:《医药前沿》2017年6月第17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6/23
标签:患者论文; 疾病论文; 生活质量论文; 功能论文; 认知论文; 满意度论文; 统计学论文; 《医药前沿》2017年6月第17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