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子仁 甘肃省金昌市永昌县第二小学 737200
摘 要:小学语文是一门基础性的学科,新课程标准指出,要让学生广泛阅读,增加阅读量,让学生好读书、读好书,这对小学语文教学提出了新的要求。在长期语文教学实践中发现,小学语文阅读教学还存在诸多问题,课堂教学还是以传统的教师讲授为主,因此必须针对这些问题为小学生营造良好的教学环境和融洽的阅读氛围,让学生体会学习的快乐,并且能够培养学生语文阅读兴趣和爱好,养成良好的语文阅读习惯,提高小学语文阅读教学质量。
关键词:小学语文 自主阅读 策略探究
小学的语文阅读教学是每一个语文教学工作者关注的重点。目前,随着语文阅读在语文中的比例越来越大,如何优化提高学生的自主阅读能力也成了每一个教学工作者所关注的重点。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阅读大量的文学作品,来提高自我修养、丰富知识、增强认字能力的过程。阅读能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使学生增长见识。因此,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应注重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
一、突出学生的自主地位,培养学生阅读兴趣
想要有效地开展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培养学生进行自主阅读,首先教育者需要树立学生的自主地位。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中,老师习惯占据教学中的主导地位,例如,在课堂中更多的是老师进行讲解,而学生则是被动地接受老师灌输的知识。这样的方式尽管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保障教学的进步,但是就长远而言不利于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甚至可能造成学生对于阅读学习的排斥感。因而想要让学生更好地开展自主阅读,首先老师要树立学生主体的教学观念,采用合理的方法调动学生自主阅读的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当学生能够从自发的阅读中感受到趣味,那么这必定能成为学生进行自主阅读的最好老师。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同时,教师要积极改变课堂的师生关系,构建平等、互动的融洽关系,对待班里的学生要不做统一、一致性规定,尊重、承认彼此之间的个体差异,打破僵化课堂,鼓励学生从自身角度阐述对文章的理解,从而达到培养学生阅读兴趣的目的。
二、课前自主预习,自读自悟
古人云:“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教师讲课要备课,学生上课更要备学,即预习。课前预习是学生在没有教师具体指导下感受、学习新知识的过程,体现了学生学习的独立性。预习时学生按照自己的意愿、兴趣与能力进行活动,有选择地学习课本上的知识,学生是预习活动的独立主体。语文教材具有内容生动形象、语言丰富、情感性强的特点。预习时学生通过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分析教材、理解教材,感悟作品的思想感情,能锻炼自主学习能力。预习是语文课堂教学的前奏,预习过课文的学生,不仅对教学内容有一定的认识,还会有一些困惑。课堂上这类学生注意力更集中,能跟上老师讲课的节奏,认真地思考老师提出的问题。师生共同探讨,改变了教师讲、学生听的被动学习局面,预习者成为学习的主动者。事实也证明,经常预习的学生,自学能力都很强,学习也更主动,学习效果也更好。
三、将默读与朗读进行有效结合
朗读与默读都是开展阅读的方法。对于小学阶段的孩子们来说,朗读与阅读的结合是一种较好的阅读引导模式。由于孩子们年龄较小,对许多事物都没有形成相对理性的认知。考虑到低龄孩子们的学习特性,小学课文的教材大多都是内容相对浅显易懂,又对孩子们具有启发教育性的优秀儿童文本。这样的文本往往会是叙述性、趣味性的小故事,同时带有文本希望传递的情感或是价值观。针对小学语文教材的这一特点,采用默读以及朗读相结合的方式,能够帮助孩子们更好地训练阅读能力。例如,在学习一篇课文时,老师可以先让学生展开默读,这样学生就能够对课文内容有一个大概的了解,在深入学习课文的过程中,老师可以让学生朗读课文内容,通过朗读一方面可以帮助学生巩固课文字词等内容,另一方面学生在朗读过程中可以更深入地体会文章所传递的情感,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文本内容。
四、丰富课堂教学活动,引导学生从活动中体会情感
小学语文课程中内容十分丰富,题材多样,诗歌、散文、童话等增强了小学生对语文阅读学习的吸引力。因此,小学的快乐学习是建立在良好的教学效果的基础上,并且在课堂中教师要以小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和兴趣爱好入手,抓住学生的兴趣点,创设有利于学生学习的快乐环境,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
五、注重课外阅读的延伸
根据素质教育的发展要求,学生的阅读不应当仅仅局限于课堂阅读。课堂阅读大多局限于课本教材的解读,实际上这对于培养学生的自主阅读或是拓展学生的认知面都是不够的。因而想要充分培养学生的自主阅读,那么阅读的素材就不应当只局限在课文内容中。丰富多彩的书籍对于提升学生的阅读兴趣也有十分积极的作用。
总之,自主性阅读能力的培养一直是小学教学的重点,培养学生语文自主性阅读能力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教育过程,教师要立足学情、立足教学、立足生活实际,通过创新语文教学方法和开展阅读活动,不断培养小学生自主阅读能力。
参考文献
[1]刘玉香 如何加强小学语文自主阅读能力研究[J].课外语文,2016。
[2]姚秉含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有效性策略研究[D].聊城大学,2014。
[3]吴云 浅谈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J].考试周刊,2015。
论文作者:宋子仁
论文发表刊物:《中小学教育》2018年第307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19
标签:学生论文; 自主论文; 能力论文; 培养学生论文; 小学语文论文; 语文论文; 老师论文; 《中小学教育》2018年第307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