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南市中医医院 主管护师 250001
摘要:目的:探究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急诊护理路径实施效果。方法:随机选取我院自2016年1月至2016年8月收治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110例,随机分为甲、乙两组,每组55例。甲组采用急诊护理路径,乙组采用常规护理方法。而后对比两组患者的抢救情况与康复所用的时间。结果:甲组患者的抢救情况明显优于乙组患者的抢救情况,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甲组患者康复所用的时间明显比乙组患者康复所用的时间短。结论:采用急诊护理路径可以有效地提高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抢救效果,促进患者尽快康复,值得在临床应用中大力推广和支持。
关键词:急性心肌梗死;急诊护理路径;效果
急性心肌梗死是一种常见的急性心血管疾病,主要是由于心肌持久严重缺血而引起的部分心肌坏死。此病发病急、病势凶险、且死亡率较高。因此,积极有效的抢救以及合理的护理是救治成功的关键[1]。据调查显示:对于急性心肌梗死的患者,采用急诊护理路径,可以明显提高救治效果及康复效果。为此,随机选取我院自2016年1月至2016年8月收治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110例进行研究,汇报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随机选取我院自2016年1月至2016年8月收治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110例,随机分为甲、乙两组,每组55例。甲组男性30例,女性25例,年龄在39-81岁之间,平均年龄为(60±20.98)岁,梗死部位:前间壁及广泛前壁25例、下后壁20例、高侧壁10例。乙组男性28例,女性27例,年龄在38-80岁之间,平均年龄为(59±19.68)岁,梗死部位:前间壁及广泛前壁28例、下后壁16例、高侧壁11例。入选标准:符合WHO所制定的急性心肌梗死的诊断标准。排除标准:(1)患有心力衰竭、严重性心律失常或者是恶性肿瘤等。(2)半年之内有手术史的患者。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等一般资料上无显著差异(P>0.05),可进行比较。
1.2 护理方法
甲组采用急诊护理路径。具体方法:患者入院后,护理人员要在1分钟之内询问病情、观察症状、进行分诊,并且要在最短的时间内评估病情,先开始抢救患者,再进行挂号和等级。护士提前通知抢救医生,在开始抢救的2分钟内,给予患者吸氧(速度保持在3-5L/min);3分钟内,监测患者的血压和血糖;5分钟内要建立好静脉通道;8分钟内,采集患者的血液标本进行检测,与此同时,给予患者0.5mg硝酸甘油(国药准字H11021022 生产产家:北京益民药业有限公司 规格:0.5mg×50s)舌下含服。若患者的症状未见明显改善,可继续静脉滴入硝酸甘油。抢救时间,护士长要提前向手术室说明患者具体情况,以做好手术的准备[2]。
乙组采用常规护理方法。给予患者吸氧、镇痛及心电监护等传统的护理措施。
1.3 评价标准
观察两组患者的抢救情况及康复所用的时间。记录两组患者的抢救情况:急诊停留时间以及急救时间。记录两组患者康复所用的时间:球囊扩张时间、卧床时间、住院时间。
1.4统计学方法
数据均采用SPSS17.0软件进行统计学处理,计量资料为两组患者的抢救情况以及康复所用的时间,采用t检验。以P<0.05认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对比两组患者的抢救情况
甲组患者的抢救情况明显优于乙组患者的抢救情况,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情见表1,
3讨论
急性心肌梗死是冠心病的严重类型,是指在冠状动脉病变的基础上出现血供急剧减少或中断,以致相应的心肌发生严重而持久的缺血,引起部分心肌坏死。常会发生心律失常、休克和心力衰竭等,这些都会导致心脏猝死[3]。有调查显示:及早的进行急救干预,可以有效的改善心肌缺血,提高急性心肌梗死的抢救效果,有着重大的意义[4]。
急诊护理干预是指在临床护理的基础上,针对各类疾病的特点,减少了患者从接诊到手术等各个环节的滞留时间,在有限的时间内给予患者规范急救干预,做到预见性和规划护理。急诊护理干预的实施能够提高急诊的护理质量,保证了在有效的干预时间内给予患者救治,着对于挽救患者的生命,改善医患关系,有着重大的意义[5]。
上述研究数据表明:对比两组患者的抢救情况,甲组的明显优于乙组的,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甲组患者康复所用的时间明显比乙组患者康复所用的时间短,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综上所述:急诊护理干预对于救治急性心肌梗死的患者,可以有效的提高救治质量,并且患者能在最短的时间内康复,应当作为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首选护理措施,值得在临床应用中大力推广和支持。
参考文献:
[1]韩彦辉,王素梅,李海霞.急诊护理路径对急性心肌梗死抢救效果的影响[J]. 护理实践与研究,2013,10(03):25-26.
[2]植秀珍,陈锦坚,刘超群.急救护理路径对抢救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效果[J]. 现代医院,2013,13(03):72-74.[5]肖玲云.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急诊护理路径实施效果探讨[J]. 现代养生,2014,06:199.
[3]许新华.急诊护理路径对急性心肌梗死抢救效果的影响[J].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13,17(18):40-41.
[4]施芹.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抢救中的急诊护理路径[J]. 中西医结合护理(中英文),2015,01(02):20-21.
[5]庞凤茹.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实施急诊护理路径的效果评价[J]. 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2016,04(05):113-114.
论文作者:刘霞
论文发表刊物:《健康世界》2017年第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4/21
标签:患者论文; 心肌梗死论文; 急诊论文; 路径论文; 时间论文; 两组论文; 效果论文; 《健康世界》2017年第4期论文;